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创新型人才的生成转化模式范文

创新型人才的生成转化模式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创新型人才的生成转化模式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创新型人才的生成转化模式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5年第一期

一、创新型人才的基本内涵与主要特点及通识教育的内在张力

从国内外通识教育的兴起来看,通识教育的实施主要是针对这样几种情况:第一,针对社会工业化程度加深,科技与人文分离,导致了两种人的出现: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和不懂技术奢谈技术的边缘人,通识教育追求的是不仅培养人才,更要培养完整的人;第二,现代教育中,缺乏人文教育、人文关怀,科技发展以后,很少有人探讨科技背后的人本问题,结果给社会、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困境,因此,通识教育主要针对专业教育缺少人文精神的问题;第三,通识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一种纠正,因为应试教育是以通过考试为目的的一种教育,它违背了教育的本质,更违背了人的发展规律,使学生失去了对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热爱。因此,实施通识教育是弥补应试教育的缺憾。“创新”一词最早要向上追溯至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而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定义,“创新”有两层含义,第一个含义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第二个含义是“指创造性新意”。另有学者认为,“创新是在前人或他人己经创造的成果的基础上,作出新的突破,其中包括作出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创造新的事务或作出创造性的应用。”从内涵来看,创新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三个方面。综合以上观点,我们可以给创新下这样的定义:创新是在前人己经发现、发明的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做出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并且所创造出的新的事物或者能够对前人、他人已有的成果作出创造性的应用。总之,创新是在原有的成果、认识上的改革或者改进。在上述前提下,笔者认为创新型人才是指在自身现有所掌握的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能够打破常规。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创新的意识、精神和品质,同时又必须具备创新实践的潜质和能力。其中,两个素质至关重要。第一,迅速掌握吸取新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比掌握较多现有的知识更为重要;第二,更重要的是能否在熟练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去主动进行创新。这也就是说,在评价和衡量人才标准时,我们不能仅仅靠过去的标准、以掌握知识量的程度或者以专业经验多少来进行评价。我们致力于所需要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应该不仅是掌握知识较多,而且善于获取新知识,并能熟练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创新的人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近些年来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值得一提的是,在学术水平与发展规模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薄弱环节,由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导致我国的核心竞争力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此外,随着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递增,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变得愈发严峻,尤其是近些年来,就业压力愈发严重。在这种宏观环境下,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尤为突显。面对每年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作为培养和输送创新型人才的主力军,地方工科院校更需要肩负起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使命和责任,努力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的贡献。这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一般地方工科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该借助于通识教育。它能帮助更好地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全面发展。从理论与实践上看,通识教育对地方工科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只有内在张力:1.通过通识教育,实现协调人理兼具的知识教育,使地方工科院校能够纠正偏重理工科的专业教育的传统,是形成人才创新能力的知识结构的内在张力。2.通过通识教育,实现协调多样性技巧培养的素质教育,使地方工科院校能够纠正偏重智力型人才模式的传统,是形成人才创新素质的素养结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统一)的内在张力。3.通过通识教育,实现协调多样性思维养成的博雅教育,使地方工科院校能够纠正偏重科技型的观念系统的传统,是形成人才创新思维的价值结构的内在张力。当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及教育是有许多典型案例的,涉及的内容和要求也是多方面的,但对通识教育而言,专家和学者较为认同的是通过通识教育能够提高人的全面素质,这在人才提高创新能力上发挥着不可低估的功能。从现实上看,地方工科院校只有重视通识教育,才能更好地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为创新驱动发展发挥地方工科院校的作用。

二、通识教育:地方工科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生成转化模式

以通识教育的内在机理及创新型人才的主要特征为学理依据,笔者认为在地方工科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设计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生成转化模式。

(一)创新型人才的顶层设计模式从创新型人才的教育过程来看,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认为,通过学校教育人的创造性能力是可以培养出来的。但由于各国文化的差异性就产生了不同的培养观,各国也采取了不同的生成转化模式:一种是学校通过课程设计,把技能训练作为突破口,形成了技能训练模式。这种强调特殊训练的课程安排,使训练者获得一定的创造技能。如,比较著名的有Torrance的创造技能训练、osborn的头脑风暴法及Shayer、Adey和Yates的思维科学课程等。以学校为主推行通过一定技能训练,实现形成创新能力的顶层设计;第二种是通过学校采取“创新自由”的课程设置,实现创新能力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顶层设计的模式,主要是以一定的教育理念为前提,在一定培养制度保障下,通过设计具有开放性、灵活性、目标性、多样性、跨学科性的操作途径,搭建出由培养理念体系、学科方向设置、课程结构方式、组织活动形式、管理和评价方式等要素构成的创新生长模式。哈佛大学就是这种模式典型,通过主张“创新自由”完成对人才的培养,突出特点就是让学生尽快融入当地社会文化,给学生提供发展机会,发展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着重保护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各种特长和潜能,最终实现人才创新生成;第三种是通过“拔尖”人才选拔、设计培养“特殊培养计划”。这是以德国学者茨格勒“拔尖创新”理论为依据,主张“拔尖创新”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一系列交叉互动、互相渗透中逐渐发展形成的。茨格勒的这种“资优行动模型”为实施“特殊培养计划”提供了可能的培养路径。这种模式设计主要突出对人才的甄别与选拔,结合人才的个性、心智、年龄特点等配置合适的师资、培养计划和教育生态,为拔尖人才成长提供有利条件。如英国明确提出关注、培养、倾注超常生的选拔和培养,努力通过设计培养模式使“天才和专才”成为创新型的人才。第四种就是通过通识教育,把各学科进行交叉、渗透,尤其把文学、艺术、社会风俗、社会认知、社会规范等渗透在其他学科中,这种模式强调将创新素质、创新能力培养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比较著名的理论有Treffinger的创造性学习模型(MCL)、William的认知———情感交互作用理论和Renzulli的创造力培养理论等”。以上这几张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都是依据一定的创新理论或人才理论,通过顶层设计建构的一种培养模式。地方工科院校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更需要通过顶层设计,建构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模式。尤其通过实施通识教育开启创新型人才培养,更需要以顶层设计进行宏观规划和微观布局,建立以地方工科院校为特点实施创新素质培养的活动课程,使学生在相关通识教育中开发创新思维,形成创新素质。

(二)创新教学内容,合理安排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是一种思想观念,首先只有确保有了正确的思想引导,才能保证接下来一系列具体行为的顺利实施,通识教育的实施亦是如此。只有让全体师生首先对通识教育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认识与了解,才能确保通识教育在大学中更好地顺利实施与应用。众所周知,从古至今我国的课堂教育方法主要以灌输式为主,即教师讲授、学生倾听。在课堂中,教师强调的是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记录、重复与记忆。长此以往,一味地注重对知识的死记硬背,继而忽视了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考精神的开发,长期以来导致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差距。通识教育的提出,就是要打破以往的教学方式,试图改变在教学课堂上以教师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而是要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大胆尝试的创新精神。通过设置通识教育的相关课程,让学生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而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与教师的课堂互动交流中去。正确认识通识教育的内涵,转变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质疑精神为出发点,使得学生变得学会主动思考问题,而不单单满足于老师所给出的唯一标准答案,促进其形成发散性思维、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跨学科间的人文、社会、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可以极大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和文化底蕴。通识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知识渊博、品德高尚、能力突出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而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只要求学生获取知识,通识教育更强调学生在建构合理知识结构后,能在熟练掌握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将其熟练应用到实际中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要在合理安排公共课和专业课比例的基础上再去构建通识教育的相关课程体系,以避免课程设置的盲目性与重复性,众所周知,一般地方工科院校的学科建设优势只是明显集中在某一工程类学科领域,而无法实现学校学科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因此,在发扬保持传统特色优势学科的同时,工科院校应该努力针对学科建设的薄弱环节进行教学内容改革,实现各学科均衡发展。另一方面,作为实施者,教师在对通识教育课程实施上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候甚至决定着学校通识教育实施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因此,教师首先要树立浓厚的通识教育意识,熟练掌握通识教育的内涵与特征。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饱含热情,富有高度的职业道德与责任感、拥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优秀的教学技巧和与学生保持良好沟通的交流能力,这些因素都在实施通识教育中有极高的关联性。那么,高校在改革创新教育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对教师队伍能力的培训与提升。定期开展教师培训班、召开教学交流会和举行学术报告会等形式,以确保教师队伍能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通识教育所提出的要求。

(三)创新人才培养环境,引导学生转变观念通识教育在美国发展已久,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用实际行动充分证明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给本科学生配备一流的教师授课。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既强调基础性和全面性,也重视整合性和融通性。其通识课程都是从人类最基本的文化领域中选择,如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注重人类基本经验的相通性和全面性,强调课程间的逻辑联系而不是简单地堆砌知识。对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效果极其显著。[4]哈佛大学通识教育委员会在1945年发表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inaFreeSociety),简称哈佛红皮书,红皮书标志着美国通识教育体系的成熟。红皮书认为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以下四种能力的“完整的、有教养的人”:有效思考的能力;有效沟通的能力;有效判断的能力;分辨普遍性价值的认知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哈佛大学对其通识教育模式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革,并于1978年设置了核心课程———涵盖文学和艺术、科学、历史、社会分析、外国文化、道德理性六个领域,100多门课程,广泛照顾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又让学生具有一个共同的知识背景。核心课程每一科目的内容都很广博,易与其他科目相通,使学生发展了触类旁通的能力,视野广阔、思维灵活、创新精神突出。[5]从通识教育在美国的发展历史长河中,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美国的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哈佛大学为例,其教学宗旨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有教养的人为目标,强调培养的人才是在感情和智力方面全面的人,应该受过广泛而深刻的教育,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批评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度发展的人才。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点选择某一领域的知识进行深入探究。此外,美国大学为创新型人才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浓厚的工程技术氛围、一流的实验室设备和轻松活跃的学术研讨氛围,这些都有助于培育创新型人才。通识教育的提出,就是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角度,将通识的理念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这并不代表要否定专业教育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说,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所要达成的目标不谋而合,而加强通识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培育专业人才提供更好的条件。另一方面,专业教育可以以通识理念为指导,以通识教育为基础和依托,只有将二者紧密衔接,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才有助于培养综合性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事实证明,环境的作用是隐形的,同时也是巨大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集中精力发挥创造性思维,这是推动大学通识教育的一个关键环节。此外,由于工科学科普遍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工科院校就更应该集中精力关注为学生提供锻炼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这就包括教学实验、教育实习、课堂讨论研讨、丰富多彩的人文科学讲座等。对于工科院校来说,实践教学环节对工程技术类创新型人才成长十分必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给学生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这种自由、民主、平等、公平、宽容、严谨、和谐的学术环境不仅可以提高工科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使其在动手实践中体会知识,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在反复实验中培养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地方工科院校集中力量关注对校园人文环境的营造与改善,加大对基础实验室设施的资金投入,保证学生能有参与实践的场所,在亲自参加实践环节中,在反复失败中积累经验,培育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过去,地方工科院校往往为了着手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不得不把专业教育摆在首位,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培养专业人才方面,而通识教育常常形同虚设。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大部分只具有相关专业方面的知识技能,而综合素质能力较差。当下,地方工科院校所面临的最大任务就是加强各个课程之间的跨学科性联系,使各个学科广泛交叉相互渗透。加强课程的综合性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构建全面的知识框架和能力结构。此外,地方理工科院校应根据自身传统特色专业,结合其学科的特点,尽快为更多学生构建一个更大的综合性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机会。高校应不仅仅局限在校园内,加强同社会企业的联系,可以主动探索延伸至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相关专业的锻炼实习、专业技能培训等。不再将教学重点仅仅局限于专业教育上,而是愿意花时间开展实施通识教育。这个过程中,大学生也可以主动转变传统就业观念,不再仅仅为了迎合就业单位的口味,只关注自己专业方面知识的学习,而不愿花费时间关注那些超越专业知识层面之外的问题。学生应该充分利用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的实践教学模式中所有的社会实践机会,使得自身综合素质得以全面迅速提高,促进学生形成运用知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在良好的人文环境下,学生通过更广泛地参与实践教学模式的机会,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知识理论水平,还可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鼓励,创新能力得到增强。将在课堂中所学到的基础知识,在实践中得以进一步的掌握与应用。通过引导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学生能够拓展自己的人文素养,学习兴趣得以激发。

总之,在进一步大力开展推进通识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必须正确把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关系,准确认识它们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各自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这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具备扎实深厚的知识功底,还能促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充分发挥通识教育对创新性人才培养的作用与功能,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课程安排与长期有效的追踪考核机制,是经济发展对现代化社会人才的迫切要求,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作者:段凤春单位:长春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