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加强党校学科体系建设的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加强党校学科体系建设既是满足干部教育培训需要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进一步推动党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实践中,党校要充分认识到学科体系建设的重要地位和引领作用,不仅要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建设具有鲜明党校特色的学科体系,而且要以专业化建设、课题研究为抓手,不断夯实学科体系建设的基础,进而以学科体系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教研咨”一体化和精品课程建设。
〔关键词〕党校;学科体系建设;党校姓党;“教研咨”一体化;精品课程
加强党校学科体系建设是事关党校办学方向、办学目标和办学效果的决定因素,是体现党校办学特色、地位和作用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核心内容。实践证明,加强学科体系建设始终是党校立校之基、发展之本,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党校在办学方向、办学目的,特别是在学科体系建设方面,与时展、党中央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亟需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学科体系建设,以进一步推动党校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突出学科体系建设的龙头地位
党校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国民教育,不仅要遵循与国民教育相同的一般办学规律,还必须在坚持党校姓党这一根本原则的基础上,将“小学科”转变为“大学科”,以进一步突出学科体系建设的龙头地位。“小学科”就是之前一些党校所实行的以学位点建设为抓手、以本科生和研究生学历教育为目的的学科建设模式。该学科建设理念借鉴了国民教育的办学理念,突出了知识传授功能和各学科均衡发展的特点,但却往往忽视了坚持党校姓党这一根本原则和学科建设与教学、科研、咨询之间的内在联系。党的基本理论和党性教育是党校学科体系建设的“牛鼻子”,只有抓住这个“牛鼻子”,才能够从根本上体现出党校姓党这一根本原则。实践中,各级党校要从为党和国家培养、培训领导干部大局着眼,深刻认识学科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树立“大学科”理念,改革学科体系建设老套路,围绕党校总体教学布局,进一步突出学科体系建设的龙头地位。
二、科学规划,加快建设具有鲜明党校特色的学科体系
各级党校要在把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作为教学首要任务的基础上,以国家制定的学科分类体系为基本依据,以现有教研部门为依托,逐步形成具有鲜明党校特色、满足干部教育培训需要的学科体系。首先,党校要加快马克思主义学科群建设,如重点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科,以打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体系教学的品牌。其次,要发挥党校在党性教育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并要调动其他学科力量共同探索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的新规律,以建强党性教育这门“心学”。再次,要加强对基础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党校教研人员要及时跟进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做到重大节点有声音、重大问题亮观点、重大时段搭平台,以期为党员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中央精神提供正确引领和学理支撑。另外,各级党校要改变过去那种单纯的以教学体系建设为核心的学科体系建设方式,加快推进“教研咨”一体化的大学科体系建设。以山西省委党校为例,该校现有哲学教研部、政治经济学教研部、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党史与党的建设教研部、经济管理教研部、文化基础教研部、法学教研部、公共管理教研部、现代科技教研部、信息网络教研部、省情与发展研究所和现代领导能力训练中心等13个教学部门,可以考虑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与党建作为骨干学科打造,将政治学、经济学、公共管理、法学作为重点学科打造,并加快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交叉学科(思想文化史)和新兴学科(当代科技),即逐步形成两个骨干学科、四个重点学科和两个交叉、新兴学科。
三、不断创新,以专业化建设促进学科体系
建设党校学科体系建设的实质就是专业化建设,核心则是提高教研人员的专业化素质和水平。党校作为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研究哲学社会科学、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的主阵地、主渠道,通过加强学科体系建设、培养业务精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对于其履行好职责、发挥好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各种原因,党校在专业化建设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其客观因素包括:一是受学历教育的影响,一些党校忽视了突出党校特色的学科体系建设。二是近年来党校承办的党员干部培训班总量不多,培训要求有时也不明确,多以完成培训任务为主要目的,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有时不够高。三是受教学课时所限,教师很难在四至八个课时内把教学专题的每一个细节都讲深、讲透、讲到位。四是党校对教研人员科研成果的学术性要求有时不够严格。其主观因素包括:一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教师受利益因素影响,将严肃的教学活动变成了“赶场走穴”,对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求甚解,甚至在课堂上发表低俗化言论,误己误人,教学效果往往不好。二是一些党校行政干预过多,忽视学科专业性要求,教师调动随意,导致学科的专业性、代表性受到严重冲击。三是有些教师的专业背景五花八门、专业基础不牢固。因此,党校要加强学科体系建设,必须齐抓共管、不断创新,以专业化建设促进学科体系建设。具体说,党校主管部门负责人要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合理分工、科学管理,积极做好服务和保障工作,从政策、资金、待遇等方面加大支持的力度;教研部门要真正承担起学科建设的职责与使命,部门负责人则要真正承担起本学科带头人的职责,在教学、科研、决策咨询等方面以身示范;广大专业教师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进取精神,耐得住寂寞、耐得住贫穷,专心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授课能力〔1〕。
四、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不断夯实学科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
党校学科体系建设与课题研究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个整体。实践中,党校要将学科体系建设与课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并积极开展与学科体系建设相一致的教研活动。首先,要以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助推学科体系建设。党校教师要把新的教学专题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学员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科研工作的重点课题,缩短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的周期,进而转化为教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以期使党校学科体系建设取得新的、突破性的进展。其次,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并发挥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的作用,以不断提升学科创新能力。一是要积极鼓励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结合本学科发展方向积极申报课题并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学校则要予以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二是党校教学、科研、管理部门,要结合学科发展的需要,尤其是主流学科的发展需要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有关教研部门或相关学科的教研人员则要承担一些课题研究任务。笔者认为,党校主流学科应有主流学科的本职担当,要在“教研咨”一体化中充分体现出主流地位、主流作用和主流价值,教研人员则要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根据学科体系建设思路,按照个人研究服从事业需要、岗位需要的原则,找准自己在学科体系建设中的位置,在一个学科领域确定一到两个研究方向,并做到长期专注、钻深钻透,以实现开设教学专题、申报科研课题和撰写决策咨询报告的有机统一。三是党校要改变目前少数教师教学、科研“两张皮”的现状,就必须克服“万金油”的倾向,使全体教研人员沉潜于自己的学科领域,持之以恒、打牢基础、厚积薄发,以切实提高其教学、科研、决策咨询的水平。
五、高度重视学科体系建设,不断推进“教研咨”一体化发展
推进党校“教研咨”一体化建设不是一句口号,必须要有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支撑。为此,党校要积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以不断推进“教研咨”一体化的发展。
(一)充分重视并发挥好教研部门的平台作用
党校要推进“教研咨”一体化建设,就必须充分重视并发挥好教研部门的平台作用。实践中,党校教研部门要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确立重点学科、培育优势学科、强化特色学科,以着力形成结构合理、方向明确、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体系。党校要引导教研部门努力做到“三个打牢”:一是要打牢专业基础。党校教研部门要按照学科门类、专业方向,扎实开展基础理论和实践研究,以提升其整体理论水平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二是要打牢团队基础。党校要提升“教研咨”一体化水平,就必须发挥团队的力量,在教学、科研、决策咨询等各个环节上相互协作、形成合力。党校要培养教研人员团结协作、集体公关的意识,引导他们在工作和学术上多交流、多协作,共同攻克“教研咨”一体化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2〕。三是要打牢人才培养基础。党校教研部门要根据每位教师的学科背景、专业特长等,明确其主攻方向和重点研究领域,并要发扬“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优良传统,以着力提升教研部门的整体实力。
(二)建好用好“四大智库平台”
党校要开展重大课题研究,推进研究成果进课堂、进决策,既要有同一学科教师的积极参与,也要有不同学科教师的相互配合。笔者认为,把不同学科、专长各异的专家学者整合在一起,互相切磋、取长补短,往往能够推出更多的精品力作,成果进课堂进决策也才更有说服力。以山西省委党校为例,目前亟需建好用好四大智库平台,即基本理论智库平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党的建设智库平台(党的建设与制度改革研究中心),省情与发展智库平台(省情与发展研究中心)和山西干部队伍建设智库平台(山西干部队伍建设研究中心)。党校在四大智库平台建设的过程中,要立足于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这一理念,充分整合各教研部门的力量,力求实现人才与智力的最有效集中。同时,党校教研人员要用好这四大智库平台,按照“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进决策”的思路,充分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深入开展理论和现实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并能够将研究成果最大限度地转化为教学专题,从而不仅更好地满足党校教学的实际需要,而且能够更好地为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重大决策部署建言献策。
(三)加快完善“三大机制”
科学合理的机制是加快推进“教研咨”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实践中,党校要加快完善以下“三大机制”:一是要完善对接机制。党校要加强与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的对接,如每年年初,省级党校可以邀请省委研究室、省政府研究室、省人大、省政协有关部门的领导来校与学科带头人和智库专家座谈,并详细介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人大政协提案议案的准备情况和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等,从而使教研人员能够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专题、科研课题。二是要完善协作机制。党校要根据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实际需要,完善教学、科研、学员管理部门的协作机制,如通过定期的协商、沟通实现教学专题、科研课题和学员研讨题目的“三题合一”。三是要完善转化机制。党校教学、科研、决策咨询工作既是一条环环相扣的生产链,也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闭环系统。在这个链条和系统中,教学是中心,科研是基础,决策咨询是支撑。党校要探索建立教学、科研、决策咨询之间融会贯通、相互转化的工作机制,以实现研究成果向教学转化、向党和政府决策转化、向经济社会发展转化、向舆论宣传转化和向能力提升的转化。
(四)加大实践与调研的力度
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是做好党校教学、科研、决策咨询工作的根基,是推进“教研咨”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环节〔2〕。党校教师要做好调查研究,就必须把握好以下“四个要点”:一是要有科学方法。党校教师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通过抽样、问卷、座谈等形式,从干部群众手中获得第一手资料。同时,教师要分析、整理、保存有价值的资料,并努力使其成为有价值的科研成果。二是要有敏锐视角。党校教师要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洞察、捕捉到新的、有价值的信息,并能够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科学确定选题和研究角度,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查研究。三是要尊崇科学规律。党校教师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把这种联系通过分析和研究提升到规律的层面,以期为教学、科研、决策咨询等工作提供有效的服务。四是要注重创新发展。党校教师要用新理论、新方法、新资料更新社会调查内容,选准一个主题,不断拓展调研领域,逐步积累,久久为功〔2〕。
六、以学科体系建设为契机,不断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学科体系
建设不仅事关党校姓党根本原则的体现,而且对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党校教学搞得好不好,主要看其是否有一批站得住、叫得响的精品课程,这也是中央党校评价省级党校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新形势下,创新党校学科体系建设的重点是,明确主业主课、突出重点学科、集中优秀人才和夯实专业基础四个方面。我国各级党校要准确把握精品课程建设中的重点目标,倡导精品意识、营造精品氛围,通过打造各学科、各层次、各领域的精品课程,进一步提升党校教学的整体质量。
(一)科学制定规划
党校要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就必须紧扣学科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突出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把握正确导向。党校要坚持党校姓党这一根本原则,将各种资源向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等主业主课倾斜,以打造具有党校特色的精品课程。这是党校安身立命之本,偏离了这个导向,就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根基〔3〕。二是要注重长远规划。精品课程建设不是简单地集全校资源打造一至两门精品课程,更重要的是要凸显前瞻性、长期性和计划性,要以十年树木的长远考量和愚公移山的坚韧劲扎实推进精品课程建设。三是要关注核心要素。党校在加强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这个核心。各级党校要把教学、科研能力强的教师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并通过多种途径促进他们理论水平、授课艺术等方面的不断提升。
(二)明确评价标准评价
党校精品课程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是要坚持党校姓党。党校教师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党校姓党、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在政治上与党中央始终保持高度一致。二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党校教师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密切关注国情、国策、省情、省策等,紧密联系发展实际,突出问题导向,聚焦理论和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以满足学员的实际需求。三是学术框架要合理。一堂精品课程,不仅要讲清楚政策怎么说,而且要讲清楚政策制定背后的理论支撑是什么,核心是要帮助学员掌握各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够使其在内心深处产生共鸣。四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党校许多学员都是来自执政的第一线,而教师如果只是照本宣科,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就往往不能激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党校教师只有运用理论解释现实中的问题,用现实中的案例支撑所讲述的观点,才能使学员从内心真正信服。五是要有国际视野和历史参照。党校教师不仅要立足我国实际,还要时时了解国外动态,并能够通过中外对比分析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以期为学员正确理解国内外现实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另外,党校教师不仅要有国际比较,还要有历史比较,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寻找异同、发现规律,引导学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六是要有高超的授课艺术。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授课是一门艺术,讲课就像一场演出。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吸引学员的眼球,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总之,党校精品课程既要有好的教学内容,更需要教师恰当的表达方式,这样的课也才能受到学员的普遍欢迎。
(三)突出重点举措
党校要打造精品课程,必须要有科学的方法和明确的措施。笔者在认真聆听了上海市委党校王公龙教授所作的《关于精品课培育的几点体会》这一讲座后颇有启发,认为以下三点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一是精品课不是个人项目,而是集体项目。党校各教研部门在制订精品课建设计划时,要围绕学科优势,以优秀教师和教学效果较好的教学专题为中心,通过集体攻关、集体打磨,打造出本学科的精品教学专题。二是打造精品课,要立足于孵化和培育重点教师。党校要围绕精品课建设计划,大力加强重点教师的孵化与培育,通过校内外培训、挂职锻炼、组队调研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而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三是打造精品课,要辅以激励手段。党校要以赛促教、以赛提质,通过定期举办精品课教学、优秀讲稿、优秀课件等比赛,为优秀教师提供脱颖而出的平台,并将比赛结果作为职务晋升、职称评审和评先评优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吴传毅.党校教育规律新探索:主要内容、基本要求、根本遵循〔J〕.湖湘论坛,2016(3):75-80.
〔2〕陶良虎.以系统思维推进教研咨一体化〔N〕.学习时报,2017-02-24(06).
〔3〕中共天津市滨海新区区委党校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校姓党根本原则的具体体现〔J〕.求知,2016(2):13-15.
作者:宋军 单位:中共山西省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