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现状调查分析范文

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现状调查分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现状调查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现状调查分析

摘要:随着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市场主体尤其是进出口企业面临的汇率波动风险不断加大,企业汇率风险管理需求急剧上升,但笔者对334家企业的调查显示,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意识和手段欠缺,风险中性管理理念未完全确立,汇率风险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关键词: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现状

1企业汇率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近五成企业不进行任何金融避险

调查显示,48.3%的企业不进行任何金融避险,其中民营企业占比61%,在不进行金融避险的企业中,劳动密集型行业占比较大,其中加工与制造业占比47.2%,外贸企业占比33%,纺织服装企业占比11.3%。利用金融衍生品进行部分风险对冲的企业占比47.7%,进行全部风险对冲的企业仅占比1.5%,有2.4%的企业既有套期保值业务又有投资业务。在选择衍生品进行风险对冲的企业中,55.1%的企业仅对冲10%以下的风险敞口,21.6%的企业对冲10%~30%的风险敞口,对冲50%以上风险敞口的企业仅占比8.8%。年结算量在1000万美元以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通常不利用衍生品进行避险,青岛金福德贸易有限公司,主要业务为进口农副产品,年结算量约1000万美元,结算方式为预付。因企业的业务、流程、以及所涉币种较为单一,且对未来汇率缺乏市场判断,加之衍生品还要涉及银行授信和保证金等,成本较高、操作复杂,企业无力进行套期保值。

1.2仅三成企业实现资金集中,四成企业无避险专岗

受调查企业中仅36.2%的企业实现了资金的集中运营和管理,远低于发达国家。在组织形式上,39%的企业未设置专人专岗负责汇率风险管理,75%的企业未设立独立的汇率风险管理部门或跨部门的协调小组来管理汇率风险。青岛世纪瑞丰(中垠瑞丰)有限公司是省内最大的铁矿石进出口贸易公司,年交易额13.5亿美元,存在汇率风险敞口10亿美元,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大,企业外贸结算币种向人民币倾斜,从成本收益角度分析,公司未单独设立汇率风险管理部门,也没有专人专岗管理汇率风险。

1.3因缺乏避险手段,辖区企业对汇率波动的容忍度差

在企业日常汇率风险管理过程中,超过59.3%的企业对5%以内的汇率波动感到紧张,24.4%的企业对5%~7%以内的汇率波动感到紧张,仅有16.3%的企业可以容忍7%以上的汇率波动。不进行套期保值的小型民营进出口企业在汇率波动3%的情况下,即面临亏损。青岛大度谷物有限公司从国外进口小麦、大麦等粮食卖给国内下游客户,利润较低,今年5月汇率跌幅近3%,使企业面临亏损,上半年进口额同比下降47%。

1.4八成企业通过即期结售汇进行资金运作,企业汇率避险手段相对单一

2018年青岛市共办理即期结售汇602.8亿美元,占比81.5%,办理远期结售汇67.1亿美元,占比9.1%,办理期权62.5亿美元,占比8.4%,办理掉期7.5亿美元,占比1%。2019年在人民币汇率宽幅快速波动背景下,即期结售汇占比进一步提高1个百分点。青岛市企业避险手段较为单一,对远期、期权、掉期三种衍生避险产品均有了解并加以使用的企业占比仅为3.6%,仅了解和使用两种产品的企业占比8.1%,仅使用远期结售汇一种产品的企业占比32.3%,56%的企业不了解和使用任何衍生品规避汇率风险。

1.5企业识别和对冲风险的决策时间较长,近三成企业需要1周以上

企业对汇率波动的敏感性较差,获取汇率信息的渠道有限,73.1%的企业通过银行网银、牌价等获取,根据汇率变化监控财务指标的频率仅有19.9%的企业能做到每天监测,56%的企业是按月进行监测评估。从时效性分析,从识别潜在汇率风险到发起一笔套期保值交易,26.3%的企业需要一周以上的时间,远高于境外企业平均决策时间1天的水平。中国外运华中有限公司汇率判断仅依靠银行或第三方机构,衍生品办理需层层审批,周期在一周以上,多次因此错过锁汇最佳时机。

2汇率风险管理水平低下的原因分析

2.1银行衍生品适用性差,无法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

银行提供的汇率避险产品种类单一,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未根据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外汇收支状况的企业设计避险的产品,且基层银行提供的避险产品大都由总行统一设计,与地方企业个性化需求存在一定差距。59%的被调查企业反映,选择避险产品,更看重产品灵活,最好是量身定制。

2.2银行衍生品运作成本高且有资金封闭期,中小企业需求不旺

企业叙做金融衍生产品均需缴纳3%~5%的保证金,小型企业比例更高,有一定的资金封闭周期,会对企业资金周转产生影响,调查中74.6%的企业反映,选择避险产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更低的交易成本。目前银行的服务理念仍以大型企业,优质客户为主,对中小企业的衍生品报价高企,让企业望而却步,个别银行在办理衍生品时还有低风险授信的要求,若企业在银行没有授信,将影响业务办理。调研中14%的企业反映,企业选择外汇衍生产品中遭遇的挑战是缺乏银行授信。青岛浩赛机械有限公司表示企业资金链紧张,对资金回笼速度的需求大于运用外汇衍生产品进行汇率避险,因银行授信无法获批,不能选择相关避险产品。

2.3银行外汇衍生产品难以理解,推广程度较低

58.7%的企业对外汇衍生产品缺乏了解,仅停留于识名阶段,对于产品内容、操作流程、手续费用等信息基本不掌握。银行作为外汇衍生产品的主要供给者,分支机构特别是基层人员配备不足,外汇专业人才缺乏,不具备外汇衍生产品的能力和经验,未对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进行有效地产品宣传推介。加之银行目前设计的汇率避险产品组合复杂难以被企业业务人员理解,影响了企业办理意愿,68.6%的企业表示使用避险产品更看重的是产品风险更容易理解和控制。

2.4企业人才配备不足

由于涉及汇率避险的知识有一定的专业性,多数企业财务人员对此类金融工具的理解和接受较为缓慢,中小企业本身管理水平不高,待遇普遍较低,难以引进高素质人才,银行在推荐和介绍避险产品时难度较大,企业的接受程度也较低。

2.5企业上级组织机构限制

调研中11.4%的企业表示缺乏财务自主权,受上级组织机构限制不能自主选择运用外汇衍生产品。北海船舶重工有限公司隶属于中船重工集团,2017—2018年有近2亿美元的外汇活期存款想进行衍生品避险,但集团总部明令禁止,导致企业账面巨额汇兑损失,后经多次协调沟通,集团目前仅同意办理远期。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是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下属企业,内部政策规定集团内企业只允许做即期和远期结售汇业务,不允许做期权及组合类产品。

2.6企业“风险中性”理念尚未完全建立

部分客户对保值理念及产品仍未充分认识和理解,市场波动中犹豫不决,“盈利”心较重,加之企业高层对于投资盈亏“只罚不奖”的奖惩机制直接导致财务人员参与交易的积极性不高。部分企业将“赚/赔”当作叙做衍生保值类产品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调研中59.9%的企业反映企业办理衍生品的主要障碍是担心发生亏损。今年1月,因中石化办理期权组合导致亏损事件爆出,部分企业更是对汇率衍生品产生畏惧情绪,多家企业集团明令禁止续作期权、掉期等复杂产品。

3相关建议

3.1鼓励银行推出创新性、个性化外汇避险产品

把握实需原则,在具体业务品种上,银行应根据企业的需求做出创新,为企业提供“适销对路”的汇率避险产品和服务。“一企一策”帮助企业制定风险预案,对企业的汇率风险敞口以及风险偏好和现金流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识别和计量,并对潜在的损益进行估算,摸清风险底数,帮助企业选择合理的避险工具,引导企业汇率避险制度化、方案化。

3.2支持中小企业运用衍生产品

鼓励银行对中小企业办理衍生产品费率给予优惠,降低保证金和银行授信要求,分摊企业汇率避险成本,培育中小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意识、增强运用外汇衍生产品避险能力。3.3督促银行加大市场沟通力度银行应根据不同企业类型和需求场景,创新更丰富的标准化汇率管理产品体系,增强产品普遍适用性和可理解性,加强基层网点外汇衍生产品专业人才配备,扩大宣传推介覆盖面,细致指导企业运用外汇衍生产品并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同时打造外汇衍生产品线上交易平台,开发设计多元化外汇衍生产品,为企业提供精准优质外汇衍生品产品服务。

3.4引导企业高层形成正确的汇率管理理念

对于汇率避险组织管理和授权程序较为复杂的企业,应加强对其机构高层的宣传教育,增强汇率风险管理的知识普及,对风险管理工具如远期外汇买卖、掉期、期权及政策变动调整等进行宣传培训,纠正企业错误风险观念,培养正确的汇率风险管理理念。

3.5宣导汇率风险中性意识

避险的本质含义是用确定性取代风险,即用可预计的成本取代未知的汇率风险,而不是进行投机。市场上并不存在什么“万能”或“免费”的产品,企业必须根据成本、偏好和能力来选择适合自身风险结构的金融产品。通过监管部门、自律机制、银行金融机构等多层次进行汇率风险中性意识宣导,让企业认识到汇率双向波动将成为常态,更要让企业像接受贷款成本一样能够接受其在汇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或有亏损与成本支出。

参考文献

[1]陈雯.汇率避险战略与策略的新选择[J].中国外汇,2019(3).

[2]王丹妮.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研究——以某央企的实践为例[J].商业会计,2018(10).

[3]吴金华,唐泽宇.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建议[J].广西经济,2018(5).

作者:贺坤 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