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管理生产力问题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解放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获得了长足发展,在有些领域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在管理方面却提高不大,与发达国家的管理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说明:我国对管理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譬如,有这样一种观点:企业活力不足,效益不好,是因为没有建立起新的产权明晰的企业制度。似乎只有新的企业制度建立起来了,企业活力自然会增强,经济效益也必然会提高。与此相类似,还有一种观点也较为流行,认为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弱、成本高,是因为企业缺乏产品研发人员和研发能力。似乎只有产品研发能力提高了,新产品自然就会源源不断地供应市场。
其实不然。这里都把决定企业兴衰存亡的一个重要因素--管理忽略掉了。可以说,如果没有管理,再好的企业制度(实际上,企业制度本身就是管理的产物,又是管理的工具,执行制度的过程就是管理),再强大的科研开发能力,也不可能取得好的市场回报。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其企业制度不可谓不完善,其研发实力也不可谓不强,但它们也会有破产倒闭的。要是对这些破产倒闭的企业深究起来,盖源于管理失误所致。唤起国人的管理意识,从战略高度重视管理,便是笔者撰写本文的目的。
一、管理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
笔者认为:科学技术固然是生产力,但管理也是生产力。在社会生产力的生成和对生产力的组织中,管理较之科学技术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20世纪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世界掀起了大兴管理的热潮。当今管理已发展成为一门无可替代的软科学,专业管理人士已经成为一支庞大的队伍(如,职业经理人队伍的日益壮大)。国际上已经形成一种共识,即管理、科学、技术是现代经济社会的三大支柱。
美国在战后,一举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秘密是“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①日本也不例外,20世纪50年代末期,日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日本国情,在全国迅速掀起了学习管理的高潮,并把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学家戴明和朱兰先后从美国请到日本,帮助培训管理人员和指导管理工作。到了20世纪60年代,日本终于靠科学和管理两个轮子,开始了经济腾飞。如今,日本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用他们自己总结的话说:“管理与设备,管理更重要。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率,管理可以提高经济效益,管理为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准备条件。”②
在我国,管理仍然是制约经济腾飞的瓶颈。我国频频发生的重大恶性安全生产事故和交通安全事故,就是对疏于管理的报复。许多省市的专利申请量每年都是两位数增长,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专利数却不能同比例增加,真正能转化为生产力的只是少数,这也是管理不到位的表现。所以,许多来华考察的外国专家认为:中国经济急需解决的问题,第一是管理,第二是管理,第三还是管理。③
以上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事例都证明了,管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
二、管理的生产力的性质
管理的生产力性质,是指管理作为保障经济和社会有序有效运行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所具有的与其他生产力要素--人、财、物、科技、信息等,同样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管理的这种功能如果得以充分发挥,其作用将是巨大的。首先,从宏观层面看:
1.管理可以生成生产力,即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发现、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因为管理者是有较高管理知识和经验的人群,经过他们在管理实践中的创造性思维,或者经他们使用科学方法和得力措施调动被管理者的创新积极性,发现或发明新的生产力要素或生产力要素新的组合,就可以生成新的生产力,取得新的效率和效益。如新型能源,潮汐发电、乙醇汽油等。
2.管理可以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系统。零散的生产力要素再多,质量再高,但如果离开了管理,它们永远都只能是杂乱的、无序的、混沌的生产要素的堆积,只有对它们加以管理,行使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管理职能,才可以使其成为有序和有效的生产力系统,就可以从事生产和经营,产生效率和效益。科技人才和科研设备都非常先进,只有对其进行组织、指挥、才能够形成科研能力。
3.管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推进器。历史告诉我们: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以加速度向前发展和进步,完全仰赖于日臻完善的管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乃至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每次社会形态的变革,都伴随着管理的巨大进步。国家的产生,原始社会被奴隶社会所取代,标志着公用事业管理的诞生。生产组织化程度有了提高,生产效率随之也有了提升,之后的每次社会形态的更迭,都无不伴随着管理的进步。当企业这个生产组织形式取代家庭手工作坊,当现代公司制取代传统意义上的企业,都是管理理论上的进步和管理实践上的飞跃。可以设想,没有管理,或者没有管理水平的提高,上述变化都是不可能的。
4.管理可以使科学技术这个先进的生产力要素得以充分发挥作用。据媒体报道,我国数年前就研发成功了制造高速火车轮子的钢材,可是由于管理原因阻碍了这一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国家每年得花大量外汇从国外进口这种钢材。直到近来调整科研体制,才使得尘封多年的科研成果用在了火车轮子的生产上了。不仅达到了进口产品质量的水平,而且还节约了外汇,降低了生产成本。类似这种情况,使锁在抽屉的科研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事例比比皆是。
5.管理制约着生产力总体水平的发挥。众所周知,我国义无返顾地选择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的就是要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社会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但是,资源配置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因为市场机制也会“失灵”,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必须辅之以国家的宏观管理,进行调控,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只有这样,生产力总体水平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市场机制配置社会资源只是局限于企业外部,而对于企业内部生产要素的配置却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因为在企业内部不具备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和条件。如果没有管理,企业内部生产要素就不能实现优化配置,进而使得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成为一句空话。因为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社会资源的配置最终必须落实到企业。企业的生产要素配置如果低效,社会资源配置就不可能优化。换言之,离开了管理,离开了企业生产要素的合理使用,市场机制的作用就无从发挥。再从微观层面看:
管理的生产力性质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员工都是具有一定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的劳动者。现代企业的劳动者,尤其是企业管理决策者,如果是“管理盲”,即使他们具有丰富的科技知识和高超的劳动技能,在形成企业生产能力中,也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即使普通员工如果不懂得管理制度和管理要求,不懂得如何服从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只能成为“问题”和“阻力”。只有当他们既具有较高的劳动技能又懂得如何管理和服从管理,他们的作用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出来。
2.管理在组织企业生产力中能够使企业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充分发挥企业资源的整体效能。前已述及,市场机制对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它对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却是低效的或无效的。因为,企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其内部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而是劳动互换的关系,因而不具备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和条件。所以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即组织企业生产力的任务只有依靠管理来完成。
3.管理能够使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以及企业和企业各个组成部分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地形成一个有序的系统--企业生产经营运作系统,从而收到整体系统功能大于部分子系统功能之和的功能放大效应。管理水平越高,其放大效应越大。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生产经营能力。有的企业内部不协调、不配合,甚至打“内战”,造成“内耗”,最终导致亏损倒闭,盖源于企业管理缺失。
4.管理是一个永续的动态过程,在这个动态过程中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创新等管理职能的发挥,可以使企业生产经营各要素各环节各部门始终保持最佳结合状态和最优运行状态。从而使企业生产经营系统的整体优势得以长期发挥。
三、与科学技术相比较的管理特点
管理和科学技术被称为现代社会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都是生产力的重要要素,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第一,虽然二者都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但管理,尤其是宏观管理,还具有调节生产关系的功能。如调整分配关系、财政转移支付、国家对分配过程的监督各种政策法规的制定等。而科学技术则纯属于生产力范畴,不具有调整生产关系的功能。
第二,管理是一项无须增加很多投资甚至不需要增加投资就能产生明显经济效益的“廉价工程”。只要企业管理层和广大员工在思想上对管理有深刻认识,并予以高度重视,在行动上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和科学方法,强化企业管理,就一定能取得明显的甚至意想不到的效果。而科学技术就不一样,它不仅需要较高科技水平的专业人才,还需要购置昂贵的仪器和设备,才能从事科技研究工作。由于更换一个厂长或经理,使一个企业起死回生的事例并不鲜见。
第三,管理又是一项“速效功程”。无论是原先管理基础较好的企业,还是原先管理基础较差的企业,只要将管理水平提高一个档次,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管理水平提高幅度越大,收效就越大。相比之下,科学技术研究取得成果的周期就要长得多,短则几个月,长的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几十年。而且科技成果的取得还不是现实生产力,还必须经过符合客观规律的管理工作(比如,科研机构与生产企业结合,合理确定科技成果的价格即创造发明者的报酬等),方能实现。
第四,管理还是一项“普及型工程”,它比起科学技术来,方法较为简单,易于操作,便于推广,虽然管理也有系统的高深理论体系和复杂的技术方法,但是它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还是不难掌握的:不仅管理者容易掌握,被管理者也容易配合。这样,企业领导层(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就容易达到上下协调一致,形成一股为现实企业经营目标而奋进的强大力量,企业就会蒸蒸日上,取得好的经济效益。相比之下,科学技术由于其自然科学的固有特性,能够谙熟其理论、熟练其操作技术的人毕竟是少数,因而它要像管理那样普及几乎是不可能的。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得出的符合逻辑的结论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管理也是生产力,而且是更重要的生产力。国家繁荣昌盛,企业兴旺发达,人民富裕幸福,不仅需要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更需要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