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多园”研究范文

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多园”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多园”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多园”研究

摘要:

通过对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多园”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调查研究,发现了合作层次不高、合作目标不尽相同、资源共享不够是制约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多园”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的主要问题,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从高新区“一区多园”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顶层设计、政府在高新区“一区多园”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引导作用、企业和产业迈向中高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机制改革、高新区“一区多园”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高新区“一区多园”产学研协同创新综合集成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促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多园”产学研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发展的对策,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多园”技术创新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高新区;一区多园;产学研合作;顶层设计;协同创新模式;综合集成

随着创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已经成为武汉市乃至湖北省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增长极,同时也是区域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排头兵。而高新区“一区多园”的建设和发展对于突破空间地理位置、扩大高技术产业规模、提升高新技术产品档次、优化产业结构、完善综合性社会功能、加速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2]。技术创新是高新区“一区多园”科技进步的核心,建立完整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提高高新区“一区多园”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的根本保障[3]。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以资源共享为前提,以资本融合、联合攻关、成果分享、效益分配及风险分担为准则,通过达成分工协作的契约而共同开展的技术创新。其主要形式是企业为技术需求方,大学或科研机构为技术供给方,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将“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充分释放,从而实现创新成果的重大突破[4-6]。近年来,武汉市政府大力推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多园”发展模式,不断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一区多园”从“创新孤岛”到“创新高地”、从产业聚集点到经济辐射带的建设目标还有相当距离。因此,必须完善东湖高新区“一区多园”产学研深度融合协同创新机制。

1制约东湖高新区“一区多园”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主要问题

1.1产学研合作层次不高目前,东湖高新区“一区多园”产学研合作主要还停留在技术转让、合作开发和委托开发等较低层次上,而共建研发机构、技术联盟以及技工贸一体化的经济实体等高层次的合作较少[7-8]。合作研究的高度、深度、广度相对不足,导致知识创新和技术开发的前瞻性和战略性不足、产业共性技术的开发运用难以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全局的重难点问题难以攻关、在关键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较弱,难以提升东湖高新区“一区多园”的整体技术水平。

1.2产学研合作目标不尽相同东湖高新区“一区多园”产学研合作各方所追求的目标和价值不完全相同。企业比较关心眼前的经济效益,高校和科研院所关注的是课题、论文、专著、专利和获奖。产学研三方主体缺乏统一的目标诉求,严重阻碍了东湖高新区“一区多园”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1.3产学研资源共享不够相比较而言,企业的人才和技术实力较弱;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基础研究实力雄厚、人才济济,但有关市场需求的资源较薄弱。东湖高新区“一区多园”尚未形成产学研的资源共享体系,仍然存在产学研创新主体自成体系、创新行为各自为政、各种创新力量分散等现象[9]。创新协同性不高影响了产学研创新的整体运行效率,阻碍了创新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2东湖高新区“一区多园”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现存问题的原因剖析

2.1产学研的内在需求不足1)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需求还没有转化为现实需求。东湖高新区“一区多园”产学研协同创新还处于概念普及和深化认识的阶段。至于这种协同创新机制如何建立、有哪些具体的操作模式、怎样才能保障其持续有效地发挥作用等等还未落地实施。2)创新驱动内力不强。由于还没有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以科技资源开发共享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服务体系、以知识产权保护为核心的创新保护体系,造成东湖高新区“一区多园”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均较弱。3)成果需求不吻合。东湖高新区的技术市场发展虽快,但还存在“三多三少”的问题,即:各园区为“科、企”搭桥的科技交流会和会多,而最终成交的项目少;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提供的科研成果和专利项目多,但满足企业需要的项目少;在科技交流会上签订意向合同的多,会后达成协议实施成功的少。高校和科研机构没有找准与企业需求一致的契合点,研究成果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大幅降低了东湖高新区“一区多园”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2.2产学研的外在推力不强1)政府扶持力度不够。东湖高新区“一区多园”产学研协同创新主要采取的是“政府搭台,产学研唱戏”的方式,政府的大力扶持对“一区多园”产学研的协同共建,优化创新创业环境至关重要。政策扶持不充分、财政投入不足都会影响东湖高新区“一区多园”产学研的深化与发展。2)资金支持不广泛。东湖高新区“一区多园”建设虽有一些基金,却存在“量少面广”的问题,真正用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专项基金较少。另外,完善的风险投资体系将会有效弥补科技成果转化阶段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筹资能力、国家财政支持和银行贷款之间的空白[10-11]。但遗憾的是东湖高新区的风险投资偏少,没有能够成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有效推动力[12]。3)激励机制尚未落实到位。由于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新创业型人才激励、股权激励、科技成果奖励、科技信贷、股权投融资、科技资本市场、科技保险等激励政策尚未落实到位,难以形成推动东湖高新区“一区多园”产学研协同创新深度融合的合力。

3加强东湖高新区“一区多园”产学研深度融合协同创新机制的对策

3.1提升高新区“一区多园”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顶层设计1)目标高端化。要将“点对点”的孤立合作连接成创新网络,群策群力、协同攻关,实现各类人才、知识、技术、法律、政策等资源的耦合,着眼于解决高新区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合作研究[13]。2)组织系统化。通过建立实体机构促进政府、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国际机构的充分合作,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要通过系统化运作,汇聚全市、全省、全国乃至全球创新资源,充分调动各方主体积极性,协同实现“一区多园”的创新高地和经济辐射的建设目标。3)政府介入深。由于“市场失灵”,政府必须在基础研究和知识开发阶段发挥重要作用,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加以引导,尤其在政策规划、先期投入、持续跟进的过程中保证协同创新的方向正确、组织合理、运行规范[14]。

3.2强化政府在高新区“一区多园”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引导作用1)进一步做好产学研协同创新服务者。提供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是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职责[15]。在东湖高新区“一区多园”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政府要承担科技信息服务、政策咨询服务、平台搭建服务等相应的公共服务职能。2)进一步做好产学研协同创新协调者。充分发挥政府总揽全局和协调各方的能力。要采用科学的组织原则和有效的指挥方式,对人力、财力、物力等进行及时有序的调配[10]。要通过组织协调各创新主体的行为,有效处理创新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引导各创新主体建立信任合作关系,通过沟通协调不断激励创新主体协同一致地完成东湖高新区“一区多园”产学研协同创新目标[9]。3)进一步做好产学研协同创新参与者。政府作为一种创新主体通过政策创新、机制创新参与到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将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发展为政产学研四位一体的协同创新体系[16-17]。

3.3推动企业和产业迈向中高端1)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要大力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着力解决制约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性问题,切实优化企业创新发展环境,建立健全企业主导产业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18],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实力和效率。2)推进制定一批高新区“一区多园”产业技术路线图。围绕湖北省省委省政府和武汉市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一批高科技产业技术路线图,开展技术预测,明确产业技术未来发展趋势,找准产业技术攻关的发力点,形成产业技术发展的完整链条。3)做大做强高新区“一区多园”各专业园区。抢抓转方式、调结构的历史机遇,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构筑资金链,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强前瞻性技术研发,突破重点领域核心和关键技术,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进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催生东湖高新区“一区多园”新的经济增长点。

3.4深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机制改革1)改革对科研人员的激励制度。改革现行职称评定、业绩评价及奖励政策,制定一系列支持产学研合作和激励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优惠政策,为产学研合作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和激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要通过制度创新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科研人才队伍,发挥科技创新骨干的引领作用,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合作研发力量和有效智力支撑。2)建立和完善与企业的合作交流和流动机制。促使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的研究人员面对面地交流,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和技术需求,缩短科技成果转化的流程。大力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发人才向企业转移。进行重大的人才政策调整和明确的政策导向,大力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向企业流动,使企业成为高层次创新人才集聚的主体[19]。3)建立和完善大学新的评价制度。在大学原有评价制度的基础上,增加对产学研合作的考核指标,促进其与社会、企业和市场紧密结合,促使其发现和产生新的科研领域和学科。

3.5不断完善高新区“一区多园”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1)升级项目式协同创新模式。要从以往的技术转让和委托研发升级为协同攻关。一方面要围绕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产学研三方协同攻关,另一方面要围绕企业重大技术难题,集中三方力量进行协同攻关,实现重大突破。2)不断创新共建式协同创新模式。以提升协同创新能力为宗旨,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进程,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发展后劲,共建实验室、研究院(中心、所)、中试基地、工程研究开发中心等研究开发基地。以政府为主导,以高水平大学为主体,打破大学内部与外部相互封闭的体制壁垒,激活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潜能,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政府主管部门要通过政策导向和税收优惠,为高科技园区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吸引产学研各方,共建高科技园区。以园区为平台,开展高新技术研发、协同攻关、科技企业孵化、技术转移等合作,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促使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3)做大做强实体式协同创新模式。产学研三方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以资本或产权为纽带,通过出资或技术入股的形式,协同创办研、产、销一条龙的紧密型高新科技企业,协同开发生产科技含量高、附加价值高的高新技术产品。4)优化联盟式协同创新模式。以大中型骨干企业或行业龙头企业为主导,协同相关学科领域具有优势的高校或科研院所,通过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的优化组合,形成共同致力于研究开发国家战略性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1]。5)做实虚拟式协同创新模式。要突破传统产学研之间“点对点”式线性合作模式[13],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借助现代网络技术,自主协商建立起开放、动态、协作的新型网络组织运行模式和虚拟研发平台,进行多主体协同创新,促进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合作与交流,实现协同人才培养、研究开发、产业化等活动。

3.6加强高新区“一区多园”产学研协同创新综合集成1)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面向市场需求、聚焦产业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通过科技计划、财税政策的导向作用,加快完善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各种创新资源优化配置[20]。2)加强系统集成和整体发力。要从以往的鼓励单项和单体创新转向鼓励多元主体的协同创新,既强调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作为核心层的协同,也强调金融、科技等中介组织的外部协同,还强调产业、科技、教育、人才等多领域体制和政策的共同作用。3)完善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平衡机制。鼓励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组织方式创新、管理模式创新,促进各类创新主体优势互补,各类创新要素相互融合,建立健全创新风险有效分散、创新收益合理共享的机制,最大限度实现创新协同效应。

4结语

本文首先分析了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多园”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现实情况,指出东湖高新区“一区多园”的发展与“创新高地”和经济辐射带的建设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然后探究了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多园”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面临的新问题,并从产学研的内在需求和外在推力两个方面剖析了其根本原因。最后,针对这些问题和原因提出了加强东湖高新区“一区多园”产学研深度融合协同创新机制的对策,拟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多园”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深化融合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袁堃.论远城区在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的发展路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9):38-41.

[2]宋锡坤,邹华,刘俐,姜明,李三喜.沈阳高新区“一区多园”的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J].辽宁经济,2012(10):11-15.

[3]翟鲁宁.深化政产学研金合作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J].科学与管理,2007,27(4):6-7.

[4]李鑫伟.国内产学研合作动机与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科技和产业,2013,13(5):84-87.

[5]潘杨柳,李英华,洪炳炎.厦门市技术创新环境的研究[J].厦门科技,2003(1):19-22.

[6]AJAIRSINGH,SHAKUNTALAASINGH.Theconnec-tionbetweenacademiaandindustry[J].MensSanaMono-graphs,2005(26):5-10.

[7]YANGQING,LUHAO,SHANXUEYU.StudyonventurecapitalfundofcentralChinarisinginWuhan[C]//Proceed-ingsof2009Secon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FutureIn-formationTechnologyandManagementEngineering(FIT-ME2009).PublishedbytheIEEEComputerSociety.39-42.

[8]胡黄卿,段贵平,黄坚,何倩.推进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策略[J].中国高校科技,2011(10):40-41.

[9]张钦朋.产学研协同创新政府引导机制研究———基于“2011计划”实施背景[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5):96-99.

[10]杨青,李珏.创业风险投资全过程评价原理与方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11]杨青,彭金鑫.创业风险投资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共生模式研究[J].软科学,2011,25(2):11-14.

[12]杨青,吴亮芳,蔡卫鸿.创业投资基金的最优规模研究[J].投资研究,2009(4):48-52.

[13]金惠红,薛希鹏,雷文瑜.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5(5):21-25.[14]张道亮,王章豹.产学研战略联盟共赢机制探析[J].科技和产业,2012,12(1):30-34.

[15]张文礼,吴光芸.论服务型政府与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3):96-102.

[16]张伟.沟通机制———高校产学研结合不断巩固的融合基础[J].科技与管理,2005,7(6):125-127.

[17]杨青,吴娟.论技术创新的企业集群效应[J].商业研究,2006(16):111-113.

[18]王春梅,庄越,吴建平.探索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新模式[J].科技和产业,2006,6(6):16-19.

[19]王章豹,韩依洲,洪天求.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模式及其优劣势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2):24-29.

[20]杨青,潘祥杰.高新科技园区服务体系的服务能力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22(5):46-48.89

作者:杨青 吴祥 石慧霞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