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探析(4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目的:探究干预护理对糖尿病足高危患者足部护理知识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0例糖尿病足高危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干预护理的方法,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足部护理知识的了解以及自我管理能力、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足部护理知识了解率(97.8%、44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5.6%、34例),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率(93.3%、42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6.7%、30例),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率(100%、45例)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2.2%、37例),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足高危患者,采用干预护理的方式能够增加患者对足部护理知识的了解,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干预护理;糖尿病足;足部护理;自我管理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人群在快速升高,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的疾病,长时间的代谢紊乱易引起很多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足就是一种很常见的并发症,同时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1]。在糖尿病早期,我们可以通过正确的措施预防和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率,但由于很多糖尿病患者缺乏预防性的足部护理知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得糖尿病足的发生率逐渐上升。通过干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提高自我足部护理能力和管理能力[2]。为了研究干预护理对糖尿病足高危患者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如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在本院2014年6月~2015年2月的90例糖尿病足高危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其中试验组患者男26例,女19例,年龄在42~58岁,平均年龄(48.5±1.8)岁;对照组患者男23例,女22例,年龄39~56岁,平均年龄(46.2±2.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糖尿病护理方法:在住院期间对患者的血糖进行监测,出院后要求患者定时复查。给予实验组患者应用干预护理模式:由2名护理人员进行,其中1名护理人员专门负责记录患者的血糖控制和足部情况,另外1名护理人员负责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饮食指导,首先在住院期间,在饮食方面要为患者合理搭配营养饮食,嘱咐患者戒烟戒酒;并且给患者讲解糖尿病的病因、临床表现以及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尤其是糖尿病足等相关知识,并告知患者如何正确的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和正确的足部护理方式。其次在患者出院后要对患者进行随访,并且让患者来院复查。
1.3观察指标
患者对于糖尿病足足部护理知识的了解:满分为100分,80分以上为非常了解,60~79分为基本了解,60分以下为不了解,患者的足部护理知识了解率=(非常了解例数+基本了解例数)/总例数×100%。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相较于入院前,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明显提高为显效,稍有提高为有效,无提高为无效,自我管理能力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患者进行调查问卷,满分为100分,80分以上为满意,60~79分为基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护理满意率=(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对收集到的数据根据SSP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年龄等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性别、足部护理知识了解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等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对糖尿病足足部护理知识的了解程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80分以上有32例,60~79分有12例,60分以下有1例,足部护理知识了解率为97.8%;对照组患者80分以上有18例,60~79分有16例,60分以下有11例,足部护理知识了解率为75.6%;实验组患者的足部护理知识了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实验组患者显效有28例,有效14例,无效3例,自我管理能力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显效有19例,有效11例,无效15例,自我管理能力有效率为66.7%;实验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有31例满意,有14例基本满意,有0例不满意,满意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有21例满意,有16例基本满意,有8例不满意,满意率为82.2%,实验组患者的满意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干预护理是指设计一系列的护理活动,以确保患者在不同健康照顾场所之间转移或不同层次健康照顾机构之间转移是所接受的健康服务具有协调性和连续性,预防或减少高危患者健康状况的恶化[3]。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定义已不再是单纯的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4]。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而患者在住院后由于病情以及环境的影响,造成心理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发生,而干预护理可以根据患者的疾病进行指导,并且为患者在相关疾病方面答疑解惑,缓解患者的焦虑等不良情绪,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与疾病抗争,尽力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在糖尿病足高危患者中,干预护理不仅要在住院期间给予患者在心理、饮食的支持及解惑,还要在足部护理知识方面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讲解,帮助患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5]。在上述实验中,实验组患者的足部护理知识了解率(97.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5.6%),实验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6.7%),实验组患者的满意率(100%)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2.2%),说明:干预护理能够增加糖尿病足高危患者对足部护理知识的了解,并且提高糖尿病足高危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护理满意率。总之,对于糖尿病足高危患者,采用干预护理的方式能够增加患者对足部护理知识的了解,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艳,高珊,李辉,等.干预护理对初发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血脂、血压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9(12):4421-4423.
[2]王艳丽.干预护理在糖尿病足高危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12):187-188.
[3]丁娅婕,杨华芝,孙鲁江.糖尿病足高危患者干预护理的临床价值[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12):191-192.
[4]詹艳青.干预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医技杂志,2016,23(1):109-110.
[5]张玉红,冯云华,王飞英.26例糖尿病足伤口干预护理经验和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29):210.
作者:宋佳 单位: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
第二篇: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摘要:
目的探讨社区医务人员提供糖尿病自我管理支持的现状和临床效果。方法对19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6个月饮食管理、运动管理、定期测量血糖、足部管理和情绪管理评分显著提高(P<0.05);干预后6个月药物管理和高低血糖管理评分亦高于干预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6个月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通过医务人员提供糖尿病自我管理支持,使糖尿病患者改善自身的生活、行为习惯,改善负性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关键词:
社区医务人员;糖尿病;自我管理;负性情绪
糖尿病是一种具有高度个体化及多种危险因素相互作用的慢性、复杂性疾病,其疾病控制情况与患者的知识、行为、心理和社会支持等因素密切相关[1]。因此,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支持效果亦同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从国内外经验来分析,依托社区开展防治工作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有效选择[2]。但在我国社区,糖尿病患者由于知识和信息获得量有限,因此,糖尿病自我管理现状较差。为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社区由医务人员提供糖尿病自我管理支持,通过问卷形式调查社区医务人员自我管理支持的现状和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唐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98例,其中:男性128例,女性70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64.17±10.12)岁;病程1~25年,平均病程(14.53±3.26)年;有并发症的126例(63.64%),无并发症的72例(36.36%);治疗方式:口服降糖药物128例(64.65%),注射胰岛素70例(35.35%);家庭收入1000~3000元120例(60.61%),>3000元78例(39.39%);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自费40例(20.20%),公费40例(20.20%),医保118例(59.60%)。
1.2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所有问卷均在社区内进行,由专人发放问卷并进行讲解,告知其填写方法,若患者中有阅读和填写困难者,调查员应逐条进行讲解和询问,患者进行选择,调查人员逐条记录。本次共发放问卷198份,回收198份,回收率为100%。问卷内容包括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医务人员提供糖尿病自我管理支持的方法:由社区全科医生、心理咨询师、护士和糖尿病患者组成自我管理小组,社区全科医生和护士为患者制定自我管理卡,内容包括监测血糖、饮食指导、用药方法、运动疗法和情绪管理等;由心理咨询师每月定期开展专家讲座,使患者了解到如何控制和改善不良情绪;同时把病情控制好的糖尿病患者组织到一起,向初诊糖尿病患者和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患者讲解经验,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行为和生活质量。
1.3观察指标
(1)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对社区医务人员提供糖尿病自我管理支持效果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饮食管理、运动管理、定期测量血糖、足部管理、情绪管理、药物管理和高低血糖等6个方面,得分范围为0~100分,得分越高,自我管理行为越好。(2)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评价患者焦虑(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抑郁自评量表)情况,其中SAS分值>50分表明存在焦虑症状,SDS分值>50分表明存在抑郁症状。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社区医护人员提供糖尿病自我管理支持的效果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6个月饮食管理、运动管理、定期测量血糖、足部管理和情绪管理评分显著提高(P<0.05);干预后6个月药物管理和高低血糖管理评分亦高于干预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社区医护人员提供糖尿病自我管理支持对心理状态的影响
干预前SAS评分(56.18±7.18)分和SDS评分(57.15±3.65)分,干预后6个月SAS评分(50.37±4.38)分和SDS评分(48.17±4.32)分,干预前与干预后比较,干预后6个月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
3讨论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日趋严重,随着年龄的上升,机体功能不断下降,老年人群的免疫功能大幅度下降,并伴发糖尿病的概率显著上升,这将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能力。严茂等[3]调查发现,糖尿病病情的进展与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密切相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糖尿病患者需承受终身患病、反复血糖检测、长期胰岛素注射、食物限制和严重并发症等造成的长期压力,易出现负性情绪;(2)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可加重糖尿病患者的内分泌紊乱、失眠以及不良应对行为,从而加重糖尿病的病情。因此,如何改善负性情绪是延缓糖尿病进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本研究显示,社区医务人员提供糖尿病自我管理支持前,其SDS评分和SAS评分分别为(57.15±3.65)分、(56.18±7.18)分,提示糖尿病患者存在焦虑和抑郁的负性情绪。本研究中,由心理咨询师每月定期开展专家讲座,使患者了解到如何控制和改善不良情绪。6个月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提示社区医务人员提供糖尿病自我管理支持可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对有效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自我管理教育已成为治疗糖尿病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社区干预方式[4]。通过为糖尿病患者提供知识和技能培训,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使其能有效地进行自我管理和行为改变,并根据自身情况作出科学决策,使患者获得理想而健康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表明,社区医务人员提供糖尿病自我管理支持使饮食管理、运动管理、定期测量血糖、足部管理和情绪管理评分显著提高(P<0.05),干预后6个月药物管理和高低血糖管理评分亦高于干预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社区医务人员提供糖尿病自我管理支持可显著改善生活习惯,从而降低血糖。因此,通过医务人员提供糖尿病自我管理支持使患者自护行为和意识不断增强,从而改善患者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2]刘薇薇,王媛媛,郝东惠,等.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状况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1):1862-1864.
[3]严茂,袁丽.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6,22(8):12.
[4]颜维泽,林金钗.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状况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分析[J].广州医药,2014,45(6):60-63.
作者:沈磊 单位:上海浦东新区唐镇社区服务中心
第三篇: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探究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危险因素。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方法,对咸阳市部分社区465例糖尿病患者一般资料、疾病资料、自我管理水平进行调查,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自我管理依从性良好181例(38.92%)。单因素χ2检验发现依从性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DM知晓率、服药种类及治疗复杂程度相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经济收入低、DM知识知晓率和治疗复杂程度是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与多种因素相关,应加强对老年患者的支持,通过加强健康教育、简化治疗方案、结合经济情况制定治疗方案等提高管理的依从性。
关键词:
糖尿病;自我管理;依从性
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增加了个人家庭、社会的负担〔1〕。糖尿病除与遗传因素有关外,还与行为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而且,自我管理对糖尿病治疗具有重要作用〔2〕。糖尿病是个体化与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的慢性疾病〔3〕。本研究通过分析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咸阳市的16个县区中随机抽取5个区,再从5个区中分别随机抽取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其中已经开展糖尿病管理、同时建有糖尿病管理档案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作为调查对象。
1.2评价标准
糖尿病采用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医院感染根据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标准诊断。调查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方法
调查问卷: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参考密歇根糖尿病研究训练中心(MDRTC)制定的问卷DTK〔4〕,并结合本研究的特点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1)一般情况,包括研究对象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在岗情况、家庭收入、医疗付费方式等;(2)疾病特征,即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包括病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等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体征表现等;(3)自我管理情况,包括研究对象自我管理的知识、态度、行为3部分,自我管理知识由12个单选题组成,每题1分,≥6分为合格,<6分为不合格;自我管理行为内容包括饮食、运动、血糖监测、服药依从性四方面:饮食由20题组成,每题1分,≥16分为饮食正确,<16分为不正确;运动行为由12题组成,每题1分,≥8分正确,<8分为不正确;血糖监测行为由9题组成,每题1分,≥7分正确,<7分为不正确;服药依从性由4题组成,每题1分,≥3分正确,<3分为不正确;自我管理四个行为均数≥34分为合格,<34分为不合格。态度包括9个陈述项目,答案由完全赞成到完全不赞成五个梯度选项组成,完全赞成计分(5分)到完全不赞成(1分)。自我管理知识和行为合格标准:得分≥总分×60%为合格,得分<总分×60%为不合格(自我管理依从性合格饮食、运动、血糖监测、服药依从性4个行为得分均数≥36分);态度:根据均分转化成分类变量,差<27分、中27~35分、好>35分。
1.4质量控制
所有调查员均经过统一培训合格后进入现场,以面对面访谈的形式进行问卷调查。质控人员对每一份问卷的完整性进行审核,对不确定的信息进行标记,重新核实后完善问卷。所有问卷由质控人员检查无误后回收。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软件,计数资料行单因素χ2检验,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性的变量进一步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2结果
2.1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465例,男243例(52.26%),女222例(47.74%);年龄29~78岁,平均(61.4±8.54)岁;平均患病时间(6.67±5.84)年,其中36.7%的研究对象患有糖尿病并发症;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分别为(7.89±2.08)mmol/L、(11.52±3.17)mmol/L。
2.2研究对象自我管理行为情况
研究对象自我管理行为(饮食、运动、血糖监测和服药依从性行为)合格者181例(38.92%),其中饮食、运动、血糖监测和服药依从性行为的合格率分别为47.10%(219/465)、68.60%(319/465)、5.81%(24/465)、79.14%(368/465)。男性饮食、运动、血糖监测、服药依从性行为的合格率分别为47.33%(115/243)、69.35%(169/243)、2.47%(6/243)、73.66%(179/243),女性分别为46.85%(104/222)、67.57%(150/222)、8.11%(18/222)、85.14%(189/222)。
2.3自我管理依从性单因素分析
自我管理行为依从性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DM知晓率、服药种类、治疗复杂程度等因素相关(均P<0.05)。见表1。
2.4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多因素分析
以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以自我管理行为合格与否作为应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低收入、DM知识知晓率差、治疗复杂是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
3讨论
糖尿病作为一种长期慢性疾病,对患者健康影响程度大,需要长期治疗管理,尤其是患者自身也需要承担起日常的自我管理和自我保健,其整个治疗方案的实施也需要患者良好的自我管理配合〔5〕。高龄患者由于记忆力退化,可能遗漏服药次数,而且对疾病知识了解不多,导致自我管理能力较差,而年轻患者文化程度较高,对疾病了解更多,与医护人员的沟通较好,其自我管理能力也较高〔6〕。因此,对高龄患者应当根据其特征,加强支持、减少遗漏,提高其依从性。糖尿病患者长期服药会产生较大的经济负担,应当结合患者的经济状况,选用价格适宜、确切疗效的药物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Corbett〔7〕的研究认为,糖尿病知识知晓是患者自我管理的基础,了解糖尿病知识能够增加对疾病的关注程度,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8〕。因为大多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匮乏,导致无症状后的自行停药和轻信虚假的传言与广告,影响糖尿病药物治疗的降糖效果〔9〕。因此,患者可通过自己的糖尿病知识形成有效的健康信念,进而采取积极的日常行为提高其依从性。
参考文献:
5胡建红.267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31):73-5.
6陈艳梅,张素琼.用药指导对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行为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4):73-4.
9赖冠欧.Ⅱ型糖尿病的用药原则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7):40.
作者:岳秋娟 杨波 张敏 单位:西藏民族大学医学院
第四篇:网络移动医疗对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评价
摘要:
目的探讨网络移动医疗对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出院后的管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科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100例,患者均接受出院时糖尿病相关课程培训和定期随访,随机分为传统治疗组(50例)和网络移动医疗组(50例)。网络移动医疗组患者本人或在子女的协助下通过智能手机查阅和输入信息。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浓度等指标。结果网络移动医疗组在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自我管理水平等指标明显优于传统治疗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6个月后网络移动医疗组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网络移动医疗能够较好地改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出院后的血糖水平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
网络移动医疗;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
目前糖尿病在世界范围内呈爆发流行趋势,在我国预计已有9240万成年人罹患糖尿病,1.482亿成年人正处于糖尿病前期[1]。因此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在我国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它不仅影响患者的个人健康,也给患者及其家庭、各级政府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2]。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研究报告显示,2003年我国糖尿病患者每年人均医疗费用约3500元,总医疗费用高达833亿元,其中由于并发症发生的医疗费用占81%[3],占当年GDP的0.71%。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管理混乱、信息缺失、随访不到位、遵医行为不佳是造成诊疗质量、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3,4],网络移动医疗是利用智能手机和网络设计的手机软件,并融入了医疗指导以及护理关怀,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的有效方法[5],即可节省保健支出,也可减少医疗费用[6,7]。本次研究通过网络移动医疗对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及时随访,指导用药、饮食、运动,培养良好的遵医行为和指导其自我监测,提高了患者的自护能力,并评价其对血糖控制、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的管理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5年3~9月在内分泌科经系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出院的糖尿病患者100例,均符合1999年WHO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18~70岁,平均50.5岁,随机分为传统治疗组和网络移动医疗组,每组各50例,出院前每组患者均接受内分泌科相关课程培训及教育和定期随访。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及社会文化背景、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药物降糖治疗,包括口服及胰岛素注射。传统治疗组接受内分泌科相关课程培训及教育和定期随访,网络移动医疗组除接受内分泌科相关课程培训和定期随访,通过微信扫一扫下载“大糖医病人版”,自动与“大糖医医生版”连接,每天上传监测的血糖数值(包括时点,当时进行的运动或者工作以及进餐的食物);若身体有不适感或者血糖值超过一定范围(≥15.6mmol/L或者≤2.5mmol/L),可随时取得电话联系,专业人员每日线上查看患者的血糖监测结果,用网络移动医疗评价患者糖尿病知识的认知程度、血糖等相关代谢指标达标水平;口服降糖药物、胰岛素治疗、运动治疗依从性;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情况;住院次数;生活质量及总体医疗花费等的影响及时给予指导,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及时回复。出院后第6个月开始进行回访。
1.3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students't-tes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出院自我管理能力的比较,见表1。网络治疗组在自我管理能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出院后血糖比较,见表2。在出院时,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六个月后,网络移动医疗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传统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网络移动医疗的意义
3.1.1糖尿病作为一种难以治愈的慢性疾病,需要持续的医疗照顾,其治疗效果不仅取决于医疗水平以及药物应用,而更多的依赖于患者的密切配合以及后期的随访与关怀,因此糖尿病教育和管理不仅是对治疗的补充,已经被视为糖尿病治疗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8]。随着患者在医院治疗好转后回到社区,由于未能按时检测血糖、按顿服药,缺少医师对血糖监测结果的实时干预,缺乏护士对病情变化监测。因此患者往往逐渐放松自我管理,导致糖尿病管理出现倒退现象。
3.1.2电话随访作为一种简单易行的手段,在糖尿病教育和后期回访及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9],其可以改善患者血糖及血脂控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发现,通过构建以电话随访、手机短信和互联网信息平台为基础的糖尿病教育网络能够显著提高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但上述几种联系方式具有信息量小、实时性、互动性差的缺点。因此,需要整合更为简便、无创、互动的信息手段,同时联合医疗指导、护理关怀等方法,对出院糖尿病患者进行定期回访和关怀,从本质上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存率,从而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合理配置。
3.1.3网络移动医疗提出较早,但如今才被赋予了更多的重视和关注,其利用智能手机和网络设计的手机软件,并融入了医疗指导以及护理关怀,我科紧跟时代的步法,结合患者自身特点,由1名糖尿病专科护士运用互联网等网络平台与患者沟通,它不受患者地理位置、天气环境的影响,可进行远程遥控和指挥,对出现的随访信息予及时归类并反馈医生,密切与医生合作,可使患者获得最亲切的安慰感、安全感。在糖尿病管理体系中,使患者成为糖尿病治疗中关键的成员,实现“以疾病为中心”到“以患者为中心”的新观念的转变。
3.2网络移动医疗对出院后2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效果分析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互联网通讯平台对患者进行干预后,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控制、血糖监测、药物使用情况、并发症等方面均有较大的改善,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如坚持锻炼、正确服药、解决问题、降低风险、健康应对等方面均得到明显提高,半年后,患者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浓度都得到了良好的控制。
3.3对出院后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网络移动医疗的体会
网络移动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糖尿病患者相关知识和自我管理水平,控制病情发展。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管理效果,由经过规范化培训的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规范的、行之有效的健康指导,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提高治疗依从性,学会自我管理,从而有效地控制疾病进展,降低并发症和致残率。在实施网络移动医疗中,护理人员需要具有扎实的专科知识、充满热情、并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要利用大量的业余时间,才能保证网络移动医疗的长期性和连贯性。
4小结
综上所述,借助网络移动医疗平台,通过建立和运用科学、规范的糖尿病自我管理方式,提升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进而增加糖尿病患者血糖等代谢指标控制达标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降低医疗花费,对解决传统就医模式就医后回访周期长、缺失院外管理和监督等问题,推进和谐社会的建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4]殷欣,卢文广.糖尿病病案数据的系统设计[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4,24:713-715.
[5]赵列宾,戴蒙,宁光,等.糖尿病病案管理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医院统计,1998,5:147-149.
[6]吴春燕,胡庆山,胡秉贤,等.糖尿病患者连续性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河北中医,2012,3:293-320.
[8]李华,杨华章.我国开展糖尿病随访的现状及存在问题[J].护理学报,2006,3(13):33-35.
[9]鞠昌萍,孙子林,金晖,等.糖尿病自我管理培训指导网络的构建及初期运用效果评价[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7,15(10):615.
作者:曹创 王登艾 单位:江苏省滨海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