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改革思路范文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改革思路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改革思路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改革思路

摘要:

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成为当前物流运输管理专业关注的重点,增强该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能力是新时期的主流趋势。各地各院校逐渐意识到传统的物流运输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与现代教学理念不相适应。改革物流运输管理专业课程是各院校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必然之举,是实现自身持久发展的重要措施。笔者结合实践经验并参考文献资料分析了物流运输管理专业基于学生职业能力素质培养的目标下课程改革的方案,课程教学的方法以及教学组织的形式。

关键词:

物流运输管理;职业能力导向;课程改革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物流运输管理专业课程改革在我国正处于探索实践过程,各院校在落实中提出了“职业能力本位”、“以职业素质为导向”等办学理念。虽然说法不同,但本质相同,他们在课程改革中都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职业素质的提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与企业对物流运输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扩大,对这类人才的能力要求逐渐提高,各院校应与时俱进,紧跟课改步伐,转变教学理念,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培养应用型学生,为社会与企业输送高素质人才。

一、物流运输管理相关职业能力的体系结构

为更好的推进职业能力导向上的物流运输管理专业课程改革,部分院校组织教师深人企业了解目前该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企业用人标准和物流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经过分析整理得出,物流运输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主要从事的是配积载、物流运输作业、运输调度员、货运计划员、运输站点管理员等专业。调研发现经过系统性的理论学习,物流运输专业的学生在适应工作中的表现不容乐观,这反映了传统理论灌输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行业企业的用人标准。行业企业关注的是员工的职业能力。例如,公路货物运输组织的能力、物流运输管理决策的能力等。学生在传统的课程体系中掌握的理论内容偏多,缺少实践操作的锻炼,导致人职之初不能很好的胜任行业企业的工作。因此为增强物流运输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就业率,学校必须改变过去的课程体系,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要求。通过改革课程体系来巩固物流运输管理专业学生的特定能力,提高该专业学生的通用能力,强化本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

二、构建基于职业能力的物流运输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1、明确课程的地位与培养目标建立职业能力导向上的物流运输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首先需要明确每一门课程的课程地位,这是课程开设、安排课时的重要依据。如根据职业需求开设职业规划、创新创业课程等。同时应该明确本专业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职业素养目标,它是衡量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物流运输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标准。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促一204一2015年11月进学生顺利就业是职业本位课程体系建立的重要目的和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

2、分析岗位职业能力,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能够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物理运输管理人才,因此设置课程应该参考专业需求的情况。结合目前物流运输管理专业的用人标准,本专业的课程可以分为专业认知课程、综合素质课程、专业公共能力课程、专业特定能力课程以及综合应用能力课程五个模块。五个模块的课程设置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同时涵盖学生职业能力与专业素养全方面的内容。有效开设五个模块的课程不仅能够为学生的能力发展奠定理论基础,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3、了解学生认知规律,建立层次化的课程体系学生是接受课程教学的主体,因此在展开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物流运输管理专业课程改革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学生的认知规律,构建与学生认知规律适宜的课程体系,循序渐进、递进式的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一般经过认知、形成、提高、训练四个阶段。在建立课程体系时以此为依据,第一学期至第四学期主要通过课堂理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理论认知,同时辅以实验操作、课外活动等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第五学期可以带领学生参与校内的项目实训内容,进行实践调研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最后学生走进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是职业能力的强化阶段。通过建立层次化的课程体系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有助于逐步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三、培养职业能力为导向的物流运输管理专业人才的教学实践

1、专业课程教学与职业能力培养有效结合职业能力导向上的物流运输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应该是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在该体系中,理论课程与职业技术及职业能力的培养是紧密结合的。该体系的培养目标是能够使学生成为高知识水平、高职业能力的合格人才。在教学实践中合理安排专业课程教学如物流学基础、管理运筹学等课程的课时,同时开设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仓储与配送等有关具体职业岗位的课程。学生在完成以上必修课程后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选修方法策略课程以及专业拓展课程等。专业课程与职业能力的有效结合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并且为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2、职业能力培养与实训、实习工作紧密融合培养物流运输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仅仅依靠理论知识的灌输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理论加实践才是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物流运输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增加了学生实训与实习的课时,在专业技能的训练中融人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抓住学生参与实习的契机,充分发挥实习过程中企业环境与职业氛围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作用,强化学生的角色适应,提高学生的从业能力。实践出真知,学生的职业能力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需要学生能够融会贯通,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在实际操作中不断锻炼出来的。在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应该特别重视实训、实习与职业能力培养的相互渗透与相互贯通,促进本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增长与增强。

3、增设专门课程,强化对职业能力的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学生的职业能力包括特定能力、通用能力以及核心能力。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物流运输管理专业课程改革实践中应澎曾设职业能力培养的专门课程,在增加培养学生操作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同时,传授关于职业态度、职业经验、职业基本素养等相关知识。设置职业能力培养的专门课程中可以根据该行业发展的趋势,对学生展开职业能力的定向训练。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设沟通与交流、物流运输管理职业素养等课程,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合理正确的职业意识,全面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严格要求。

4、创新职业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拓展培养途径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是通过训练以及理论传输,能够改善物流运输管理专业学生的执行力以及职业态度与职业理念。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多渠道、多途径的。在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应该融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不拘泥于一种培养方式,创新职业能力培养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例如通过实践调查研究的形式,学生深人行业企业了解企业用人的标准和对人才的要求。通过实际调研增强学生提高自身职业能力的主动性与目的性。鼓励学生举办职业素质大赛等社团活动,在活动中促进个人职业能力的增强。总之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应该调动各方面的因素,拓展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职业能力导向上的物流运输管理是我国各院校课程改革的重点课题,也是世界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注重培养物流运输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不仅是对传统课程的改进与完善,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基本的职业素养,最终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实践证明,这是一个值得推广的课程改革方向,在改革过程中不应急于求成,而要循序渐进,相互借鉴,不断完善基于职业能力为导向的物流运输专业课程改革任务。

参考文献:

[l]丁铭.“物流运输管理”实训教学的模块化设计与实施「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3).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曹汝英,乔骏.基于物流服务系统CDIO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57.

[4」高灵芝,李爱莲.对话李怀康:职业核心能力开启新职业人培养的新境界:细解国家职业核心能力体系开发项目[J].职业,2008(3):8一9.

[5]魏杰羽.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运输管理课程设计与实施「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33,(11):196一198.

[6]王东红,龙桂先.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研创新应用研究[J].管理观察,2013,(03):93.

作者:戴晶晶 单位: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