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企业管理体系建设研究(3篇)范文

企业管理体系建设研究(3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企业管理体系建设研究(3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企业管理体系建设研究(3篇)

第一篇:企业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摘要:

通过分析作者公司管理体系现状,提出了建设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构想。并分析了华南公司实施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必要性。从总体框架、实施步骤等方面提出了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并就体系手册编制和程序文件编制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

一体化管理体系;体系建设;手册;程序文件

1公司现状

近几年,华南公司先后建立了AS9100C质量管理体系、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专业管理体系,同时按照集团公司要求,正在建立风险内部控制、试飞安全等专业管理体系。通过建立上述制度体系和管理系统,对于确保企业合法合规生产经营,实现与国际先进标准的接轨,并引进一系列先进的管理理念、手段和方法,提高专业管理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站在企业全局看,多体系并行运作还存有如下弊端,制约着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一是共同要素的交叉重叠,造成管理的重复和浪费,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二是专业体系注重于某单一专业目标,并由某一专业处室组织实施,除专业主要过程以外的其他管理过程难以在单一专业处室组织下深入开展。制度上的“群龙戏珠”,使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困惑和难点;三是因为目标的单一性,造成相同要素或过程在不同体系中要求深浅不一,容易在某些层面出现“两张皮”,甚至“多张皮”现象;四是由于体系多,相应产生的检查、审核也多,基层单位疲于应付;五是红头文件与各体系文件也时有冲突。实施一体化管理体系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一体化管理体系能够覆盖企业内部管理的各个方面,用一套制度支持全方位管理,做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既能满足多个认证体系标准要求,又能促进各项管理职能有机融合,形成集合协同优势,有利于提高内部整体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2一体化管理体系可行性分析

2000版ISO9000标准开始引进了PDCA方法模式,高度重视质量管理体系与组织的其他管理体系的兼容性,在2.11款明确指出:一个组织的管理体系的各个部分,连同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整合成一个整体,从而形成使用共有要素的单一的管理体系。这将有利于策划、资源配置、确定互补的目标并评价组织的整体有效性。为建立一个按照PDCA模式运行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奠定了技术基础。AS9100C是全球航天工业质量管理体系验证的标准,架构在ISO9001:2008的基础上,并增加航天产品在安全、可靠度及质量上特殊要求,期于合理成本下确保顾客的满意与创造世界级的产品。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和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分别等同采用ISO14001:2004和OHSAS18001:2007。两者均借鉴了“PDCA”管理模式,对管理体系建立的原则和实施的方法要求一致,都致力于为组织建立一个动态循环的管理过程框架,以持续改进的思想指导组织系统地实现其既定目标。三套管理体系的结构相似,前三章分别为范围、引用文件和术语和定义,后面分别从计划与策划、实施与运行、测量与评估和改进与提高四个维度,运行模式相同。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与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依据PDCA模式整合为一套有效的一体化管理体系,是必要与可行的,可以带来管理效益与管理效率的提升。

3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思路

3.1总体思路及体系框架

结合公司目前现状,建议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先以当前的AS9100C标准体系为基础,融入目前正在进行的双体系要求,形成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与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三位一体的综合管理体系。第二阶段,不断完善一体化管理体系,并根据其他管理体系实施情况,融入一体化管理体系当中,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参考集团公司AOS管理理念,将管理体系文件按层次划分为“手册-程序文件-流程、执行表单”三层(见图1)以确立文件间的指导关系。

3.2手册编制

一体化管理体系构建一方面要考虑要能够涵盖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与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所有方面,另一方面还要考虑为其他体系预留接口,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形成现阶段一体化管理体系手册条款如下。

(1)适用范围1.1总则1.2应用1.3条款裁减。

(2)引用标准。

(3)术语和定义。

(4)QHSE管理体系要求:4.1总要求;4.2文件要求;4.2.1总则;4.2.2QHSE管理手册;4.2.3文件控制;4.2.4记录控制;4.3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5)管理职责:5.1管理承诺;5.2以顾客、员工、社会为关注点;5.3质量健康安全环境方针;5.4策划;5.4.1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目标及指标;5.4.2QHSE管理体系策划;5.5职责、权限和沟通;5.5.1职责和权限;5.5.2管理者代表;5.5.3内部沟通;5.5.3管理评审。

(6)资源管理:6.1资源提供;6.2人力资源;6.2.1总则;6.2.2能力、意识和培训;6.3设施及其完整性;6.3.1基础设施;6.3.2设施的完整性;6.4工作环境。

(7)过程管理(产品实现):7.1产品实现的策划;7.2与顾客、员工、社会有关的过程;7.2.1与活动、产品或服务有关的要求确定;7.2.2与活动、产品或服务有关要求的评审;7.2.3外部(顾客)沟通;7.3设计和开发;7.4采购和供方管理;7.4.1采购过程;7.4.2采购信息;7.4.3采购产品的验证;7.4.4供方(承包方)管理;7.5生产和服务提供;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7.5.3标识和可追溯性;7.5.4顾客财产;7.5.5产品防护;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7.7健康安全环境风险管理;7.7.1因素识别;7.7.2建立判别准则;7.7.3风险与环境影响评价;7.7.4风险管理具体目标与指标;7.7.5制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方案;7.7.6运行控制;7.7.7应急反应计划与响应;7.7.8变更管理。

(8)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8.1总则;8.2监视和测量;8.2.1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8.2.2内部审核;8.2.3过程监视和测量;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8.2.5健康安全环境监视和测量;8.2.6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合规性评价;8.3不合格、不符合控制;8.3.1不合格品控制;8.3.2事故、未遂事故管理;8.4数据分析;8.5改进;8.5.1持续改进;8.5.2纠正措施;8.5.3预防措施。

3.3程序文件编制

企业标准体系涵盖企业的方方面面,涉及质量管理、生产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设备管理、信息管理、物资管理等方方面面,而其他管理体系的实用范围只能覆盖其中的某一个方面的内容。所以,在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时,以企业标准体系为框架,纳入其他管理体系的各个要素,例如质量管理体系可将设计、采购、资源、基础设施、产品质量、操作工艺、测量检验、标志包装等要素分别纳入技术标准体系和管理标准体系中;类似地,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各个要素也可分别纳入企业标准体系中的环境技术标准、环境管理标准和职业健康技术标准、职业健康管理标准之中。

4实施步骤

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组织、程序、过程和资源的诸多方面,要通过组织策划总体设计和资源配置将这些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通常由以下6个步骤组成。第一步,前期准备要充分。首先,得到管理层的理解和支持是推广一体化管理体系最有力的保证;其次,必须确保资源(包括人力、财力和物力)配置的充足、信息通畅。第二步,初始状态评审。在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之前,组织应对组织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面进行全面地调查,对质量过程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危险的因素,进行充分地识别,为最高管理者提供制定方针目标所需的信息。第三步,一体化管理体系方针目标的制定。一体化管理体系管理方针目标应该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制定,同时兼顾3个标准对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要求,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管理方针目标必须适合组织的宗旨,符合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性质、规模,以及环境影响、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性质、规模,体现组织的经营理念和发展方向。第四步,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的整合要合理。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离不开文件的支持。在编写管理体系文件时,要注意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避免文件交叉重复。体系的文件结构一般包括三个层次: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一表格)。编写体系文件应遵循系统性和适用性的原则。第五步,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运行控制要得力。组织要开展大量的培训工作,一方面提高员工的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意识,另一方面增长其知识,不仅要让员工知道怎样做,而且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是体系顺利运行的保障。第六步,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审核与管理评审同步进行。组织的内审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别于外审,其目的在于识别一体化管理体系是否得到了正确的实施和保持,发现问题以及可以改进的领域,分析不合格产生的原因,进而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5结论

一体化管理体系是先进的管理体系,华南公司现阶段可以以AS9100C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融入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建立华南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不仅能够减少了体系文件数量、节省体系运行成本、提升公司管理效率。一体化管理体系管理手册应涵盖各管理体系的所有要素,并可以够预留其他管理体系接口,扩展性强。程序文件可以以公司标准化体系为框架,纳入其他管理体系的各个要素。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组织、程序、过程和资源的诸多方面,要通过组织策划总体设计和资源配置将这些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参考文献:

[1]包晓海,陈葵阳,杨源.以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建立实施一体化企业管理体系[J].安全、健康与环境,2004(8):21-23.

[2]霍迎辉.企业标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兼容性研究[J].标准科学,2010(9):9-12.

[3]GB/T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要求[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5]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6]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作者:苏成林 单位: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

第二篇:电力企业内部管理体系建设探析

摘要:

2008年以来,我国相继出台各种文件对企业及上市公司作出内部控制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电力行业也在迅猛发展阶段,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这加剧了电力行业的竞争。在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煤炭价格波动幅度加大、环境保护要求提高的社会环境下,电力企业的利润变小、管理难度加大、经营业务增多且复杂、经营风险增长,这些因素使得提高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降低经营风险、提高利润成为电力企业管理层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一、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1、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建设阶段与目标。我国当前的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具有良好的内部基础,也正在推进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当中。一般的体系建设分为内部控制梳理、内部控制优化、内部控制评价以及内部控制审计四个阶段。前三个阶段由电力企业自身主导完成是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核心工作。而内部审计是在各部门密切配合由外部审计师或内部审计师一起共同完成。确定了内部控制范围后,对于企业要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其中包括企业的整体发展、经营目标、避免风险等各个部分,这就是内部控制梳理。而内部控制优化则是对于内部控制梳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方案解决并整改,通过解决问题来提高内部控制的管理水平。内部控制体系进行优化后要进行一个全面、系统的内部控制优化过程,判断内部控制能否帮助企业实现发展目标,且如果对于比较大的风险预测,要重新建设和开展一套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而最后阶段的内部控制审计就是审计内部控制在特定时间进行得是否有效。通过梳理、优化、评价、审计内部控制四个阶段可以有效建立持续的内部控制建设体系,帮助实现电力企业的发展目标。

2、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以及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才能有效保障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和有效运行。建立内部控制三道防线可以帮助建立内部控制建设体系。

(1)第一道防线:各个企业的业务单位。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是各个业务单位和业务部门,主要通过自我评估、检查、整改等来履行自我控制职能。大多数的电力企业都是集团企业,电力企业的大多业务和资产都在二级单位和三级单位以下。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就面临着很多风险,因此要建设好第一道防线。把内部控制防线深入到最小的单位与企业每个员工息息相关,按照相关规定并主动评估、预测经营活动的风险,可以对薄弱环节进行整改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防范风险。

(2)第二道防线:内部控制管理部门。制定内部控制要求和规范政策并与第一道防线相结合,可以有效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制定业务检查计划,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检查并严格监督整改能有效降低风险,有助于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第二道防线重要工作是监督评价内部控制体系

(3)审计部门负责的内部审计则是内部控制的第三道防线。审计部门的目标是给管理者提供准确的信息帮助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则要使用规范化的方式审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确保执行了国家相关规定,有效控制风险,提升企业价值。

二、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措施

1、建立内部控制管理机构。专门的内部控制组织体系应该在电力企业建立并配备专业人士来管理和组织协调建立内部控制以及其日常运转,实行权责发生制,且要具备以下条件:配备的人员要有专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能力;要有资源能确保内部控制体系的运转;有权力监督和检查内部控制工作;内部控制管理部门向管理层汇报工作。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要由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完成。高层管理层不仅要负责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进行,还要使得内部控制工作汇报具有真实性。

2、建设内部控制环境。内部环境可以有效保障风险管理,也直接影响内部控制体系的运行和电力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企业的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的交流与沟通以及内部监督等都是内部环境的内容。电力企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自身企业的安全更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安全。因此,电力企业在内部环境建设中,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追求绿色生产、达到规范化生产、管理高效等各个目标。

3、进行风险识别。内部控制体系的前提是能够有效识别电力企业所面临的风险。由于电力企业的管理体系长期是统一领导、政企合一,缺乏管理创新、加强利润等力度,更加重视安全和社会效益。

4、控制活动是内部控制的又一保障。电力企业是资源密集性生产企业,加强对电力企业资源的控制可以充分利用电力企业所有资源,使得资源效益最大化并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电力企业对自身所拥有的资源要有充分了解,并对所要利用的资源进行预测,保证合理科学的利用资源。同时,电力企业对经营活动要进行风险预测和评估,对经营活动要进行事前风险预测、事中加强防范和管理、事后进行活动总结,全面加强经营活动风险控制。

5、内部控制评价是关键。用评价来促进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推动内部控制体系的持续优化是内部控制评价的目的。内部控制评价由内部控制管理部门领导,组织各个相关部门共同进行评价工作,评价工作进行时内部控制部门要有独立的监督、执行权力,且要根据事实进行评价不可随意,当评价完后要及时地如实汇报评价工作情况,管理层要根据汇报相应地进行调整。

6、信息化是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信息化建设比较全面则可以通过把内部控制固化至信息系统里,保障提高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和效率。建立内部控制信息数据库不仅可以随时更新所有业务信息还可监督经营情况保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电力企业还可建立一定的工作模式、工作流程,指导所有员工学习和遵守,实行权责发生制,每个员工都担负着电力企业目标完成的责任,在工作中将其具体实施到位。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及时了解企业所有情况,一定程度上还降低了成本,为企业获得更对的经济利益做出了贡献。

7、利用财务管理加强内部控制。财务管理是加强内部控制的又一重要措施。加强内部控制的财务管理,就必须加强内部控制活动的资金管理,加强内部控制的现金流管理,规范现金使用制度。同时,财务管理对于内部控制所负责的重大合同与项目要进行财务审核,还要注重内部控制的财务动态,根据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财务管理制度和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慧;坚持行业特色服务电力企业[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0年09期.

[2]徐明;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2010年4月25日.

作者:张艳霞 单位:广东华电韶关热电有限公司

第三篇:自来水企业管理体系建设

摘要:

随着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新型产业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我国的供水需求质量得到了有效地提高,对自来水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本文就自来水企业信息化存在的相关现况以及体系建设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以此为自来水企业信息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自来水;信息化;现状;体系建设

1自来水信息化的实际意义

自来水企业与一些单位相比其业务性质具有很大差异,自来水企业的服务对象是千家万户,其管理着在整个城市范围内所存在的地下管网以及大量的设备。自来水企业的起始点往往以整体信息为主,能够集中管理其运行过程中的全部信息数据。同时,需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营模型,达到规划统一化,进行专业应用系统的构建,如管网运行、生产调度等。因此,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开发不仅要满足安全稳定供水的要求,还要满足用户对其现代化信息管理方法的要求,以此创建一个完善的自来水综合管理信息平台。

2我国自来水企业信息化存在的现状

伴随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在我国自来水企业得以建立。特别是数字供水技术水平的大幅度提升,要求必须全面提升自来水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加大创建力度。对于之前的管理信息系统来说,主要重点为生产管理、营业管理等。于大型城市而言,自来水信息化的根本数据系统为SCADA,设备实时运行状态监测的数据采集更为便捷,能够全面地对设备的运行以及维护实施进行在线的实时管理,进而形成在线的实时一体化数据管理平台,全面提高城市自来水信息化水平。目前其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2.1资金问题

在信息化建设中,企业会因建设后期资金不足出现建设软硬件不到位的现象,此时,对设备、系统维护的资金将严重短缺,或无法有效落实。

2.2管理问题

即使一些自来水企业完成了信息化建设,但企业内部没有一套健全、完善的管理体系,只是沿用传统意义上的业务流程的管理模式,因此,要想实现自来水企业信息化带动企业现代化的目的就无法得以实现。目前,仍然存在某些自来水企业建设了大量的基础数据库,但是数据的整理和挖掘却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可以说,自来水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平台不统一、不规范。并且,少数自来水企业子系统集中程度不足,独立管理现象严重,这种情况下,信息处理、传递流通性将大大削弱,无法在企业内实现信息共享,从而导致出现信息孤岛的问题。

2.3人才问题

目前,自来水公司大多存在经营规模小并且业务形式比较单一,要想建立一支属于自己的IT团队,存在很大的难度,同时,对人才引进也是非常有限的,这样一来,如果想在企业内部找到懂管理同时也懂IT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可谓是难上加难。另外,因开发人员对企业内部的具体情况不太清楚,很难进行良好的沟通,自来水企业信息化建设便很难得以进行,因此,目前的大部分自来水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主要是依赖外来力量完成的。

3自来水企业信息化体系建设的分析

作为供水企业管理的重点内容,供水信息化建设是否完善对企业生存、发展极为关键。由此可见,自来水企业信息化体系建设极为重要。自来水企业应重视信息化体系建设,采取各类措施,全面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将建立与完善信息化体系作为重点,最大限度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3.1企业信息平台合理化建设

利用企业信息平台的合理化建设,企业所有人员,如管理人员、员工等都可利用相应权限、密码等在浏览器上对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进行分享及最大限度使用,进而达到预期目标,做到生产的自动化、运营智能化、管理决策科学化。

3.2建立稳定可靠的核心数据交换中心

通过核心数据交换中心的建立,可以对其进行集中的存储,从而形成一个信息共享体。以此来推动整个业务流程的运作,同时还可以使其更好地指挥各个业务以及监控决策管理系统。

3.3营业收费管理系统的建立

营业收费管理系统不仅是一个行业信息化系统、城市基础性、公益性大型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用户基本数据库的主要数据来源。因此,可以将所建立的系统数据应用于城市自来水的规划过程中。

3.4客户服务中心系统的建立

就客户服务中心而言,可以将其分为用户报装管理系统、自来水表管理系统和热线服务管理系统三个部分。客户服务中心系统可以说是信息化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是社会各界和企业用户的直接窗口。由此可见,客户服务中心系统直接影响着公司的形象和社会的稳定。自来水企业为了做好对外服务的基础工作,可以通过建立客户服务中心系统的方式更好地服务于用户,同时,对用户的用水情况进行真实记录,从而全面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服务对象。

3.5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

对于办公自动化系统来说,其内容主要有办公自动化和对人力资源、档案、仓库、设备以及物流、后勤的管理等。确保这些系统能够顺利地进行运转,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自来水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为领导层提供辅助决策和经营信息也会更为及时和准确。

3.6建立生产运行管理系统

就生产运行管理系统而言,主要是将产品通过管网系统传输到用户家里等,并对自来水输配过程进行控制。另外,经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对整个生产过程的控制和合理的管网运行进行科学地指导,这样一来就可以为办公自动系统的建设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3.7领导要重视、亲自抓自来水企业信息化体系建设的内容

建设自来水信息化体系是一项纷繁复杂的工程,建设自来水信息化体系涉及到了广泛的领域,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现代企业管理手段、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层次以及各个环节。由此可见,从根本上来讲自来水信息化体系是一个管理体系,而不是一个纯粹的计算机系统,且该体系将领导思维建立在现代化信息平台基础之上的管理思想充分地体现出来。所以领导要重视、亲自抓自来水信息化体系建设的工作。

3.8自来水企业信息化体系建设要对“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战略加以重视

自来水信息体系应从总体出发进行建设,总体进行规划、分步进行实施。自来水企业信息化体系建设的规划要重视对企业信息资源全面进行开发利用,同时编制系统功能。此外,还需要公司各部门之间的合理配合,对系统的软硬件和网络的能力进行合理配置时需要依据市场技术的经济条件和系统要求。

3.9建设自来水企业信息化体系要保证符合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

这主要是指其应用的程序可以达到持续地长期使用,这就对应用程序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比如要具备便于理解、扩充和改动的特点,此外,还需要将其移植到升级的平台之上。因此,在相关的开发阶段,工作人员要按照软件工程的规范标准,深入地对其进行分析、探究,从而合理地对其进行安排,以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结构。

3.10自来水企业信息化体系建设应对人才的培养及梯队的建设加以重视

自来水企业信息化体系建设不仅要加大对人才培训的力度,同时还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确保自来水企业能够保证可持续发展。此外,只有在企业内部建立起维护自己系统的力量,才能够确保整个系统能够顺利地运行。就对系统进行维护而言,不仅要确保网络平台和系统的硬软件等运行正常地进行,还要确保其拥有能够处理系统故障的能力以及适当地调整和修改在应用层面上的软件功能和界面等。

4结束语

总之,自来水企业应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自来水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性,制定一套健全的管理措施,提高自身信息化管理水平,这样才能提高自来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保证自来水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进入到一个新的台阶,促进自来水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渊.关于供水企业投融资体制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1(24).

[2]刘军.BOT投融资模式在污水处理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工程咨询,20l0(05).

作者:白波 单位:郑州自来水投资控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