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社会网络下研究生选择导师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本文基于社会网络视角对研究生选择导师的路径进行分析,将研究内容锁定为研究生如何利用身边的社会网络和因特网来获取信息和联系导师,发现在获取信息以及联系导师的过程中学生对于两种网络的使用情况存在较大差别。同时在格兰诺维特强弱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对研究生群体的社会网络做了进一步的划分,笔者将强关系网络依照是血缘基础还是情感基础分为初级强关系和次级强关系,发现在获取导师信息过程中研究生多选择使用弱关系网络,但在联系导师时倾向使用强关系网络。
【关键词】
社会网络;强关系;弱关系;差异性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化发展以及就业压力的不断加重,越来越多的学生大军涌入研究生教育行列。高等教育资源的普遍性使学生群体重视的不仅仅是入学机会,同时更看重整个学习过程中受谁所教。对于研究生而言,选导师就像投资,在选择的过程中他们要耗费时间、精力、金钱等成本,选择行为的背后带有一定的目的性,追求一定程度的社会利益。在本次调查的460名学生中,只有15.3%的同学表示自己在选择过程中没有考虑过导师因素。学生为了使自己的第一选择及时得到响应且在后期不被淘汰,在最初的选择中会通过各个渠道来搜集导师信息。他们会动员自己周围的关系以获得信息搜集量的最优化。在这个时候个体的社会关系网络被无限放大,不管是强关系还是弱关系都会嵌入到选导师的整个过程中。那么社会关系网络的使用对于研究生的整个选择过程会起到什么程度的作用?社会网络与因特网的使用有什么区别?强关系网络与弱关系网络在使用过程中谁占据主要地位?这都是本文将要探究的重要问题。
二、调查方法
通常来说研究生选择导师的时间一般从大四10月份保研开始一直到次年9月份入学为止。整个过程中学生个体因为自身状况不同搜集信息联系导师的方式也有不同。由于选择的时间段比较长,被调查者要对当时情况进行回顾,往往会出现记忆的遗漏。为了获取信息的准确性,此次研究对象锁定为HH大学2014级学术型研究生(约1933名)中住宿的同学(约1864名)。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抽样框为2014级学术型研究生所住的大部分宿舍(约466个),每个宿舍随机抽取一名同学。调查员采取“扫楼”的形式做问卷调查,每个调查员负责20份左右的问卷,以保证调查质量。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66份,回收问卷46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39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达85.2%。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调查员还对部分学生进行了深入访谈,以明确他们的真实想法。
三、社会网络影响研究生选导师的两点假设
边燕杰教授曾在格兰诺维特弱关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强关系假设,指出中国是一个强关系盛行的社会。曾有学者在研究求职问题时提出“双重嵌入”的概念,认为一方面求职行为受到求职者的社会网络制约,嵌入这种社会网络之中;另一方面,社会网络本身又受到更为宏大的社会文化变量的制约,嵌入于社会文化背景之中。同样“双重嵌入”的概念也能运用在选导师的行为上。在强关系社会中,要想办成事,靠的是强关系所能给予的确定而有力的帮助。所以笔者假设在获取导师信息以及与导师联系的过程中,学生个体必然倾向于社会网络的应用,而且社会网络的运用将会大大高于其他方式。在格兰诺维特强弱关系理论的基础上笔者将强关系划分为初级强关系和次级强关系。以血缘为基础的亲情网络由血缘关系维系着彼此的交往,这称为初级强关系。个体在生活、学习、工作中会交往很多朋友,但这些朋友中只有少数是没有功利性,只是因为单纯的情感作用维系着彼此的交往,这种以深厚的情感维系彼此交往的关系称为次级强关系。从情感依附性方面来说两种关系对于个体的影响是不同的,一种归为家庭,一种归为社会;从关系网络的辐射度来说,两者很难定义哪种辐射范围更广;从网络稳定性来说,以血缘为基础的初级强关系要稳定于以情感为基础的次级强关系。因此笔者假设,个体在选择导师的过程中运用社会网络时更倾向于使用初级强关系。
四、研究生选择导师过程中对于社会网络应用的分析
1.研究生在搜集导师信息时对于社会网络的运用研究生选择导师的过程可以大致分为搜集导师信息、联系导师和确定导师三个阶段。其中搜集导师信息这一阶段至关重要。信息收集是信息得以有效利用的第一步,收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信息管理工作的质量。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关于导师的准确有效的信息是他们最看重的。根据此次问卷的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学生获得导师信息的来源主要来自两个网络即人际关系网络和互联网。调查发现学生第一次考虑搜集导师资料的途径时,偏重于考虑因特网和同学朋友关系网。使用同学或师兄师姐关系途径的占到了被调查对象的45.6%,选择使用报考学校官网的占到了19.5%,选择亲戚朋友的占3.5%。对于学生个体,他们又是如何看待最初收集到的信息呢?在调查中,60.2%的同学认为网络信息是比较可靠的,只有3.5%的同学认为网络信息不太可靠。在获取导师信息的过程中,49.8%的同学认为人际网络和互联网络都有帮助,33.3%的同学认为人际网络获取的信息更有用。对此,笔者分析虽然当代互联网络发达,学生群体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较高,但是由于网络信息的不全面性让学生个体很难做出选择,所以还需要其他渠道获取的信息互相印证。同时笔者对被调查者写在第一位的人选进行分析后发现,为调查者提供导师信息且写在第一位的人多是调查者的本科同学或报考学校的师兄师姐,比例占到了61.3%,而绝对强关系群体(家人、兄弟姐妹、亲戚)只占5.5%。由数据可以看出,获取导师信息的过程中,学生个体运用较多的是弱关系网络和次级强关系网络而非初级强关系,与假设相反。本科同学或报考学校的师兄师姐包含在个体的弱关系中,个体可以通过弱关系群体不断辐射自己的信息圈。在这一点上,弱关系网络中信息的广泛性、多元性特点得到了证实。同时学生个体已经注重去运用身边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助其达成目的,可以推测如果学生个体的初级强关系网络拥有获取导师信息的相关社会资本,通常情况下会加以运用。
2.研究生在联系导师时对于社会网络的运用在确定了导师信息后,学生会相应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据调查了解,学生联系导师的主要方式是面谈、打电话、短信、发邮件等。在调查问卷中,三分之一都同学选择邮件联系的方式,还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同学选择电话联系;在深入访谈的几个案例中,个体一般都选择发邮件与打电话同时进行的联系方式。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网络是如何影响个体行为及其行为结果的呢?首先,联系方式的获得。一般而言导师的电子邮件会在网上公布,可是电话号码不会,这个时候谁拥有导师的电话就拥有了一种强有力的资源。不同个体之间找寻导师联系方式的时间差会相应地影响选择结果。在被调查过程中,会有一些个体强调自己因为联系导师的时间较迟,导师已经招满了学生,自己只能另作选择。其次,中国特有的面缘关系。面缘既包括学生的面缘和中间介绍人的面缘。调查表明,通过人际关系获得联系方式与导师联系选择成功的概率要高于学生自己从网上查到的联系方式。调查时发现一般跟导师有过联系的学生在选择导师过程中相对容易,相对于其他竞争者,有过面缘的同学在老师心中印象更深。同时由中间人出面做一个适当的引介会让两者的好感都增进不少,减少了初次见面的紧张感。通过中间人拉近了原本两个陌生个体之间的距离,提高了行动的成功率。
五、结束语
因此,笔者的假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印证。研究生群体选导师时注重运用社会关系网和因特网,但是在不同阶段运用社会关系网和因特网各有侧重。总体而言,社会关系网运用较多,但随着网络资源不断走入日常生活,使用网络获取信息的比重在日后将会不断扩大。另外,对于学生群体而言,由于他们涉世未深,先天获得的资源要大于后天积累的资源,在强关系这个社会网络里,初级强关系的影响作用要大于次级强关系的使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格兰诺维特.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罗家德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刘欣.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多元动力基础——一种权利衍生论的解释[J].中国社会科学,2005(4)
[3]孙立平.“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J].社会学研究,1996(5)
作者:朱林 李维 单位:河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