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协调创新下的企业理论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对“知识”的分类
对于“知识”的分类,经济学家根据不同的标准给出了不同的阐述,但和概念一样,也是大相径庭。笔者通过翻阅与研究,更倾向于认为,从宽的方面来说,知识可以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即可编码的知识,这类知识可以通过语言、文本、代码、图表和公式等显示、记录和传播,也就是可以通过符号呈现在人类面前。除了显性知识,其余的都属于隐性知识。隐性知识,由来已久,要比显性知识早很多。本文研究的是企业的知识,笔者在这里就从企业的视角来区分“知识”的类别,以便更有效地运用于企业的分析中来。首先,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其次,在两大类中分出企业内与企业外之分。这样,可区分出企业内部自身的知识创造、传播、学习,和企业与外部环境的知识互动。在此,笔者将知识分类为企业内共享知识、企业内私人知识、企业外共享知识和企业外私人知识。企业外共享知识,是指企业所属产业通用的标准、技能、技术等。企业外私人知识,是指企业外部的个人或其他企业所拥有的知识,是不被本企业所掌握的。企业内共享知识,是指整个企业内或某些部门内部,共同分享的标准、技能、技术等。企业内私人知识,是指在企业内部,这种知识因为不易传播或“知识所有人”不愿将其进行传播,而导致的只有极个别人拥有的知识。这四种知识虽是独立的,但并不是相互隔离的,是可以相互转化、升级的。下文的分析将以这种对知识的分类为基础。
二、企业内协调
传统的经济学将企业看作“黑箱”或“生产函数”来处理,而忽略了企业的实质,即内部协调体制。企业内部协调,就是为了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需要如何共享知识与信息,或者说是如何互通、理解和利用相关的信息和知识等问题,即有效地利用企业中分散的知识来协调资源配置。本文将企业内部协调类型分为两类:知识与信息共享型,重视企业内系统震荡的信息和知识处理方式;知识与信息分散型,重视个别性的信息和知识处理的方式。下文中都简称共享型体制和分散型体制。这样体制的两个典型实例就是日本和美国,在日本,不管是哪个行业领域,知识的共享与横向协调都是企业组织最重要的特点;而在美国,各产业中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的,是以依靠个人专业知识为主的企业组织。在企业中,这两种体制都拥有独特的技能———环境性共享技能和功能性私人技能。在采用共享型体制的企业中,企业内部的知识共享极其重要,不论企业内出现怎样的突发情况,都需要劳动者之间通过相互合作与交流、一起努力来解决难题。而在采用分散型体制的企业中,劳动者需要使用各自的专业知识,即企业内私人知识,来处理个别性问题,因此专门性的技能就变得尤为重要。前者是属于企业组织范围内的有效技能,称为环境性共享技能,隶属于企业内共享知识。而后者则是专门化了的、超越特定的工作职位、可以运用于任何被需要的产业中的技能,称为功能性私人技能,隶属于企业内私人知识。当然,现实中的技能,其实都具有这两方面的性能,这里的分类方法只是程度的问题。共享型体制的企业通过投资于员工环境性共享技能的培养,来激发企业内知识的共享和协调;而分散型体制的企业则通过培养员工的功能性私人技能,来促成企业内知识的协调、配置。在日本,企业并不看重雇佣那些拥有深而窄的专业知识的劳动者作为即时战斗力来使用,而是聘用那些拥有一般信息处理能力的人员。新雇佣的员工通过企业内部工作岗位上的学习被要求掌握企业组织结构、企业文化和企业经营模式等作为共享的知识,再经过工作岗位的轮换,成为通晓各种职能知识的全才。这种企业内学习方式会使劳动者具有适用于本企业的共享知识,日本企业相对看重环境性共享技能的培养。与此相反,美国的企业会根据招聘来的员工所具有的专业技能来安排岗位职务,劳动者不需要熟悉多个岗位知识。美国的企业更加重视功能性私人技能的获取。
三、企业内知识创新
目前,对企业知识创新进行研究的大部分学者,都是效仿野中郁次郎提出的显、隐性知识螺旋转化模型———即SECI模型,它由四部分组成: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社会化(socialization),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外在化(externalization),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结合化(combination),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内部化(internalization)。然而这样的研究,只重视了不同属性知识的相互转化,却忽略了对知识创新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制度环境。
(一)共享型体制
在共享型体制下,企业更加重视重叠———企业资讯、经营业务和管理行为的有意识交汇,这会促进企业内部频繁的互动与交流,在组织成员间形成共同认知基础。由于这种共识的存在,员工可以理解他人意图表达的隐晦知识,以提高企业内私人知识的传播,创造出更多的共享知识。在日本企业中,会将新产品研发作为一个重叠的过程来组织,整个过程会有多个职能部门参与进来。在共享型体制下,企业可能并没有一个专属部门来独立承担企业知识创新的职责,企业内的每一个员工都有可能参与到知识创新过程中,都是知识的创造者,员工的贡献由他们为企业知识体系提供的创新元素而决定,与职位无关。企业为员工提供一个共享的环境,在这里可以交流讨论、思想碰撞和自我反思,以激发出新的想法。当员工们共同承担职责时,知识量与信息量会急速扩张,对新知识的不同理解在这里交融,企业创新和开发知识的能力也会极大的加强。在日本企业的核心管理观念中,新知识的创造并不是对客观信息的简单加工,而是挖掘组织成员头脑中潜藏的思想、主意和灵感火花。在共享型体制下,新知识的创造往往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所以新的知识天然就具有可共享的特征,只需稍微加工,就可在企业内部广泛传播。这样的知识创新模式,适合企业内技术互补性高的领域,像多媒体行业。
(二)分散型体制
在分散型体制下,企业的知识创新往往是独立的,不同企业间,甚至同一企业不同部门间,创新的知识可能大相径庭,毫无联系感。在中央集权的管制下,各个部分相互独立,各司其职,跨领域操作往往不被允许,很少会出现多部门协同完成一个项目。所以,新知识专属于某一领域且专业化程度高,这导致新知识不会在企业内形成较大的共识,很难成为企业内共享知识。这种新知识往往具有窄而深的特点。在分散型体制下,企业更加重视知识的专业化程度,而不是知识的共享化程度。企业为了得到专业知识,在研发产品时,会重金邀请顶尖学者参加。企业在研发过程中不断地提出问题,专家会对问题进行解答,甚至只需要解决好问题,而不用向企业解释操作细节。在企业看来,专业度过深的问题交给专家即可,在这上面投入过多只是浪费资源。在分散型体制下,新知识的创造是专业人员的职责,与其他部门无关,每个员工只需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所以,新的知识天然具有私人性,不会在企业内广泛传播。这样的知识创新模式,适合企业内技术独立性高的领域,像软件行业。综合来讲,在不同的产业中,企业内不同的部门中,有的技术互补性高,有的技术独立性高,有的更需要共享知识,有的则更需要私人知识。面对不同的情况,企业需合理构建不同的体制环境,以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四、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目前,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完善,很多方面还做不到由市场来调节,需要辅以大量的政策指导。中国的国民经济是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引领国家总体经济发展。相对来说,中国的经济更接近于集体性,而不是市场性,尤其是,中国的资本市场和劳动市场发展还不完善。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更适合向日本学习,采用共享型体制。当然,这只是企业短期的发展形势,未来我们还是要更好地综合利用共享型体制和分散型体制,取长补短。中国企业,最被诟病的是缺少自己的企业文化,这个最重要的企业内共享知识,也是共享型体制最需要的东西。企业要想经久不衰,不只是需要好的老板和管理层,更需要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可通过翻阅古今资料,查找与企业所需文化相近的典型事件和人物,以此原形为基础,进行文学加工,编写出反映企业核心价值观念的故事。然后,在企业内对故事及其人物进行定期、不断地宣传和推广,使企业员工建立共同的信念、价值观。目前,中国各行业中都严重缺乏多样化的知识。在美国,以一个基础科学知识为出发点,企业会向各种技术发展方向研究、学习,形成发散式的研究模式。而在中国,知识的发展模式是线性式的,当政府和产业需要一种技术时,企业会全力投资在上面。而一旦这种知识遭遇危机,需要其他知识来弥补时,企业就只能从头再来,沿着另一条道路发展。要解决这种问题,政府要鼓励企业对不同技术方向进行探索,企业也要鼓励员工向各个方向进行研究,不要仅仅走在一条道路上。我国企业要建立发散式的知识发展体制,要研究、开发多样性的企业内知识。
作者:胡融单位: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