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图书馆管理创新思考范文

图书馆管理创新思考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图书馆管理创新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图书馆管理创新思考

摘要: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高速发展,高校图书馆在管理上要不断创新。文章从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的现状出发,从管理机制、服务形式及馆藏资源等方面分析了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对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思路进行了探讨,结合实际提出了从图书馆管理的机制、观念、方式等进行创新的方法及构想。

关键词:

图书馆管理;高校;改革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教育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科研、教学服务的重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时代带来的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高校图书馆的规模和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与此同时,人们对图书馆这种以信息服务为主要职能机构的需求和定位也越来越高。而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还存在一些问题,其职能的发挥与我国教育文化事业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面对新形势下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如何改革创新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体制不健全,缺乏竞争激励机制1.馆长的职务职责不被重视。新中国成立以前,图书馆长和总务长、教务长管理高等学校具有同样的权力地位,所谓“三长治校”即此,可见在大学管理中图书馆馆长的作用之重。然而当前许多高校图书馆馆长一职则像闲差一样,或者由院士、知名学者等兼任,或者将图书馆长之职作为人员升迁的驿站或跳板,人员更替频繁。如此不考虑图书馆馆长的任职标准与条件的做法,势必影响其职能的发挥。2.人员管理缺乏竞争和激励机制。图书馆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员工学习深造的机会相对较少,其工资、待遇水平偏低。由于缺乏相应的竞争和激励机制,很多员工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服务意识差,缺乏敬业精神。机制的问题严重影响图书馆职能的发挥。

(二)服务形式僵化,业务能力有待提升1.服务形式僵化。虽然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初具规模,但与高校整体的发展来看还存在许多不足。纸张是我国两千年来文字的主要载体,而馆藏书量也是衡量图书馆的一个重要尺度。但随着信息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图书馆已由单纯的藏书变成了以信息服务为主、藏书为辅的二元机构,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更加便捷化、多元化和综合化。建立在以纸张为载体提供原始文献的知识传播已远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服务职能亟待改变。2.馆员知识结构不尽合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资源的更新周期缩短,传播速度加快,而且紧跟时代热点,信息量大。读者不仅对图书馆提供的信息有更高的需求,而且对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也有更大的期望。特别是电子图书的兴起,读者足不出户就可尽阅万卷书,这就要求图书馆数据库的网络化程度和更新速度有更强的技术支持,显然图书馆馆员的业务能力也应水涨船高。然而长期以来,从事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高素质人才、专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匮乏。特别是学校领导在解决教学人员随迁配偶的工作问题时首先考虑的是图书馆的岗位,导致图书馆员工文化层次偏低,给高校图书馆管理造成一定困难。

(三)管理封闭,资源不足与资源浪费并存由于受管理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图书馆之间各自为阵,馆际资源共享者少。每个高校都在试图建立相对独立、相对完善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宁肯备而不用,也要藏书全面,花费大量人力财力,许多书籍却鲜有人问津。开放的群体也仅限于本校的学生和教职工,致使许多宝贵的图书资源闲置浪费。另一方面社会大众对图书、信息等资源的需求则在增加,而一般公共图书馆相对于高校图书馆在规模、藏书量和专业性上差距较大,使得民众的需求难以满足。除北京大学等极少数高校图书馆试点对外开放外,其他高校大多都是封闭式管理。这种做法一方面把普通民众拒之门外,造成资源闲置浪费;另一方面与外界沟通交流较少,也难以吸引社会资金,反过来限制了其本身的发展。

二、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思路

(一)改革人事管理制度1.重视馆长的选拔工作。我国高校图书馆主要采用馆长负责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图书馆迎来新的发展空间,馆长能力和水平的高低则直接影响到整个图书馆的兴衰成败。在欧美国家,能否为图书馆找到足够的财力支持甚至是衡量馆长称职与否的重要标准。众所周知,在我国图书馆馆长远不如欧美国家受推崇。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明确规定了馆长的职能及要求,而且对其地位给予了很高的重视。高校要重视图书馆馆长的选拔,提高馆长的任职条件。馆长除具备相应的人文修养和科研能力外,还应懂得经营管理,既要爱岗敬业还要有浓厚的专业志趣。2.引进激励、竞争机制。在员工管理上要引进激励、竞争机制,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变职称管理为岗位管理,通过制度的变革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内在潜能。近年来,各高校图书馆也在试点各种激励机制,并且已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有两点需注意,一是各高校都有自己的特殊性,要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原有激励机制上逐步改革创新,切忌照搬模仿;二是要意识到馆员间的个体差异性,要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多样化的分层激励机制,力争满足馆员的不同需求层次,提高馆员的满意度和归属感。

(二)创新管理理念观念的创新是管理的先决条件。图书馆要结合自身情况,综合应用多种先进的管理理论,因地制宜,改革创新,树立图书馆的新形象。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坚持以人为本、提供人性化服务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我们在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做到对内以馆员为本、对外以读者为本,实现两个中心的有机统一。1.以读者为本。以读者为本以读者为中心,通过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升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与其他类型图书馆不同,高校图书馆面对的主要群体是广大教师和大学生。工作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的广大教师,需要时刻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其对图书馆的依赖很大;作为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不仅要迅速开阔自己的知识面,广泛涉猎交叉学科的信息,对自己所参与课题的专业知识信息的时效性和权威性也有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搜集、图书更新等方面要开展广泛的调研和论证,结合教师和学生的切实需求,真正做到以读者为本。2.以图书馆馆员为本。人本思想在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中,也不能弱化对图书馆馆员的人本关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已经由传统的以实体藏书为主悄然向以实用、便捷、迅速的信息服务方式转变。这就对图书馆员的业务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兼顾以图书馆馆员为本,重视对图书馆员的培养和业务能力的提升,充分发挥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建立学科馆员制度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通常是指图书馆根据某一学科专业的需要而指定的信息服务人员,负责一个或多个院系的学科联络,在学科专业与图书馆之间架起一座相互沟通的桥梁,为用户主动地、有针对性地收集和提供信息服务。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总量呈爆发式增长,而且更新频率越来越快。处在学科前沿的高校老师和学生则对获取的信息有着更深层次、更全方位的需求,在浩如烟海的图书或网络资源中获取自己所需的最新信息势必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学科馆员则架起了一座联通读者和信息资源的桥梁。学科馆员除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并且热爱图书馆事业。通过定期征求对口院系对图书馆资源建设(图书、期刊、工具书、数据库、电子资源等)和服务内容的意见,反馈给图书馆管理层,以革新管理,增强采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文献资源的使用率,减少资源的闲置和浪费。通过为对口院系提供图书情报(包括上架新书和试用的电子资源等)方面的咨询和指导,担起信息知识导航的重任。目前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众高校已在图书馆的管理中实施学科馆员制度。

(四)面向社会,加强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职能长期以来大学图书馆封闭式的管理模式,一方面造成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其自身的发展。随着广大民众对知识信息和文化教育需要的增加,社会公共图书馆的承载量远远不足。在科教兴国的战略下,大学必然要承担为社会服务的责任。开放服务是高校图书馆选择合作与共享模式的核心理念。开展校内和社会双重信息服务,一方面更大程度地发挥图书馆的作用,以尽到高校的社会责任和公共精神,也借以提升其知名度和形象;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吸收社会公众或企业的赞助以促进图书馆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程焕文,王蕾.21世纪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新理念[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3(2):15-21.

[2]曾馨.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探讨[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7(1):93-95.

[3]曹安斌,韩爱萍,蔺艺红.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研究[J].现代情报,2010(1):125-127.

[4]肖希明.图书馆管理文化的核心精神[J].图书情报知识,2005(5):99-101.

[5]赵研科,莫雪梅.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人本化思考[J].图书馆,2005(5):68-69.

作者:杨秀玲 单位:菏泽学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