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中学生社会实践的思考范文

中学生社会实践的思考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学生社会实践的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中学生社会实践的思考

一、中学生社会实践的内涵

随着我国各地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开展和研究的深入,我认为应该首先明确社会实践内涵、明析中学生社会实践的具体要求,只有科学、准确地界定社会实践活动的概念与内容,才能寻求社会实践活动最佳途径,把握好社会实践活动与国家推动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关系。任何社会实践活动都有预期的目的,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目的指明了在一定的社会中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①社会实践课是一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实践为主、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课程。基于对社会实践活动研究的相关资料的检索,有以下几种观点:(1)教学形式说,认为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学校为依托、社会为舞台的广泛教学形式。②(2)非第一课堂说,认为社会实践是指相对于课堂教学以外的各种社会活动或实践环节,狭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指纳入学校教育计划的第一课堂以外的各种实践活动或环节。③(3)新课程说,研究者认为,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④从上述学者的研究以及我国目前各地中学生社会实践的效果上来看,我国中学社会实践活动是指普通中学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通过主动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联系群众的实践活动和亲身体验,不断提高思想品德和完善个性发展的活动。综合各地中学生社会实践的梳理,社会实践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军训;(2)社会劳动包括工农业生产劳动和商业、服务业劳动;(3)社会宣传和社会服务;(4)社会调查,包括参观、访问、调查、科学考察及与此有关的远足、旅游等。通过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国情意识,团队意识,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等。

二、我国中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实践学以致用,强化实用、实践目标,但操作起来却存在一些误区,实用不等于简单实践,实践也不是靠简单的身体力行和自我体验能完成的。我国中学生社会实践更严重的缺陷是社会实践缺乏一个较为科学量化的指标去评价和检验,完全靠学生自我认知、自我消化。纵观社会实践过程,存在着学生对社会实践认知度低、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化、内容简单化、考核主观化等问题。

(一)社会实践活动认知度较低中学生为了应对升学的压力大多重视在校期间的考试课成绩,缺乏对社会实践的深刻理解与认识,不知道什么是社会实践,为什么要开展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对自己所具有的意义等。通过对4所学校近100人的随机问卷,证实了学生对社会实践认知度底的客观事实。许多学生认为实践是学校的安排,去实习是为了完成任务。对社会实践产生认识上的错误,这与学校的要求不严、管理落后、考核简单都有密切的关系。学生的认识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对学业考试没有帮助、对升学没有什么好处,因此,对于社会实践消极对待,能够不去的尽量不去。

(二)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化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学校都会利用假期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这对“假期不谈学业”思维的学生来说不能接受,因为他们早已把寒暑假期假定义为学业水平的“查漏补缺”时间,家长、社会的升学率思维致使许多学生对假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态度消极,应付了事。教师基于教书育人的理解,对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普遍持不重视、不关心的态度,因而未能对其社会实践过程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管理,致使此项工作成为了一个只追求表面形式的活动。学校要求学生提交一份调查报告或实习日记,但形式上随意性强,逻辑性差;报告、日记的内容与社会实践几乎没有任何关联,和一篇流水账几乎没有区别。而很多学生都只参加一两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就能写出一个社会实践报告,或是有的学生索性就找个熟悉的单位盖个章,再自行编写一份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甚至直接从网上拼凑一篇。

(三)社会实践考核体系主观化社会实践方式的多样性导致社会实践考核的复杂化,然而,评价体系和标准的不一致,造成主观化、简单化的考核方式普遍存在。大部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每年都是固定的格式,没有任何的新意和创新,而学校也不组织相关专业人士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审查和评阅,不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提出意见和建议,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反馈和评价体系。学生社会实践的实际的考核结果并没有反应社会实践过程的努力程度,甚至是背离的,起到了反向激励作用。

三、完善我国中学生社会实践教学的措施

(一)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社会实践项目化是解决学生社会实践形式化的最佳途径。项目化就是从每次社会实践目的出发,把中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分解为若干个研究课题或活动,以项目的形式开展,通过对项目的管理,使学生社会实践走上一条科学化、长期化的健康发展道路。将社会实践的项目化有机结合是提升社会实践效果和学生兴趣的契合点。如在军训、学农活动等实践中,将实践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有自己明确的完成项目,对每个小组项目应该经过完整规划,如项目初审、项目立项、项目管理、项目结项等,只有具体的量化,才能有明确的分工,才能使每个同学有自己的实习角色、任务。社会实践的项目化成为社会实践成功的第一步。

(二)优化社会实践平台中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开展学生实践活动的平台。学校要注重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实践基地的建设对中学生更好的了解社会实践的意义有重要作用。比如,国情教育必须是在有纪念意义场所或者体现特殊历史事件时间段,以当事人的亲历介绍、或还原历史等形式强化效果。实践基地建设是中学生参与到社会中的一个良好途径,首先,社会实践基地要配备比较好的指导老师,确保学生能够得到有益的指导,使学生在实践中真正能够得到锻炼,思考社会问题,并能够将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其次,带队老师要保持与实践基地与单位的有效联系,督促学生注意实践细节,顺利完成社会实践。

(三)优化社会实践考核机制学校如果没有对学生社会实践进行有效是考核激励机制,即使资源再丰富,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觉悟再高,社会实践也难以朝着既定的目标顺利进行。因此,优化社会实践考核机制至关重要。一方面是优化指导和监督社会实践的指导教师和辅导老师等,实行考核“挂钩”制,将社会实践与工作量、职务(称)晋升、年终考核评奖等挂钩,使教师真正把对社会实践的指导和监督工作当作自己职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来认真对待。对学生社会实践考核应进一步量化,即社会实践的时间、社会实践项目的落实、社会实践项目的评定、社会实践单位的评价等,量化环节、量化比例、量化标准,使每一个学生社会实践成绩与社会实践的努力程度成正相关,起到正向的激励作用。同时,把学生社会实践与其在校时期评奖、评优甚至和毕业升学相挂钩,使社会实践成为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奖励、荣誉乃至最终毕业的一道门槛。比如江苏省已经将社会实践作为中学生毕业的必修课程,上海也将社会实践与中学生的毕业升学挂钩,提高学生、家长对社会实践的重视。

(四)完善社会实践的社会支持系统社会各个阶层的重视是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效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社会各界应重视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要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条件,提供便利。基层政府应当制定社会各方面支持中学生社会实践的具体办法,为中学生社会实践创造有利条件。社会各界要加强有关中学生社会实践网站建设,构建社会实践网上工作平台,解决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只有社会方面提高对中学生社会实践的认识,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够达到最终的目的。

作者:肖宜南 单位:上海市七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