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问题的提出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技术创新全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这种主导性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必须是研发投入的主体,决定选题立项时的取舍。其次,是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把握技术创新方向,组织和推动创新活动。第三,是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选择成果运用时机,提供产业化保障。最后,是技术创新风险承担的主体,同时也是利益的最大享用者。
占我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如何?能否发挥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很多的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远远没有得到体现。这可从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的投入能力、技术创新活动执行能力以及技术成果的产出和应用的情况中表现出来。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是指中小型企业拥有的能够投入到创新过程中各类生产要素的能力,包括资金投入、人员投入和技术设备的投入。我国中小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资金投入明显偏低;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匮乏。而且从技术创新装备投入来看,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站1%,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站41%,处于国内中等水平的占47%,处于国内落后水平占11%。因此,从技术创新的投入来看,中小型企业还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研发的投入主体。中小企业作为真正技术创新主体的差距。。
我国已经进入可以更多依靠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中小企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主体,在参与国内国际竞争中却显后劲不足,原因多方面的,其中之一,也是最基本的,是缺乏相应的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本文主要就如何建立相应的动力机制阐述看法。
2原因分析
到目前为止,有些中小企业还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2.1技术创新还未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我国大多数企业没有发挥技术创新的主导作用,关键原因在于市场尚不健全、政策环境尚不完善,技术创新还没有完全成为企业上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求。对政府而言.最重要的是创造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市场环境,可以通过实施一系列有效的政策,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2.2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也有待提高。从全球实践来看,到目前为止.最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大都来自企业本身。但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制约了企业主体作用的发挥,导致我国技术创新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如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企业的研发机构和研究人员不足;此外,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的情况下,分利用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的科研能力,实现产学研紧密结合和共同创新,对于推动我国技术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科技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资金,得到企业资金支持很少,产学研结合不紧密。
当前需着重于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励企业把创新作为一种常规行为,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就显得极其重要。
3解决的对策
根据上述情况的分析,要在全社会着力营造“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自主创新是企业的市场选择”的氛围,建立企业自主创新的内生机制。在这当中,尤其要廓清政府引导与企业主体的区别,谨防政府越姐代厄,使企业技术创新行为成为所谓的“政府工程”,否则,创新的有效性会大打折扣。企业的竞争力也不会大幅提升。
3.1创造有利于企业家阶层形成的社会环境企业家市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因为中小企业的经营者既是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又是在某一领域具有一技之长的专门人才,而企业一般又是根据经营者技术专长设立的。在需求结构、技术结构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他们勇于创新,把技术创新看做企业生存的生命线,大胆向新技术领域挑战,并亲自参加技术创新活动,即使技术创新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又是技术创新的技术人员。
3.2建立市场机制“逼”企业创新只有着力营造“不创新毋宁死”的政策环境.企业才会把技术创新作为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才会有技术创新的持久动力。比如,取消垄断、降低保护,营造一个真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再比如,设定环保法律、技术标准、市场准入门槛等,把企业“逼”上技术创新的道路。
3.3提供一些资金层面的政策支持各国政府在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方面进行了长期探索,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些措施通常体现在金融支持、税收优惠、技术援助、咨询指导、立法保护等方面。如资金短缺是制约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发达国家利用一切手段为其提供资金上的支持。最基本的手段就是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贷款,主要有直接贷款和担保这两种形式。很多国家都专门成立了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机构,帮助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取得必要的资金,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低息或是无息贷款。而且不管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贷款担保都是中小企业政策的一部分。此外,税收优惠政策比较持久、稳定,与其他财政政策相比,更容易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主要的手段有以下几种:一是对开发或实验的费用给予税收优惠;二是对向中小企业的投资给予税收优惠;三是对中小企业因为技术创新而获得的收益给予征税上的优惠;四是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这样可以加速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还可以降低当期的应税额从而减少税款。
辅助企业提高创新管理能力,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等。如通过宣传和培训,提高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意识,引导企业制定品牌、知识产权和标准战略;要鼓励企业建立内部的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专门的管理机构,以掌握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为目标,塑造知名品牌;要进一步完善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支撑系统。要针对中小企业的创新需求,建立和完善公共的技术支撑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共享机制,逐步实现国家各类科技设施和共性技术平台向中小企业开放。
4要加强中小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
4.1引进和培养和技术创新人才在这方面,许多中小企业的一些经验,值得推而广之。近几年,金华、余姚等地采取关系不转、户口不迁的柔性用人机制,吸纳数千名“侯鸟教授”、“飞行博士”为中小营企业提供研发服务,绩效明显,值得推而广之。因此,中小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就显得极为重要。首先,要建立全方位的人才吸引机制,开辟人才竞聘。“绿色通道”,鼓励和吸引科技人才加入中小民营企业队伍。其次,建立多层次的教育培训机制,大力培养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职业技能人才。第三在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多数民营企业在当前仍然受规模和财力的限制,在薪资水平上无法同其他所有制的企业相抗衡,对核心技术人员产生长期激励效果受到了很大限制,于是让核心技术人才持股成为越来越多成熟民营企业的共识。让企业员工拥有企业产权是一种长期的激励机制,在实施中根据该技术人才在企业取得重大技术创新成果之后,授予该员工一定的企业股份或者规定的时间内购买企业股份的权利,使得其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股权分配从实质上是实现了对技术人才的激励和约束的双重功效,既体现了人才自身价值,又降低他们离职可能性和短期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股权激励在具体应用上现在已发展出了技术配股、岗位干股分红权、股票期权等多种形式。
4.2选用合理的技术创新模式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往往采取模仿和引进战略,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差,成果转化率低。我国中小企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差,不能进行二次创新,容易陷入“落后——引进——淘汰——再引进”的恶性循环中,企业需要不断的支付外国的巨额的专利技术使用费和技术转让费。另外,我国的中小型企业还存在着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据统计,全国只有20%左右的科技成果转化投入试生产,最终转化为商品,最终转化为商品并能形成产业规模的不足5%,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45%的转化率。只有切实提高中小型企业对科技成果的消化吸收和转化能力,才能真正发挥中小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大多数重引进轻消化,重引进硬件轻引进软件,结果长期形不成有自主产权的产品和技术。注意引进后的消化吸收。
4.3加强产学研之间的互动,形成相应的互动机制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另外一个提高创新能力的方式就是通过产学研结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自主创新中,发挥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各自的优势,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彼此之间的联合是一个成功的重要的途径。中小企业研究力量比较弱,对于多数企业来讲很难的技术问题,可能研究院、大学等机构已经解决了,或者唾手可得。
首先,中小企业要树立自身的互动意识。知识经济的到来,促使知识成为企业生存、发展和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要素资源。企业生产经营、产品开发所需的知识并不只是来源于企业内部,往往更多是从外部吸收。从外部吸收知识的过程,要求企业不断地培育和发展各种网络联系,包括与顾客、供应商、分销商、大学、研究机构等主体的联系。
其次,要建立相应的互动机制。网络联系的建立需要投入,企业必须在战略上和内部管理上积极支持,尤其是企业关键的“桥梁”人物,对其的激励和支持不仅要体现在个人收益上,而且要给予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外部新的知识源,并支持其将新吸收的知识内化为企业内部的知识。所以说,企业自身互动意识的提高,才能推动企业不断吸收新思想,抛弃旧有的观念,才能实现“忘却学习”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