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社会网络和创业资本视角的创业意向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以高校在校生为研究对象,选取合肥市六所高校学生做抽样调查,研究个体的社会网络和创业资本与其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个体的社会网络和创业资本都能够对其创业意向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在个体的社会网络和创业意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个体的创业资本不通过创业自我效能感而是直接影响其创业意向。
关键词:
社会网络;创业资本;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意向
一、引言
创业意向是创业行为的最好预测指标,是了解创业行为的中心点。因此,个体创业意向的研究理应成为对其创业研究的最佳切入点[1]。Krueger构建的创业意向模型表明,具有创业意向的个体才有可能会采取创业行动。同时,个体的创业意向越明显,其创业的可能性就越大。通过梳理国内外研究综述发现:围绕个体的创业意向,国外学者对其概念的界定、测量量表的设计、实证模型的构建和影响因素的探索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2]。国内学者则主要从个体背景因素、人格特质、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教育和创业环境等视角分析了其对个体创业意向的影响[3]。然而,当前学界对个体的社会网络和创业资本对其创业意向影响方面的研究较少。考虑到中国是个注重关系的社会,个体的社会网络在帮助其获得创业资源和发现创业机会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4]。同时,筹措创业资金难是个体创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尽管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都对个体创业给予了相应的资金支持,但仍不能满足他们创业对资金的延续性需求,导致他们面对创业望而却步。因此,关于个体社会网络的强弱及其筹集到的创业资本多少是否会影响他们的创业意向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当代大学生为主要研究群体,选取了合肥市六所高校的学生,通过随机抽样发放问卷获得的最新一手数据研究了个体的社会网络和创业资本与其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并验证了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因变量(创业意向)和自变量(社会网络和创业资本)之间是否存在中介效应。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创业意向相关理论基础
1.创业意向的概念Bird是最早提出创业意向这一概念的学者,他认为创业意向是讲创业者的注意力和行为引导至某个特定目标的心理状态[5]。Thompson认为创业意向是个体准备创办新企业的一种信念并在将来的某个时间自然而然将其付诸实施[6]。2.社会网络理论社会网络理论认为社会网络中的元素彼此之间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联系,网络中的人们不需要彼此认识,他们只要属于同一个社会网络就可以共享这一网络资源和信息。Aldrich认为社会网络同时考虑了个体及社会因素,适用于解释为什么有些人在创立和经营企业方面做得更加成功[7]。3.创业自我效能理论Chen等学者认为创业自我效能感比较高的个体更有可能抓住机会创业,并且更有可能在应对困难和风险方面做出持续的努力[8]。Luthans认为创业自我效能是创业者对其自身是否有能力能够影响周边环境并获得创业成功的信心[9]。
(二)社会网络、创业资本对创业意向的主效应
Westerberg认为创业者个体的社会网络会影响其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10]。创业资本是投放于创业企业的一切货币资本,如创业主体的自有资金、创业主体的家庭成员或朋友提供的资助以及银行担保贷款等[11]。Kim和Aldrich通过研究发现:创业者个体获取资源的能力高低决定了其创业活动能否成功启动,创业者常常可以借助社会网络获得所需要的资源和信息。而那些拥有丰富社会网络的创业者往往可借此得到他人难以获取的资源[12]。个体的社会网络情况和创业资本筹集情况如何,它们是否会显著影响其创业效能感及创业意向,还有待进一步检验。由此提出以下假设:H1a:个体的社会网络对其创业意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H1b:个体的创业资本对其创业意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三)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
Zhao引入创业自我效能感这一变量构建的创业意向影响因素模型证实了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前提与创业意向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13]。吴晓波等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大学生创业意向的高低,取决于其创业自我效能感和能否有效获得创业所需的资金和信息等。同时,大学生的创业意向也会受到社会网络成员的思想上的影响[14]。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认为创业自我效能感在个体的社会网络和创业资本对其创业意向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于是提出如下假设:H2a:创业自我效能感在个体的社会网络对其创业意向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H2b:创业自我效能感在个体的创业资本对其创业意向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样本本文选择了合肥市的安徽大学、合肥学院、安徽大学江淮学院、安徽三联学院、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和合肥财经职业学院六所高校在校学生为问卷调查对象。从高校的层次来看基本涵盖了一本、二本、三本和高职四个层次。同时,所选择的六所高校专业结构也基本都涵盖了经、管、文、理、工等几大类主要专业。实际问卷发放时间在2015年9月-10月,通过进入各样本学校采用随机抽样的形式共发放纸质版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62份,回收率为90.5%;剔除无效问卷43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319份,有效回收率为79.8%。对问卷的剔除有严格的标准:(1)问卷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题目未回答;(2)问卷大部分题目的答案相同;(3)答案有明显乱填或前后矛盾的情况。符合以上剔除标准的问卷全部视为无效问卷。
(二)问卷设计变量的测度
本文各变量所采用的测量量表主要来自国内外核心期刊所发表的学术界公认的量表,并立足我国的语言环境对量表进行了翻译和修改后得出最终量表,从而保证了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整个问卷设计的内容包括大学生的社会网络(以社会网络测度)、创业资本、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等变量以及调查对象的基本背景信息。一般而言,5分制已经足够包含比较广泛的被调查者意见且不易引起其填表过程中出现厌烦情绪[15]。问卷中各变量的测度工具与方法如下:1.创业意向的测度创业意向的测度主要应用Thompson(2009)的个体创业意向量表(IEIS)[16]。该量表由6个题目构成,其中第二、四、五题为反向计分。该量表已经过国内外学者多次实证检验并被学术界广泛认可和采用。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创业意向的Cronbach'sAlpha系数为0.866。2.社会网络的测度本研究选择国内外社会网络研究中普遍应用的测量题目并采用自我中心网络分析法测度社会网络这一变量[17]。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社会网络的Cronbach’sAlpha系数为0.837。3.创业资本的测度创业资本主要通过设计的一个题目来进行测度。问卷同样采用李克特五度打分法,用不同分值来体现题目中的问题反应程度,来揭示变量变化程度的强弱程度。具体题目为:如果打算创业,您大概能够筹集多少创业资本VC(含自有和融资资本)()。4.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测度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测度主要应用了立农(Linán)设计的量表[18]。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创业自我效能感的Cronbach'sAlpha系数为0.769。
(三)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SPSS19.0和AMOS统计软件对319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四、实证结果分析/数据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数据分析时,首先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有助于发现其内在规律。本研究主要从学校、性别、生源地和学历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二)主效应和中介效应分析
1.主效应分析
根据问题的性质,本研究选用多元线性回归来验证个体的社会网络和创业资本与其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所涉及的假设进行验证。分析结果如表2显示,个体的社会网络与其创业意向的回归系数为0.392,其显著性水平为0.000<0.01,表明个体的社会网络对其创业意向的正向影响显著,假设H1a也得到了验证。个体的创业资本与其创业意向的回归系数为0.088,其显著性水平为0.087<0.1,表明个体的创业资本对其创业意向的正向影响显著,假设H1b得到了验证。
2.中介效应分析
当原模型中加入创业自我效能感变量以后,新的模型所对应的调整后的R2值从0.158显著性地提高到了0.199,模型解释力增强。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回归系数为0.251,其显著性水平为p<0.01,表明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显著。个体的社会网络回归系数由原模型中的0.392减小为0.251,且其显著性水平为p<0.01,表明个体的社会网络与其创业意向的关系在加入创业自我效能感这一变量之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也证明了个体的社会网络对其创业意向的影响是部分地通过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来实现的,即创业自我效能感在个体的社会网络对其创业意向的影响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假设H2a得到了验证。个体的创业资本的回归系数数据不符合传统研究的预期,说明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资本对创业意向的影响中不起中介作用,假设H2b未被得到验证。
五、研究结论与讨论
本文采集了合肥市的六所典型高校的在校学生有效问卷获得319份有效样本,分析了社会网络、创业资本、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社会网络和创业资本都能够对创业意向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网络可以通过有效提升个体的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水平进而影响其创业意向。个体的创业资本状况却不能对其创业自我效能感产生显著影响,而是直接影响其创业意向。这是对社会网络理论、创业自我效能理论在创业研究应用中的进一步丰富和细化。同时,这也对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缓解当代大学生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良好的社会网络可以提升大学生在获取创业所需资源、识别市场机会和应对创业风险方面的信心,最终提升他们创业意愿。如何有效提升大学生经营自身社会网络的水平是一个值得未来继续研究的问题。同时,创业资本的多少虽然对大学生创业效能感的影响不明显,但是不可否认筹集资金难是大学生创业的重要问题。当前政府、高校及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创业给予了一系列支持,但仍不能满足大学生创业对资金的巨大需求。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创业支持措施已实施几十年,众多大学生创业企业已发展为国际知名企业,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借鉴其先进经验使其能够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意愿及创业绩效同样需要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2]马占杰.国外创业意向研究前沿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4):9-15.
[3]林嵩.创业倾向模型评述与展望[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55-160.
[4]解蕴慧,张一弛.谁会成为创业者?———主动性人格及社会资本对创业意愿的影响[J].南京大学学报,2014(2):148-156.
[11]裴平,胡道勇.创业资本:创业企业发展的推动力[J].南京社会科学,2004(9):127-133.
[14]吴晓波.社会网络、创业效能感与创业意向的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4(2):104-110.
[15]史达.关系、面子与创业行为:社会网络视角的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1(3):34-40.
作者:赵俊 王敏 单位:合肥财经职业学院工商与金融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