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社会学视角下志愿服务的价值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社会服务公益团体的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级团组织、青年志愿者组织规范注册的青年志愿者超过3124万人。“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在2500多个县(市、区)开展,结对农民工子女较为集中的学校2万多所,覆盖农民工子女超过320万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8年来,累计选派10万多人奔赴西部基层;“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已组织近500名青年志愿者先后前往老挝、埃塞俄比亚、圭亚那等19个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开展教育、医疗、农业、管理、文体等方面服务;“研究生支教团”开展12年来,从国内近百所重点高校选派近5000名志愿者赴中西部贫困地区支教。由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35个省级协会、5000余个地市和区县协会、近2000个高校志愿者组织以及13万个志愿者服务站(服务中心、服务基地)组成的中国性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网络基本形成。这对于国家形象与社会风气的积极发展有正面影响。但是,这样的群体面对着以下问题:不同背景的成员如何整合;个人、群体、组织因人、事、物导致观念差异,冲突问题产生;今昔国际环境变迁,在这种环境下,群体、组织应运用何种方式或策略领导。早期较多志愿者是服从式的奉献观念,自愿参与但对机构的工作安置区域或服务内容,较少明确地表示出自己的好恶与主观的抉择;而目前的社会风气逐渐鼓励志愿者个人勇于认知:参与志愿服务为合同允诺行为,不但要对机构负责也要满足自己的需要,因为合适的发展才是个人可持续经营的根本。
综上所述,群体、组织间的成员行为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本研究据此考虑,就以社会学视角探讨志愿服务的价值及意义,又依本研究文献探讨发现,在国际间群体动力的研究和运作,正值受重视期间,以社会学视角探究社会服务公益组织以及其志愿服务的价值及意义,尚未多见。
二、志愿者组织的社会团体动力分析
当前,我国已涌现出594个社区志愿服务品牌。但是尽管如此,我国社区志愿服务总体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存在资金来源渠道少,法律制度建设落后,居民参与面不广,专业化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和困难。本研究基于社会学视角并引用社会心理学中有关态度中价值与行为的见解,对志愿服务价值与意义进行分析。许多团体的组成有其特定的工作,或是任务,有所要达成的使命、宗旨的不同和成员组成规模差异。导致有大小团体分别及前述各种类型团体,而团体发展阶段衍生的问题,因人、事、物的影响,促使紧张、不安、冲突、价值观差异、人格特质有别等等,从团体动力的角度考虑,就特具意义。社会问题的探讨实不宜仅观其表征现象,而疏探其心理层面,应结合学理与实证研究效能,针对当前各种问题现象探求其潜源成因,并寻求比较周延性处理方案,社会问题虽少数社会精英份子所觉知并提出,但应引起社会共识,并形成社会共力,才能发生改善效果,因此问题改善的关键应涵盖理念、制度、行动的整个系统。个人应如何有效适应其所身处的周遭环境中的人、事、物以求得最大快乐和幸福遂为现代人亟需要思考的课题。
三、社会学视角下志愿服务的对策及其意义
经由研究发现,志愿者组织在不同发展阶段会产生不同问题。获得志愿者的协助,既是志愿者组织发展的重要任务,管理人员对能提供协助的人士,可以某些激励来引导、要求他们同意贡献时间与服务。虽然志愿者组织的地位越高形象愈好,对其寻求协助有正面的助益,但组织也必须提供其他的利益给与志愿者,这月上部份的原因:所有的志愿者组织,都会面临实质的竞争,是无可讳言的这由于参与的善心人士也会在其多余或规划的时间中,参与各种其他活动,为了要获得他们的协助,志愿者组织所提供的利益,应能超越志愿者所预期会产生的负担。志愿者组织必须了解其本身的使命与自身的优缺点。然后,应对团体内部条件、外部环境进行研究:社会趋势、竞争者、与目标群,基于策略规划还必须选择目标区隔,并且发展出具吸引力的志愿者计划。志愿者组织的管理人员必须了解改变是组织历程中的宿命,问题的产生是团体发展阶段的必然,而不要太过于缅怀以往的成就,因为时间的推移,会造成管理人员的做事态度形于僵化,而使得行为难以改变。但可藉以对了解组织历史发展、目前情况与其本身改变中的角色,而向可能参与的潜在志愿者群和现职志愿者们实施团体动力的运作整合。因此,对于志愿者的参与、招募、培训、管理、评估要适应新的发展要求,避免行政人员与志愿者间的冲突,促使志愿者任务专业化,留住志愿者。
本质上管理不仅是技术生产理论的分析面,亦是人群价值取向的探究面。甚至,有时人群间互动关系,对组织生产力或组织的维持与运作,反比技术性生产层次来得重要与贴切。志愿服务对于团体提供了:a、节省人事费用;b、使用志愿者可提升活动能力;c、帮助组织的运作;d、志愿者可冲击一些新观念;e、使用志愿者可扩大社会影响。可以看出,志愿者在组织服务中能够提供力量协助机构达成方案目标;提供运作支持的服务给组织;在组织对权利和义务的要求下,组织中充分发挥专长,达成任务(使命与宗旨)。最后,跨文化志愿服务的教育、教练有必要及早实施。
作者:张毅 单位:南通大学杏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