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论物流企业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但由于商业模式创新受市场经济环境影响,因此创新升级后的不确定性较高,物流企业进行“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面临着诸多风险。为了助力物流企业实现创新性发展,本文对物流企业“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机理进行了实证探究。研究表明:用户需求升级与物流企业“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程度之间呈正向关系;信息技术水平对物流企业“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程度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社交红利对企业创新文化氛围与物流企业“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程度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物流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创新文化氛围;需求升级
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新兴网络经济为物流企业创造了重要机遇。同时,随着肺炎疫情发生后大众消费习惯的转变,线上经济抢占了大量市场份额,这也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然而,市场对于物流的需求在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对物流的时效性、精准性、灵活性等提出了更高要求。物流企业能否及时创新商业模式,提升服务水平,直接影响着其市场竞争力与存活能力。目前来看,仅有部分物流企业巨头在了解自身发展缺陷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企业各个维度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开拓消费市场以提高企业发展水平。例如,针对鲜果不易长期储存、运输途中容易磕碰等问题,顺丰在多个樱桃产区升级寄递解决方案。截至2021年5月,顺丰针对农产品上下行的服务网络已覆盖全国335个地级市,服务4000余个生鲜品种。同时,顺丰表示,未来将继续以科技赋能产业升级,全力推进“互联网+农村物流”,提升农村邮件快递货运服务水平。基于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的方式验证了物流企业“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的机理,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管理启示,旨在为物流企业积极推进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指导依据。
研究基础
(一)“互联网+”商业模式学术界有关“互联网+”商业模式的研究主要从两方面开展。一方面,徐向艺等人(2020)针对“互联网+”商业模式的竞争优势进行探究,其发现互联网金融服务通过保持其安全性、稳定性和收益性等特性营造服务优势,扩大用户群规模,同时通过渗透传统经济行为,改变用户的支付方式,从而拓展服务范围创造出新的服务优势。在得出基础结论后,研究者从信息时代网络金融的商业模式角度探索新兴企业竞争优势并得出结论:
其一,网络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能改变当前人际间信息互通效率低的现状;
其二,互联网技术的深化发展,有助于企业优化内部资源和外部销售网络之间的协同性,并通过外部世界的延伸探索新兴业务的发展;
其三,现代智能设备的广泛普及为企业宣传发展营造了巨大的优势,帮助企业获得了广泛的用户群体。总之,“互联网+”商业模式能帮助现代企业有效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帮助传统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实现转型升级,获得客户的长期认可。另一方面,高建来等(2016)针对“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创新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其对互联网金融模式进行探索后发现创新这一要素受多重因素影响,其中计算机技术和大众需求的不断提升对商业模式创新起到巨大影响作用。后来有部分研究者基于这样的结论又对两种要素进行深化分析,从市场调控的视角得出了市场需求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结论,而反推市场需求产生的原因可知,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发展才是商业模式创新的来源和动力,互联网连接技术是互联网应用场景深入影响人们生活的基础要素,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渗透下,大量传统企业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创新性经营模式收获了巨大的成功。
(二)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能有效帮助传统企业转型升级,通过技术改造、市场研究、改良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创新提升服务的综合价值,从而获得持续性竞争优势,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正向作用。但多数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时,总会遇到一些来自市场环境的阻碍,这些问题会给正处于发展转型中的传统企业主体带来复杂的机遇和挑战。为了帮助传统企业快速实现转型升级,平稳过渡到新的商业模式中,大量研究者对促进传统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根据不同研究者研究角度的不同,最终得出了5种理论分析视角,
其一,从信息技术水平的角度上看,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帮助传统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实现内部技术革新和企业整体转型升级(仇华,2020);
其二,从市场需求变化的角度上看,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支付习惯都发生了巨大改变,消费水平和消费需求也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服务质量好、服务水平高的企业进行消费,在线上经济盛行的信息时代背景下,市场的导向性和选择性使企业开始探索根据用户需求定制服务和服务的创新发展方向(丁宁等,2020);
其三,从行业竞争的角度上看,行业内经营同质化企业的技术更新和商业模式的改善会抢占相关企业的客户资源,进而引起企业经营利润下降,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企业必须时刻关注行业动向,引领新兴技术,实现技术创新,营造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形成市场上的优势地位(王岚,2014)。其四,从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决策角度上看,企业行为追根究底是高级管理人员对行业发展动向的判断,企业领导者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其对企业未来发展动向具有决定性作用,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利用管理才能和应变能力对企业绩效负责、对股东和客户负责的重要方式之一(江积海等,2020)。其五,从市场整体角度上看,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因素包括资源、市场内外因素、公共资本、企业资本结构、企业技术水平、市场环境、时间和空间等,这些内外因素都对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具有重要影响(滕修攀等人,2020)。研究假设物流企业作为商业模式创新主体对企业行为有着根本的影响,企业内部资源整合程度和领导者能力都能对企业发展方向产生巨大作用,在创新文化氛围不同的物流企业中,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部门之间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性行为的实施都构建了不同的内部创新文化氛围。大量研究表明,物流企业通过综合创新能快速融入市场环境,进而提升企业竞争优势、提高物流企业的行业地位。为此,本文基于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假设:
H1:物流企业内部创新文化氛围越强,物流企业“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程度越高。从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角度上看,“互联网+”商业模式下,物流企业所提供的服务与市场之间的供需关系具有较强关联性,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各群体的消费水平逐渐拉开了差距。与此同时,不同消费水平用户的消费需求也产生了分层,例如收入水平较高的用户倾向选择于高附加值的服务,而另一部分用户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服务,在此背景下,传统物流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从而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因此,本文提出以下理论假设:
H2:用户需求升级更新越快,物流企业“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程度越高。信息时代建立在互联网应用场景不断扩大的基础之上,其给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等新兴服务营造了先进的互联网应用场景,全新的互联网连接方式扩大了互联网应用场景适用范围,而互联网应用场景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存模式,用户在新的互联网应用场景中能创造出更多的需求,从而对物流企业创新做出有效反馈。在此过程中,社交红利体现为物流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沟通,这可以让客户通过反馈自身需求给企业员工来实现,内部创新文化氛围较好的物流企业可以通过了解客户直接需求改良服务优化方向,从而使客户获得良好的服务反馈,形成创新促进物流企业利润增长的良性循环。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下列研究假设:
H3:互联网连接效率越高,互联网应用场景范围越大;
H4:互联网应用场景范围越大,用户需求升级更新越快;
H5:社交红利对物流企业创新文化氛围与物流企业“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程度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互联网+”的不断渗透引领了新兴行业的快速向前发展,大数据、计算机和互联网等数字化技术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互动壁垒,在“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计算机技术的不断革新升级是其进步发展的背景和基础,高水平的信息技术能提高互联网应用场景中的连接效率,减少商业模式创新主体与客户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政府面向互联网行业的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对市场风向具有指导性作用,当政府颁布倾向于完善市场制度、建立服务水平较高的信息社会时,物流企业更能够从政策优惠中寻找发展方向,从而营造内部创新文化氛围,间接改变未来发展方向,推动物流企业实现商业模式创新。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6:信息技术水平越先进,互联网连接效率越高;
H7:信息技术水平越先进,物流企业“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程度越高;
H8:政府政策支持力度越强,物流企业“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程度越高;
H9:政府政策支持力度越强,物流企业内部创新文化氛围越强。
实证检验
(一)变量设计
前文已针对物流企业“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因素提出假设,接下来本文将从优秀创新物流企业、用户需求、行业环境特征、市场宏观环境等层面分别选取测量指标,对其与物流企业“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程度的相关性进行探索,各变量测量指标如表1所示。
(二)数据回收
本文主要通过现场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研,调查对象主要为物流企业员工,采用分层抽样的研究方法,选取不同企业性质、规模的样本对象以保证此次调查问卷数据的可靠性。本次调查问卷共印制500份纸质问卷,在成都、上海和广州等城市进行实地发放后共回收445份,最终有效问卷数量为389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达到87.42%;网上问卷采用网页答题的方式,共收集186份问卷,有效问卷为165份,网上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8.71%。
(三)假设检验
SEM分析结果表明,当假设之间的路径关系成立时,C.R.值必须大于1.96,P值则小于0.1,倘若原假设数值达不到这个标准,则该假设无法通过假设性检验。各影响因子之间的路径系数如表2所示。由表2中路径系数的衡量标准可知,假设H1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值为0.363,C.R.值为3.321,C.R.值大于1.96且P值小于0.01,则假设H1成立,物流企业内部创新文化氛围越强,物流企业“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程度越高;假设H2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值为0.423,C.R.值为11.317,C.R.值大于1.96且P值小于0.01,则假设H2成立,用户需求升级更新越快,物流企业“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程度越高;假设H3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值为0.155,C.R.值为4.155,C.R.值大于1.96且P值小于0.01,则假设H3成立,互联网连接效率越高,互联网应用场景范围越大;假设H4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值为0.711,C.R.值为10.547,C.R.值大于1.96且P值小于0.01,则假设H4成立,互联网应用场景范围越大,用户需求升级更新越快;假设H6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值为0.534,C.R.值为5.618,C.R.值大于1.96且P值小于0.01,则假设H6成立,信息技术水平越先进,互联网连接效率越高;假设H7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值为0.578,C.R.值为4.682,C.R.值大于1.96且P值小于0.05,则假设H7成立,信息技术水平越先进,物流企业“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程度越高;假设H8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值为0.133,C.R.值为3.575,C.R.值大于1.96且P值小于0.01,则假设H8成立,政府政策支持力度越强,物流企业“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程度越高;假设H9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值为0.007,C.R.值为1.016,C.R.值小于1.96且P值大于0.1,则假设H9不成立,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与企业内部创新文化氛围并不存在显著性关系。由表3可知,社交红利的中介作用检验结果中,调整的R2值为0.277,F的改变量显著性水平低于0.001,代表该模型通过了0.1%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即代表社交红利与物流企业“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程度之间的关系得到了验证,社交红利的路径系数为0.231,体现了社交红利与物流企业创新文化氛围之间的正向相关关系,即代表二者的关系通过了1%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由此可知,原假设H5成立。综上所述,除假设H9以外,其余假设检验结果均成立(见表4)。
管理启示
为了促进商业模式创新,提升传统物流企业竞争优势,进一步推动物流企业有序健康发展,本文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以下管理启示:
第一,注重营造企业创新型文化氛围。首先,物流企业需要依托大数据技术,有效利用信息共享的先进技术,完善企业内部员工交流体系;其次,物流企业需要构建适用于企业内部的员工讨论社区,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最后,物流企业需要建立创新型奖励基金,通过实际行动奖励员工创新性行为,营造企业整体创新型文化氛围。
第二,以市场为导向,根据用户群体划分用户需求层次,制定定制化服务。首先,在互联网时展的背景下,物流企业需要根据用户使用频率和用户偏好性分析用户画像,了解本公司竞争优势;其次,物流企业需要根据企业面向的用户特征制定不同发展策略;最后,推出新服务时,物流企业需要通过对用户进行实地考察之后预判用户的服务反馈,为服务需求较高的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第三,关注行业动态,探索行业技术最高水平。首先,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为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物流企业需要了解竞争对手的技术水平,并据此调整企业发展战略,保持自身行业内竞争优势;其次,物流企业内部需要建立人才引进制度,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及信息技术人才,通过内部创新和外部竞争引领企业科学发展;最后,物流企业需要依托信息技术捕捉客户需求,加强用户交流,根据客户需求寻找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方向。
第四,政府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市场发展状况制定产业扶持政策,引领物流企业健康有序发展。首先,政府应该关注传统物流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的弱势地位,推动物流企业现代化发展;其次,政府应该通过财政政策对物流行业予以资金支持,为物流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发展路径。
作者:谭平 张明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