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社会生活下的高中作文教学范文

社会生活下的高中作文教学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社会生活下的高中作文教学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社会生活下的高中作文教学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其核心是“生活即教育”,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主张“生活即教育”但并不意味着生活等同于教育,而是说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反对死读书,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能力。而今天的教育,除了教与学,没有多少机会让学生真正地走向社会生活。笔者认为,把语文教学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真正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周围有利的环境和信息是中学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方向。

一、引导学生向生活实际延伸

亲身体验的生活是学生感受最深刻、写起来最生动的素材。特别是高中作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留心观察生活,学会主动捕捉生活中的素材。高中必修1“写触动心灵的人与事”这一内容时,学生常常脱离实际生活,胡编乱造,无病呻吟。写作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对生活的描摹和承载。一旦脱离“生活”这个最基本的“活水源头”,作文当然就文思枯竭,毫无灵气,甚至有不少学生竟然不惜通过让父母在笔下死上一回唤来自己的觉醒。其实伟人的叱咤风云,惊天动地的大事,生活中的天灾人祸,固然能触动人心,但是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场景会引起情感的共鸣或理性的思考。鉴于许多学生都是来自农村,笔者让学生回顾和翻捡自己的人生经历,搜寻自己独有的生活,引导学生思考农民的性格特点,从外貌、动作、语言、性格等方面对农民进行描写叙述:生A:黝黑的脸庞,瘦削的身体,粗糙的大手,佝偻的脊梁,这就是农民。生B:那个周六,妈妈让我带些水去田地里给爸爸喝,远远就看见地上堆放着满满一地的水稻。烈日炎炎,爸爸驼着背一把一把将水稻割下来,没有叫苦叫累,脸上没有劳累,没有痛苦,只有丰收的喜悦。

生C:滚动的汗珠,浸透的汗衫,急促的喘息,挥动的锄头,这就是农民。生D:他们耕种着田地,耕种着希望,也耕种着自己的身体。只要不是劳累过度,他们根本就不用跳广场舞,瘦削的身体里蕴含着无穷的力量。生E:热情的招待,坦率的性格,憨厚的笑容,朴实的话语,这就是农民。生F:俺们虽然穷,可这多付的钱说啥俺们都不可以收啊!只有俺们用汗水换来的钱,心里才踏实……”这是我们家装修时雇来的泥水工婉言谢绝加班费,他虽然没有说出哲理深奥的话语,但这普普通通的几句话,却深深地感动了我,感动了我们一家。紧接着笔者又引导学生思考农民的反面性格,比如保守、愚昧、狭隘、吝啬等。学生写道:每当村里举行庙会的时候,大人们恭恭敬敬地跪倒在地,虔诚地叩头祈福;他们不惜重金捐赠香火钱,以表示自己对神明的崇敬之情。他们省吃俭用,抬着贡献给神明的整猪整羊等供品,焚香燃表。那些饱受慢性疾病折磨的老年人,他们省吃俭用,却为了购买“能治病”的保健品而一掷千金。可最终结果是,这些钱都打了水漂,有的甚至太轻信保健品能治百病的宣传,而因此耽误了治疗。

二、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社会

陶行知先生认为“学校不是道士塔,和尚庙,必须与社会生活息息相通。要有化社会的能力,先要情愿社会化”[2]。后来,他把“学校社会化”进一步发展为“社会即学校”理论,并称“这种学校是以青天为顶,大地为底,二十八宿为围墙,人人都是先生都是学生都是同学。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每个人置身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处于千头万绪的大小事件中,教师要教会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学校也是一个小社会,教会学生把校园小社会与时代大社会联系起来,把学生的写作思路从校园引向社会。有一次,笔者和学生在食堂进餐,发现有的学生一大碗的米饭只吃了一点点就扔掉了,于是笔者就叫学生评析这件事。有的学生无从下笔,有的学生通篇只讲倒掉可惜,有的学生说米饭不该搁在饭桌上而应倒到饭桶里,有的学生写这里的米饭太硬了。这样的习作就很平淡,言之无物。笔者乘机引入“光盘行动”的公益宣传广告语并让学生拟写: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盘内一分钟,厨内更多功。食不净则多病,食不尽则多蝇。

古诗《锄禾》你我读,盘中餐苦当记住。倡勤俭剩宴不再,讲节约光盘添彩。光盘行动,拒绝中国式“倒饭”然后趁热打铁又布置了一篇“节俭养德”的话题作文:围绕“光盘行动”,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体裁不限。有个学生这样写道:当你得知“我国消费者每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就分别达800万吨和300万吨,最少倒掉了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的时候,你还能为自己对食物的漠不在意而心安理得吗?当你知道你随意倒掉的剩菜剩饭,很可能是2亿人的口粮的时候,你还忍心再去酒店餐桌上做一场场无关真情的秀吗?加入“光盘族”,一起对“浪费”说不!还有一个学生写道:当下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有些人感到“光盘行动”让他们不自在、没面子,他们暗度陈仓。豪华宴请由高档饭店转战偏僻私房菜,名义上是工作餐,实际上海参、鱼翅样样不少。他们套上勤俭节约的“马甲”继续奢侈浪费,这种现象须高度警惕:以“光盘行动”为旗帜消除铺张浪费,已时不我待。当然,勤俭节约风气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所能促成,要沉淀为中华民族性格中的永恒经典还是“任重道远”。但我坚信这一支“光盘style”绝不会只是一场流行风。

三、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参与社会

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们的生活充实到某种程度,自然要说某种的话,也自然能说某种的话”。社会生活才是写作的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只有来自真实生活的作文,才符合写作的自然心里。我们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认识世界,认识社会,判断是非,增强社会责任感。可是农村中学的学生由于条件限制,校园生活比较单调,参与社会的机会不多。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接近生活,融入社会,就地取材,开发作文教学资源,拓展写作空间。

1.通过写游记、社会调查等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投身社会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把语文教学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大课堂。带学生接触社会,观察人生百态,从而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举办参观、访谈、搞社会调查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多接触社会,增强情感体验。参与社会的形式可以多样灵活,班级性的,分小组的形式,也可以是个人的。比如高二年寒假时笔者布置了如下作业:(1)介绍家乡的春节习俗或春节期间自己参加或经历的事情活动(2)①写出父母经常为自己做的5件事。②写出自己经常为父母做的5件事。(3)假期里两则重大的时事新闻事件(政、经、科、教、文类)简述及感想评论(每则的事件简述及感想评论都不少于80字)。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是开拓学生写作天地的有效途径。只有深入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接受各种各样新奇的、多角度、多层次的信息刺激后,学生的写作意识就会变得活跃,学生的情感才会激发,积淀在心底的感情像喷泉一样汩汩涌出,这样,他们就会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生活的独特体验是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写作,在作文实践中感悟生活。

2.利用多媒体教育工具引发学生体验和思考社会生活现在的高中学生离电子信息媒体越来越近,网络、电视等对学生的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但学生并没有把这些信息转化为自己的写作语言,不少学生写作不是通过加强阅读来增加阅历,而是依瓢画葫芦,拿他人的优秀作文满分作文来模仿,甚至抄袭,缺乏生活体验和社会气息。一篇作文从思想到语言,从选材到结构,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没有属于自己的认识。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认识生活、品味生活,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感悟和人生体验。比如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这场深重的灾难对人们的心灵产生强烈的触动:生命的脆弱和宝贵、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等。笔者让学生观看视频《汶川大地震感人瞬间》,凤凰卫视的《直击汶川大地震》,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报纸、电视、广播去关注此事,并汇编了大量的素材,让学生掌握大量的资料,再让学生自选角度进行写作,书写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在这次作文中学生大多能言之有物,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写出真情实感,写出生活感悟,有的思想还比较严密深刻,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再比如辽宁文科状元刘丁宁离开港大回高中复读,称北大更适合的时候,我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从刘丁宁的角度,学生看到一个有主见的状元,懂得选择适合自己的是一种境界;从教育的角度,学生开始反思37个“高考季”过去了,无数状元诞生了,但没有能在当今潮流中充当弄潮儿;从社会的角度懂得用平常心来看待。可见,利用多媒体教育工具可以把学生从狭小的学习天地中解放出来,有助于拓展视野,积累写作素材,发展思维。

总之,作文教学应该是授学生以“渔”,而非授学生以“鱼”。教育者有义务把学生引向社会,让学生了解社会,感悟社会,才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禀赋天资,启迪学生智慧,使之形成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作者:陈淑粉 单位:漳州市龙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