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双证课程开发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在应用型高校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是使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与就业市场接轨,提高大学生职业能力与就业竞争能力,培养与社会发展及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人才的需要,同时也对高校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围绕《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双证”开发的问题,阐述了该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和开发的策略。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双证”课程开发
目前,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初步完成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形态向市场经济体制形态的转变;实现了由企业内部考核向国家法律法规指导下社会化管理体制的转型。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并重,已经成为社会共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并且和企业管理制度建立起紧密的联系,成为企业发展的活力源泉,成为劳动力市场的“通行证”。在高校大学生中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是当前应用型高校教育改革中的重要课题。实现“双证”融通关键是推进课程的改革,在课程层面实现“双证”内涵的融合。因此,开发“双证”课程成为高校实现“双证”融通的重要途径。
1“双证”课程及其特征
“双证”课程,是指将职业资格证书内容与相关专业课相融通的课程,是“双证”融通的载体。“双证”课程具有以下特征:
技能性。“双证”课程突出对职业技能的要求,具有职业技能方面的很强的针对性,因此职业技能的训练是“双证”课程的重要内容。
标准性。一方面“双证”课程是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内涵)的课程,另一方面,“双证”课程还是国家职业资格培训的重要途径。因此,“双证”课程比一般课程更具有标准的规范性。
综合性。“双证”课程将职业教育与相应的证书培训相结合,既满足学历教育的要求,又满足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是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高度融合的课程。所以,“双证”课程的综合性,既包括职业资格要求与专业职业能力要求的综合,又包括对各种学科知识的综合。
2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双证课程的必要性
金融危机下,职场竞争更加激烈,作为求职的“敲门砖”,考证热成为职场一大景观,特别是HR从业人员资格论证显得尤为重要。据统计,2009年上半年全国该项论证考试的报名人数超过10万人,报考人数连续几年都居各类考证人数前列。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证书》是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2003年推出的国家职业资格鉴定之一,是建立就业准入制度后人力资源行业的通行证,该证书具有(1)权威性:考试合格由中国人保部颁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证书》。(2)实用性:国家十大热门证书之一,今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从业人员必须持有人力资源管理师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3)高含金量:由于本证书培训内容系统全面、鉴定内容注重实战,有助于提高实际能力,已经成为企业HR招聘普遍认可的权威证书,考取证书的人大都顺利进入HR行业或获得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该职业分为四个等级: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人力资源管理员、人力资源师、高级人力资源师。人力资源管理师涉及知识面广,包含了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选拔、绩效考核、薪酬福利管理、激励培训与开发,劳动关系协调、企业文化等内容。该职业要求其从业人员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能够协调企业内各种关系,善于解决问题。
目前人力资源管理职业专业人员紧缺。据权威机构调查显示,国内现在需要中高级人力资源专业人才的量为600多万,北京缺40万,上海缺60万,广州缺50万以上,武汉也在30万人左右。据了解,大集团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薪水一般月薪数在1万元至1.5万元或高达1.8万元至2万元(一般在1.5万元上下浮动);薪酬经理、招聘经理等大抵在6000元至1.2万元之间(一般在8000元上下浮动)。在这样的工资标准中,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薪资水准一般在1.2万元左右浮动,最高不超过1.5万元,最低不低于8000元。一般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薪金也能达到2000-3000元,可以说是“薪情”非常不错的热门职业。
但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考证通过率较低。从统计情况看,人力资源师考试总的通过率大致是50%左右。从历年的考试通过率中可以发现学历越高通过率越高,说明系统性的知识学习和掌握对考试结果有很大影响。作为在校大学生可以参加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的资格考试,本人通过多年参与考前培训工作的经验发现,该等级的考试应试教育的成分极大,考题基本上都原原本本来自于教材,因此,考生在理解领会的基础上熟读教材对提高通过率至关重要。
《人力资源管理》往往是各高校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或专业选修课,是学生未来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知识模块。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中融入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认证的相关知识,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后,可以参加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认证考试,在毕业时同时获得学位证书及职业资格证书;此外,学生通过课程学习(特别是招聘模块),可以大大提高就业面试的技巧和水平。这一切都将大大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的竞争能力。
3《人力资源管理》“双证”课程的开发策略
社会倡导的职业能力包括了贯穿于职业生涯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和协作精神。我国目前推行的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正在逐步影响应用型高校的教育培训体系。同时,企业的实际需要和认同也在主导高校教育培训的内容和形式。从企业来、到企业去,是进行教改的最终目标;解决问题、执行规范、完成任务,是让学生顺利达标的最基本途径。我们要按照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开展教学活动,培养企业欢迎的毕业生。
3.1“双证”课程的开发思路
“双证”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是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教学,即以职业资格标准要求的岗位工作能力为主线展开设计与开发,按照工作程序或结构的要求来形成课程建设的思路与结构,使课程能够提供给学生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所以,在“双证”课程开发中应遵循“以工作任务引领专业知识、以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规范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
3.2“双证”课程的开发过程
3.2.1课程内容开发
工作任务分析法是“双证”课程内容开发的基本方法。通过工作任务分析,弄清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包含哪些工作项目,以及完成这些项目需要哪些步骤,然后依据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分析出具体任务所包含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因此,必须有针对性的对当前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方式等进行适当调整,使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相适应,达到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并且与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制度相配套,去适应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职业岗位的特点,改革陈旧课程体系,减少理论课时,增加实践课时。教学中紧紧围绕职业资格证书考证内容体系的要求,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及时删除过时的知识,并补充新技术、新知识方面的内容,保证专业知识的先进性以适应企业的发展。新晨:
教学内容改革的具体思路如下
由于该课程的教学时数有限,所以在教学内容中突出“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同时结合最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经验,强化微观人力资源管理部分,讲究实操性。在结构上,针对人力资源管理职业活动的领域,按照模块化的方式,分为: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六大模块。弱化原有教学内容中的宏观管理部分,同时紧密联系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展开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