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人才培养方法(5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由“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的变迁,而高校内涵建设的主旨在于提高教育质量。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系统最重要的“活”元素,是高校教育质量的核心体现。因此,倡导“五位一体”人才培养,即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对他们在良知品格、责任担当、文化涵养、应变能力以及“双创”精神等五方面的培养,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高校内涵建设,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内涵建设;人才培养;综合素质
一、高校内涵建设概况
(一)高校内涵建设的两个阶段
中国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对这一概念的解读历经了两个阶段的变迁。第一阶段是在大众化教育时期,通过挖掘原有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内部潜力来扩大高等教育容量,在不增加大幅投入的前提下扩大在校生规模,它与通过外部投入(主要是新建校区)来实现招生规模扩大的“外延式发展”相对应,被称为体制内扩张;第二阶段主要是“十一五”规划制定以来,高等教育的发展明确转向“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主旨,致力于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规划指出:“把高等教育发展重点放在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上,加强研究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稳步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稳步发展普通本专科和研究生教育,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可见,目前高校的内涵式发展更多的是强调通过激发高校内在本源动力,实现制度结构的优化、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以及高校实力的增强,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高校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实质性、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高校内涵建设的研究概况
从目前国内关于高校内涵建设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集中在高校内涵建设概念解读,以及在此背景下的大学理念重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和针对不同层次院校内涵建设提出改革建议等几大方面,总体而言,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维度:第一,价值维度:关于大学精神的重构;第二,制度维度:关于大学管理体制的变革;第三,质量维度:关于大学质量的评估;第四,话语维度:关于“以西释中”与“以中释中”的讨论。多数成果都是从宏观角度对高校的内涵建设内容进行研究,而缺乏对于高校内涵建设主体(顶层设计者、管理者、教师以及学生等)的细致解剖探索,因此,加强对高校教育质量体现的核心元素———学生进行研究,进一步探索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对于助力高校内涵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二、高校内涵建设大背景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学校一切活动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而高校学生的培养质量又是检测高校内涵发展质量的核心指标,而当前高校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着力关注人才培养,培育出优秀的学生,无疑成为了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那么,在高校内涵建设的大背景下,人才培养出现了哪些问题呢?经研究总结,人才培养主要呈现出以下几大突出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清晰人才培养是高校办学的首要任务,集中体现了高校的学特色、办学质量与办学水平,是高校事业发展的根本与核心,但人才培养面临两大关键问题,即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目前,我国诸多高校首先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并不明了,即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并不清晰,出现盲目跟风、习惯攀比的现象,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以及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程式化,人才培养缺乏特色,存在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状况,许多高校对于自身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并没有清晰的定位和思路,这严重影响到人才发展的轨迹。
(二)人才培养理念与方法滞后不少
高校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口号,但在具体的人才培养理念践行过程中,仍然遵循着“教材为本、教师为本、教室为本”,人才培养的先进理念被束之高阁,并没有形成良好的理念落地机制。在教学方式上,对于知识的传递也仍以灌输式为主,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严重限制了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校中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师信息化、课堂信息化、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水平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的认识并不到位,对于MOOC、微课、翻转课堂教学等还停留于低层次的应用,对于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融入课堂的能力也亟待提升。人才培养理念与方法的滞后也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原因。
(三)人才培养的整体氛围较为功利
高校教师的使命在于精心教书、潜心育人、厉心治学。如今,部分教师并未致力于教书、育人和治学,而是在为找项目、发论文等奔走,知识分子的“定力”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洁品质有所缺失,平日除了上课,也缺乏与学生课后的深度沟通和交流,对于学生的培养缺乏爱心、细心和耐心,显得不够用心,这也无形中影响到大学的学术风气,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成长。第一,部分学生产生了急功近利的读书思想,上大学成了拿文凭找好工作的垫脚石,学生普遍缺乏对知识和真理本身的探究精神。第二,一些学生学术不端、学术造假等现象较为普遍,学术毕业论文(设计)抄袭剽窃之风严重,忘却了学术的责任和底线。第三,一些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真正的奉献精神缺失,部分同学做好事、义务劳动、为大家服务是为了评奖评优,有的甚至为了评奖评优争风吃醋,利己主义占据上风,缺乏社会的责任担当。高校中功利化的治学、求学风气在校园中不断蔓延。
(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并不深入
在当前高校加强内涵建设的大背景下,很多高校实施了各种教育教学改革,其中包括广为人知的学分制改革,但在众多高校中,虽然实施了学分制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并没有与之相适应的转变,专业目标、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估方式等都还停留在浅表的尝试和模仿,也没有配套完整的学分制管理体系来切实保障学生的博雅教育和个性化发展,学分制改革并没有渗透贯彻到教育教学改革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学生的专业实力以及综合素质也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大幅提升,所以说,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仍然任重道远。
三、高校内涵建设背景下加强人才培养的举措
针对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在高校内涵建设中,应坚持多管齐下,既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优化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同时,也应加强对学生良知品格、责任担当、文化涵养、应变能力以及“双创”精神等五方面的培养,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内涵建设水平。
(一)以学生为主体,优化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和地方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高校应立足以学生为主体,真正做好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第一,结合高校自身实际,确定合理的人才培养定位、培养目标和规格,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目标、理论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发挥各专业优势特色,整体优化课程体系,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亮点,构建有基础、有内涵、有特色、有竞争力、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工作水平。第二,以OBE(Outcomes-basedEducation)为人才培养理念,全面实行学分制,完善学分制相关制度,加强学分制的配套改革建设,从而全面深化教育教学的综合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第三,采用“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发挥多主体协同育人作用,整合校内外多方资源,拓宽校校协同、校企协同、校所协同、校地协同、国际协同合作领域,构建开放、包容、多元的人才培养协同育人机制,扩大协同育人、产教融合的效果。第四,积极构建闭合循环的立体式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寻找质量保障的关键控制点,运用制度、程序、规范、文化等实施控制,建立质量保障体系持续改进与提高的闭环自适应系统,全面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二)以“良知教育”为先导,培养真正的“人”
高校内涵建设除了从学校层面出发,加强顶层设计外,还应切实体察学生,通过引导学生,由内而外发力,焕发出学生内在的动力与活力,来为高校的内涵建设添能加油。对学生培养而言,首先应该注重学生内在良知的唤醒。震惊全国的药家鑫杀人案、复旦大学投毒案等一系列大学生杀人恶性事件屡屡发生;在校大学生为争夺奖学金而发生学术造假、勾心斗角事件也屡见不鲜。这都是学生良知缺失的表现。“良知”是指存在于人的道德禀赋里却常常容易被自己的感性欲望所遮蔽的一种向善的心理品格。明代著名的思想家王阳明先生曾提出“致良知”一词,它对于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健全其品格,塑造成为真正的“人”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良知”是指天赋的道德理念,“致良知”即指做事要顺应天理,讲良心,讲道德。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也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因此,应注重培养学生为人处事讲天地良心,用“善”作为指引法则,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道德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来加强学生良知品德教育,同时,应加强学生日常行为品德教育,即在实际行动中去践行良知,实现知行合一。
(三)以“责任教育”为激励,赋予责任担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责任教育是培养学生责任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对高校学生进行责任教育很有现实意义。责任教育是一项有计划、有目的、长久性的活动,离不开高校教师的组织和引导。首先,应该倡导非功利化的责任教育观。责任本是职责以内,应彻底摒弃以往把学生的社会责任、环境责任等行为与学生行为奖励挂钩的错误导向,引导责任教育向常态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营造饱含“正能量”的责任教育氛围。同时,以行动促责任养成。高校教师一方面要给学生树立榜样,以身作则,以身示范,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要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责任教育能力,引导他们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反思和修正,通过设置各种各样的活动,如义务献血、义务支教等,实现他们在自我责任、家庭责任、社会责任、环境责任等方面形成一种深入而持久的责任敏感度,将内在的责任意识转化为有益的责任行为。
(四)以“文化教育”为根基,厚植文化底蕴
文化底蕴,是指人的文化功底及在工作学习中所表现出的文化涵养。文化底蕴是一种深层次的、多元的体验融合的结果,它看不见,摸不着,却真实地体现着一个人的内在涵养。第一,要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书包括专业类必读书目、经典书目,能拓展知识面、横跨多个学科、能提高文化素养的经典著作以及能洞察学术前沿动态的学术期刊杂志等,让他们养成博览群书的习惯,真正去践行“以文化人”。第二,提供平台多交流,常思辨。“真理总是越辩越明”,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平台,包括学术论坛、辩论赛等,锻炼学生的思辨精神,把内在的文化涵养外化为一种文化品行,升华为一种文化人格。第三,鼓励学生丰富自己情感体验。一心只为拿奖学金而读书的学生未必有文化底蕴,一心只为拿“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称号的学生也未必有文化底蕴,文化之于人的熏陶正如春风化雨般之润物细无声,所以,应该多鼓励大学生去体验生活,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亲近自然、去与世界对话、去发现美、去体验人生,从而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文化教育效果。
(五)以“通识教育”为路径,提升应变能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社会瞬息万变,未来社会的竞争已不局限于一个专业领域的竞争,学生仅仅靠学习一门专业知识已远不能应对社会的种种竞争压力。所以,对于人才培养,高校应按照“理论基础厚,实践能力强,专业方向实,综合素质高”的要求,坚持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理论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并举,通过实施通识课程资源的扩容提质计划,包括鼓励学校现有的教师广泛开设通识课程,同时,购买引入多种网络通识课程资源,鼓励开设更多高质量的通识课程,既强化学生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也强化实用技能的学习,既加强学生专业的深挖学习,又鼓励学生进行多学科、跨学科、跨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拓展学习视野,加强多方面知识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T型”人才,提升走向社会面向职业发展的应变能力,为未来职业生涯的不确定性做好准备。
(六)以“双创教育”为契机,培养“双创”精神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时代热潮,高校学生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因此实施“双创”教育对于高校实现结构调整、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高校内涵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全面开展“双创”教育,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突破口,实现“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一是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建设为主导,广泛开展校内外创新创业活动;二是构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实训基地,打造协同育人平台;三是建设专、兼职结合的“双创”导师团队,为“双创”人才培养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四是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不断完善“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五是实施形式多样的“双创”文化宣传,促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对接,全面培养学生的“双创”思维和“双创”精神。
四、结束语
大学精神和内涵不仅体现在其宏大的办学理想,宏伟的校园建筑,也更应该体现在其活力四射的学生身上。只有把注意力真正投注到学生身上来,我们才能看到一所大学不断成长的足迹、内涵建设的深度以及时俱进的步伐,所以说,学生才是大学精神和大学内涵彰显的灵魂元素。纽曼在《大学的理念》中也曾说过:“大学是智慧之府,世界之光,信仰的使者,新生文明之母。”大学是高贵的,但是,一所大学真正为世人所景仰,为后人所铭记,往往是因为这里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曾经在母校的熏陶下洒下了汗水、学习了知识、开拓了视野、启迪了智慧、积淀了人生体验、并在未来创造了源源不断的社会价值。综上所述,学生才是高校内涵的真正体现者和承载者,人才培养才是高校内涵建设中最核心、最丰富、最璀璨的内容,加强人才培养应该成为高校内涵建设的永恒主题。
参考文献:
[1]别敦荣.论高校内涵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16(5):28-33.
[2]傅笑然.“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概念的解读与审理[D].山东师范大学,2009:47-57.
作者:王春霞;赵三银;黄长征;黄宣平单位:韶关学院
第二篇:普通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摘要:大学生创新型实验项目是普通高校培养输出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在成果导向教育的OBE理念驱动下,普通高校应该从选题、实施到结题的具体过程中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施模式,才能更好地培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的创新性人才。
关键词:OBE理念;普通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引言
成果导向教育OBE,其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普遍重视科研而忽视教学,导致淡忘了学生。美国高校则提出基于OBE的“直面学生学习增值,强调教育成效证据”的评估范式,这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将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对于普通高校而言,大学生的科研能力训练及创新能力培养是本科教学的核心问题之一[1]。“十一五”期间,教育部为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而提出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首次在国家层面上实施的、直接面向大学生立项的创新训练项目。该计划从2006年开始试点,迄今为止历经10年,进展顺利。通过该计划的实施,将其与教师的科研体系有机整合,有效弥补与加强了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创新型教育元素,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还能让大学生参与和体验科学创造、研究与实验的过程,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最终培养一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在OBE理念驱动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作为实现普通高校培养输出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应该从选题、实施到结题的具体过程中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施模式,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具有创新的精神[2],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1明确创新实验项目目标
制定选题基本思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动力[3],他们通常具有超前的创新思维,敏锐的观察能力,科学的学习方法、丰富的创新知识,专注科学的精神以及坚韧的创新意志等6种品质或能力[4-5]。因此,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围绕这6个方面进行,创新实验项目的开展,就是要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培养大学生对科学研究或创造发明的浓厚兴趣,使学生能在兴趣的驱动下参与到实验过程中,掌握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创新思维、意识及能力。对于大学生而言,选题是实验能成功运行的关键,题目决定了其实施的内容和方向,是顺利完成实验工作的基础。总的来说,选题方式主要分为2种[6]:一是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科研方向设定好课题名称,对外公布再由学生选择;二是学生根据兴趣自由选题,然后上报学院,再由学院分配给背景相关的教师进行指导。2种方法各有利弊;前者一般是教师所开展科研工作的一个小分支,与前沿科技结合较为紧密,但学生兴趣和实验积极性可能性不大;而后者则由学生自主选题,兴趣和实验积极性较高,但题目设定的实施合理性相对较差,与科技前沿的结合也较差。考虑以上2种方案的优缺点,将2种方法进行结合,由希望参与到创新项目的教师与学生来共同协商选题。综合考虑了项目课题复杂度、项目结构、研究基础、应用需求、安全性等可行性;科学性以及理论、技术和方法等创新性,不仅能对创新型实验题目严格把关,精心筛选,还能将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与学生的兴趣有机融合。
2根据创新实验项目选题
实施项目指导在创新实验项目目标以及选题基本思路确定的条件下,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对最后创新型人才的成功输出非常关键。因为面向的对象是本科生,所以这里项目的实施重在强调的是教师指导为主,大学生按照自己的思想执行为辅。在这里,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需要关注以下几点:第一,教会学生基本的科研方法。例如,利用学校图书馆等网络资源查找数据资源等;如何记录实验过程;如何分析实验结果等。即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示范、演示等引导教学,让学生掌握有关科研方法,并在参与创新实验项目中应用与实践。第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科研规范。例如实验条件与过程记录、数据分析等形成统一固定的格式等。重在强调学生在创新实验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养成良好的科研规范。第三,持续磨炼学生的科研能力。鼓励学生多动手尝试,努力提升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持续跟进项目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根据学生的能力范围给出相应提示,重在引导学生思考,自行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并能想出解决的办法。第四,因材施教,完善奖惩措施。在指导学生的创新性实验项目过程中,不光要关注科研学术问题,还需要多研究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针对项目组成员,要多交流多互动,创造机会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作为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及个性化发展,能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既要保证实验项目的顺利开展,又能在此过程中培养锻炼学生。
3结合创新实验项目目标
指导完成项目结题创新实验项目结题时需要提交的总结资料,其实就是对整个项目成果的整理和展示。那么要使学生能有成效地展示在项目过程中的努力与成果,教师需要提醒学生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学生要在整个项目实施执行时,按照项目总体安排表中时间节点执行,防止项目超期;第二,在项目执行期内,要养成总结分析的良好习惯,而不是将所有总结工作放到最后来执行;第三,总结材料要严格按照规定来执行,言简意赅,突出自己项目的特点。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作为普通高校培养输出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各普通高校的重视。通过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驱动,我们想要能要让学生取得何种成果?为何取得?如何帮助并跟进这些成果?以学生为本体,以效果为导向,就要从选题、实施到结题的具体过程中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施模式,才能更好地培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作者:李婧,王新惠,刘文龙,张崟 单位:成都大学
第三篇:高校教学改革下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得以不断发展,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同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文章通过分析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对基于高校教学改革的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展开探讨,旨在为如何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有序开展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教学改革;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得以不断发展,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同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当今时代,旅游业对旅游人才需求不断转变,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实践作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一种有效尝试。[1]由此可见,对基于高校教学改革的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开展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当前,一些高校过于追求学生的数量,而疏忽了学生培养的质量,进而造成高校在教学计划上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严重脱节,难以将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与学生切身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开展有效结合,对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造成不利影响。
(二)专业教学实践性不足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具备极强应用型与实践性的学科,然而,现阶段一些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太过滞后,使得教学实践性不足。另外,一些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未有一个系统完整的专业实习体系。实习环节是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而现阶段该专业实习方向主要集中于酒店方面,且实习时间有限,学生难以通过学习阶段得到锻炼。
二、基于高校教学改革的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
高校在时展新形势下,要紧随旅游市场发展脚步,强化改革创新,在先进教育理念、成功发展经验的支持下逐步强化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为进一步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有序开展,可以从以下相关策略着手:
(一)确立培养目标,彰显办学特色
高校应当以学校生源实际情况、专业特长作为切入点,对专业课程开展科学设置,在教学期间,专业教师务必要深入旅游行业开展实践,了解各个岗位对工作者所提出的切实要求,推进旅游管理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有效结合。与此同时,高校还应当对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开展全面系统跟踪,采集毕业生对学校教学课程、对企业用人要求等方面的意见及建议,基于此,结合旅游行业需求进一步对专业课程开展优化调整,尤其是就行业紧缺人才特色课程的设置,以强化对学生特殊专业技能的培训,在今后工作岗位上凸显自身优势。
(二)打造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高校应强化打造实践教学基地,一方面,应当于学校内部开展不同种类专业模拟实验室的建设,借助场景模拟、多媒体设备等手段,推进专业理论知识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有效结合。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既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基础性,还要确保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充分结合,提高对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视程度。一方面,应当积极开拓学校外部实践基地,协同学校所在区域相对优秀的旅游企业,打造与学生专业方向对口的实践基地,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对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开展结合应用,通过对旅游企业实际运作的有效了解,形成初步的职业意识,调动起学生专业学习主观能动性。
(三)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制订订单式培养计划
强化校企合作办学是高校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制订订单式培养计划,一方面可为学生进入社会后就业发展指明方向,一方面可实现在校期间对企业实践培训课程的引入,不仅有助于拓宽学生学习视野,还有助于缩减学生进入企业再次培训的时间。强化专业课程中实践教学环节,学校内部推进专业实验课授课的同时,营造良好的学校外部实践教学环节,搭建校企协同的实践教学平台。除此之外,依托与企业制订订单式培养计划,强化学生就业竞争优势,为学生提供大量理论知识的同时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旅游行业实践的机会。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唯有培养出一大批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方可推动我国旅游业的有序健康发展。鉴于此,相关人员务必不断钻研、总结经验,全面分析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高校实际情况,“确立培养目标,彰显办学特色”,“打造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制订订单式培养计划”等,积极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陈国生,陆利军.基于“工学结合”理念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旅游研究,2011,3(1):82-86.
[2]崔莹.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吉林省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29):16-19.
[3]谢婕,陈书星.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以协同创新为角度[J].求知导刊,2015,13(8):79-80.
作者:杨佳;杨淑杰 单位:白城师范学院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第四篇:高校多主体协同的创业人才培养实践研究
摘要:本文基于企业家精神培养的视角,立足“95后”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发展需求,从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出发,分析企业家精神与创新型创业人才培养的关系,概括目前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结合企业家精神整合各方资源,更多还原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驱动,活动导学,以学校、学生、社会、企业和朋辈协同,加强创业人才培养的模块化设计和体验的探索,为高校、创业人才培养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校;多主体协同;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精神视角下高校多主体协同的创业人才培养能有效培养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重要举措,这对实现我国现代社会转型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企业家精神的内涵
“企业家”即:企业家使经济资源的效率由低转高;“企业家精神”则是企业家特殊技能(包括精神和技巧)的集合。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表示,“创业教育并不只是狭义地让学生都去开公司、开餐馆,而是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在他们心里埋下一颗创新创业的种子,不断积累、汲取养分,等待破土而出的那一刻。美国学者戴斯通过广泛阅读和研究文献,将西方学者界定的企业家精神归为五个要素:冒险、创新、独立性、变革和竞争性进攻。”[1]台湾经济学家高希均认为企业家精神能够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即“具创意;有胆识;敢投资;担风险”[2]。陈忠卫和郝喜玲(2008)将企业家精神融合到创业团队当中,研究企业成长过程中创业团队的企业家精神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程度。[3]孙云龙、刘万兆(2013)认为应当以企业家精神培育为主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模式进行改良。[4]欧湛颖(2014)以高校为主体进行创业教育角度出发,认为应当引入政府、行业和金融机构协同发展的模式。[5]
二、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现状
在我国,我国目前的创业教育处于发展完善阶段,大部分高校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为依托,多渠道、多载体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拓宽了教育思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学校创新创业文化的建设和氛围营造,在校训精神和创新创业文化精神体系的基础上,提炼出特色的创业教育的理念,并贯穿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全过程。
(1)加强创新创业文化塑造,培育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营造志存高远、鼓励创新、勇于创业、宽容失败、与人为善、助人成功的创业型学校文化。
(2)注重创新创业和价值观的养成教育,着力在就业协议签署、见习实习等关键环节,结合学校校训精神,开展诚信教育,培养团队精神,增强法治观念,及时引导他们关注国家发展战略,准确瞄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真正在实践中实现成才成长。
(3)励志引航、励志引航:以树立创新创业先进典型为契机,成功树立各个领域的创新创业典型,辐射引领,引领更多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虽然我国的创业教育和企业家精神培育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创业教育和企业家精神的有机融合对于我们国家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方向。当前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分层次指导、多主体协同培养不足,实效性有待提髙,需要从学生主体需求为着力点,对教育的课程设计、内涵、层次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论证,构建符合时代要求和学生特点的培养机制是提升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实效性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企业家精神培养的视角,立足“95后”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发展需求,从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出发,分析企业家精神与创新型创业人才培养的关系,概括目前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结合企业家精神整合各方资源,更多还原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驱动、活动导学,以学校、学生、社会、企业和朋辈协同,加强创业人才培养的模块化设计和体验的探索,为高校创业人才培养实践提供借鉴。
三、高校多主体协同的创业人才培养实践
在当前高校“双创”教育环境下,基于企业家精神培养的视角,立足“90后”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发展需求,从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出发,分析企业家精神与创新型创业人才培养的关系,概括目前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结合企业家精神整合各方资源,更多还原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驱动,分层次导学,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策划、组织、实施、反馈,构建多维度、多层面、系统化的培养机制。从宏观上学校、学生、社会、企业、朋辈、企业“五位一体”互动构建进行研究,将五个主体自身在社会环境中的优势协同起来,通过系统的、协同的共同努力,构建出一个能够促使企业家精神培育螺旋式上升的机理图。
(一)“企业家”精神传承志
以“冒险、团结、协作、担当、绿色、共享、发展、创新”等主题为核心要素和精神内涵的职业品行修炼为目的,围绕八大主题,开展“企业家与智造”探寻活动,通过发掘身边的“企业家”的事迹,提炼出企业家内涵“精髓”,注重以创业型企业和典型企业家为研究分析对象,以实际案例,分析企业对企业家精神的需求,根据分析结果研究对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内容和重点,探析其中内在精髓,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内容和模块。总结精神“特质”,汇编成“智造”传承志,推动企业家精神的传承和发扬,通过及“十三五”规划观念的培育和践行,通过价值观的引导教育,在学生中形成“修品行”“重品质”“精细化”理念,从而使“企业精神”融入到创新创业教育中,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整合资源,多主体协同
以实现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设计,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策划、组织、实施、反馈,构建多维度、多层面、系统化的培养机制。从宏观上学校、学生、社会、企业、朋辈、企业五个层面互动构建进行研究,通过系统的、协同的共同努力,为学生创业和发展成长提供更多帮助。各个层面之间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互相协调,构成一个立体的教育网络,为高校创业人才培养创造一个良好的整体环境。
(三)创新载体,以文化人
企业家精神培育的本质是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需要分阶段培养,需要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安排不同层次的课题与实践内容,实现阶段性的螺旋式上升;在方法上,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兴趣,采用互动式案例教学、多情境变换、创业体验等方法;培养成企业家式的思维方式和做事风格基于培养兴趣出发,采用互动式案例教学、多情境变换、创业体验等教学方法,有效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培养学生具有“企业家精神”,尝试“宽基础+活模块”模式,素质教育与技能培养相结合,走出过于重视技能传授而忽视文化素养培育的盲区。主要着眼于两个点,一是不断培植“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二是不断强化“一技之长”,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结合实际,为学生量身定制一套认识企业家精神内涵、培养企业家精神价值理念的小班研讨课体系,以录制视频的模式进行分享与传递。重新唤起学生对规矩意识、规范意识、技术技能的尊重与重视,对亲力亲为、自我践行的回归。
(四)深化校企合作,活态传承
尽管学校和老师在创业人才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教育的组织者和承担者,但社会和企业的参与对做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能够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协同模式的构建,重点在于如何加强学生和学校与朋辈、社会、企业的有机结合,形成教育合力。需要整合资源,吸引朋辈、社会、企业参与到创业教育过程当中,同时要积极搭建有效的平台来加强五个层面的沟通、反馈、互助,并取得学生、企业和社会的理解与支持,这样可以更加切实有效地加强和改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综合体系。深化校企合作,找到新的切入点,即:与地方、企业联动提供企业家精神培育的“人文素养+专业技能”的实践教育平台,提高人才的社会契合度。学院目前重点与山东京博控股有限公司(一家倡导孔子仁孝文化的500强企业)达成了合作共识,每年开展“京博梦,仁孝情,青春志,笃于行”的训练营,在项目的进程中重视技术教学和实践训练,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干中学习,在尝试中学习,学生们从专题报告到分组研讨,从理论课堂到实践教学,就专业和未来职业发展教育中的困惑和企业专家热情互动、碰撞研讨。有利于学生吸收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及企业对品质的要求,有利于对“企业家精神”的塑造。实践,是一种修行,也是企业家精神的一种表达,让学生更真切地体悟到了精髓。
四、结语
“企业家精神”的核心价值观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素养的价值导向,将“企业家精神”厚植于创新创业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资源整合,将学校、学生、社会、企业、朋辈、企业五个主体协同培育企业家精神,教学相长,发展性互动,将主体自身在社会环境中的优势协同起来,实现了创业精神培育和创业素质教育有效融合,将企业家精神培育契合地融入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人才培养的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持续深入地对大学生进行引导,促进“企业家精神”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职业感知和就业创业的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2]高希均.经济学的世界[M].三联书店,2000.
[3]陈忠卫,郝喜玲.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2008(2):39-48.
[4]孙云龙,刘万兆.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索———基于企业家精神培养视角[J].思想教育研究,2013(11):87-89.
[5]欧湛颖.对高校创业教育协同发展模式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4(8):101-103.
作者:郑璇 单位: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第五篇:应用型高校食品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探讨
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我国面向企业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阵地。以我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为研究对象,以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改革和产教融合实践为基础,探索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计划”的人才培途径。其中的一些经验可以为应用型高校“卓越计划”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工程师计划;食品科学与工程
在现代食品产业发展过程中,人才是根本。高等教育需要加快培养面向食品产业需求的专业工程人才的改革步伐[1]。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中,教育部指导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这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举措,可以推动面向生产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2],也是食品产业人才培养改革的重大契机。在实施“卓越计划”的过程中,相关高校都在积极思考与探索,如何改革?由于我国高等学校间存在着差异,一种模式不可能适用于所有高校。高校在培养层次上也存在着差异。在“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课程改革与整合、教学方法改革、企业学习方案落实等阶段性改革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等工作,都需要不断的探索完善。高校和各专业需要根据各自的特点,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卓越计划”人才培养途径。在高等教育中,应用型大学是研究型的大学的重要补充形式,突出以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为目标,其毕业生主要成为面向生产一线的高素质专业人员,是我国食品产业人才的生力军。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需要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联系。作为全国实施“卓越计划”的应用型高校,我校重视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以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坚持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强化学生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摸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全面深化工程教育改革,落实企业培养方案和实施计划,努力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卓越计划”教学改革。我校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专业,同时也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类核心专业和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在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上,坚持以系统的食品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熟练的食品工程技能为表现形式,良好的职业操守和社会公德为内隐,持续的创新创造能力为拓展的“大应用观”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引领专业改革,指导校企合作,服务农产品加工与食品产业发展。在实施卓越计划的过程中,深化产教融合,强调学业与就业贯通,积极推动工程教育与行业发展共赢,以维维集团等行业领军企业为重要支撑,建立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整合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兄弟院校的实践经验,以我校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实践为对象,研究改革的基本思路与规律,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总结其中的一般性规律,期望能为国内的食品产业人才培养改革起到借鉴作用。
1面向地方产业需求,探索应用型高校“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高校为我国培养高技能的工程技术人才,他们中的大多数将成为生产一线的产业工人,生产骨干。因此,应用型高校“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过程中,必然要求加强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与行业人才需求之间的深度契合。我们在“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制定过程中,按照地方性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生产一线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依据“卓越计划”本科工程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专业要求、专业规范的指导性意见和我校应用型生产工程师培养目标,修订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
1.1面向地方农产品加工和食品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确定培养目标在培养目标上,我校确定立足徐州及苏北地区,面向江苏农产品加工和食品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来培养人才。“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是江苏省委、省政府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战略中提出着力打造的四大千亿元产业之一,食品产业及生物技术行业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校通过走访维维集团、绿健食品、青啤徐州分公司和洋河酒厂等多家区域食品企业,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往届毕业生座谈会等形式,了解产业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质量,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上,强化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教育,将食品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应用能力相结合,同时注重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使学生能够适应食品行业开拓国际市场和区域经济社会未来发展对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能在生产一线从事食品生产、质量安全检测控制、产品开发、销售服务、食品工程技术设计等方面的工作,使学生成为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工程技术人才。
1.2校企联合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在培养模式上实行“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校企“双导师”制,构建“四层次八模块”工程素质培养模式,并建立“卓越计划”的退出和竞入机制[3]。建立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采用“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阶段,学生在校内学习阶段培养时间3年,在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时间累计达到1年,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企业文化,深入生产一线开展工程实践活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融合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建立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双师团队”,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目前有工程背景的双师型教师有19人,占到授课教师的57.6%。学生学习期间,由“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学校导师”由具有较强工程背景的教师担任,对学生进行全过程跟踪指导。“企业导师”由学校聘请所在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负责学生在企业学习和工程实践的日常指导和管理工作。
2整合专业课程体系,以产学融合促进工程实践教育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根据我校应用型生产工程师培养目标定位,突破原有教学计划的框架和学科领域界限,以强化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和培养工程素质为主线,模块化课程体系结构,优化选择教学内容,科学设置培养环节和途径,严密组织教学实施和评价。选择对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有直接影响的专业课程,构建以食品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为主线、集专业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课程体系。主要开展了以下教学课程体系改革与重构[4-6]。按照“深广适度的公共基础,宽厚适用的学科专业基础,先进实用的专业课程,扎实有效的工程实践”的基本思路,推进课程整体优化,设置了公共基础教育平台、学科基础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专业选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集中实践教学模块和第二课堂个性拓展模块。
公共基础教育平台注重学生人文社科知识教育和科学素养培养;学科基础教育平台为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基础;专业教育平台体现专业核心课程的特点和要求,满足社会对该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专业口径和适应性要求;集中实践教学模块体现工程实践教育的特点和要求,满足行业对该专业人才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的开放性需求;专业选修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个性拓展模块通过在第一课堂以外所进行的大学生创新、学科竞赛、科技开发、社会实践等素质与技能提高活动,拓展学生的个性和综合素质。结合互联网+企业变革对食品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影响,设立食品物流学、食品营销学、食品包装技术等课程,满足产业新的需求。“互联网+”是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对于企业组织变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互联网技术将企业的消费者、供应商、合作者和企业员工等各种关系全部组织在电脑网络里,使信息的获取、处理、传递和应用变得高速便捷。面向食品企业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必然要求高校要关注于“互联网+”这样一类新的领域对人才的要求。因此,增加了食品物流学、食品营销学等相关课程,完善学生知识机构,使之能成为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力量。
3立足课堂教学实践,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实施教学方法
改革坚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完成从知识传授为主要目标,向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思维转变;从强调教师主导作用,向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转变;从单纯课堂教学,向多元化、立体化教学模式转变。全面推动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采用多种研究性教学方法达到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构建以“专业理论—案例分析—工程应用”为主线的教学方式,从生产实际中提炼教学案例,注重专业理论的实践应用功能教育。从食品企业生产实际中提炼《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艺学》和《工厂机械与设备》等课程的实践教学案例,实现教学与生产的无缝链接。构建以“课程学习—课外阅读—第二课堂”为模式的学习方式,强化课外文献阅读,依托大学生创新训练和个性化教育开展第二课程活动,拓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法。积极开展课外个性化教育及大学生创新训练,拓展应用型实践技能培养。指导学生主持国家和省大学生创新项目、个性化教育培养项目、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试验教学是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开展了探究性试验、问题教学法、自选型创新试验等新的教学方法。
探究性实验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试验,需要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进行科学分析、大胆设计、探索研究,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7]。相对于传统试验教学中的验证性试验,探究性试验的试验方法和步骤需要学生自己去制定,试验结果也具有不可知性。探究性试验不但可以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锻炼学生试验技能,更是对学生独立科研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我校在微生物学试验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科技素养,设立了一些探究性试验。比如,在微生物学试验中引入“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分析”探究性试验[8],发挥学生在试验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增加了学生的科研兴趣,为食品微生物检验课程的教学打下了好的试验基础,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食品化学试验教学中,开展问题教学法改革[9],在教师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边思考边做试验,并在试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试验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生物化学试验等课程中开展了学生自选型创新试验教学改革[10],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的范围内自主选择试验内容、设计试验方法、准备试验条件、完成试验研究。自选型创新试验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加强了师生互动,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性学,达到整合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
4形成人才培养联合体,产业深度参与应用型人才教育改革
与农产品加工和食品产业全程深度合作,发挥好行业在人才培养上的重要作用,落实企业培养方案的修订与实施,确保企业教学效果。在校企合作开展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努力实现人才培养定位与区域、行业人才需求规格的统一,教学标准与行业标准的统一,专业群与产业群的统一,课程与职业岗位能力的统一。专业实践教学密切结合地方食品产业工程技术应用及创新要求。1998年起,该专业与我国食品饮料制造十强企业维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产学研合作等方面一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2001年双方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将维维集团作为食品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以教育部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契机,我校以维维集团为学生企业培养基地,充分发挥企业在工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构建企业深度参与学生培养过程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2012年与维维集团共建的“食品加工与质量控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入选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作为徐州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基地,开展涵盖企业课程、生产操作、顶岗实习、团队项目训练和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的工程实践能力训练。
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工作能力得到集团公司广泛认可,实现了双方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促进了高校教育及企业管理现代化、教育与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双方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对强化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提高工程实践教育意识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在“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依托技术水平领先、行业影响力较高的规模企业,校企双方形成人才培养联合体,建立校企共同参与的产学一体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以真实的工程环境营造良好的工程实践氛围,使学生受到应用型生产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构建并有效实施企业培养阶段工程认知、工程基础、工程综合、工程创新递进式培养,与理论教学体系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通过累计1年时间企业阶段的学习培养,使学生感受先进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受到应用型生产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够适应食品行业走向国际市场等发展要求,培养学生能在生产一线从事食品生产、质量控制、产品开发、销售服务、食品工程技术设计等工作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5结语
我校面向农产品加工与食品产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次培养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2015年1月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科教评价网和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联合的评价报告显示[11],我校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全国294所开设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高校排名第67位,全国非博士授权高校排名第2位,江苏省非博士授权高校中排名第1位。经过近年的建设,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已经成为苏北和淮海经济区农产品加工和食品产业发展的坚实教育保障,具有一定的辐射示范效应。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该专业学生就业率100%,毕业生92%就业岗位与专业相近,大部分学生在江苏省内就业,其中以苏北和苏中地区为主。多数学生毕业后很快即成为行业企业生产管理骨干,持续发展能力强劲。毕业生ZH,从生产一线质控员、品管科长、品管部质控处经理到现任广州雨润肉类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强,毕业后创办食品饮料加工、食品质量分析检测等高新技术企业,如WXW创办的徐州市汉元生物科技研究所,已成为国内食品添加剂行业技术领先、生产品种较全、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企业,研发的果汁中性奶技术国际领先,超越国际食品行业标杆,实现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LJG等创办了徐州市金地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致力打造世界泡菜第一品牌,已形成可生产4大类100多个泡菜品种,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近百座城市,30%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为行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我国培养面向一线技术人才的主战场,在“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大力开展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将教育改革与理论创新紧密结合,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工作,为完善卓越人才的培养实践提供理论保障。通过卓越人才培养途径的改革,实现人才培养定位与区域、行业人才需求规格的统一,教学标准与行业标准的统一,专业群与产业群的统一,课程与职业岗位能力的统一。使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及市场对接,培养符合产业需求及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人才,是我国实现人才创新驱动的有益实践,为食品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具有很好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段莉.典型国家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经验借鉴[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4):23-28.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诠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
[3]刘恩岐,唐仕荣,李勇,等.面向“卓越计划”的食品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视界,2015(2).
[4]侯进慧.应用型高校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微生物学课程改革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5).
[5]朱蕴兰,郭莉,陈宏伟.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J].煤炭高等教育,2011(5).
[6]曹泽虹,陈宏伟,董玉玮,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生物化学课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7).
[7]孟庆繁,逯家辉,王贞佐,等.探索性实验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1).
[8]侯进慧.从淀粉酶产生菌筛选和基本鉴定谈探究性实验教学[J].微生物学通报,2010(1).
[9]巫永华,陈尚龙,张建萍,等.基于问题教学法的食品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视界,2014(13).
[10]董玉玮,陈宏伟,曹泽虹,等.学生自选型生物化学创新实验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9).
[11]邱均平,赵蓉英,董克,等.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5—2016)[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作者:侯进慧1;丹丹2;恩岐1;朱蕴兰1;刘彤单位:1 单位:1.徐州工程学院食品(生物)工程学院,2.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