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黄河故道流域土地资源配置现状及对策范文

黄河故道流域土地资源配置现状及对策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黄河故道流域土地资源配置现状及对策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黄河故道流域土地资源配置现状及对策

[摘要]党的报告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将“乡村振兴战略”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本文对江苏省徐州市黄河故道流域土地资源配置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具体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措施,旨在促进乡村振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保障。

[关键词]黄河故道;土地资源;乡村振兴

1统筹土地资源配置与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与意义

1.1统筹土地资源配置与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强、富、美、高”新徐州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殷切期盼。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江苏省徐州市人民富裕的必然要求。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不仅能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而且能实现未来城镇可持续发展。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土地作为农民的基本生存资源和生产生活保障,需要进行更好地分配与优化,突出其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徐州市自然条件优越,农耕历史悠久,是江苏省农业主产区和粮食主产省。徐州市工农、城乡之间发展较为协调。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徐州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徐州市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持续改善农村民生,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1.2统筹土地资源配置与推进乡村振兴的意义首先,统筹土地资源配置与推进乡村振兴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的最终决定,促进黄河故道流域乡村振兴工作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目标,以“更加注重减少相对贫困、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为总定位的重要举措。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乡村振兴工作,对确保徐州市如期完成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工程任务与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次,由于土地具有资源、资产和资本性等多重属性,土地资源是农民生产、生活的空间载体和增收致富核心。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国土资源系统在用地保障、资源开发和土地综合整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徐州市黄河故道流域土地资源配置

现状徐州市黄河故道流域是苏北地区发展的“贫困带”,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利用存在较多矛盾和问题。该流域具有区域发展边缘性和过渡性“双重”区位特征,经济发展不均衡,贫困人口比重较大;同时土地利用粗放,空间布局不合理,农业人口多,农村居民点多而分散,耕地保护压力较大。但是,该流域集聚着2个国家级开发区和多个省级工业园区,是徐州市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带。黄河故道流域在徐州市境内涉及丰县、沛县、邳州市、睢宁县和城区(铜山区、经济开发区、新城区),共计62个乡(镇、街道),土地总面积5968.5km2,占徐州市土地总面积的53%。2016年,黄河故道流域总人口为454万人,占徐州市域总人口的47.3%,可见黄河故道流域是徐州市乃至全省土地综合整治的重点区域,也是徐州市传统的重要农业生产区,未利用地开发潜力较高。

3黄河故道流域土地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3.1村庄布局散乱,土地利用粗放徐州市黄河故道流域内共有行政村1088个,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7.5万hm2,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60.8%;人均农村建设用地为265.7m2,远高于国家农村最高人均建设用地标准。但是,由于徐州市过去长期缺少村庄规划,使得村庄建设长时间处于无序状态,庄体布局散乱,再加上黄河故道流域又属于贫困地区,造成黄河故道流域农村居民点布局散乱,基础配套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足。

3.2工矿用地分布广、塌陷多、危害大徐州市黄河故道流域内煤矿、石膏矿较多,采矿迹地分布广泛,采矿用地面积约6300hm2,主要集中于黄河故道流域中部及沛县东北部。虽然采矿用地仅占流域总面积的1.0%,但实际受采矿影响的范围要远高于实际采矿用地面积。据相关数据统计,全流域采煤塌陷地大于2万hm2。

3.3风貌不明显,居住环境差徐州市黄河故道流域农村居民多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与喜好建设房屋,造成流域内建筑分布混乱,缺乏整体规划控制。另外,村民建房受经济条件、建筑专业技术水平及基础设施配套等因素影响,房屋功能布局不合理,建筑物内水、电等配套不全,居住质量不高,加之村民环境卫生意识薄弱,使得村庄卫生环境非常差。

4乡村振兴背景下黄河故道流域土地资源配置建议

4.1工程措施

4.1.1大力实施黄河故道流域土地综合整治。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新增耕地指标,并将所得收益通过支出预算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徐州市从2012年开始启动黄河故道综合开发计划,结合黄河故道沿线土地利用特点,徐州市国土资源局创造性地提出了“黄河故道流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思路,并首次引入“流域”概念,整个工程涉及4县3区、62个镇(办事处),总人口450余万,土地总面积56.2万hm2。经统计分析,理论上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潜力达4.0万hm2。2015年以来,徐州市在流域内安排实施各类土地整治项目近4.0万hm2,争取省级土地整治资金约6亿元,产生各类指标5440hm2[1]。

4.1.2抢抓增减挂钩指标交易政策机遇,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筹集资金。推进黄河故道流域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指标流转收益主要用于搬迁农民安置补偿、农村土地整治、涉农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等工作。2017年,徐州市国土资源局成功争取增减挂钩指标跨县区流转,突破了增减挂钩指标只能在县域内流转的限制,为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空间和资金支持。2017—2018年,徐州市黄河故道流域内共交易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约400hm2,交易金额42.4亿元,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4.1.3开展农村闲置低效土地调查,大力实施万村土地综合整治。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等文件精神,徐州市开展了农村内部闲置低效土地调查工作,利用影像分析等技术手段,将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地块纳入万村整治项目库中。并按照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实施“万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开展万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

4.1.4以黄河故道流域土地综合整治为主要抓手,充分挖掘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潜力。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科学配置土地资源,提高耕地质量及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改善农村整体面貌和基础设施条件,优化农村生活理念、生产方式与生产结构。4.1.5加快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和实施。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办法》和《国土资源部关于有序开展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有关要求,结合徐州市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了丰县赵庄镇大刘集村、铜山区倪园村、大许镇郑庙村等土地利用工程。通过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和全域旅游发展等项目提供了详细的规划与引导[2]。

4.2政策建议

4.2.1以政策为依托,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充分利用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增减挂钩指标向贫困地区倾斜以及加大经济薄弱地区土地综合整治力度等政策,对黄河故道流域重点镇开展土地整治工作。同时,为保证扶贫项目效益最大化,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国土搭台、规划先行、公众参与以及多部门协助的管理模式。

4.2.2健全制度规范。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出台相关文件,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例如,丰县出台了《县政府关于推进2017年增减挂钩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意见》等文件,铜山区出台了《关于调整铜山区耕地占补平衡项目管理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复垦有关规定的通知》《徐州市铜山区农村村民集中居住试点实施意见的通知》等一系列涉及振兴农村、保障脱贫攻坚工作顺利进行的土地政策[3]。

4.2.3强化工作考核。将增减挂钩等重点工作纳入对各县年度重点经济发展考核事项之中,对工作责任落实情况、项目申报、实施进度等进行督导和考核,评选出增减挂钩工作先进单位,对成绩突出的个人给予奖励。

4.2.4人才引领,村民参与。发挥人才引领积极作用,以项目回迁、资金回流、人才回归等形式助力乡村建设发展,做大、做强、做优特色产业,建设“乡土人才+乡土产业+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达到“带领技术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倪维秋.以土地制度创新推动乡村振兴[J].地政研究,2018(5):37-38.

[2]彭郭英.以“土地整治+”理念助力田园综合体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发展[J].浙江国土资源,2018(3):29-32.

[3]李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8(8):224.

作者:周娜 单位:徐州市国土资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