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超细矿粉掺合料产品性能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粉煤灰杂志》2016年第5期
摘要:
选用S95矿粉和超细矿粉(S115-5、S115-10、S115-15)进行了性能对比分析。研究了两类矿粉的活性指数和流动度比,并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两类矿粉的颗粒分布和颗粒形貌。结果表明:超细矿粉早期强度高于S95矿粉,流动度比低于S95矿粉;超细矿粉早期强度随D97粒径的减小而增大,后期强度则相反;超细矿粉呈现比表面积的依次增大,粒径分布依次偏向低粒径方向。
关键词:
S95矿粉;超细矿粉;活性指数;流动度比;颗粒分布;微观结构
0前言
超细矿粉掺合料是指以矿渣微粉为主要原材料,通过一定程度的深加工和复配,形成的细度更细(比表面积达到500m2/kg以上)的新型掺合料,属于矿渣微粉的一种高端衍生品。其具有高细度、高活性的特点,是制备高性能绿色混凝土的理想材料[1-2]。超细矿粉掺合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火山灰活性,大量研究表明[3-6],在混凝土中掺加一定数量的超细矿粉掺合料,可显著改善混凝土的一系列性能:①改善新拌混凝土和易性;②显著提高强度;③提高抗碱集料反应能力;④提高密实度和抗渗性;⑤提高混凝土的抗化学侵蚀性、抗空蚀性、抗冲击性、耐久性等。本文通过对S95矿粉与超细矿粉掺合料的颗粒分布、颗粒形貌、活性指数及流动度比进行全面的测试、比对与分析,以期为进一步探索超细矿粉掺合料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1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1.1原材料
(1)水泥:海豹P.O42.5水泥,R3=25.3MPa,R7=37.1MPa,R28=51.7MPa。
(2)矿粉:上海宝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S95矿粉和超细矿粉,其中超细矿粉分别选用5μm、10μm、15μm筛余≥97%的超细矿粉。
(3)砂:厦门艾思欧标准砂。
(4)水:实验室自来水。
1.2试验方法
1.2.1粒度分布
采用激光粒度分析的方法,利用LS230库尔特激光粒度分析仪,使用酒精作为分散介质进行颗粒分布分析。
1.2.2外观形貌分析
利用JSM-6490LV扫描电子显微镜,考察其外观形貌。
1.2.3性能试验
按照GB/T1804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高炉粒化矿渣》进行活性指数和流动度比的测试。
2结果与讨论
2.1粒径分析
采用LS230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了S95粒化高炉矿渣粉、三种超细矿粉掺合料S115-5、S115-10、S115-15粒度分布,其分析结果见表1、表2,粒径分布见图1~图4。从图1~图4中可以看出,S95矿粉对应的颗粒分布比较分散,1μm以下的颗粒较少。颗粒>20μm的颗粒占15.7%。颗粒主要分布在1~60μm,占总量的85%以上,其中3~30μm区间(胶凝材料的主要活性组分)的颗粒占69%。S115-15、S115-10粒径分布主要集中在15μm以下,其中1~10μm(活性粉体水化最快)以下的颗粒分别占60.1%,57.9%;1μm以下的颗粒分别占26.2%,36.6%。S115-5粒径分布主要集中在10μm以下,其中1~10μm区间的颗粒占56.6%;1μm以下的颗粒占40.6%。
2.2外观形貌分析
图5分别为S95、S115-15,S115-10,S115-5的扫描电镜分析图,考察其外观形貌。图5a)是高炉矿渣整体形貌,可见颗粒大小较为均匀,颗粒呈多面体形状。图5b)是高炉矿渣原粉的颗粒形貌,可见矿渣颗粒内含大量的熔融急冷造成的孔洞。这些孔洞正是矿渣的活化源,是矿渣用为混凝土掺合料发挥火山灰活性的活性来源。图5c)~图5e)为不同粒径大小的超细矿渣粉颗粒形貌,可知,S115-15颗粒已经明显看出破碎,超细粉磨,使粉体颗粒之间互相撞击,磨细的颗粒形状不规则程度加大,出现板状或棒状颗粒,粘附在大的颗粒表面上。S115-10大颗粒明显减少,且颗粒大小表现出一定的均一程度。S115-5几乎不存在明显的大颗粒,小颗粒在大颗粒的粘附更加明显,部分小颗粒还出现团聚现象。
2.3性能试验
依据GB/T18046―200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高炉粒化矿渣》进行超细矿粉掺合料活性指数试验和流动度比试验,并与S95作比较,见表3。由表3可知:
(1)超细矿粉掺合料早期(3d)强度较高,活性指数均>95%,远远大于S95矿粉活性指数(75%)。超细矿粉掺合料28d活性均达到S115水平。
(2)超细矿粉掺合料随着D97粒径的减小,早期强度增大,但后期强度的增长不及粒径较大的超细矿粉掺合料。如S115-5的超细矿渣粉3d活性达到131%,28d活性为118%,而S115-15的超细矿渣粉3d活性仅为95%,但其28d活性达到124%。
(3)超细矿粉掺合料的流动度比均<S95矿粉,且达不到GB/T18046―2008规定的流动度>95%的要求。原因可能是超细矿粉掺合料粒径小,比表面积大,需求包覆其表面的用水量较大,导致超细矿粉掺合料颗粒间的层间水减少,流动度比趋小。
3结论
(1)超细矿粉掺合料S115-15、S115-10、S115-5比表面积、粒径分布呈规律变化:比表面积依次增大,粒径分布依次偏向低粒径方向。
(2)超细矿粉掺合料S115-15、S115-10、S115-5早期强度活性高:3d抗压强度可达95%以上,而一般的S95矿粉3d强度活性仅为70%左右。
(3)超细矿粉掺合料S115-15、S115-10、S115-5流动度比均低于S95矿粉,不符合GB/T1804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高炉粒化矿渣》的规定要求。
(4)超细矿粉掺合料S115-15、S115-10、S115-5早期强度活性随粒径的减小而增大,但后期强度的增长,细粒径超细矿粉掺合料不及粗粒径超细矿粉掺合料。
参考文献:
[1]石利国,黄建华.大力发展绿色混凝土[J].广东建材,2009(7):48-58.
[2]姚燕,王玲,田培.高性能混凝土[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3]张民宝.超细矿粉在混凝土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8(19):168-170.
[4]张亚梅,余保英.掺超细矿粉水泥基材料早龄期水化产物及孔结构特性[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815-819.
[5]杜辉,刘星伟,李秋义,等.超细矿粉对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的影响[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9(4):162-165.
[6]姜洪洋,洪雷.超细矿粉对混凝土界面的增强作用[J].新型建筑材料,2001(1):39-41.
作者:管玉萍 单卫良 单位: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宝钢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