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欠发达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欠发达地区的优势在于资源,而土地资源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欠发达地区的土地资源又同时存在着耕地质量差,土地生态环境恶化;粗放经营,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植被退化,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土地生态伦理主要研究的是人与土地生态系统的关系,指引人们从另一个全新的角度全面认识和正确处理人与土地资源的关系。本文在土地生态伦理的视角下,探索欠发达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并给予了一些建议,旨在充分发挥伦理道德的约束作用,实现欠发达地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土地生态伦理;欠发达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是能为人类所利用的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是所有生物存在和发展的源泉,是不能出让的存在资源和再生产资源,更是经济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各种自然条件的限制和后天对土地资源的使用不当不仅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且阻碍了欠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土地生态伦理主要研究的是人与土地生态系统的关系,指引人们从另一个全新的角度全面认识和正确处理人与土地资源的关系。实践告诉我们改变欠发达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仅仅依靠法律法规的强制性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充分发挥伦理道德的功能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利用土地的观念,进而促进欠发达地区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土地生态伦理的原则
土地生态伦理是指导处理人地关系的行为准则,实践中我们要克服短视的现实主义和实用主义倾向,考虑更长远的价值。实践中考虑土地生态伦理,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土地生态伦理坚持公平原则人类不是地球上唯一的物种,公平原则要求人们应自觉维护土地生态系统平衡,不能为了自身发展而损害其他生物非生物平等的追求生存的权利,这是土地生态伦理的核心要求。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应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进行补偿。如果我们仍然不加节制将会威胁到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权利,所以我们应重视长期利益的发展。
(二)土地生态伦理倡导可持续发展原则基于土地生态伦理道德,可持续发展是人与土地资源之间的道德关系问题,绝不仅仅是只关乎人类生存发展的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存在着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的经济发展观之间的矛盾,显著的为经济增长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土地生态伦理的基本要求是要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性。
(三)土地生态伦理遵循人与土地资源协同共生的原则人源于自然,人的生存和发展也要依赖自然。世间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自然孕育了人类,提供人们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人们只是浩淼宇宙中的一员,必须尊重其他生物并肩负着保护土地资源及其他自然界中生物的责任,而不是限制其他物种的发展和选择。土地生态伦理要求人们坚持人地协同共生,协调好经济、社会和生态这三者的效益。
(四)土地生态伦理注重公共利益最大化原则公共利益最大化原则要求在利用土地的过程中要坚持节约资源有效利用的观念,在获得高经济产出的同时尽量减少对生态的破坏,以满足人们逐步增长的社会、经济和生态需求。公共利益最大化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要考虑到社会的整体需要,不应只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人们短视的对经济利益的一味追求,与我们要追求的公共利益最大化是相违背的。
二、欠发达地区土地资源的问题与现状
(一)耕地质量差,土地生态环境恶化由于全球气候条件的不断恶化,致使欠发达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我国西部欠欠发达地区多高原、山地和盆地,其中“山地占该地区总面积的45.3%,平原占37.7%,丘陵占17%”,土地面积广阔,但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有限。对矿产资源的肆意开发和对森林的滥砍滥伐,使得欠发达地区的土地生态环境更加恶化。一些地区镉、汞、放射性等有害物质严重超标,这对土地生态环境影响十分显著。
(二)粗放经营,掠夺开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欠发达地区主要采取的是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依靠增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经济利益的驱动加剧了人们毫无节制的掠夺土地资源的趋势,使得资源枯竭,接替资源不足,造成环境污染,土壤沙漠化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过度土地资源、矿产资源造成地下水位下降,而地下水位下降往往会引起地表塌陷、地面沉降、地下水源枯竭、水质恶化等一系列不良现象。
(三)植被退化,水土流失严重据中科院的一项统计:阿拉善横贯东西800公里的113.3万公顷梭梭林目前仅剩38.6万公顷残林,并以每0.17万公顷的速度减少。贺兰山西麓天然次生林更新困难,目前仅存3.58万公顷。虽然今年植被退化、水土流失等问题已经引起极大重视,但水土流失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部分地区土地资源盐渍化、石漠化问题显著,水土流失甚至成为农业发展的瓶颈。
三、土地生态伦理下的欠发达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一)土地生态伦理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关系土地生态伦理是土地科学利用的前提,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具体实施的方法是土地可持续利用。土地生态伦理与土地可持续利用之间存在紧密相连的关系,两者相互补充。1.在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过程中涉及到生态伦理很多方面的问题,土地生态伦理注重从伦理道德的角度重新审视土地的内在价值。土地生态伦理强调合乎自然道德的规律,强调人与自然应该存在平等的生存权利。人们不能因为追求自身的发展而牺牲其他自然生态的权利,而是应该尊重自然,尊重土地资源。2.土地生态伦理具有内在的控制功能。对于人们在利用土地中的一些不道德行为,我们需要足够的法律法规的支持外,也需要伦理道德的约束。土地生态伦理建设就是要在尊重土地资源的前提下,从伦理道德的层面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3.土地生态伦理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一致。土地生态伦理强调尊重土地资源,这与土地可持续利用实现人与土地和谐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土地可持续利用也是要求人们不能只顾一己私欲而对土地肆意掠夺,应该树立可持续的价值观合理利用土地。
(二)土地生态伦理下的欠发达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措施及建议1.提高对土地资源的认识,引导人们适度消费:欠发达地区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很大程度上是人们在利用土地时缺乏规范和约束,而土地生态伦理首次将人们对土地资源的消费上升到伦理道德层次,引导人们适度消费。西部欠发达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欠发达地区当前的发展不对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也不对后代的发展造成影响,增强其发展的内生动力。人们在实践中应提高人们的认识,再基于土地生态伦理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引导,尽可能地使土地消费行为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人与土地应该是一种协调的伙伴关系,放眼人类今后的发展,土地生态与人类的价值是等同的,我们不能为了实现自我的短暂价值而忽视和大自然共有的长远价值。2.发挥教育的积极作用,加强土地生态伦理道德的宣传:长期以来推崇的以人为中心的传统经济主义价值观,使欠发达地区土地资源过度开发,忽视对生态的保护,致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如果要把土地生态伦理变成约束人类行为的一种道德标准,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观念,这就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在实际生活中,要加强土地生态伦理的宣传力度,努力提高人们的土地伦理意识,保护土地资源从根本源头做起。由于人与土地关系长期的淡漠,现在有必要使人们形成善待土地的认识,教育人们对土地合理规划,科学的使用土地资源,投人更多时间和精力维护土地的质量上,而不是滥用土地。土地生态问题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问题,并非某个人和某个群体的行动就能解决的问题,只有加强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才能在整个社会形成节约合理利用土地的良好风气,促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3.注重对土地生态伦理的理论研究,构建评价机制: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现在土地生态伦理的研究还处于出初步阶段,很多术语并未形成统一的概念。而欠发达地区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又使发挥土地生态伦理的约束作用迫在眉睫,因此要加强对土地生态伦理的理论研究,使之形成统一的理论框架,明确其行为规则,力求早日发挥土地生态伦理的指导作用。生态评价机制就是对与人类有关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优劣程度以及人们利用自然资源中的行为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它包括自然资源和整个环境的各种因素。在加强土地生态伦理研究的同时也需要改变土地整理评价标准,把土地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结合起来,纳入到土地利用的整体评价体系。对遵守土地伦理的行为给予奖励,违背土地生态伦理的行为要追究其责任,通过构建这种评价机制引导人们正确的利用土地。努力将遵守土地生态伦理变成人们内在的追求。4.增强法律法规的约束,加强政策对土地生态伦理选择的引导作用:虽然法律法规与伦理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有时候人们自认为合法的土地使用行为与符合土地生态伦理相违背,因此仅仅依靠伦理道德的约束作用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完善的法律来弥补,对不合理的行为及时进行制裁。如果政府作出的决策能够基于土地生态伦理,将能影响人们在利用土地时候的选择。现有的一些欠发达地区土地资源政策不能正确反映土地资源不合理利用产生的成本,反而刺激了人们对土地资源的滥用,对于土地使用的相关规定可以从生态性政策性两方面出发。5.引入生态补偿机制,努力恢复自然的生态价值:狭义来看,生态补偿是指对人类行为产生的生态与环境的破坏给予的补偿,国外通常称为生态服务付费,欠发达地区要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避开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生态补偿机制包括对生态环境的补偿和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给予惩罚,是缓解生态环境恶化的有效手段,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要求对生态环境给予补偿从而引导人们采取合理的消费行为。引入生态补偿机制,不仅有助于人们消费土地资源前的做出有利于生态的选择,也有助于部分偿还人类对自然造成的伤害。
参考文献:
[1]马小红.中国法律思想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蔡维森、郭春华.对土地生态伦理的理论探索.理论导刊.2010(12).
[3]吴国才.促进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
[4]陈百明、周小萍、,胡业翠、乇秀芬.土地资源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谢俊奇、吴次芳.中国土地资源安全问题研究.中国大地出版社.2004.
[6]尤艳馨.我国国家生态补偿体系研究.河北工业大学.2009.
作者:陈婉 单位: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