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技术引进自主创新转变逻辑与现实路径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基于“技术轨道”跃迁理论,分析“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转变的理论逻辑与现实路径。体制藩篱、研发结构失衡、转化“中梗阻”等问题影响了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的转变,当前中国需要抓住“机会窗口”并实现“技术轨道”的有效跃迁,推动技术跨越式发展,则需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完善法制以及财税激励机制,打破体制机制藩篱,二是优化研发投入结构,提升创新投入绩效,三是提高创新服务能力,打通科技研发与转化应用的中梗阻。
关键词:技术引进;自主创新;技术轨道
1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不断推进,中国正面临着向自主创新和拥有核心技术转型的关键问题与挑战。由于发达国家高技术垄断性与限制性不断增强,同时随着中国与发达国家技术势差逐步缩小,技术引进模仿的创新模式已走向尽头,过往的以资源换资本、以市场换技术的传统开放理论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的新一轮的开放实践。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贸易伙伴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分工位置越接近贸易摩擦则会越多,因此,在扩大“大国内生能力”内需的同时,如何基于“开放式创新”战略推动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的转变以加速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成为了亟需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关于技术引进与本土创新的关系存在较多争论。一些观点支持技术引进,认为在消除技术内生增长的等待时间〔1〕、降低企业成本和创新风险〔2,3〕、规避创新投入规模报酬递减〔4〕等方面存在优势;也有学者持相反观点,认为技术引进会形成路径依赖和组织惰性〔5〕,并且核心关键技术很难从外部获取,只能从组织内部产生〔6〕。有关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转变也有大量理论进行了研究。古典增长理论认为落后经济体可以通过技术引进获得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成正比例的技术进步增速,但是随着技术差距的缩小,技术进步增速将会逐步收敛;同时内生增长理论认为,后发国家在“干中学”获得的技术进步不可能超过发达国家,并且随着贸易分工导致“干”与“学”分离,技术模仿作用将会进一步趋弱,而模仿或者引进技术的成本会随着技术差距的缩小而逐步增加,将导致长期存在稳态技术差距。因此,发展中经济体无法通过“干中学”或技术引进实现技术追赶,甚至将扩大技术差距稳态水平。基于此,有学者开始关注发展中国家自主创新活动。Acemo-glu〔7〕(2006)等认为“技术引进”会逐步贬值,而后发国家可以采取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路径,可以减缓经济增长的收敛速度。也有学者认为当技术差距较小时,技术进步路径若不能成功转向自主创新,则可能会存在“模仿陷阱”〔8〕。
2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转变的理论逻辑
大量理论都认可后发国家需转向自主创新,但对于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转变机制的相关研究却较少。“技术轨道”相关理论与本文研究较为接近。“技术轨道”理论由Dosi〔9〕(1982)提出,阐述了从科学范式到技术范式、从自然发展轨道向技术轨道的转变,认为新旧技术更替与科学范式的演进相似,并进一步提出了技术范式的演进方向,即新技术范式的形成会不断侵蚀和削弱原有技术范式,形成了技术进步的路径即“技术轨道”。技术进步过程则被描述为在技术范式的规定下,遵循技术演进的内在规律形成一条必然的内在进化轨迹(见图1)。原有技术轨道即通过技术引进的技术进步路径会随着时间推移进步速率会逐步趋缓。进一步地,会出现多条技术轨道叠加,新技术轨道会逐步在叠加混沌期显现,如果此时能有效识别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的边界或时机,并立即响应则有助于实现技术轨道跃迁,即“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的“机会窗口”识别是摆脱“技术引进”路径依赖和实现“技术轨道”跃迁前提。按照技术发展规律以及“技术轨道”理论,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的“轨道跃迁”过程通常需要经过“技术引进”替代“自主创新”、“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互补、“自主创新”替代“技术引进”3个阶段。
3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转变的实践困境
3.1体制机制藩篱突出
法治建设方面,科研人员职称评价市场化导向不强、创新收益分配不合理、创业存在一定的身份障碍等问题,影响了科研人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创新创业积极性;技术创新管理和技术创新服务失衡,过多的聚焦在“研发管理”,而忽略对引进技术或自主创新的技术咨询、技术支撑、技术评价、技术转化推广等技术创新服务。知识产权立法以及执法方面,相关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还不健全,尤其是对技术或中间品进口等方面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缺乏。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2018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有21.2%的科研单位专利权人认为需要大幅强化,有70.3%的高校专利权人认为需要逐步强化。在财政方面,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比较分散,缺乏对自主创新风险投资项目的税收优惠政策,影响企业自主创新投资的积极性;创新要素资源在空间和研发领域分配不平衡,对关键性、共性的技术财政投入薄弱。例如,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支出8322亿元,相对于90.03万亿元GDP总量,远不足以支撑58.5%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因此必须由社会资本来补足,对科技金融提出了巨大需求。但由于自主创新项目投资周期较长以及技术引进风险性较大等原因,商业银行与风险投资公司的主动性仍然不够。3.2研发投入结构失衡一方面,重视技术引进忽略消化吸收。近年来国外技术经费支出占比逐年减少,国外技术引进与R&D经费内部支出占比即技术引进依存度从2000年0.6226下降至2016年的0.0434,但是对于引进技术后消化吸收经费投入却极少,发达国家该比例在1∶3左右,部分重点行业高达1∶7,中国2016年技术引进经费和消化吸收经费比例却仅为1∶0.23;另一方面是基础研究投入较少,基础研究投入较少并存在与应用研究投入不均衡的情形,导致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同时基础研究投入来源结构单一,基本由中央财政独力支撑,政府投入占到90%之多,而发达国家政府财政投入则低于50%;第三方面是细分行业研发投入不均衡。2017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仅为1.24,比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低近1个百分点,同时,非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占比仅为14.9%,远低于美国33.1%的水平。此外,2018年中国研发强度为2.18%,与发达国家(15%~20%)相比有较大差距。
3.3成果转化出现“中梗阻”
一方面,技术引进结构制约了国内的消化吸收。根据《2017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显示,“技术引进专有技术许可或转让”占比过高限制了技术溢出效应。“专有技术的许可或转让”和“技术咨询、服务”合同额合计占42.8%,而“专利技术的许可或转让”合同额占比仅为3.1%。由于专有技术涉及保密条款,技术引进企业很难基于该专有技术继续研发,限制了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另一方面,国内科技研发成果实用性不强。传统体制下,科研活动主要由高校、科研单位承担,财政资助的科研设施以及科技成果在系统内部封闭运行,没有充分经历市场竞争,出现了科研活动动力不足、难与市场贴近等问题,导致产学研用脱节。在市场端的企业则难以有效运用技术标准、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第三方面,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不力。重大研发项目与市场自由探索两头大,而作为联结创新链与产业链的中间转化机制却严重不足,政产学研用缺乏政策支持和制度规约,合作主体之间缺乏利益契合点,导致自主创新链出现“中梗阻”。此外,技术市场以及孵化器规模小且定位不清晰,技术转化服务体系尚不完善、政策扶持力度仍然不足等。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2018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总有效专利的产业化率为36.3%,企业与高校产业化率仅为46.0%和2.7%,产学研合作不畅、技术转化服务体系发展缓慢成为阻碍科研成果转移和产业化的重要障碍。最后,科技管理效能较低也是导致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不力的重要原因,中国2012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98%,超过欧盟成员国的1.96%,创新研发投入居世界前列,然而2018年全球最具创新力10强国家中欧盟成员国就占据八席,中国仅居世界第17位,显示出中国创新管理绩效较为落后〔10〕。
4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转变的实践路径
4.1破除技术进步体制机制藩篱
4.1.1推动法制产权建设营造创新法治环境知识产权通过赋予专有产权的形式,保障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企业合法地控制市场,为创新活动提供了巨大的激励机制。①加强技术引进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合作,强化知识产权要素配置效应,建立技术引进甄选机制,不断改善市场准入条件,限制引入即将淘汰或者污染的技术;②建立创新容错纠错机制,保护和激励企业家精神与科研人员创新热情,鼓励企业家与科学家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深度合作。在创新成果产生后,明确产权以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关系,保障创新成果市场化与产业化;③完善科研人员激励机制,健全以创新贡献以及市场转化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④打破科研人员流动障碍,鼓励体制内科研人员以技术入股、项目承包、技术服务、技术转让等形式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支持企业以分红、股权、期权等市场价值回报人才价值,并进一步完善创新人才及其家属的社会保障体系。
4.1.2强化财税政策引导与激励作用财税政策可以有效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强化创新激励,对创新活动进行有效的风险分担与利益补偿。①建立对引进关键技术实施补贴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对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再投入,加大财政对市场主体介入较少的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等领域的支持力度,通过科研项目资助、政府采购等形式引导企业加强核心技术研发与关键共性技术供给。美、德、日等国对关键共性技术非常重视,投入了大量的财政资金,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投资建立了大量的科学技术中心,最为知名的则是半导体制造技术联盟(Sematech),美国政府通过与企业合作,以公司形式运作技术研发联盟,旨在创造具有“超前竞争性”的技术,对促进美国成为集成电路强国功不可没,类似的还有德国领先集群计划(Leading-edge),显著促进了科研成果产出及其转化;②优化税收扶持体系,扩展税收优惠政策条件以及适用范围,落实好对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以及技术转让税收减免等税收政策,增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的税收激励,完善创新风险投资税收优化政策;③加大科技金融创新,发挥创新资本的要素集成筛选及其培育功能,逐步形成政府与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多主体、多层次、多元化的股权投资支撑体系,促进形成合理的收益分享、风险分担机制,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投入力度。
4.2优化研发投入结构
4.2.1分类实施创新投入政策政府需要加大关键性、共性技术投入,由于这部分技术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公益性,政府需要建设行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或网络,促进集成电路等产业率先实现技术轨道跃迁。实施差异性技术引进策略,技术较低行业没有足够动力去研究新引进的技术,容易形成对国外技术依赖〔11〕。中等以及高技术行业由于拥有较好的技术资源,消化吸收、创新模仿能力较强,会主动或被迫进行自主创新研发,初步具备“技术轨道”跃迁的条件。因此,技术演进轨道选择与技术发展阶段相关,当技术差距较小,对于技术累积性较弱的轨道以及较低的进入壁垒,例如战略新兴行业,可通过集中开展创新活动,实现跳过一些步骤、非连续的方式实现技术跨越,促进技术轨道的成功跃迁。
4.2.2提高创新管理水平提升自主创新绩效,关键在于打造支撑自主创新的产业链、价值链,并有效提升整合能力,成为影响创新绩效的关键。将创新链、价值链上下游衔接,形成产学研联盟,打通科研与应用的通道,促进技术报告、科研论文、实验室样品转化为市场产品,并最终赢得市场,形成创新投入与市场回报良性循环,实现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当前我国正处于技术引进学习、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的“机会窗口”,发挥早期积累的学习模仿经验,并在关键性、共性技术方面进行战略攻关,结合产业环境、技术特性、内部能力等多个方面,分类甄选不同的技术进行引进,提升技术引进的创新绩效,则有助于实现技术积累以促进技术轨道跃迁。
4.2.3提升科技评价等创新服务能力科技服务对科技创新有较强的支撑作用,可助推科研成果的转移应用。①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实施方式,精简科研项目管理流程,授予科研单位以及科研人员更多自主权;②改革科研人员绩效评价机制,建立合理多元、科学分类的绩效评价体系,解决好“由谁来创新”、“动力哪里来”、“成果如何用”等关键性问题〔11〕。改革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把科研人员开展原创性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激发出来,推动科研成果向产业应用转变,促进政产学研用一体化;③明确各类创新主体在创新链不同环节的功能定位,结合技术转化链,将实验室中试阶段及其科技成果与技术产业化之间建立中间技术转化平台,通过以技术加工基地为依托,繁荣技术加工产业,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战略。
4.2.4打通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通道打通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通道,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增强政府推进科技创新的组织、协调以及服务功能,逐步形成攻克核心关键技术的强大合力。①建立创新联合体,以龙头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力量形成创新集群,并建立集群交流平台,促进部门间、行业间的技术交流合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的科学技术加大投入力度;②发展创新服务平台,通过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促进创新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发展,推动技术工艺、产业形态的创新应用;③推进“开放式自主创新”战略,营造自由高效的国际化创新环境,吸引全球高技术企业以及研发机构建立分支结构和研发中心,形成一批国际化的联合实验室、技术转移中心以及科技园区。中国经历了由弱到强、由依赖跟跑到走出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经历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创新驱动”的发展历程,而技术轨道跃迁理论是支撑这一历史发展逻辑的重要理论基础。技术后进国家实现追赶需提升吸收模仿先进技术的能力,发挥后发以及成本优势,最终通过联合技术市场、科技资源等驱动,打破体制机制藩篱,优化研发投入结构,打通研发与产品转化的“中梗阻”,实现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的技术轨道跃迁,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5〕刘小鲁.中国创新能力积累的主要途径:R&D,技术引进,还是FDI?〔J〕.经济评论,2011,(3):88-96.
〔8〕易先忠.技术差距双面效应与主导技术进步模式转换〔J〕.财经研究,2010,36(7):39-48.
〔10〕杨卫.汇聚力量建设世界主要科学中心〔N〕.人民日报,2018-10-16(007).
〔11〕刘志彪,等.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出路在何方〔N〕.学习时报,2017-04-24(006).
作者:张永旺 宋林 祁全 单位: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