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电工实训课程开发实践研究范文

电工实训课程开发实践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电工实训课程开发实践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电工实训课程开发实践研究

摘要: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在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基础之上,通过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相对接、专业课程标准与行业职业标准相对接、课程内容与生产任务相对接、课程实施与生产过程相对接、课程评价与岗位能力相对接,实现提升企业后备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基于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理念的电工实训课程开发是将“电工职业资格标准、企业电工岗位实践标准和职业电工技能大赛”三融合,通过对新型学徒制背景下专业课程开发现状研究、电工实训课程开发研究、电工实训课程实践研究,开发出符合学徒认知特点、企业需求的生产型电工实训课程。本文对此进行深入解析。

关键词:新型学徒制;电工实训;课程开发

国家人社部、财政部2015年下发的《关于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通过新型学徒制发挥企业的培训主体作用,提升企业后备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基于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传统的学校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其需求,迫切需要进行课程改革。本文试图从电工实训课程开发入手,谈些粗浅的见解。

一、概述

传统学徒制是师傅通过面授的方式手把手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徒弟的模式。到了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德国、英国)将传统学徒制与学校职业教育进行了有机融合,建立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其专业课程(知识、技能)教学强调“做中学,学中做”。我国的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建立在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基础之上,通过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相对接,专业课程标准与行业职业标准相对接,课程内容与生产任务相对接,课程实施与生产过程相对接,课程评价与岗位能力相对接,来实现提升企业后备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我国教育学认为“学生学习的全部学科称为课程”,对课程的理解,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个观点认为课程是学校教学内容及其进程安排的计划,第二个观点认为课程是学校学科及其安排和进程。对于课程的理解,笔者认为课程是使学生获得经验的计划和保证。职业学校课程是属于国家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其依据职业教育对象诉求不同分为学校学习课程、企业实践课程、企校开发课程。新型学徒制的重点是以企校开发课程为主,确保学徒通过课程获得企业所需的技能。具体到新型学徒制背景下电工实训课程,是以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为基础,以企业电工岗位技能培养为核心,以师傅和教师深入指导为支撑,把“电工职业资格标准、企业岗位实践标准和电工类职业技能大赛”深度融合,把企业生产项目作为课程的教学内容,通过企业培训形式将企业生产文化融入到课程的实施过程,按照企业岗位能力要求进行课程评价,是生产型实训课程。

二、新型学徒制背景下的电工实训课程开发基础

新型学徒制背景下的电工实训课程是按照企业人才培养标准、国家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开发的,因此“电工职业资格标准、企业电工岗位实践标准和职业电工技能大赛”三融合的电工专业课程标准是开发电工实训课程的基础。对于电工职业资格标准而言,它是学徒走入社会从事电工职业活动的基本依据。而企业电工岗位实践标准则是学徒的电工职业技能与企业的电工工作岗位要求是否相适应的依据。另外,技能大赛是衡量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一项重要的竞赛活动,将技能大赛标准融入专业课程标准中,既能满足企业岗位需求,也能凸显学徒技能水平,更能体现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因此,“电工职业资格标准、企业电工岗位实践标准和职业电工技能大赛”三融合的专业课程标准是保证电工专业课程开发的有效性、科学性,是体现新型学徒制专业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特点。它是课程开发的基础。

三、新型学徒制背景下的电工实训课程开发原则

新型学徒制背景下的电工实训课程是岗位能力培训的课程。课程的实施过程是企业生产过程的再现,学徒在企业生产情境中通过生产学习,体验企业工作岗位需求,达成课程教学目标。因此,新型学徒制背景下的电工实训课程开发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工作任务性原则新型学徒制背景下的电工实训课程是以企业培训的形式出现的,因此课程的内容应该根据企业的工作内容、学徒的认知能力和企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经验,从企业电工工作岗位能力层面选择理实融合的工作学习内容。新型学徒制背景下,电工实训课程是通过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将电工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融合的课程,学徒通过完成一系列典型电工工作任务达到企业电工岗位所需职业能力要求,即新型学徒制背景下电工实训课程开发需要遵循工作任务性原则。

2.工作过程性原则新型学徒制背景下,电工实训课程实施是在企业生产情境中进行的,教学过程是师傅、教师共同依据学情和企业生产要求对学徒进行岗位能力培训的过程。它是岗位职业能力为导向的真正体现。新型学徒制背景下电工实训课程实施过程一般是由工作岗位任务完成和工作岗位能力评价两方面组成。通过完成工作任务,学徒既能学习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又能懂得遵守企业规章制度。通过岗位能力评价,学徒能够知道企业需求,由此激发学徒的生产劳动意识,激励学徒积极向上的工作学习态度。因此,新型学徒制背景下电工实训课程开发需要遵循工作过程性原则。

四、新型学徒制背景下的电工实训课程开发策略

新型学徒制背景下的电工实训课程是企业生产型课程。它强调以学徒的经验、岗位需求为核心,针对性地培养和发展学徒的综合职业能力。因此,在电工实训课程开发时需要结合企校实际,从岗位能力要求出发,由企业、学校共同开放课程,确保课程的有效开发。

1.企校合作,精心准备新型学徒制是建立在企校深度合作基础上,而企校合作领导小组则是企校有效合作的基本组织。它是组织企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领导者。从“新型学徒制”实训课程开发角度来看,电工实训课程开发只有在企校合作领导小组领导下才能够有效顺利地进行。比如在实施基于新型学徒制电工实训课程开发前首先要在企校合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组建企校课程开发小组,课程开发小组需要对企业进行调研,搞清企业的电工就业岗位对综合职业能力要求,对学校近几年电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工作状况进行追踪调查分析,同时通过企校合作领导小组聘请相关的教育、企业技术专家,对目前电工实训课程的开发现状进行分析,确保课程开发的有效性。

2.钻研业务,能力提升新型学徒制背景下电工实训课程开发主要由课程开发小组完成。课程开发小组由企业师傅、学校教师组成,因此,提升师傅、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就变得尤为重要。企校合作领导小组应该将参与课程开发的师傅、教师组织起来参加校外专业机构的培训活动,从而提升师傅、教师自身开发课程的能力。如:师傅、教师参加国家级或省级教科研培训和技能培训,通过培训让课程开发小组成员掌握先进的专业知识、提升教科研能力,确保课程开发的质量。另一方面,企校合作领导小组还要组织课程开发小组成员参加相关企业培训,确保他们能够根据真实的企业工作岗位能力要求进行课程的开发,真正做到为企业生产服务,为学徒就业服务。

3.明确职责,健全制度课程开发是否真正落到实处,需要明确课程开发小组的职责,通过问卷调查、文献研究、企业调研、行动研究,让课程开发走上开发、运行、管理、评价的良性循环的轨道。例如,在新型学徒制背景下电工实训课程开发过程中,将研究课题分解为新型学徒制下专业课程开发现状研究、新型学徒制下电工实训课程开发研究、新型学徒制下电工实训课程实践研究;同时针对这三个子课题,确定三个小组,明确责任人,并提出课程开发要求。(1)新型学徒制下专业课程开发现状研究。研究包括:地方政府和行业对新型学徒制下专业课程开发的主导作用,企业对新型学徒制下专业课程开发的主动参与度,新型学徒制下专业课程开发取得的成效等。(2)新型学徒制下电工实训课程开发研究。研究包括“电工职业资格标准、企业岗位实践标准、技能大赛标准”三融合的专业课程标准、“模块化、工种化”的电工实训课程内容、“任务化、过程化”的电工实训教材、“双主体化、真实化”的电工实训课程实施、“互聘互用”的电工实训课程师资、电工实训课程开发的路径和方法等。(3)新型学徒制下电工实训课程实践研究。研究包括:新型学徒制下电工实训课程实施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电工实训课程的考核模式,电工实训课程的评价模式,电工实训课程的资源建设等。

总之,课程改革必须着眼于每位学徒,发挥每位学徒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实现其最大限度的发展。新型学徒制背景下电工实训课程实施,能够提升学徒岗位职业能力,其结果是笔者学校近两届与企业联合办学的电工班学徒毕业率100%,毕业生优秀率93%,取证率100%。学徒毕业后非常适应企业生产生活,真正实现了电工实训教学与企业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企业对学徒的岗位职业能力非常认可,使得学徒在企业工作岗位上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学徒的自身价值得到了实现。

参考文献:

[1]马金平,张敏.我国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方案的不足与改进[J].职业技术教育,2016(34).

[2]于跃忠.基于“做学教合一”的数控专业实训课程有效教学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16).

[3]于跃忠.基于“低碳教学”数控技能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J].职业,2013(27).

作者:彭兰 单位:江苏省姜堰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