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论企业竞争方式的转换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在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竞争方略有很大的差异,其竞争力在本质上是不同的。本文基于企业竞争方式的变化,提出量式竞争力和整合式竞争力,对企业竞争进行纵向比较。
一、不同阶段企业的竞争方式及竞争力分析
1、古典企业的竞争力——量式竞争力为主。企业的发展经历了古典企业和现代企业两个阶段,相应地其竞争内容就有很大的差异。在古典企业时期,企业的创办、管理由企业主自己直接完成,资本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统一在企业主身上,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生产技术的异质性不大,各企业问的竞争主要依靠规模效益及资金支持。古典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是资源优势与价格优势。在古典企业阶段,在珍妮纺纱机问世的1764年以前,没有发生重大的突破性技术,技术替代的时滞较长,企业的生产方式较单一且固定化。资金支持十分重要,企业可以利用资金开发、使用本国本地区的丰裕资源,利用资源上的低价发挥资源存量优势、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从而占领市场。“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法则之所以能在18、19世纪风行一时,与当时产业还很粗糙……当时的贸易活动更显示国家资源与资金还处于发展中的状态”,“美国当时扮演造船业的盟主,原因之一是木材丰富,,【“。产品的异质化程度低,企业间的竞争必然表现为价格竞争。企业通过对已有丰裕资源的利用而形成低价,依靠资源存量优势,以规模效益优势占领市场,这种竞争力称为量式竞争力,产业革命以前的企业竞争主要是依靠量式竞争力。量式竞争力包括资源优势所形成的低成本、一国宏观环境所形成的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利用完整的产业链而带来的低交易成本、信息的搜寻便利及加工处理能力。
2、现代企业的竞争力——整合式竞争力为主。现代企业多是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创建的,企业的资金需求突破了企业主自身的限制,企业的经营管理也不限于企业主自身,可通过经理人市场获得高效的管理。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出现了超大型的跨国公司,这种公司可以在全球获取资源,弱化一国资源的劣势。尤其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一方面是企业问的趋同化,另一方面是竞争日益激烈,从而对企业的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业的全球化解决了企业依赖单一国家资源问题,现代企业由于资源流动性增强,企业间资源的差异性越来越小,加上资源的开发利用,一国的丰裕资源价格也会逐渐升高,直到接近国际市场;另外,由于生产能力的扩张,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产品的流通及地域间的渗透日益广泛:现代企业制度为企业筹集资金、获取资源提供了充足的条件,企业初始差异日益缩小,跨国公司与子公司解决了特殊技术交流的障碍,企业往往以技术发展新产品与新流程,弥补资源不足的问题,弹性自动化系统消除了规模经济的影响。这一切都使企业不可能靠量式竞争力而发展,而企业要战胜对手,必具备专用性资产,这时,对一个企业来说,开发自己独特竞争力尤为重要。企业要在资源相对趋同的情况下,通过对资源的重新组合再利用,获得与其他企业不同的研发、生产、销售、控制市场的能力,从而凭借某方面的垄断地位占领市场,成为某产品、某行业的市场领导者、标准制定者。企业依靠对现有资源的重新整合再利用,从而形成一种创新型的垄断资源,由于垄断资源的差异化而产生的竞争力称为整合式竞争力。整合式竞争力包括科研开发所形成的专有技术、企业用心经营自身价值所带来的品牌优势、企业服务的差异化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与客户让渡价值、企业新的竞争策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信誉度、认可度。
3、现代企业竞争必须由量式竞争力向整合式竞争力转变。目前,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必须由量式竞争力转向整合式竞争力。因为对多数企业来说,企业的初始资源具有相似性,如果企业仅以量式竞争力作为竞争手段,则会出现趋同化的激烈竞争,影响企业的利润,我国的家电产业就是由于同质竞争,利润下降,使企业的技术革新滞后,不能占领高端市场;另外,量式竞争还要求企业的规模无限扩张,但企业规模边界有限度,也即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交易成本的提高程度会超过边际利润,从而使企业处于规模不经济;另外产品的差异性能给消费者增加满意度,所以企业不能完全靠规模效益争夺市场。世界级的大企业虽然规模大,但企业的竞争力只在于部分高科技产品、新产品,多数的产品是低利甚至是无利的,企业凭借高科技、新产品垄断某一产品线的竞争。所以说现代企业竞争基础是对资源的深度利用,获得垄断优势,企业规模效益中的量式竞争力已不再是主要竞争手段,现代企业的本质是创新。
二、我国企业两种竞争力现状分析
2005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加16.1%,但工业利润大幅下降,1—7月份数据显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1228亿元,同比增长55.5%闭。2006年前4个月,出口初级产品387.9亿美元,工业产品6168.8亿美元D】,但工业产品中,化学产品、按原料分类产品、机械运输类产品占相当比重。这充分说明我国企业的竞争力还是以量式竞争力为主,没有转变到以整合式竞争力为主。
1、量式竞争力现状。从我国的国情分析,资源不是我国的优势,我国没有对任何资源的垄断优势,所以量式竞争力大而不强。首先,资源利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对我国的环境产生了恶劣影响,生态自身消化污染的能力在下降。对此,“十一五”规划提出资源利用效率要显著提高,依靠资源出口的局面要改善,否则经济增长将受到极限制约。目前,资源的低成本优势主要体现在我国的劳动力价格低,而劳动力的低价格已开始发生改变。低成本劳动力曾是我国制造业的优势,外商对我国进行投资一是看重市场,二是看重我国的低成本劳动力。但低成本劳动力容易被模仿,且随着经济发展会消失。其次,产业链不完整,制度建设滞后,企业间的交易成本高。再次,信息化及虚拟化经营能力低下。据统计,欧美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率高达60%,而我国的这个数字只有3%。最后,规模化程度低。从现实经济过程分析,各企业为了竞争必扩大规模以增加利润量,以并购小企业;另外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最佳规模,以充分利用企业的不可分割设备,并在采购原料、销售、管理中减少交易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这就是企业的规模经济。可以说经济规模是规模经济的基础,但我国的企业规模不够。另外,现代消费者追求的是商品质量与科技含量,而不是低价,这又从另一方面制约了我国产品的竞争力。
2、整合式竞争力现状。在整合式竞争力方面,我国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所以还处于初始阶段。首先,技术竞争力不强,技术壁垒成为主要障碍。由于我国在国际上没有自己的技术优势,不能形成自己的技术标准,要依从外国的技术标准、行业标准,这样技术壁垒就成为向外国出口的最大障碍,如彩电在欧洲就受到了限制。其次,产业品牌价值不高。中国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中方商标被外方控制或利用,外方必然会利用中方的生产能力、商标和销售渠道,来推销他们的产品和商标,或者将中方商标定位在低档商品上,其结果中方掌握的商标所有权名存实亡。再次,竞争方法单一,无序竞争减弱了我们的谈判能力,且成为反倾销对象。国家为鼓励出口,实行出口减免税、退税,而各地政府也都采取措施增加出口,从而加剧了国内无序竞争,各出口商在外商面前以降价为手段吸引外商青睐。2004年我国服装业整体盈利能力下降,亏损在明显提高,亏损额明显上升,关键问题在于价格上的恶性竞争,产品差异少,严重趋同。最后,服务意识不强,新颖创意少,“中国制造”的国际认可度低,顾客让渡价值低,从而影响我国产品的整体形象,降低外国消费者对我国的国际认可度。
三、我国企业应对竞争方式转变的对策
我国企业量式竞争力相对于其他国家具有相对优势,如劳动力、耕地、矿产,但现在一国的竞争力的主要方面不是量式竞争力,而是整合式竞争力。从日本、德国、新加坡的高速经济增长可以看出,影响企业成长的主要因素不再是量式竞争力,而是整合式竞争力。企业专利、品牌、差异化、国际认可度、新竞争策略都是由于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服务的特殊性而产生并被消费者认同的高满意度,而对我国企业来说,多数企业出口的优势只在于量式竞争力所形成的低成本,企业自主创新的整合式竞争力不够。
目前,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国家地位没最终确立,企业的量式竞争力不仅不是我们的优势,反而成为我们的劣势,因为低价将会引起更多国家对我国的反倾销报复。目前全球反倾销立案总体呈波浪上升趋势,中国“受灾”最重。所以目前对我国产品出口来说,其主要的竞争力不应当定位在价格,而应针对整合式竞争力,即在现有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实现技术、管理、服务、竞争方略上的突破,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企业的利润。
1、进行彻底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企业的创新提供制度支持,以使我国的市场经济国家的身份能被其他国家承认,这样我们的产品在核价时才能按我国的实际成本计算,且通过规范企业竞争,减少企业技术创新风险,使企业能独享创新收益。另外针对外国的反倾销立案要积极应诉,让外国了解我国的市场化程度及争取自身合理利益的决心。
2、提高人力资源由生产向技术开发的转化。只有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才能有更强的竞争力,低价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国家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与专利的引进与转化,转变企业的设备引进为技术引进,并创立风险投资基金,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与专利。
3、建立技术转移市场,加快科技向产品的转化,缩短科技的应用周期。目前,一方面各界在国家专利总局申请了大量的专利,另一方面,企业又无适用的技术,供需脱节,形成了宝贵资源浪费现象。据报道每年约有300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专利权,但仅有10%左右的专利持有人能够以此创业,更多的专利被闲置。对此,要通过市场机制加快专利技术向生产的转化,建立技术市场,通过市场化运作机制加快专利技术的商业化。
4、企业要从利润中拿出相当部分进行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在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能在国际市场受欢迎的商品不是价廉,而是物美,这就要求产品有自己独特的内在吸引力,在技术上能胜人一筹,具有其它产品不可比优势。但多数企业宁愿花大钱购买设备,而不愿投资技术,因为技术改造是无形的,短期看不到,而且有风险。要改变我国企业只是加工厂不是制造商的局面,就要更新技术,提高技术投入比,增加商品中的专用性资产。
5、积极进行产品的品牌开发,提升企业的无形资产。我国虽然产品质量好,但由于没有重视品牌经营,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不高,这大大削减了产品的附加值,而且利润率低。只有进行品牌运营,提升产品的国际价值,才能真正在国际市场上打开销路。这就要求企业加大品牌的宣传力度,既要在国际媒体上宣传企业、品牌,又要进行软性广告宣传,参加公益活动,提升企业在外国消费者心中的形象,从而提高其产品在外国的接受度。政府也要重视品牌建设,完善产业链建设。政府要利用行政垄断指导地区经济发展,为地区的协调发展提供政策支持,要制定本地区的主导产业发展导向,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物质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