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拔尖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及改革探讨范文

拔尖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及改革探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拔尖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及改革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拔尖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及改革探讨

摘要:“双一流”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急需积极深化。现有办学体制和模式对大学生培养质量提升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对制造业及信息产业的竞争力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以光电信息本科专业教学改革为案例,剖析了拔尖人才培养的四个瓶颈问题,提出了以“四个是否乐意”为教改成效对照标准,论述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关建议和实践探索。

关键词:人才培养;信息产业;高校;科研能力

美国德勤有限公司的《2016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报告称,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在2016年仍然位列全球第一,但到了2020年,美国将超过中国名列第一。中国制造业的总量虽居世界第一,但由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等问题,“中国制造”尚未实现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的历史跨越。基于6年多来“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教学教改,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学院围绕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双一流”)建设,形成了如下思考和探索。

1高校拔尖人才培养的四个瓶颈问题

高校拔尖人才培养的四个瓶颈问题如下:①考评薪酬机制重科研轻教学,导致部分教师不太乐意执教。工科及信息学科院系可以承接横向和企业类课题,科研能力强的教师收入比较高。人事考评机制易使教师忙于学术发展,科研成“主业”,教学成“副业”,教书育人精力投入不足。教师工作重心的偏离,易造成教学组织涣散、教学规范缺失、教学能力弱化和教学质量下降。②招生培养机制不够灵活多样,导致部分学生不太乐意学。现行高考招生机制“一考定专业”,学生对专业缺乏认知和判断,调整专业及方向的选择权较小,专业兴趣无法被激发。现有的工科人才培养比较模式化,缺乏个性化培养,造成学生厌学和功利性学习现象比较普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提升,自主学习激情和主动探索欲望难以激发。③校院两级治理结构不明晰、自主权下放不足,导致院系不愿意更改。当前,多数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并不明晰,校、院两级的责权利模糊。大学及其相关机关部处掌握着大部分人财物配置权。院系的学科建设责任主体、人才培养责任主体的地位并没有真正确立起来,人财物等资源配置权较小。院系缺乏改革动力和责任,办学活力得不到充分激发和释放。④学生国际视野和实践能力与社会需要不符,导致高端单位对毕业生不愿招纳。制造业、信息产业的做大做强需要有大量的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来支撑。学院如果在一个相对封闭、孤立的环境中培养人才,人才与市场需求、技术与产业就会脱节,以传输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实训基地不足,实践环节弱化,学生动手能力欠缺。

2对照“四个是否乐意”,深化改革

2.1变革教师考评和薪酬激励机制

2013年以来,华科大光电信息学院推行了教职工全员聘任制,着力改革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两大弊端。学院推行人员分类改革,将教职工分为6种类型,全部纳入聘期管理。学院新出台了教职工聘期考核办法、年度考核办法、工资津贴分配办法。学院制定了“教书育人质量点考评办法”,涵盖了授课质量、教学改革、教材建设、班主任工作、学业导师等18项指标,对高水平教学人员予以重奖。190多名教职工都分别担负了班主任、学业导师、科研导师、创业导师、心理导师、就业导师等工作。据统计,教授为学生授课率由2012年的92%提高到2016年的100%;获得“教书育人质量点”奖励的教职工,由2012年度的20人增长到2016年度的118人,教学质量点从2012年的43点增涨到2016年的126.5点。

2.2变革学生招录及培养机制

光电信息学院实施探索了“多元化”的招生录取模式,以选拔更多具有专业兴趣、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学院招生打出的“组合拳”包括自主招生、高考择优、进校选拔、国际班招生等方式。学院每年面向全校范围内选拔60人,分别进入2个创新实验班。这2个班实施了小班教学制、“一对一”导师制和学业淘汰制。在国际班招生方面,学院还兼有“中英班”“中法班”“中美班”,进行“3+3”或“2+3”联合培养。在学生培养方面,学院推行了“主干课程质量提升计划”。学院遴选了18门本科主干课,每门投入10万元,按照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标准建设,《物理光学》《电动力学》等10多门视频课程建成开放共享视频课程。学院投入500多万元购置了211套国际主流教学软件,建成了数字仿真实验室。杨克成教授的《激光原理与技术》引入了RP软件,余永林教授的《应用光学》课程引入了Zemax软件。2011—2016年,学院本科生获得省级以上各类活动和竞赛奖励211项,获批授权专利38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7篇,孵化学生创业公司6家。

2.3完善校院两级治理结构

光电信息学院探索校院两级治理模式,扩大学院办学自主权,率先启动了4项试点改革。学校专门拨款500万元,支持奖励学院开展试点改革探索。

2.3.1率先探索大学院制体制机制创新试点

2012年通过将原光电学院与原电子系2个院系合并,同时,基于大学院还建设了内设的武汉微电子学院,学院积极探索“党政协同、院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治理模式,充分发挥了各级委员会等在学院管理中的作用。

2.3.2教师公开遴选和国际通讯评议试点

2012-11,光电信息学院制定了《新进教师选拔标准及考核流程》,设计了个人申报、资格审查、国际同行学术通讯评议、教授会考评等8个环节;2012年以来,学院已经招聘了38名优秀师资,其中中组部“青年千人”10名。

2.3.3推行“学习共同体”创新教改模式

以《计算材料学》为例,江建军教授等导师设计探索项目后,将每三四名学生编为团队,学生们从零开始面对项目,从查找文献、确定方案、编程仿真、设计优化、研究总结、成果展示甚至,都由学生分工协作完成。

2.3.4建成大学生公共项目实验室

该实验室已有近800m2,实现全天候免费开放,开发了数理仿真、大创项目、自主实训、创业孵化等10多类项目。

2.4提升大学生的“四种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和社会适应性,必须强化大学生的“四种能力”,即自主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交叉创新能力和国际交往能力。为了提升上述“四种能力”,光电信息学院把学生培养链由学生课堂、学生社区延伸到武汉光谷园区、光电企业社区、虚拟网络社区等育人环境中。学院在学生公寓建起了面积200m2的学生社区,设有“学业加油站”“成长互助营”“辅导员工作室”“休闲水吧”,已举办学术交流、教师答疑、职业规划等活动80多场。学院依托知名企业,建立了3个国家级和1个省级工程实训基地,依托武汉激光行业协会,建立了9个学院生产实习基地。学院还启动了“海外教学团队”计划,每年引入三四名海外名师完整讲授本科课程。例如,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一名教授将为本科生讲授48学时的《电磁场与电磁波》。2015—2017年,学院本科毕业生每年读研深造率平均超过70%,其中,出国深造率平均超过22%.教育部本科教育审核评估专家组组长黄达人教授曾评价说:“华科大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开展的试点学院改革,目标是落实的,改革的力度是大的,改革的效果是明显的,很多做法非常实在,可复制、可推广。”

作者:刘继文;张新亮;聂明局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