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运动训练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用人单位及高职体育院校进行调研,全面了解社会对运动训练专业人才需求的基本状况,增强学生对该专业的认识,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科学编制《运动训练专业教学标准》提供依据,不断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新时代;运动训练专业;人才需求;培养质量
新时代下体育事业的发展对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全民健身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体育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全民健身活动的日益发展,需要大量懂技术、会教学、能裁判的符合体育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了更好了解社会对高职体育培训、体育教学等方面人才的需求情况,对我国体育行业运动训练(体育培训或教学)师资培养单位、用人单位及岗位工作能力要求进行大量调查,包括在校期间学习动机、就业情况、课程设置、专业知识技能与就业岗位能力的适用性,以及用人单位对岗位职业技能与素质的具体要求等,全面了解用人单位对高职运动训练专业人才需求的基本状况,增强本专业学生对该专业的认识,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科学编制《运动训练专业教学标准》提供依据,不断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一、研究对象、方法与范围
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体育行企、俱乐部、事业单位的领导、教师、教练或培训师及岗位工作人员,体育高职院校教师、在校生、毕业生,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
2.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
3.调研范围
对体育行业企业或体育俱乐部、体育行业单项协会、体育高职院校等进行调研。
二、研究结果分析
1.行业需求分析
(1)多数体育行业用人单位都认为最紧缺的员工是体育培训师资(教练或教师)(见图1),而体育培训师资需求也体现出项目差别,目前最为紧缺的是足球、游泳、羽毛球、篮球、轮滑等项目教练或教师。(2)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在工作过程中起主要作用。从图2和图3中可以看出,在就业过程中,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综合素质,其次是专业技能。但毕业生在工作初期最感欠缺的就是专业技术技能的不足,独立完成工作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3)体育行业用人单位认为员工最重要的是责任心,专业水平、诚信度、职业道德同样看重,同时对进取心、吃苦耐劳、团队精神、组织能力也有较高要求。
2.在校生分析
(1)运动训练专业农村生源居多,占招生人数的60%左右,生源充足,素质较好。生源中有70%以上为高考统一招生和自主招生。(2)选择职业院校及专业的原因多样化。学生选择高职院校的主要原因是:有38%的学生把其当作考不上本科院校的无奈之举,只有40%的学生是自己喜欢或期望学到一技之长的原因选择职业院校。由此可见,学生对职业院校的兴趣不高(见图4)。(3)学生对运动训练专业的兴趣整体较高,50%的学生是自己喜欢的原因而选择运动训练专业,有近15%的学生是因为容易找工作,其次就是父母决定。
3.毕业生分析
(1)毕业生的就业岗位都较为分散。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体育培训与教育岗位就业。见图5。(2)学生初次就业岗位的获得方式。学生就业信息的获取主要通过个人自荐和亲朋帮助,任课老师和同学推荐、网络信息也有一定比例,学生感到在刚就业时,人际交往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不足。(3)学生选择就业单位的影响因素。毕业生在选择工作单位中,个人发展空间、工作环境、薪酬福利待遇等是最主要的因素,说明毕业生在选择工作单位时,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注重自身发展。(4)对口就业率。调查数据分析表明,高职学生近80%的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但完全对口的比例为20%,占比偏小。(5)岗位与薪资。调查的毕业生主要为2017届-20毕业,毕业时间不长,大部分为普通员工,32%左右的毕业生成为技术骨干,中层及以上的管理人员极少,见表1。高职毕业生目前的工资水平,62%的毕业生月工资都在3500-4500元之间、3500元以下占15%、4500元以上占23%,其中极少人数月薪过万。
4.课程及教学情况分析
(1)课程体系不太合理。部分高职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未能按照教学方案中对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要求进行建设,专业技能课普遍占据了重要地位,专业理论与综合素质类的课程,如:体育理论与方法、教育学、体育教学法、体育游戏、体育心理学、体育绘图等类型的课程偏少。(2)学生普遍认为实践性教学和操作性活动对自己工作的帮助比较大。83%的毕业生认为在校时的专业技能学习最重要,实训实习、顶岗实习、专业实习的选择比例都超过60%。可以看出,学生普遍认为实践性教学和操作性活动对自己受益最大(见图6)。(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素质教育关注度不够。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技能教育,但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却相对偏弱,这与用人单位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不相吻合。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体育行业人才需求量巨大①国家相关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体育消费以及足球改革发展方案及全民健身的深入落实,体育业蓬勃发展急需大量少儿体育培训教练、小学幼儿园体育教师,体育行企、事业单位求才若渴,高素质体育技术技能人才供不应求,这为高职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行业背景。②体育行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除了体现在数量和规模上外,对人才的质量和结构(含层次)也提出了许多新要求,需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来满足体育行业用人单位的发展,岗位也对人才的学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更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及工作中的责任心、职业道德。这些因素为运动训练人才培养提供了发展机遇。(2)在校生方面①运动训练专业农村生源居多,生源充足,素质较好。②学生对于高职院校的认可度不高,只有40%的学生是自己喜欢、学到一技之长的原因选择高职院校学习。③学生对运动训练专业的兴趣较好,对本专业的兴趣近年来有所提升。(3)毕业生方面①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较为分散,主要集中在体育产业、教育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达到80%,但完全对口的比例偏低。②用人单位的工作环境、个人发展空间、薪酬福利待遇等是影响毕业生选择就业岗位的最主要因素。③学生普遍认为校内实践教学和操作性活动对自己工作帮助最大。(4)课程及教学情况①课程体系不太合理。专业课程中大多数存在本科课程痕迹,课程体系中涉及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缺乏。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非常重视学生技能教育,对学生教育素质的关注度不够,学生综合素质有待提高。③师资力量不足。存在个别必修课程(如:游泳或冰雪项目)缺乏校内专任教师;教练员兼职教学,需提高体育职业教育教学能力。
2.对策建议
(1)调整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根据以上调研结果,建议运动训练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主要面向体育培训业、竞赛表演业、健身娱乐业、体育服务业和初级教育机构,从事教练、教师、赛事活动组织管理与裁判等工作,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体育精神,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主要技术技能,具有较强的专项运动技术水平、体育教学与训练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加强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培养课程,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尤其是责任心、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根据不同地域的体育项目特色和新兴体育项目,开设拓展课程模块,拓展学生的就业面向。(2)完善教学内容选取和教学改革课程内容设计上主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工作任务、工作流程为依据设计课程内容,把职业或技能考证内容纳入课程教学内容之中,并注重学生专项训练和教学能力的培养,专业技术课程内容主要包含专业技术原理与裁判规则、技术战术、教学训练实训、裁判实训等。支持并鼓励专任教师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和研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和信息网络,提高教学效率,锻炼学生信息时代生存能力。(3)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将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要求进行对应分析,职业素养的培养不仅有显性课程的安排,还应有隐性课程,并注重学生日常行为教育,将职业素养教育贯穿于包括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在内的教育全过程,与专业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就业指导课、拓展课以及创新创业课教学相结合。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心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创新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自主创业的职业能力。(4)优化配置专业师资与实训条件专业师资团队和实训条件,是人才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保障。应充分利用各院校优秀运动队的师资资源优势,让更多高水平的教练,通过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参与高职专业课程教学,利用他们丰富的训练指导经验,让学生切身受益。加强校内专任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提高专业技能、个人综合素养、行业工作能力、教学管理能力。积极聘请行企专家担任专业课程教学,完善师资团队的结构,提高团队综合素质及业务教学能力。同时,还要加强校内外实训条件建设,积极开拓行企单位作为专业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专业实习实训平台,形成全真式的专业实训环境,实现专业学习和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确保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顺利实施,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战伟.我国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3):164,166.
[2]彭贻海,彭超然,唐建倦,等.华南理工大学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就业状况及其优化培养措施[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6):108-112.
[3]王涛.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体育时空,2018,(09)120-121.
作者:谢迪 谢向阳 李清榕 单位: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