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信息技术与企业组织结构再造范文

信息技术与企业组织结构再造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信息技术与企业组织结构再造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信息技术与企业组织结构再造

摘要:通过论述企业组织结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着重分析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组织结构的影响,建立适应于当代信息化需要的新型组织结构类型

关键词:信息技术;企业管理;组织结构

1企业组织结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现状分析.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企业的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消费需求正向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企业需要及时了解消费者的信息;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产品需求不断创新;企业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成为企业活动的关键。传统的组织结构已不适应日益变化的环境和市场需求,暴露出许多新的问题:等级组织结构割裂了部门间及职能间的联系、交流与学习;管理层较多,影响信息从基层传递到高层的速度,还有可能导致信息失真,不利于下属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适应性较差,容易产生公司内部的“官僚主义”,导致管理效率低下,无法提供激烈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所需要的灵活性和反应能力。

知识经济的兴起,改变了组织赢得竞争优势资源的基础。传统的组织设计是用来管理以机器为基础的技术,它需要对物质资源进行稳定、有效的利用。然而新的组织结构却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也就是说,它的设计是用来处理信息和思想的,即从只关心自身的利益到关心组织存在的社会、生态、环境价值;从只关心拥有者的经济利益到关心利益相关者的全方位利益;从注重整合资源、追求效率、经济性到挖掘潜力、协作创新,塑造竞争优势。信息革命,使知识、信息、网络、创新成为现今竞争与合作环境下企业有效运作的基本平台。

1.2存在的问题

传统组织结构的分析偏于静态研究,过分强调了机械式正式组织的功能和层级等级体制。等级系列的阶层体制是传统的管理体制的一个基本特征,是用以维护组织的次序和保证其效率的一项重要原则。按照这一原则,下级必须接受上级的指挥、控制和监督,而且,下级的升迁也完全由上级决定。这样,就难免会造成下级人员对上级人员逢迎拍马,报喜不报忧,从而阻碍了上下级之间的沟通渠道。过于强调遵守组织规则和各项制度,在面临紧急和意外问题时,组织陷于僵化,缺乏应变的灵活性与弹性,会削弱组织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处理各项业务是实现组织目的的必要条件,然而,不问具体情况过分地强调和机械地执行它,就会使本是实现组织目的的手段反而成了工作的目的。用种种繁文缛节束缚人们的手脚,使组织活动失去了应有的效率,人们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处事谨小慎微,只看是否符合规章制度,而不顾组织的根本目的,在组织的各个相关部门和成员之间,遇事推诿扯皮,相互掣肘。等级制度是非人格化的,使组织变成一个不注重成员感情、缺乏人情味的团体。所有这些,都必然要影响组织的团结和业务效率的提高。结果,官僚主义现象就可能逐渐滋生和蔓延开来。

2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2.1局平化

信息技术使得企业中层管理人员获得更多的直接信息,大大提高了他们在企业管理决策中的作用,从而实现了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未来的企业组织将逐步从“橄榄式”向“扁平式”转化,直至最终取消中间管理层次。因为中间管理层次的职能只是信息的上传下达和简单处理,这完全可以由高效廉价的计算机局域网代替,组织的层次数目减少了,组织模式变的更加精简和有效,一些中层管理职能上升到组织的高层,而另一层则下移到了执行层次。这意味着上下层之间的通信节点和环节减少了,而信息传递增加了,因为每个单位和个人都是一个与其它单位和个人保持信息互动的网络结点。借助于灵活多变的网络组织实现基于信息的面向需求的知识管理,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此提供了可能。

2.2网络化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就必须使企业的触角渗透到市场的各个角落,这就要求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必须向网络化进行转变。组织结构的网络化强调组织内部的个体、群体和部门之间以及它们与组织环境的关键成分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以快速适应外部环境。网络化的组织结构,使得严格的等级制形式的命令链被网络化形式的沟通所取代,传统的命令沟通方式变为协商式的沟通方式,从而导致组织高效、职能柔性和开放。企业组织结构的网络化带来了交易成本的显著降低和管理效率的极大提高。

另外。信息技术导致市场竞争的激烈化,使得单个的企业已经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而几个各具优势的企业联合起来,相互支持,互为补充,就可以使企业既可以获得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资源,又可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强化自身的竞争优势。于是,由各个企业组成的网络也将成为企业发展的优势之一。这种组织结构将通过合同的方式,依靠其他组织,共同从事制造或者营销活动。这种组织结构将有助于组织自身规模的精简,使组织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进而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流行模式。

2.3市场化

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信息的价值不断增值,同时,也使得别人能够更加方便地享受到自己的信息,为了平衡这种利益关系,就需要有新的诱因来促使员工积极工作,组织内部的市场化就是把企业分割成不同的利益中心,包括各职能部门和高层管理人员,也包括体系外的客户,这些利益中心具有外部市场的种种特点,它们之间没有免费的信息和服务,而是按照绩效的结果索取相应的利益。在内部市场模式下,一切市场功能都在机构内部得以重塑和体现。

2.4专业化

专业化程度越高,每个员工就只担任专门而单一的职务,会使人们熟练程度提高,并努力改造操作程序。这样用机器代替人的体力与脑力就成为可能。目前生产自动化技术和办公自动化技术分别使许多体力和脑力劳动为机器所代替,可见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促进了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应用,同时,信息技术也推动着企业专业化程度的提高。

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得更多任务需要高度熟练的技能和更加深入的知识,企业必须选择和培训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员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劳动分工愈来愈细,并且出现了许多新的专业化的工作及岗位。员工由于专业知识结构、能力和条件的限制,只可能胜任某一部分的工作,从而需要高度的专业化。专业化使企业员工的职业化程度也相应地提高,使企业运作的标准化程度也大大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在信息技术条件下专业化工作越来越抽象和无法衡量,任何广度在明显缩小的同时,任务深度却大大加深。

2.5无边界化

传统的组织为保证内部的稳定和秩序,在各层次和各部门之间,供应商与顾客之间,不同地理位置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界限,通过一系列行政和市场的控制手段来加强组织运作的稳定性。然而,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使得企业的管理者、技术人员以及其他的组织成员,比较容易打破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地区之间甚至国家之间的壁垒,进行各种信息交流,共享信息资源,企业的经营活动将越来越不受时空的局限。同时,过分僵硬的界限束

缚了企业的活力,妨碍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力。因此,需要组织放松控制,以保持一定的灵活性。组织的无边界化并不意味企业组织外延无限扩大,不需要任何界限,而是企业不在用工具和构架将人员、任务、工艺及地点分开,而是建立一种有足够柔性的结构,打破原有僵硬的分工体系,可随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整合其机构和业务流程。随着企业更加注重顾客和日益被市场所驱动,职能边界让位于对不断变化的顾客需求和竞争性的产品供应,做出更协调、更迅速的反应。

2.6团队制

团队工作是近年来组织结构变化的一个比较新颖的特征。这种概念和变化最初源于制造业的管理工程。过去由若干职工独立完成一部分的一系列工作,现在由一组职工共同完成,就像一个队组一样行动。这种队组模型形成于日本和瑞典的汽车生产组装方式,其中具有自我管理机制的对组完成整车的组装工作。目前,美国雇佣劳动力占总数70%的服务业正在尝试采用基于队组模型的组装管理方式,以实现队组内部协作,提高整个组织的知识共享、创造工作效率。

2.7分权制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企业过去高度集中的决策中心组织改变为分散的多中心决策组织。传统组织结构下单一决策中心的许多缺点(如官僚主义、低效率、结构僵化、沟通壁垒等)在多中心的组织模式下将不复存在。企业的决策都由跨部门、跨职能的多功能型的组织单元来制定。这种多组织单元共同参与、共担责任,并由共同利益驱动的决策过程使员工的参与感和决策能力大大提高,充分发挥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了整个企业的决策能力。

3新型组织结构的类型

3.1团队组织结构模式

传统的组织结构中职务是围绕个人设计的,现在组织结构中的职务是围绕小组来进行设计,这种转变形成了工作团队。尤其是当管理当局将它运用到整个组织的中上层,并成为组织的中心协调手段时,这个组织就成为一种团队结构的模式。

3.2学习型组织结构模式

圣洁(Petersen)在《第五项修炼》中认为学习性组织就是这样一种组织,即“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心、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复旦大学王其潘教授经过长期的系统动力学研究后,认为学习性组织是一种精干、扁平化、信息化、善应变,能不断学习、不断自我超越、创新的组织。加尔文(CarvinD.A.)认为学习性组织是指善于获取、创造、转移知识,并以新型知识、新见解为指导,勇于修正自己的行为的一种组织。

3.3生态型组织结构模式

生态模型是从生物的自然选择理论发展来的。术语“进化”和“选择”用来解释行为的过程。组织形式的特定技术、结构、产品、目标和人员,它可以由环境来进行选择和淘汰。每个新的组织都试图找到足够能支持它的领地,即惟一的资源和需要的领域。一个种群是指进行类似活动的一系列组织,它们与利用资源的方式类似,其结果也类似。在生态组织内,新形式和新类型的组织比起存在的组织来,其组织创新和变革发生的更为频繁。

3.4虚拟组织结构的模式

虚拟组织结构的模式是组织结构网络化、开放化的结果。从管理角度看,虚拟技术成为一种组织策略的应用,它所追求的目标是对企业外部资源的优势进行整合实现聚变,以创造出超常的竞争优势。虚拟模式突破了有形的边界,弱化具体组织结构,从而达到全方位借用“外力”的效果。

此外,横向型公司,再造工程,全球团队,战略联盟也进一步丰富了企业的组织形式。

4结束语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完全改变人们原来的生活与工作方式,企业组织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变革,企业组织结构的发展是由科学技术发展和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它不断的面临挑战和创新,我们只有深人认识信息技术如何作用于企业,如何对企业产生影响,才能把握时代潮流,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新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