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校企合作下的双创人才培养机制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对高校的必然要求。地方应用型高校必须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质量评估评价体系,构建校企协同的新时期“双创”教育新模式,将“双创”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关键词:地方高校;“双创”教育;培养机制
总理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第一次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随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出现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自此,“双创”和“双创”教育在我国拉开大幕。大力推进大学生“双创”教育,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1]。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严格按照国家教育理念的要求,主动加快转型升级,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依托,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创新创业人才。因此,构建地方本科高校“双创”教育人才培养机制迫在眉睫。
一、“双创”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第一,“双创”教育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袁贵仁曾指出,高校“转型的关键是明确办学定位、凝练办学特色、转变办学方式,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2]。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大学生就业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的矛盾愈演愈烈。地方高校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加强“双创”教育正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路径,也是高校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第二,“双创”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必须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而培养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双创”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具有显著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落脚点就是要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创新型人才,提升学生以应用为驱动的创新能力,满足地方对多元化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将“双创”教育作为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点,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第三,“双创”教育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助推器。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尽管这与经济社会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变化有一定关系,但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很多地方高校培养的毕业生综合素质较差,就业创业能力薄弱,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务必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校企合作既是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必由之路。地方高校和企业全方位、多角度的合作,不仅能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训机会,为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平台,也能获得一定资金支持,弥补学校实验设备短缺的不足,更能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技术指导、业务咨询等方面的服务。
二、“双创”人才培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高校“双创”人才培养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对“双创”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够。随着我国将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高等教育育人模式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双创”教育逐渐得到大家的重视。但是,一些地方高校对“双创”教育的意义与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甚至一些教育管理者认为“双创”教育是针对少数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和就业行为,忽略了“双创”教育对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以及职业品格塑造的根本作用,忽略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理念的培养[3]。第二,目标导向不明确。如今,“双创”教育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很多地方高校开展“双创”教育的目标导向不明确,影响了“双创”教育水平的提升。教师方面,因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其带领学生创新创业的动力不足;学生方面,因学校不重视创新创业能力的考核,导致学生自身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不高。第三,“双创”教育的师资力量较薄弱。“双创”教育的落实关键在教师。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不仅数量不足,而且知识结构不能满足创新创业教育多学科结构的要求[4]。在很多地方高校,从事“双创”教育的教师主要是通过KAB、SYB等短期培训转型的,因而“双创”教育的授课内容往往偏重理论,纸上谈兵较多,缺乏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的支撑与指导,很难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第四,“双创”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目前,多数地方高校的“双创”教育还只是引入了一些创新创业、职业规划类课程,课程内容局限在对创业方法、途径、技巧的讲解层面,缺乏严谨性和系统性,没有形成相互渗透,贯穿于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课程体系。诸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通常只是作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一部分,没有形成专业的课程体系,尤其是在课程安排与教学内容方面缺乏明确的专业定位[5]。第五,“双创”教育载体建设不均衡。相比学术型高校,地方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起步较晚,资金投入有限,缺乏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双创”教育载体群。
三、“双创”教育与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路径
(一)构建适应新常态要求的“双创”教育教学体系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相关部门也陆续出台了推进“双创”教育的一系列政策与措施。地方应用型高校在转型发展中必须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不断完善“双创”人才培养方案。
1.建立校企合作“双创”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当前,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培养链的融合发展,已成为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国家发展战略、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增强发展的长期动力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举措[6]。因此,构建校企合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尤为重要。高校应通过为中小微企业免费提供办公场所等措施,提高对企业的吸引力,吸引企业进入高校,以便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训平台。在此基础上,高校应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引导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建立校企合作培养“双创”人才的长效机制。例如,高校可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聘请行业企业专业人员全程参与培养方案的修订,将企业元素和职业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充分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2.构建完善的“双创”教育课程体系高校创新创业的行为只有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与课程体系相衔接,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创业者和具有创新精神的就业者。因此,高校必须构建完善的“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将“双创”教育的内容全方位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第一,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第二,应凝练特色,有效开展符合学科专业特点的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针对性;第三,要完善考核考评办法,鼓励教师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让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从认识上有所升华。
3.构建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高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因此地方高校必须紧紧围绕当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求,以“突出应用、集群发展、培育特色、提高质量”为原则,与企业密切合作共同实施学科专业改造提升计划,构建与当地企业紧密对接的专业体系,使专业群高度契合产业链和创新链。例如,笔者所在的黄淮学院以服务区域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宗旨,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重点建设了信息技术、管理服务、化学与生物工程、机械电子、土木建筑和文化艺术6大专业集群,专业设置更具合理性。
4.建立健全“双创”教育质量评估评价体系加强“双创”教育是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为了充分提高“双创”教育的效果,高校必须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要求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对整个过程的监控与管理,尤其要改革考核评价方法。对“双创”教育的考核评价,可采取多层次、多角度的方式,注重过程评价,每一教学阶段的各个教学环节都要有与之适合的考核方式。为了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比赛项目,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高校应将项目完成和获奖情况作为“双创”教育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5.搭建“双创”教育实践平台体系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实处,就需要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实践基地和实践平台,强化实习实训,以项目驱动学生实践,借助众创空间、科技园、国家孵化器等创新创业载体,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水平。
(二)构建校企协同的新时期“双创”教育新模式
1.战略协同机制“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亟须高校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管理的方式方法,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拓宽培养途径。”[7]地方应用型高校应当充分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形成校企协同的理念和共识,积极寻求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构建企业与高校之间以及各主体内部的战略协同。具体而言,高校要建立完善的教学、科研、就业中心、孵化器中心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协调机制,企业要加大对创新研发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费投入,为“双创”教育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
2.政策协同机制近年来,各级政府出台了多项支持和扶持高校开展“双创”教育的政策,但由于政策可操作性和执行力等因素的制约,致使相关政策在落实过程中收效甚微。在改革开放进程日渐深入的新时期,政府、企业、高校所面临的内部或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大学生“双创”教育所牵涉的利益主体逐渐增多,各个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不尽相同并时刻变化。因此,应通过构建政策协同机制,对大学生“双创”教育进行宏观把控,在税收、人才、科研经费、创业培训、租金等方面,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支持。
3.资源协同机制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政府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政府应积极制定、出台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搭建各类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必要的培训、咨询和融资服务。高校作为“双创”教育的实施者,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培训或引进优秀人才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尤其是要注重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引进[8]。企业是校企协同合作的另一主体,其在资源上的支持和投入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校企协同能否取得良好成效。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协同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协同合作能够产生“1+1>2”的效应,因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积极与高校开展合作,包括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等。
4.知识协同机制教育部2010年出台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高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基础文化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教学计划与学分体系中,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9]。高校要构建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间的协同机制,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学科教学体系,使其与专业教育一样获得学校的各项政策和经费支持,建立一个立足于专业知识和创业知识、提升新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同时,高校还要构建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协同机制。在“双创”教育中,高校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包括创业知识与创业技巧、创业精神与创业意识等内容的理论知识教育,而企业对大学生的培训,是以满足生产需要和经济效益为导向的,具有一定的功利性,为平衡高校和企业的目标诉求,有必要构建一个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的协同机制。
5.环境协同机制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双创”的积极性具有重要影响。政府、企业、高校应当充分认识到,加强“双创”教育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人才合理分配、建设知识经济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性[10]。高校应以校企文化的融合为核心,吸引更多优秀企业加入校企协同行列,通过借鉴企业先进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企业应积极配合高校的“双创”教育教学工作,为高校教材的编写和更新提供翔实的资料和信息,促进新时期大学生“双创”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付培凯,刘萍.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载体群的思路与实践[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36–38.
[2]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加强依法治教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袁贵仁部长在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
[3]何宁,张晓华,王燕燕.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化与地方高校的改革探索[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6.
[4]李家华,卢旭东.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9–11.
[5]刘博,袁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4):121–123.
[6]刘志刚,顾永安.服务创新、致力创业:应用技术大学的职责与使命[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42–46.
[7]张宁,陈伟,张园.协同创新视阈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5(2):31–33.
[8]蒋开东,朱剑琼.大学生创业导向的高校协同机制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1):54–58.
[9]吕应芳.“校企合作”模式下闽台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途径探究[J].海峡科学,2016(5):12–14.
[10]徐蓓.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现[J].继续教育研究,2015(9):20–22.
作者:徐君 单位:黄淮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