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思想政治学科社会实践的范式范文

思想政治学科社会实践的范式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思想政治学科社会实践的范式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思想政治学科社会实践的范式

【摘要】

上海基础教育正处于重大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必须实现在学生培养模式上,从标准化、同质化教育,转向注重需求导向的个性化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有个性、有特点的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活动是枯燥且低效的。开展思想政治学科社会实践活动,对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培养观察分析社会的能力、辨证思维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思想政治学科;社会实践活动;有效范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高考改革倒逼学校教育打破围墙,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丰富成长经历,因而对学科的有效教学提出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热点话题。思想政治课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进行体验感悟的过程,是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的深化,也是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空间的有效拓展,让学生从中获得直接的感性的认识,并结合学科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感和政治责任感,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社会生活的主体。

一、开展思想政治学科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

俗话说:得法在于课内,得益在于课外。思想政治学科社会实践活动是指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活动情境,从思想政治学科背景出发,通过教师的指导,走出课堂,走出校园,主动了解社会、探究社会、服务社会,并从中汲取丰富知识的各种实践活动。[1]学生通过参与思想政治学科的实践活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着主观世界,进一步理解学科知识的内涵,拓展学科知识的外延,培育自己的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

(一)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上海市中学生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指出,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是对中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基础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渠道。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以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为中心,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常识的教育和有关的社会科学知识教育,并渗透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品质引导和爱国情操的熏陶,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课程标准》还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学习体验,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促进各项教学活动走进学生心灵。要设计形式多样的各种学科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堂内外动起来。要引导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相关社会科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和科学思维的意义,提高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理论联系实际提升人生价值的体验。[2]开展思想政治学科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更好地深化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

(二)有利于进一步把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本质和规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是基于学生普遍的身心发展规律,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如:公民道德与法律规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常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常识;观察与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的能力、参与社会生活的实践能力;具有理想信念、公民意识和健全人格,学生通过参与思想政治学科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最终掌握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辩证思维的方法,培育公民品德与思想政治素养,将有利于把握学科育人的核心素养和教育规律。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需要了解学科知识领域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个人和自身的关系。这不是简单的职业对应,而是自己是否能在知识领域里找到某种联系,这既是一种思维联系,也是一种价值联系[3]。思想政治学科社会实践活动,可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体验、感悟、建构并丰富学习经验,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情感交流的统一。学生通过自身的生活经验、感受、兴趣、爱好、知识、能力,为自身的学习、实践、探究性活动而服务,有利于实现学科的核心素养,从而培育学生的创新素养。二、思想政治学科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单元设计基于课程标准的单元教学模式的研究,笔者所在学校对部分经济常识和政治常识的教学内容进行学科单元的相关活动设计,具体内容如下,通过单元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获取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辩证思维的能力和参与现代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能力,培育学生的创新素养,真正使政治学科理论联系实际。

三、思想政治学科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尝试

2015年上半年,上海市教委出台《上海市高中7门学科课程标准调整意见》指出:思想政治学科社会生活综合模块中增加了社会调查专题,要求学生结合社会热点,选择一个主题开展社会调查,运用所学的经济、哲学、政治常识分析、评价、撰写研究报告。[4]可见,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思想政治学科对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的要求逐步提高。基于一系列单元活动设计,我们在教学中尝试开展学科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加深理解和运用。例如:政治常识版块有人民政协的相关知识,教材从人民政协的性质、职能、主题、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概念的界定,但处于16、17岁的高中学生对国家的政党制度、人民政协的概念还是比较陌生,只是从书本上了解相关知识,仍然停留在比较抽象、被动记忆的阶段。2015年暑假,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开展了首届“上海市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该活动以“立德树人、砺志笃学、技能拓展、实践创新”为宗旨,力求通过相关人民政协知识的教学和模拟实践,加深对政党制度等知识的理解,进而促进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教学。笔者所在学校有幸成为17所参赛学校之一,由我校模联社团、辩论社等骨干成员组成了专门研究团队,利用近两个月的课余时间查找大量的社会热点新闻资料,进行甄别归类,从中挑选适合高中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的问题。经过几个星期的反复斟酌和推敲,最后我们把目光聚焦于“在沪无法参加中考的随迁子女的继续教育”的问题上,学生在参与活动的不同阶段,锻炼了不同层面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信息汇总筛选整合的能力我们团队在对典型的民生热点问题进行梳理之后,重点关注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中因政策制约而无法在初中毕业后继续教育的闲散人员,我们以上海市普陀区为提案的调研样本。基于这一部分群体的利益与诉求,为使外来务工子女能获得更好的教育和发展的机会,进而促进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对随迁子女的现状及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团队成员通过网络、书籍、文献等渠道查阅大量资料,通过文本和微信平台等形式推出了“上海市外来务工子女初中毕业后教育意向调查”的问卷,走访了普陀区若干所接收外来务工子女就读的学校,对初中在读的外来务工子女进行问卷调查,采访了相关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系统的人大代表、相关居委会、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等部门,了解相关政策的实施成效,培养了学生的信息采集、汇总梳理、整合的能力。

(二)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撰写调研报告、撰写提案和大会发言稿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对调研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并提出可行的对策和建议。我们从实际出发,基于现状和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强制登记制度、信息告知制度、校企联合培训制度、社会志愿服务制度、政府与基金会联合出资制度等建议,得到评委专家的高度认可。在文案报告提炼的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过程变得更加紧密,更加辩证,学会分析现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学会解决问题。

(三)提升学生倾听、分享、表达的能力新高考改革背景对学生相互倾听、相互学习的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尊重每个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学习发展性,从而走向真正的学习。[5]在展示活动环节,6名同学“模拟政协”确定界别身份,分别代表:共青团、妇联、青联;科学技术界、科协;农业界、经济界;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教育界、体育界;工商联、医药卫生界等六大界别,大家各抒己见,按规则研讨展示提交提案。当界别联组研讨会讨论到本界别的提案,做好记录,会后修改完善提案。在团队展示过程中,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想火花的碰撞与分享、学会整体思考问题进行表达。模拟政协的队员们齐心协力,出色的表现赢得了上海市首届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的杰出团队奖、最佳展示奖、最佳风采奖、最佳政协委员奖、最佳视频展示奖、最佳指导教师奖,在掌声和关注中我们的团队晋级全国展示活动,与全国15所高中进行角逐,最终获得最佳主持人奖、最佳风采奖、最佳模拟政协委员奖、最佳展示奖、最佳创意奖、优秀团队奖。学生通过模拟政协的社会实践活动,感触颇多:“回想两个多月以来,我们为此次活动所做的准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相关部门,收集资料、采访调研、撰写报告、修改完善,直至最终上交提案。我们第一次以‘政协委员’的身份在关注社会问题,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亦随之倍增。最大的收获莫过于亲历此次活动全过程的这份经历。‘政协’,于我们高中生而言,它或许只是一个知识点,我们了解,但并不多。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参与其中、不懈努力,不仅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民主制度及政协工作流程有了深入的了解,更让我们担负起‘政协委员’的职责和义务,心系国家、关注民生、建言献策,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参政议政意识。常以天下为己任,当代青年理应心系国家,胸怀天下。今天我们跳出课本走向实践,开阔视野积累经验,挑战自我提升能力,为的正是明日能成为国之栋梁,肩负起时展的重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四、开展思想政治学科社会实践活动的启示

(一)处理好活动过程评价与活动结果评价的相关性学科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打造多维的育人场,立足于每一个个体的整体发展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促进每个学生的德性成长。学生融入社会、发现生活、参与体验,增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设计学科社会实践活动,要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体验,设计的主题和内容要考虑到学生参与的广度和范围,要具有普遍性;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在活动体验中的思维亮点,使学生真正融入学科社会实践,从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并逐渐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行为和观念。我们不仅要对学生活动参与过程进行评价,而且对活动结束后的反馈也要做好评价,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二)处理好活动设计与有效教学的一致性教育学家迪•芬克依据杜威的经验课程理念,提出了“教学应为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的教学思想。“有意义的学习经历”是在一种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学习经历中,学生会投入到自己的学习中去,随之而来的是高度的活力,整个学习过程将让学生学到更多有意义的东西,这一学习经历还将以一种主要的方式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影响。[6]每一个社会实践活动都有自己的活动主题,学科社会实践活动还要基于学科知识背景,可以将单元教学的主题与学科社会实践活动相融合。学科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是为了进一步落实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能够真正在情境中感受学习相关学科知识的内涵,从而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的价值、而且通过活动的参与体验,培养能力,进而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思想政治学科的社会实践活动将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生机。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融入社会,关注民生和热点话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激发学生更多的学习兴趣和乐趣,不断提升社会调查和学术研究能力;发现问题,感受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增强自身作为国家主人的责任意识,培养世界眼光、开放意识,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信和爱国主义精神的青年学生。这正是思想政治学科育人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探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11.

[2]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S].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37.

[3]尹后庆.准确理解学科育人是课程改革深化的必然要求[J].现代教学,上海:上海教育杂志分社,2013(7):7.

[4]上海市高中7门学科课程标准调整意见[S].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1):11.

[5]佐藤学.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M].钟启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72.

[6]潘宗娟.塑造学生有意义学习经历的教学实践探索[C].上海:上海教育,2015:74.

作者:谈俊 单位: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