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谈税收筹划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实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税收是企业成本费用的重要组成内容,是法律规定下国家的重要政策工具,但在企业中,如何在合法、合理的条件下降低税收,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是现代企业经营发展中探索的重要问题。税收筹划是一种积极的理财意识,其利用合法的手段提高企业控制税负水平,意在帮助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目标。从现代企业发展现状来看,税收筹划方法多样,从不同的角度均有不同的策略与途径。文章则从内部控制制度设计角度出发,探索税收筹划路径,为企业税收筹划方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税收筹划;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制度设计
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企业经营、投资、理财等涉税活动前期阶段展开策划,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合法要求下降低税收成本、提高税负控制水平的行为活动,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积极理财意识的合理、合法化运用。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已低于发达国家12个百分点、低于发展中国家3个百分点,在全球纳税成本排行中位列第八,但专家研究中发现,将社保、住房公积金等纳入员工税当中,我国税率已超过77%,而从企业角度来讲,其不仅承担征税,还有诸多税外的缴费名目,严重增加企业负担。因此,近年来我国也在不断调整税收政策,帮助企业减轻税负压力,但税负的控制还需企业自身发挥主观性,从而决定了税收筹划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中的重要现实意义。
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中关于税收筹划的设计内容
(一)税负控制目标
目标即开展控制活动所要实现的目的,其是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核心与根本。内部控制是企业的管理职能之一,其服务总体对象为企业,但在对企业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群体、不同性质工作展开服务时,目标也存在差异[1]。结合税收筹划的目标与价值,即利用制度手段对企业经营、财务、管理活动,如销售、采购、生产、运输、收入、成本、利润分配、统计、会计等一切活动展开全面控制,从而构建起科学的决策机制、快速的响应机制、高效的执行机制、有力的监督机制,及时发现企业经营与管理活动中存在的漏洞,消除舞弊、欺诈等隐患,贯彻执行国家税收法规,合理控制税收成本[2]。
(二)内部控制框架
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内部控制框架体系,主要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信息沟通、控制活动以及监督五个环节。内部环境是指能够影响内部控制设计与执行的各项内部因素总称;风险评估是指实现内部控制目标过程中对不确定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影响评价活动;信息沟通是指企业内部各部门能够及时、完整、准确地采集与传递企业相关管理的信息,包括内部的信息采集与沟通机制,也包括外部沟通机制;控制活动是指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所采取的方法与手段,目标则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监督是指构建监督检查以及评估及时,监督企业是否高效执行内部控制,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缺陷与不合理之处,形成书面评估报告并给出相应的处理建议[3]。内部控制框架是实现控制目标的保障,是实现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必要组成要素,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循环过程,可以不断强化企业的风险评估意识、控制效率,是实现控制有的放矢的关键[4]。
(三)内部控制程序
内部控制程序包括设置方式与业务程序两项内容的设计,其中设置方式的设计往往由内部控制构成要素决定,可根据企业业务进行设计,需要在各个岗位上设置对应控制点、相互制约的职责体系,以期业务处理过程中最大效力发挥内部控制作用。而在业务程序设计过程中,需要先进行企业构成业务分解,形成循环模型,分析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常见弊病,从而确定业务内容关键点与难点,提升控制工作的规范性[5]。
(四)制度评价体系
制度评价体系是对控制活动展开的控制,其关系到内部控制活动能否顺利进行,主要内容包括监督机构评价标准与内部控制评价标准。目前相关法律无统一的评价规范标准,多数情况下由企业自身根据发展需要设计[6]。
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中关于税收筹划的设计原则
基于税收筹划展开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主要原则如下:
(一)合法性
内部控制制度在设计过程中任何一项内容都需要符合国家的法律规定,不得利用内部控制为企业从事非法活动提供便利条件或躲避国家监管。
(二)审慎性
在执行内部控制过程中,需要重点进行经营薄弱环节的监管与控制,降低风险发生率,为企业经营发展创造稳定的环境。
(三)及时性
需要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在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前后、开展新业务前后均需要对内部控制制度设计进行分析,调整不合理之处,并及时落实控制措施[7]。
(四)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与运行均能够产生一定成本,需基于成本效益最小化原则进行内部控制成本控制,既要规避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也要合理的控制成本支出。
(五)有效性
需要确保内部控制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风险防控中、财务工作进行中等多个领域的实际效益与价值,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在企业内贯彻落实。
(六)全面性
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不仅要满足生产经营以及企业管理的需要,其需要着眼企业发展的整个过程,确保控制制度能够对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发挥作用[8]。
(七)独立性
应设置独立的机构或部门进行内部控制制度检查与评估,以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力。
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中关于税收筹划的设计策略
(一)内部环境设计
策略内部环境包括诚信道德、管理哲学、企业文化、经营风格、组织结构、责任分配、责任授权等多样要素,均对企业经营的成功与否有着影响。文章结合税收筹划目标,以提高企业税负控制水平为目的,选择组织机构设计以及薪酬激励体系设计两项内容为代表探究具体的设计策略。
1.组织机构设计组织机构是通过分工协作设计工作岗位,确定工作与职权范畴的结构体系,主要包括职能、层次、部门、职权四个结构。组织机构与企业资源的合理化分配、科学决策、内部信息的流畅性均有着直接的关系,决定着企业的工作效率、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基于税收筹划,组织机构设计的具体目标则是实现组织合法减轻税负、实现经济收益最大化,并且在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能够利用灵活、扁平化的组织机构提高调整效率,快速适应环境变化。关键控制点主要有:经办业务授权,需要相关岗位人员针对可行性展开分析,形成书面报告,谨慎选择方案;复核审批,需要管理层将提交方案进行严格的分析、核查,无问题后审批;职责分离,授权工作、授权信息记录工作、授权中资产处理工作必须分别设置独立岗位,实现职责分离;方案选择与实施;记录,要求会计人员按照法律法规、行业规定规范记录账务;调整,及时根据企业发展所处环境的变化进行方案调整。为能够确定科学、合理方案,需要确定关键控制点,以子公司与分公司的选择为例,当企业需要跨地区经营时,通常采取设置子公司或分公司的方式发展业务。在法律层面上,子公司同样为独立法人,但分公司却不是,两者在设立手续上、核算与纳税形式上均存在差异。子公司在核算与纳税申报上有着独立权,但分公司并非独立法人,其纳税、核算均由总公司完成,盈亏出现后其可与总公司抵扣,抵扣后进行纳税;且两者享受的税收优惠不同,子公司承担着全面纳税义务,而分公司为有限纳税义务,分公司所享受的纳税优惠政策有限[9]。因此,在不同情况下企业需要合理设置组织机构,如企业刚成立时间较短,但各项业务已走向正轨,有调整组织机构或扩大经营范围的需要,组织机构设立在相对不了解的地区时建议设置分公司,即时发生亏损也能够与子公司冲减,降低税负;而若短时间内机构能够实现盈利,建议设置子公司[10]。
2.薪酬激励体系设计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的竞争在根本上则是人才的竞争,而薪酬、绩效则是激励人才发挥潜能、自我提升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很多企业在鼓励高端人才时,采用大额绩效激励,却忽视了税负问题,导致投入大笔资金后并未实现预期的激励效果。因此,基于税收筹划进行激励体系设计,其目标为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在保障支出不变时,同时兼顾激励与约束员工目标的实现。关键控制点为:人力资源选择,优先选择素质优秀、专业理论扎实的人才,并能够根据企业发展需要鉴别出最合适的人才;育人,为能够充分发挥人才的潜能,招聘到企业内后人才的教育工作也同样重要;用人,需要根据人才的能力、素质水平量才录用,鼓励多劳多得;留人,应利用良好的工作环境、合理的薪酬体系与晋升体系使人才工作中有明确的奋斗目标,积极投身企业发展与建设中。从税收筹划角度来讲,为实现薪酬体系对人才的激励效果以及实现降低税收的目的,可采取以下控制手段:①多元化薪酬发放形式提高员工收入。企业在每一分成本投入时均应该明确投入所产生的效果,在付出同样的薪金时,不同的薪酬形式也能够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可以利用多样的薪酬发放方式,合理降低税收。②通过名义上降低收入方式筹划税收。利用企业内部的收入标准或不同的支付时间等方式进行收入调整,保持收入平衡,可以在保障员工实际收入不变基础上,实现名义上的降低收入,从而能够降低税率档次。
(二)正常运作业务循环设计
从现阶段成功的内部控制经验来看,以企业业务循环进行内部控制制度设计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内部控制中的缺陷。文章选择正常运作业务循环中具有代表性的筹资循环、销售与筹款循环作为分析对象,展开设计策略的探究:
1.筹资循环
其关键控制点主要有:①确定最优的资金结构。筹资循环的设计核心则是根据企业发展需要确定最优资金结构,所谓的资金结构则是所有者权益与长期负债的构成。该结构的合理性影响着企业的安全发展、成本支出,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税负与收益。当资本规模与结构处于一定条件下,则企业负担的债务利息与优先股的股利是保持固定的,那么息税前盈余越多其负担的固定财务费则越低,也使税收后股东分配利用有所增加,将会为股东带来额外收益。这种因固定财务费用影响企业普通股盈余变化、并大于息税前盈余变化则被称作为财务杠杆,是节约企业税收的重要途径。②合理选择筹资方式。筹资方式不同对于税收筹划的效果也存在影响。在吸取权益资金、企业间拆借资金、融资租赁、企业留存盈余等诸多方式中,有利于税收筹划的方式有:一是向银行借款,向银行借贷产生的主要成本是利息,属于税前列支,可使企业获取税前列支利息的减税效益,或获得还本付息过程中产生的资金时间价值;二是职工集资,所产生的支出也是利息,但对于在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下的部门可以通过税前扣除,也可分担税负[11]。
2.销售与筹款循环
其关键控制点主要有:选择合适销售方式。企业发展经营过程中,为了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可以组合多种销售方式,但销售方式同样对税收存在影响,在决定销售方式前,应考虑选择可降低税收的方式。例如,采用折扣销售、销售折让与退回、以旧换新、按揭销售(房屋类产品)、现金折扣、返本销售、赠送销售等。以合同签订确定最终销售时间。销售确认时间也对税收存在影响,销售人员应选择对自身有利的销售确认时间,实现推迟纳税的目标。我国现行制度中规定销售实现时间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保持着一致,按照销售结算方式产生的主要销售确认时间点有以下几个:①直接收款方式下获取销售额及开具销售依据时,无论是否发出货物,当消费者取得提货单则为销售确认时间;②托收承付方式下以货物实际发出或办理委托收手续当天为销售确认时间;③赊销方式下,按照合同约定收款当天则为销售确认时间。企业经营发展中销售方式主要为赊销,但赊销可能导致企业资金紧张。因此,需要确定收入与收货在时间上是否同步,避免企业自身过多垫付资金。而该情况下通过分期收款方式能够获取更多的筹划收益,即按照合同约定时间制定分期收款周期,在合同规定时间内确认收货则可避免在收取贷款前纳税,也降低了收账款无法及时收回的风险。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不仅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保障,也是合法降低税负的途径之一。因此,应积极利用内部控制制度手段,合理的提前列支成本费用支出,降低纳税成本;但内部控制制度需要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内外部环境变化进行调整,并且需要严格控制职权滥用、营私舞弊行为,使内部控制制度效力最大化,为企业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创造坚实基础。
作者:孙艳 单位:湖北智勃会计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