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实践资源不足,分布不平衡虽然相比以往,当下的校企合作已达到了一个较高平,但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企事业单位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关注程度还不够,使得高校社会实践资源总量无法满足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需求。学者刘同国在对企事业单位关于接收大学生前来进行社会实践所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约有48%的单位非常欢迎大学生前来进行实践活动,约有48%的单位表示既不排斥也不由衷欢迎,还有约4%的单位持排斥态度。由此可见,过半数的企事业单位对于接收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没有太大的热情和积极性,这表明企事业单位对于接收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关注程度不够。与此同时,刘同国针对高校师生所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有37.04%的大学生认为联系实践单位是社会实践中最困难的环节,此选项所占比例最高,有21.7%的教师也有同感。从这些调查可以看出,高校师生对于联系实践单位的担忧与企事业单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关注程度有直接的关系。由于在社会中企事业单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多采用漠不关心的态度,造成高校社会实践资源总量不足,从而导致了高校师生对于联系实践单位进行社会实践的担忧,加之高校普遍开始重视社会实践,并对社会实践加以强制要求,导致许多大学生陷入了两难困境,于是就产生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做法,各种盖假章、假实践的现象层出不穷。除此之外,高校社会实践资源配置的不平衡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实践的效果。分布不平衡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方面,是我国高校社会实践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无论是在东中西三大地区的分布还是在各省间的分布都不平衡,尤其是优质社会实践资源的分布,已经出现严重的东西部的两极分化,这势必会对全国和各地高校大学 生社会实践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例如,许多高校由于是综合大学,设置了一些与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结构不相符的专业,导致这些专业的学生在进行社会实践时困难重重。另一方面,同一地区的高校在社会实践资源的占有上也很悬殊。现在我国几乎所有高校都在向综合类院校发展,这使得各高校开设的院、系、学科更加丰富和多元化。如:以教师教育见长的师范大学里也会有工科专业,农业大学里也有语言类学科,理工院校里也有艺术、文史类学科,等等,这导致高校社会实践资源更加紧缺。一般来讲,以工科为主的院校与企业联系较多,学生的社会实践可以通过学校安排来完成,有时还会出现实践资源局部过剩的现象,所以这类学科社会实践效果一般较好。但其他学校,尤其是艺术文史类学科,有时学生只能自行联系实践单位。正是因为高校社会实践资源不足和不平衡造成高校不能统一给学生安排实践单位,又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指导,学校仅凭学生的实习报告来鉴别其实践的真伪和实践的效果,一些学生就在学校与接收单位之间沟通断层的情况下,对社会实践进行造假,将社会实践与“盖章”等同起来,导致大学生社会实践流于形式。
2.对社会实践认识上有偏差由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使得教师认为学校的主要职能就是教书育人,至于学生是否全面发展及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能否并驾齐驱则不关我事。由于教师对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和真伪普遍持不重视、不关心的态度,因而未能对其社会实践过程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管理。此外,大学生还保持着中学时老师强制完成任务的惯性思维,只是想完成任务了事,因而在社会实践上造假现象屡见不鲜。另外,社会实践基本安排在寒暑假中进行,这对保有“假期不谈学业”思维的学生来说不能接受,因为他们早已把寒暑假定义为休假期,所以,在此期间,学生极度厌恶和反感与学校的作业和任务挂钩的事情,致使许多学生对假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态度消极,应付了事。更有学生将社会实践报告戏称为“暑假和寒假作业”,社会实践流于形式也就成了一种必然。
3.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控机制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机制,导致大学生在进行社会实践时不知要实践什么、为什么实践和如何实践仅凭着自己的感觉和社会资源来寻找实践单位,确定实践目标,造成了实践的盲目和随意,使得许多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虚多实少,流于形式。基于上述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在高校内部如果没有一个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指导、监督的机制,即使资源再丰富,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觉悟再高,大学生社会实践也难以朝着既定的目标顺利进行。而在学校实践资源并不十分充足、师生思想觉悟还达不到理想高度的时期,一个行之有效的指导、监督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似乎这也是最简单易行、最快捷的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落实的手段。
二、解决大学生社会实践流于形式的对策
1.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资源共享体系针对社会实践资源总量不足和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我们认为,地区内各高校间应该达成共识,建立起社会实践资源共享体系,这对于贯彻和落实大学生社会实践来说势在必行。大学生社会实践资源共享体系建立主要应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建立高校内各学科间社会实践资源共享体系。以高校的整体利益为目标,以主要学科和优势学科为主,依托与企事业单位长期以来达成的默契和建立的关系,争取更多的非优势学科观摩和见习的实践机会,将这些机会分享给非优势学科的学生,并以此作为学校年终对各学院、学科管理工作考核的附加指标。二是建立区域内校际大学生社会实践资源共享体系。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区域高校分布大都呈现出相对综合的态势,这就使得在区域内建立起社会实践资源共享体系成为可能。区域内高校应取长补短、合理配置并充分共享大学生社会实践资源,以使社会实践资源价值最大化。教育主管部门应做好有效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并从外围激励和保障区域内校际大学生社会实践资源共享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2“.三方联动”,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效开展针对高校师生在观念上忽视社会实践的现象,其根本对策就是转变观念。但观念的转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主要在于教师和学生的自觉意识,同时还需要一定的规章制度从侧面进行推动以达到辅助和加速的作用。任何问题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所以解决起来也应是一个系统工程。大学生社会实践架起了社会和高校联系的桥梁,除了学校这一影响因素外,政府和社会对社会实践的看法也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进行。更确切地说,直接影响到社会实践的主体——大学生。因此,应该建立政府、社会和高校“三方联动”的体系,共同谋划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政府层面主要解决社会实践资源的配置问题,社会层面主要解决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心态转变和价值观形成问题,高校层面则主要解决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管理和指导问题。(1)政府层面社会的经济与科技发展,关键在于人才,而大学作为孕育社会人才的摇篮,自然应该受到政府的重视。欧美国家之所以在战后短短几十年中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社会保障程度高,关键就在于人才的培养。英国在1987年出版的《高等教育——应付新的挑战》白皮书中指出,“政府和主要出资机构要不遗余力地鼓励和赞助高等院校,旨在使之与工商业关系更加紧密。同时,政府还要启发工商业发现同教育密切合作的益处及价值”。英国政府规定,如果企业和学校联合培养学生,可按接收学生数量给予适当免税鼓励。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1990年签署了标志着“服务美国”计划正式开展的《国家和社区服务法案1990》,向全美高等教育中的示范性(全国)服务计划拨款,以支持服务学习(服务学习是指高校采取服务社会的社会实践方式,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形成本国的价值观,树立社会责任感,与此同时,将所学理论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克林顿总统1993年签署了《国家和社区服务信托法案1993》,不仅重申服务学习的重要性,而且成立负责管理“学习和服务美国”“美国团”等计划的国家和社会服务公司,联邦政府通过“美国团”计划向高中毕业生、大学生提供社区服务机会,以支付未来高等教育的费用,换取津贴或偿付教育贷款。由此可见,国外在政府重视和支持下的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取得了较好成效,值得我国借鉴。我国政府首先应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促进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的沟通。其次政府应建立一系列激励机制,例如税收减免等来提高企事业单位接收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并使它们可以从中获益,使这些单位主观上愿意接收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这类措施可以使高校追求的教育资源最大化和工商业追求的成本最小化有机结合起来,以促成高等院校和工商业联合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模式的形成。与此同时,政府还要拨专款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并设立各级监督机制,对社会实践的效果和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2)社会层面从国外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成功经验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国家,其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输出形式中勤工俭学占了很大比例。据调查,日本大学生课外参加工作的比例高达98%,德国也有50%以上。这些学生一方面是因为部分人家庭条件所限,不得不通过打工来完成学业,但更主要的原因在于,这些国家的青年人独立意识非常强,很多人普遍认为,在成年之后再依靠父母资助或贷款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就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中普遍存这种推崇独立的风气,使得这些国家的大学生主动、自发地参加课外工作和社会实践的热情较高,因而其社会实践收效较好。另外,假期打工在许多国家也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模式。在美国,学生若能在假期找到一份有薪工作,说明其已具有了相当的工作能力。假期打工是个人与社会融合的过程,可使其深切体会到工作的艰辛和知识的缺乏,从而激励其用功苦读,并使其带着实际问题回到课堂。可见,崇尚独立自主的社会风气推进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施。在我国社会中也应形成这种崇尚自立的风气,从而进一步消除大学生在面对社会实践时的畏难和恐惧心理。尤其是针对学生难以联系实践单位而产生退缩时,要使大学生明白,即使在寻找实践单位困难的情况下,也愿意为了证明自己的适应社会能力和独立生存能力去不断寻找。同时,实践单位越是难以联系,就越能给学生在寻找到实践单位后带来成就感和自信,增强今后在学习和就业方面的信心。(3)高校层面国外许多高校,专业实践或实习多属正规教学计划,予以一定学分。在美国,学校注重利用社会环境进行教育以适应社会需要。在大学里课时少,教师讲授少,学生独立活动多。美国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和服务,约有4/5的院校允许学生代表加入至少一个管理机构,其中有14%的校董会有学生代表,有41%的院校允许教师聘任委员会接受学生担任委员。高校的重视和支持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了良好环境,在显性和隐性层面给了大学生以有效的指导和管理,这不仅仅是对实践任务的上传下达,而且是对实践的有效疏导和管理。因此,要使大学生社会实践不流于形式,其重点在于寻找到问题的内因所在,这个内因是大学生的思维观念被禁锢。要打破这种思维禁锢需要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多方共同努力。其中学校规章、制度将起到辅助和推动作用,而在政府重视和推动下,在社会中形成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利的风气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建立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机制建立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机制,首先要对行动主体进行约束,使他们真正负起责任来,以保证整个机制的顺利运行。就大学生社会实践来说,行动主体就是指导和监督社会实践的相关学校工作人员和学生工作方面的教师和辅导员等。正如广东金融学院“七个挂钩”中的一些针对教师的“挂钩”一样,将社会实践与教师工作量、职务(称)晋升、年终考核评奖等挂钩,使教师真正把对社会实践的指导和监督工作当作自己职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来认真对待。其次,对于学生来讲,类似的“挂钩”同样有效,如同秦朝商鞅变法中为发展耕战而采取的“利出一孔”政策一样,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其在校时期评奖、评优甚至和毕业升学相挂钩,使社会实践成为大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奖励、荣誉乃至最终毕业的一道门槛。国外大学为落实社会实践也采用了类似的措施,将社会实践列入正规教学计划,作为获得学分的要求,明确规定实践时间和科目,并作为有资格撰写毕业论文的硬件条件。我国已有许多高校采取类似方法,但收效甚微,这是因为学校只将类似措施停留在指导阶段,而没有重视监督和控制的落实。再次,针对监督和控制方面的不足与缺失,学校可以采用一些新型管理方法,不但可以减轻学校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达到较好效果,而且还能让学生自愿接受监督,并成为监督的主体。如让学生自治组织参与社会实践的监督和控制过程。这就要求学校要充分放权、授权,使大学生自治组织真正自治,使学生对自治组织负责。另外,还可以将与实践单位或所在地相近的学生结成实践小组,各成员彼此负责,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学校则以走访调查、电话调查或函调的方式进行不定期的抽查,一旦发现组内某成员实践不属实的情况,该成员就将受到严厉批评和惩罚,同时,组内其他成员也会因对其“关心不够”而受到批评和惩罚。
关于学校学生自治组织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监督机制的建立,许多国家和地区高校学生会的做法对我国高校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都有借鉴意义。如香港大学学生会成立于1912年。在1949年,香港大学学生会向香港警务处注册成为独立组织社团,其运行时不会受到香港大学行政管理层的影响,与香港大学的关系不是隶属而是合作关系,其目的是共同更好地为港大学生服务,表达港大学生的意见,充当好港大和学生之间的融合剂。因此,香港大学学生会对港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监督就可以不受港大学校制度的干扰,对学生社会实践进行直接监督。在监督方式上,香港大学学生会用民主审议的方式来确定,监督政策从学生中产生,符合民意,然后再运用到学生监督管理中去,执行的效率和效果都明显优于学校监督。由于香港大学学生会是独立于香港大学的法人组织,拥有相当可观的经济收入,所以,香港大学学生会在实施监督和管理大学生社会实践时有了经济保障和支持。但是港大学生会也不是万能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香港大学的课程内容,香港大学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学校支持不够、制度缺失和行为不利等,港大学生会又可以充当学生的民意代表与学校进行交涉,使得大学生社会实践得以在学生会和学校的双重监督下进行,从而充分保证了实践的效果。
这种学校监管和学生自管相结合的模式很值得内地大学加以借鉴和学习。首先,学校应当对学生自管组织充分放权和给予更多尊重,多指导少指使,使之真正对学生负责。其次,学校应尽可能地给予学生自管组织以资金支持,将学生自管组织的活动经费列入学校日常开支的固定项目中;同时,学生自管组织应多设立外联部门,以积累社会资源。再次,学生自管组织要切实将监督学生社会实践作为重要工作任务来执行,并制定相关规则来约束学生组织管理人员的行为,以防止在监管中的不作为或乱作为的现象出现。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项对学生、对学校、对企业和对社会都有利的举措,但是,当下我国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施和落实情况不容乐观,存在许多问题。现在我们必须通过政府、学校及其相关组织、学生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资源的协调和有效配置、社会观念和价值观的培养和改变、监督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来有效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施和落实,以达到社会、企业和学校的互利共赢,使大学生社会实践不再流于形式。
作者:王鲁楠贾林祥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