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景观生态优化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问题。为了能够让土地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合理利用,学者站在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景观生态优化方法。主要介绍了三种景观生态优化方法,希望能够为我国土地资源利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
土地资源利用;景观生态优化;方法
虽然我国相关学者一直都在研究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问题,但是研究的重点通常都放在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如何能够做到最优化方面,比如如何增加林地覆盖率,如何调整坡耕地比重来增加土地资源利用率等,随着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我国的学者应该转变一下研究思路,从景观生态优化方法上面来研究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问题。
1以发展适宜性为基础的景观生态优化方法
很早就有学者就以发展适宜性为研究切入点,来优化景观生态方法。以发展适宜性为基础的景观生态优化方法的研究,不仅解决了海岸带管理的问题,也对农田保护提供了借鉴,为后来学者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了借鉴。以发展适宜性为基础的景观生态优化方法可以分为5个环节:首先,景观生态规划人员要确定规划的范围以及目标;其次,相关人员要对该区域的各个方面的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尤其是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一定要做好分析,比如水文、人口、文化、地质条件等,之后将调查数据记录在案或者在地图上描绘出来;再次,利用目标综合分析方法,提取内在信息资源;第四,对每个信息因素以及每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形式进行调查分析,依据分析结果进行初步的适宜性评价;第五,通过上述步骤,基本上中可以形成适宜性图件,依据图件分析结果,制定土地适宜性利用方案。提出以发展适宜性为基础的景观生态优化方法的学者认为,按照区域自然环境以及文化特点来对景观生态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明确景观生态的利用方式以及具体的发展规划策略,这样才能够保证该区域自然环境与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真正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通过上述阐释能够看出,以发展适宜性为基础的景观生态优化方法着重强调的是土地利用的内在价值,而这些内在价值并不是人为创造的,而是自然环境通过自身的不断积累所形成。换言之,该区域独有的水文条件、植物、动物等自然环境,就从根本上就决定了该区域的用途。以发展适宜性为基础的景观生态优化方法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自然资源与环境性能能够得到最大程度发挥,依据资源与环境的适宜性情况,制定合理的开发策略。虽然此种景观生态规划优化方法优势比较多,对后世也产生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比如过多的看重生态景观竖直方向的适宜性,而轻视了水平方向各个景物之间存在的影响,所以景观总体效益可能并不高。
2以系统分析与模拟为基础的景观生态优化方法
此种景观生态优化方法,不仅最大程度的为景观规划提出了依据,同时也为景观生态学者进行合理规划自然资源提供了途径。很多学者为以发展适宜性为基础的景观生态优化方法的不断完善作出了突出贡献。
2.1区域生态体系模型此种模型主要是将景观生态区域划分为四个单元:首先,生产性单元,该单元用来进行农业生产以及发展林业;其次,保护性单元,该单元主要是为了保护该区域的生态平衡而存在,防护林地、湿地等都可以算作是保护性单元中的组成部分;再次,人工单元,该单位主要用来进行工业化生产以及城市发展,该单元的存在对景观生态优化起着负面作用;最后,调和性单元,该单元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了让上述各个单元能够协调。上述景观分类构成区域生态系统模型第一层次研究的主要内容。该模型的第二层次侧重于各单元类型间物质和能量转移过程和机制的研究。而第三层次则主要以区域生态系统的整体为对象,研究自然和社会经济输入、输出的调控机制,并为区域土地利用的分配提供决策依据。
2.2灵敏度模型其基本思路包括:将一个城市或区域作为一个整体,着重分析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以把握系统的整体行为;根据系统对要素变化的反应,对系统进行动态调控;运用生物控制论原理,调节系统要素的关系(增强或削弱),以提高系统的自我控制能力。灵敏度模型也可以说是生物控制论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及其在规划上应用的产物。在灵敏度模型中,将规划对象(一个城市或区域)描述成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变量构成的“反馈图”,可以通过对构成变量状态的改变模拟整个系统的行为。一旦构筑了”反馈图”,就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规划,还可以对各种规划方案进行比较,即“政策试验”。灵敏度模型将规划由传统的“野外”搬进了实验室,并将规划变成可测试和可验证的过程。但由于灵敏度模型重点关心的是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时间动态,对空间关系与空间格局的动过程则难以反映出来。
3基于格局分析的景观生态优化方法
该方法最主要的思想就是土地利用分异战略。该战略景观整体化规划按如下5个步骤进行:(1)土地利用分类:辨识区域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根据由生境集合而成的区域自然单位(RNU)来划分。每一个RNU有自己的生境特征组,并形成可反映土地用途的模型。(2)空间格局的确定和评价:对由RNU构成的景观空间格局进行评价和制图,确定每个RNU的土地利用的面积百分率。(3)敏感度分析:识别那些近似自然和半自然的生境簇,这些生境被认为是对环境影响最敏感的地区和最具保护价值的地区。(4)空间联系:对每一个RNU中所有生境类型之间的空间关系进行分析,特别侧重于连通度的敏感性以及不定向的或相互依存关系等方面。(5)影响分析:利用以上步骤得到的信息,评价每个RNU的影响结构,特别强调影响的敏感性和影响范围。DLU战略是目前在对过程机制难以定量模拟和把握的情况下较为可行的规划途径。尽管这种途径没有与一个系统的理论如景观生态学紧密结合起来,在空间联系的分析上也缺乏方法和手段,但它却为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及其在区域和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4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景观生态优化方法有很多,每一种方法都能够为土地资源利用提供借鉴,但是由于国情不同,使用的景观生态优化方法也会有比较大的差异。因此有关部门以及学者一定要在充分了解我国国情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景观生态优化方法。
参考文献
[1]刘亚萍.自然保护区中景观生态资源的管理和保护[J].贵州科学,2005(02).
[2]冯兆东,刘勇,陈发虎.半干旱区流域水文的景观生态研究与设计:地理信息系统辅助的过程模拟[J].中国沙漠,2000(02).
[3]孙彦伟,卢荣安,姜广辉.区域土地持续利用规划的景观生态学思维[J].生态经济,2005(03).
[4]刘荣霞,薛安,韩鹏,倪晋仁.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法述评[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4).
[5]彭建,王仰麟,刘松,吴健生,李卫锋.景观生态学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1).
作者:刘润涛 单位:泰来县国土资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