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血压社区管理论文2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第一篇
1对象与方法
1.1诊断标准超重、肥胖:参照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3],计算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体重(kg)/身高2(m),BMI≥28kg/m2为肥胖,27.9kg/m2≥BMI≥24kg/m2为超重。高血压: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修订版)[4],高血压指曾被医疗机构诊断为患有高血压,或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1.2统计分析所有资料均利用EpiData进行数据录入并建立数据库,采用SAS9.2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分类变量组间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3质量控制所有调查人员均经过统一培训和考核,培训合格率达到100%;所有调查问卷均调查完成当天均进行审核,审核完成率达到100%;全部完成调查后抽查2%进行再次调查的总符合率达到95%以上。
2结果
2.1一般情况本次共调查接受社区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高血压管理高血压患者700人,其中男性318人(45.4%)。调查对象平均年龄65.7±10.1岁,其中36~60岁和60岁以上分别占32.7%和67.3%。城区、乡镇患者中超重及肥胖率基本相当,城区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46.9%和18.0%,乡镇分别为44.0%和19.0%。城区患者文化水平要高于乡镇患者,城区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60.3%,而乡镇患者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80.7%。从家庭收入水平来看,城区要高于乡镇,城区人均年收入10000元及以上占85.1%,而乡镇地区人均年收入9999元以下占80.3%。所购买的医疗保险,乡镇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占98.7%,而城区主要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二者分别占80.5%、18.5%。
2.2医务人员随访情况最近12个月,城区患者与乡镇患者所接受的随访次数基本一致,分别为5.2±2.4次、5.1±2.6次。但是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次随访时间要多于乡镇卫生院,二者分别为12.2±5.2分/次和19.1±6.4分/次(t=-15.61,P<0.01)。医务人员的随访形式,乡镇则以入户随访、门诊随访为主,二者分别占85.5%、69.7%;而城区虽以入户随访(94.5%)、电话随访(84.0%)为主,但随访形式更为多样化,门诊随访和集体随访也分别高达33.5%、18.0%。在社区医务人员所提供的随访服务项目中,城区和乡镇基本都能提供询问症状、测量血压和询问服药情况等服务,但是相比乡镇,城区提供心率和血压测量的比例略高。
2.3高血压控制及用药情况所调查的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控制率为62.7%,城区高于乡镇,分别为68.5%和55.0%(字2=13.36,P<0.01)。过去12个月曾去二、三级医院复查的比例为29.6%,城区(35.8%)高于乡镇(21.3%)(字2=17.11,P<0.01)。患者在购买降压药的途径上还是以药店为主,占到51.8%,城区、乡镇分别为65.1%、33.0%(字2=132.30,P<0.01)。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购买降压药的城区患者比例分别占16.2%、2.5%,前往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购买降压药的乡镇患者分别占21.1%、36.6%。在最近12个月里调整过用药的患者,城区和乡镇分别为7.0%和17.0%。调整用药乡镇患者中,45.0%为自己调整,而城区自己调整的仅占8.8%,由社区(卫生院)医生调整用药的乡镇、城区患者分别为20.0%和33.8%。有49.8%的患者会因为忘记或不愿意服药而导致用药不规律,乡镇地区分别为57.7%、20.6%,高于城区(46.4%和19.5%)。另外城区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会因为看不到明显疗效(10.0%)、经济原因(6.4%)、药物不良反应(7.3%)、服用不方便(5.9%)和配药不方便(3.9%)等原因导致其用药不规律,而乡镇患者该部分原因所至用药不规律的比例相对要少,分别为4.1%、3.1%、0%、3.1%和7.2%。见表1。
3讨论
通过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本区域内高血压患者进行病情管理和监控,是目前较为有效和可行的高血压管理模式[5]。本次调查发现,不管是城区还是乡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服务区域内高血压患者的随访次数基本接近1次/2月,从而保证对高血压患者病情的及时了解和监控。城区和乡镇医务人员对高血压患者的随访形式略有差异,可能因生活方式及居住环境的不同所致。城区采取随访途径较乡镇更为灵活和多样,如城区通过电话随访的比例要高于乡镇。在随访所提供的服务项目中,除常规的症状询问及血压测量外,对患者体重的测量比例较低,尤其是乡镇卫生院,提示应注意同时加强对患者体重的监测,超重/肥胖也是高血压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6]。对于高血压的防治,主要通过服用降压药及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入手,从而使血压能够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7]。本次调查发现,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管理,高血压控制率可达62.7%,远高于2000年在北京某社区高血压管理项目前后23.95%-28.57%的高血压控制率[8],大部分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还是较为稳定,过去12个月前往二、三级医院的复诊的比例也仅为29.6%。由此可见,以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的高血压管理模式对血压控制还是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本次调查同时发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同时存在一些急待改善的地方。如患者前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购买降压药物比例还是相对较低,并相当一部分患者自我进行药物调整,反映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职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另外,社区卫生服务人员,除进行常规症状检查外,也需要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心里疏导。调查发现,近一半的患者会因为忘记或不愿意服药而导致其用药不规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在慢性病管理尤其是高血压的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不仅需要相关政策支持,同时更需要社区、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志谢:感谢参与调查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的支持,感谢所有参与调查的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感谢所有调查对象的大力支持。
作者:任多福徐海泉李园施小明马爱国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二篇
一、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两组患者物质生活状态、社会领域、心理领域、躯体功能变化:管理组经过管理后物质生活状态、社会领域、心理领域、躯体功能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预防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脂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舒张压、收缩压、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脂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舒张压、收缩压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情况比较:管理组严格按照医嘱依从的人员67例,依从率95.7%,对照组依从的人员10例,依从率50.0%,血压恢复正常51例,控制率72.9%,对照组血压恢复正常8例,控制率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健康教育是提高病员对高血压认识的重要手段,是社区管理的重要措施,定期给予相关知识的讲授及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包括诊断标准[1]。根据行为改变过程要经历“服从、同化、内化”的阶段,健康教育要遵循“知、信、行”的行为改变模式,帮助患者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从而提高对疾病的药物及非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档案的建立及定期随访管理,可以融洽医患关系,使患者形成良好的服药习惯及遵医行为,使高血压患者得到综合的治疗和照顾,掌握相关健康知识,提高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延缓病情的进展,减少心脑肾的损害,降低并发症,从而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月华单位: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龙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