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中小企业跨国经营战略范文

中小企业跨国经营战略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小企业跨国经营战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中小企业跨国经营战略

一、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现状

改革开放至今二十年时间,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经超过800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他们的工业总产值、实现利税的比重分别占60%和40%左右,并提供了75%的就业机会。发展到现在,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出口、贴牌生产、战略联盟、对外直接投资等。

1、出口。出口是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重要方式。据第三次工业企业普查结果显示,在国有企业中,中小企业的出货值达到665.6亿元,占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业出货值总额2051.18亿元的32.45%;在乡镇企业中,226526家乡办中小企业出货值达到1542.71亿元,占乡办企业出货值总额近90%;而全国乡及乡及以上的三资工业企业中,48847家中小企业出口销售收入达到3185.76亿元,占49559家三资工业企业出口销售收入总额的80%。所以,中小企业是我国发展对外出口的重要力量。

2、贴牌生产。目前,贴牌生产是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主要形式。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日益发展的经济环境下,跨国公司将其非核心业务外包。由于我国劳动力价格较低,资源相对丰富,生产能力较高,贴牌生产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跨国经营的一种普遍形式。我国实行贴牌生产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服装业、家电业和信息行业(如电脑、手机)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虽然贴牌生产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进军国际市场提供难得的机遇和实惠,如规避技术风险,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避开同跨国公司的正面交锋等,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发展贴牌生产也有其固有的弊病:从产品价值链角度来看,开发、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中,生产制造环节的利润最低;我国企业往往无法通过贴牌生产获得核心技术;贴牌生产促进了外资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加强,使我国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为了实现我国中小企业的长足发展,我们应更多地借鉴台湾企业的经验:通过贴牌生产积累资本、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产品的质量,发展自己的品牌,提升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

3、对外直接投资。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始于1979年。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得到相应的发展。(见表1)

由表可以看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仍没有进入稳定的增长阶段,增长幅度年度间变化很大。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2003年世界投资报告》提供最新统计数据,截止2002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355.38亿美元,占世界投资存量68663.62亿美元的0.52%,投资范围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海外中资企业几乎都采取独资形式,或中方处于控股地位的合资合作企业,股权比重在40%—70%。因此,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不够灵活。此外,投资地区分布不够合理,主要集中于港澳地区。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中等技术制造领域,逐渐向高科技领域发展。这些情况都表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不够成熟。

二、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理论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存在诸多问题,如,跨国经营结构不合理;海外直接投资企业为数甚少,且规模普遍较小,这与我国的经济地位极不相称;一些中小企业虽然有强烈的跨国经营的愿望,但对现实却很茫然,不知从何入手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除了历史和现实的因素之外,缺乏理论指导因素也不可忽视。

跨国经营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发展至今仅40余年时间,尚处于“理论丛林”的阶段,还远未成熟。而且其中大部分理论是针对发达国家企业的跨国经营行为,相对而言邓宁的“折中理论”和小岛清的“边际产业理论”则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是经典的发展中国家跨国经营理论,对我国中小企业进行跨国经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这三种理论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和优势来源。但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有其独特的经济发展规律,而且我国中小企业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如具有灵活的经营方式、较高的技术创新积极性的优势,但也存在诸如整体技术水平不高,缺乏资金,缺乏高素质人才等劣势,我国中小企业所拥有的比较优势包含了所有权优势,甚至比所有权优势更加突出。综合上述三种理论,我们认为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方式主要由比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三个因素决定。(见表2)

三、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战略选择

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战略主要有以下几种选择:

(一)实行利基战略,开展海外直接投资。海外直接投资是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高级形式,也是企业迅速扩张,获得长远发展的重要途径。根据我们对跨国理论的分析,同时具有比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中小企业可以开展海外直接投资。而开展海外直接投资的最佳战略选择就是利基战略。

所谓利基战略是一种以专业化为基础的复合战略,指企业选定一个很小的产品或服务领域,集中力量进入成为领先者,从当地市场到全国,再到全球,同时建立各种进入壁垒,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

在世界各国的中小企业中都不乏采用利基战略取得竞争优势的例子。在赫尔曼•西蒙的著作《隐形冠军》一书中,他分析了全球500家跨国经营的中小企业的成功之道,我们可以将之归功于利基战略。而我国学者康荣平也对利基战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将利基战略的内容和特点归结如下:

1、狭小的产品市场。利基战略的起点是选准一个比较小的产品或服务。

2、宽广的地域市场。如果仅限于狭小的地方市场,企业难于成长。全球范围的市场则有利于企业实现规模经济。

3、重质量,取信客户。利基战略最重视的是质量,包括产品和服务。

4、利基战略的一个基本点是靠长期的、执着的追求,在一个目标上达到精,以精益求精区别于竞争对手。

5、多种途径建壁垒。主要途径有:(1)由质量效应而形成的品牌效应;(2)由学习曲线、规模效应形成的成本领先优势;(3)由隐藏优绩或威胁,强占形成的隔离;(4)由垂直结合等形成的关键因素控制;(5)专利、诀窍等形成的技术壁垒;(6)优秀的企业文化所带来的高效或节约。

6、不断改进,常创新。这里的创新指制度的创新,以及创行业新标准。

7、稳定的企业头脑。赫尔曼•西蒙对德国的成功利基的中小企业调查显示,其总裁平均在位时间为24年,对日本和中国的企业研究也支持这一点。

8、行业规律与风险。利基企业集中的行业是:(1)机器制造;(2)电器制造;(3)机械加工等技术变革不快、市场稳定、需求弹性小的行业。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作用下,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逐渐向国际性市场竞争水平靠拢,而我国企业实力普遍较弱小。在这种条件下,我国中小企业应该以专业化为主要战略方向,在国际市场上推行利基战略,开展海外直接投资。我国采用利基战略成功实现跨国经营的中小企业主要有格兰仕、万向集团、江苏正大天青药业等。

(二)建立跨国经营的集群组织结构。我国温州、广州地区已经形成了不少以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为基础的中小企业集群。集群企业间的互动关系源于互惠的资源交换和企业间的冲突。企业间关系的维持有时没有特定的契约,而是以承诺、信任及相互的利益进行的。这样一种集群的产业网络,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通过精细的专业分工和紧密的协作,对外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团队,从而提高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抗风险能力。此外,在集群组织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行业协会,在技术研发、建立行业预警机制、应对他国“反倾销”控诉方面都起到积极作用。

(三)加入全球制造网络。具有比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的中小企业应积极加入全球制造网络。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大型跨国公司依据其自身的战略定位,不断地将其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据此形成了其全球供应链的横向和纵向的企业群。我国中小企业应抓住机遇,集中资源,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积极加入跨国公司的这种企业群,专注于企业价值链的某个或几个环节,以便提高资源集中使用度,形成企业内部规模优势。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加入全球制造网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我国中小企业应该紧紧抓住这个机会,积极争取全球大型公司的外包合同,在产业链的某些环节充当“全世界的业务外包合同商”,在进行资本积累的同时注重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学习,提高企业实力和经营水平;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企业大多是以生产商的身份加入全球制造网络,而生产环节相对其他环节而言利润最低。而且国外跨国公司往往只将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拿到中国生产,我国企业难以获得真正的高端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我国的中小企业必须树立品牌意识和自我技术创新意识,为中小企业跨国经营创造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