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民营企业融资风险的现况及措施范文

民营企业融资风险的现况及措施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民营企业融资风险的现况及措施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民营企业融资风险的现况及措施

作者:盖明珠单位:龙岩学院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最活跃的经济增长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突出。我国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但民营企业所面临的融资困境却成为制约其持续发展的瓶颈。资金是企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而融资风险的存在使民营企业在获取和使用这一推动力时面临实质性的挑战。在经济国际化、竞争全球化趋势的时代背景下,民营企业如何提高融资能力,有效控制及防范融资风险,成为其加快企业转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现状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会长保育钧在博鳌亚洲论坛2012年年会分论坛中谈到:“截至2011年底,全国民营企业达到964万家,同比增长70%;从业人员(含个体工商户)突破2亿人;注册资本金超过25万亿元;全国的平均投资增长23.6%,民营企业投资增长达到34%。同时,民营企业提供了全国80%的城镇就业岗位,吸纳了70%以上的农村转移劳动力。”①民营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扩大社会就业、维护社会稳定、提供社会服务、增加财政收入、出口创汇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及社会各界的重视。“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消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全面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这就为民营企业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使得民营企业站在了新的起点,迎来了持续发展的春天。然而,在民营企业迅速发展的同时,由于经济环境及其自身因素的制约,融资问题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尽管近年来政府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扶持民营企业融资,如2005年出台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2010年出台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及2011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各类融资风险的存在却成了民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障碍。融资,即“资金融通”,对于企业来说,主要是指资金融入。民营企业融资是以民营企业为资金融入者的融资活动。它是指民营企业从自身生产经营现状及资金运用情况出发,根据其未来经营与发展规划的要求,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利用内部积累或向企业的投资者及债权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一种经济活动。目前,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内源直接融资不能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中国家族企业发展报告》显示,截止2011年底,我国85.4%的私营企业是家族企业。家族成员的权益资本融资及企业留存收益融资成为其主要的融通资金的方式。在企业初创期和成长期,内源融资基本可以满足企业资金的需求,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仅靠企业积累和家族内部集资已无法满足企业正常经营的资金需要。

(二)外源直接融资渠道狭窄外源直接融资形式主要包括股票、债券融资和风险投资。我国民营企业90%以上是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其达到股票主板上市条件的可能性很小,股票融资渠道尚不能为大多数民营企业所用;创业板市场尽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由于其发展并不完善,严格的上市条件和审核程序也使得绝大多数民营企业获得证券市场融资的机会大大减少;而风险投资主要青睐于高新技术企业,并对投资主体设立了较高的门槛,且在投资过程中也存在技术、市场、管理、人才等方面的风险,湖南太子奶集团事件就为民营企业风投方式融资敲响了警钟。

(三)正规金融机构信贷条件和期限结构限制使民企融资受歧视我国四大国有银行发放的贷款绝大多数用于支持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而对于民营企业则规定了诸多信贷条件,如在负债率、贷款归还率、日均存款额、行业性质、股东结构等方面规定了种种标准,加之民营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缺乏抵押资产等自身因素,银行对民营企业普遍采取歧视态度。民营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融资的渠道被堵塞。虽然地方性金融机构在满足民营企业融资方面发挥了不少作用,但资金实力不足,仍不能解决民企融资问题。

(四)非正式渠道融资成为民营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非正式渠道融资主要包括民间借贷、企业间以拖欠货款来周转资金、相互担保融资等形式。由于国家法律法规缺乏对非正式渠道融资的保护,容易引发非法集资问题,如大午集团的孙大午、德隆系的唐万新、本色集团的吴英、浦江的“影视大亨”张世强、义乌的“文具大王”楼国辉等都是非法集资的实例。加之企业间互相拖欠货款会导致竞争环境和信用状况的恶化,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非正式渠道融资的问题会越来越多。

二、民营企业融资风险类型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民营企业融资风险类型民营企业的融资方式复杂多样,其资金的主要来源多数从非正式融资渠道获取,这就隐含诸多融资风险,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极为不利。融资风险是指由于融资活动而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的可能性。民营企业融资风险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1.内源融资风险内源融资是企业首选的融资方式,是企业资金的重要来源,以家族企业为多数的民营企业更是如此。内源融资存在的风险主要有几点表现:(1)企业内部集资风险内源融资主要基于家族利益和信任,在融资中很多家族成员都过多考虑个人利益,这样就容易导致企业在不能兼顾所有家族成员利益时陷入融资困境,而家族和企业在财务上的交错与融合又很难避免这一风险。《2011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显示,我国民营中小企业整体利润率不到3%,留存收益较低,加上民营企业自我积累意识淡薄,留存利润的能力不是很强,仅靠内部积累已不能满足企业谋求滚动式的发展模式,从而增加企业持续发展的风险。(2)应收款项融资风险民营企业应收款项融资主要包括应收账款融资和票据贴现融资。由于民营企业间拖欠账款现象比较严重,许多企业不得不采用应收款项融资来解决短期流动资金不足问题。据调查,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超过60%,债务企业的还款能力、双方企业的交易风险以及整个债务链的运作状况都可能成为增加应收账款融资风险的潜在因素。而且,许多交易纠纷也可能导致应收账款抵押无效,增加了融资的风险。再者,应收账款融资有时会涉及银行、债务企业、债权企业等多方主体,债务链往往变的非常复杂,当融资出现问题时,企业权利的有效维护难以实现。票据贴现融资以其成本低廉、手续简单、办理快捷等诸多优点为大多数民营企业所用。然而票据“融资化”却存在着票据的真实贸易背景、票据的真伪、循环贴现导致虚增存贷款规模等问题。很多民营企业为了获得资金融通不惜制造虚假贸易,开具虚假票据,或将融资来的资金投放民间借贷,或用于股市、房地产等高风险投资。一旦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或是投资失利,企业将面临无力偿还欠款、无法弥补损失的困境。2011年9月,温州的郑珠菊涉亿元银行承兑汇票非法融资一案就充分暴露了票据融资存在的巨大风险。2.外源融资风险(1)负债融资风险负债融资风险主要包括银行借款风险和民间借贷风险。银行借款是企业外源融资的主要渠道。但由于国家宏观调控和银行贷款限制,加上民营企业自身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民营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取所需的全部资金。若企业在短期内融通资金采用银行借款方式,其程序的复杂性、贷款门槛的限制等因素很可能造成资金无法按时到位的风险。资金不能到位又会引发一系列的潜在风险。银行借款的诸多限制使民营企业越来越青睐于民间借贷。但民间借贷利率过高,如果企业一旦决策失误或经营项目失败,就会面对无法偿还本金和高额利息的风险,从而引发民间借贷危机。此外,由于民间借贷具有门槛低、方便灵活、额度不受限制的优点,许多民营企业“见钱眼开”,大量借贷投资房地产、金融、煤矿等高风险行业,一旦投资失利,实体经济利润又无法承担高昂利息,使企业面临破产的风险。2011年温州频繁曝出的因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导致的老板“跑路”现象,着实印证了民间借贷风险对民企的影响之大。(2)股权融资风险股权融资风险主要存在于即将上市或已上市的民营企业中。近年来,许多民营企业试图通过上市来融通资金,但由于资本市场较高的门槛限制,致使很多企业采用“借壳”或“买壳”上市的方式进行融资,这就面临着壳资源风险、整合风险及融资成本风险等。如果企业不能准确判断壳资源的价值,花费了巨额收购成本,却产生借壳预期与实际的差异,从而产生借壳买壳风险。另外,如果企业不能很好的整合,上市后的效益也会大打折扣。这些风险因素都可能导致企业付出巨资却融资失败的后果。尽管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较少,但股权融资风险依然困扰着民营企业。第一,上市融资成本较高,且时间跨度较长,市场竞争激烈,很难满足企业紧迫的融资需求;第二,新股东分享公司未发行新股前积累的盈余,会降低普通股的净收益,从而可能引起股价的下跌;第三,股权融资还可能导致企业控制权的转移,这也成为很多中小企业家的一大心结。(3)融资租赁风险融资租赁是民营企业解决长期资金需求的有效途径,但由于其租期较长、租金较高、租赁期间市场环境变化引起不可预见的因素很多,会给企业带来以下风险:①企业融资决策风险,包括对产品设备、租赁公司的选择引起的风险,以及企业资金运转能否按时支付租金的财务风险;②租赁公司信用引起的连带风险,即租赁公司不能按期提供租赁资产,致使企业停工停产的风险;③市场风险,即租期内由于资产的无形损耗,企业产品不能及时更新换代,造成滞销的风险;④金融风险,即租赁期间市场利率频繁波动带来的利率风险等。(4)兼并收购风险民营企业为谋求协同效应,实现战略重组,经常采取并购的方式进行融资,以迅速提高竞争力。但这一方式也蕴含很多风险。一方面,有一些民营企业家为了扩大规模,追求短期利益,对兼并和收购企业没有进行详细调查和可行性分析方案,就盲目兼并收购,最终使企业遭受财务风险。另一方面,许多民营企业尽管对兼并收购做了充分的调研分析和前期准备,但有时把握不住时机,在操作中也没有选择合理的融资方式,从而增加了资本成本,最后可能会遭遇反收购风险。(5)其他风险民营企业在融资过程中还存在信用危机引发的信用风险、法律风险等。对于很多民营企业来说,由于规模较小,经营管理不透明,信息公开化程度较低等自身问题,使信用问题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顽疾。一旦采取非正式渠道来融资,又会引发一连串的法律风险隐患,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很容易陷入法律困境。

(二)民营企业融资风险影响因素分析1.宏观经济政策及体制方面的限制因素(1)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因素由于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极不稳定,国家经济金融政策的变化,都有可能对它的生产经营、市场环境和融资形势等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央行紧缩银根,提高利率,市场上的资金供应量减少,会使民营企业通过市场融资的可能性降低,风险增大。银行一旦收回部分流动资金贷款,企业要么筹集不到资金,要么筹资成本提高,这必然影响企业资金链的连续性,使企业面临经营风险。民营企业如果不能对国家经济政策变化及时做出调整,就很难规避潜在的融资风险。(2)国家法律法规的限制目前我国的政策法规还不完善、不健全,与民营经济的发展不相匹配。我国的民营企业是在改革开放的宏观环境下的产物,一直以来国家政策在贷款上对民营企业存在一定的偏见,缺乏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帮助,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的支持,同时政府建立的风险投资基金还处于发展初期,相应的风险投资的法律法规的制定也还处于萌芽阶段。此外,政府对民营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和措施不到位,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不够等原因成为民营企业融资风险的制度因素。(3)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限制民营企业外源融资的主要来源仍以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为主。我国国有银行垄断了近70%的资金源,但却多数为国有企业贷款提供支持,对于民营企业,则设置了诸多限制,加上民营企业自身财务制度及管理等因素,这就在银行机构限制方面增加了企业融资的机会风险。而国有银行以外的其他金融机构,如一些地方性的银行,仅局限于为地方民营企业融资服务,又因其规模较小,资金有限,不能提供民营企业所需的资金支持。(4)资金市场准入制度的限制在主板市场一直实行额度审批制,这对民营企业上市融资极为不利。而且我国政府将现阶段证券市场的首要任务确定为为国企改革和发展服务,这必然在上市额度上向国有企业倾斜。据2011年度《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形势分析报告》统计,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数量仅为1003家,仅占民营企业总数的万分之一不到。而在二板市场,入市门槛高又成为融资障碍。只有少数大型民营企业能够满足二板市场上市条件,多数中小型民营企业无法通过此渠道融资。股票市场如此,债券市场融资环境更加恶劣,同样设置了诸多融资限制条件。2.民营企业自身方面存在的问题(1)民营企业自身的内部组织形式、管理模式和产权结构的限制[我国民营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其出资方式主要是家庭出资,自有资本占权益结构的60%以上,承担责任方也是家族成员,其产权结构与家庭组织交错混合。并且多数民营企业普遍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管理结构简单,各层次管理人员的权责业不够明确,管理人员多以自身利益考虑而非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进行计划和决策,这样就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另外,绝大多数的民营企业产权结构比较单一,家族式管理模式使其在外部排斥外来资本的进入,在内部劳资关系紧张,内源融资风险增加。而无法推行职工持股,就无法拓展外部融资渠道,外源融资渠道堵塞。(2)企业管理者风险意识较差,盲目融资和投资大多数民营企业家在管理理念和风险意识方面较正规上市公司还有一定差距,在融资方面容易陷入许多误区。如有的民营企业家为了得到资金,不惜过度包装,制作虚假财务报告和担保凭证向银行骗贷,置融资信用风险于不顾;有时又只顾企业扩张,花费高成本不断加大融资,而忽视企业内部整理,使企业难以走向规范化,营运能力降低等。企业管理者的风险意识及投融资方式成为民营企业融资风险的最直接影响因素。(3)民营企业缺乏有效的财务管理机制和融资机制多数民营企业财务机构的设置不够科学,财务机构不健全,存在着层次不清、分工不明的弊端,甚至有些民营企业不设置财务机构或虽设机构但形同虚设。这样一来,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就很薄弱,资金管理不严,对现金、存货及应收账款这些流动性较强资产的管理存在缺陷,往往造成企业做出错误的融资决策,增加企业融资风险。另外,由于我国的民营企业大量资金都用于内部积累以扩大再生产,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吸引人才,导致企业无法形成用人机制。财务专业管理人才的缺乏,也会导致民营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没有切合实际的财务规划,导致融资决策体系失灵。没有科学健全的投资机制必然会增加企业融资的风险。

三、民营企业如何加强融资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一)改善宏观经济环境防范民营企业融资风险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涉及国家政策、金融体系、资本市场、民营企业自身等多方面因素,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以及对民营企业融资的扶持是民营企业有效防范风险的基础。1.政府提供政策扶持和服务支持一方面,政府应该不断完善金融立法,规范民营企业金融活动,为其融资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如制定《民间金融法》,明确规定民间金融的法律地位、借贷形式、运作模式、资金投向、贷款额度、借贷期限、利率水平和纠纷处理方式等,明确区别各种民间金融行为的合法性和非法性,引导民间金融走向法制化轨道。如2012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在试点区建立民间融资制度和全民间融资监测体系,使民间资本正规化、合法化。这一金融改革不但为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开辟了道路,而且为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带来了曙光。另一方面,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方面的政策扶持,改善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和在市场经济中的弱势地位,提高民营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如福建省政府2012年2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从税收优惠、扩大直接融资规模等方面为企业“输血”,尤其在税收方面明确了具体支持政策:对年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的民营企业,以企业上年度为基数,分别按其地方“三税”新增部分的20%、25%、30%奖励企业。这些具体扶持政策实实在在的为民营企业提供便利,在国内都是可以借鉴的。此外,在服务体系方面,发展民营企业融资中介机构,普遍建立民营企业政策性银行或信用担保与信用保险机构,以此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规避融资过程中的风险。2.商业银行改善金融服务商业银行应该调整经营理念,改革传统的以服务国有企业为主的经营体制,在国有企业及民营企业之间创造平等的融资环境,并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向扶持民营企业融资发展倾斜,健全为民营企业服务的金融组织机构体系,不断完善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功能。如中国民生银行,自成立以来始终以“做民营企业的银行”为己任,用金融的智慧和能力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成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行业龙头。这为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典范。3.完善资本市场,消除融资障碍资本市场融资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基础,促进资本市场多层次发展,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良好市场环境。资本市场必须要消除对民营企业融资的观念歧视及规模歧视,在国家有关政策及法规的基础上,放开证券市场,降低创业板市场进入门槛,为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提供有效渠道。早在2008年温州就通过出台税收优惠政策、构建温州融资网信息平台、搭建股权直投试点等措施鼓励民营企业利用沪市深市、中小板及海外市场上市融资,这一举措在我国完善资本市场建设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二)民营企业自身如何规避融资风险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良好发展态势下,民营企业自身如何控制和防范融资风险成为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风险问题的关键。针对民营企业在内源融资、外源融资方面的风险,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体制方面的限制因素以及民营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应制定具体措施加以防范和控制。1.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有效控制融资风险43-44财务管理处于企业管理的中心地位,抓住了财务管理就抓住了企业管理的关键。我国多数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很大缺陷,普遍存在着企业管理者财务管理意识淡薄、会计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监控体系不完善的现象,这严重制约了企业管理的科学化进程和可持续发展,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财务控制是对企业融资风险控制的最有效途径,民营企业在融资方面充分发挥财务控制功能,做好财务管理,对规避融资风险有很大作用。首先,要做好融资的事前财务防范。准确的财务预算对于防范和规避企业的融资风险具有重要作用。企业在融资时一定要根据企业实际的资本结构,合理安排主权资本与借入资本的比例,做好财务预测计划及预算工作。其次,要加强融资风险的事中控制。企业应培养资金使用效率的意识,重视资金管理,并在资金使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金利用率,确保投资效益,实现资金结构优化,减少企业收不抵支的可能性和破产风险。最后,要进行融资效果的事后分析。企业筹集资金的目的是为了投资的需要,而投资又是为了获得利润。在一个整体过程结束后,企业必然要对融资运作的全过程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如各种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各种财务比率等,从而对融资效果做出合理评价。2.加强法律意识,注重诚信经营国家经济政策以及法律法规体系对民营企业都有一定的限制,使得民营企业缺乏法律支持,发展困难。针对这一现象,民营企业自身应该增强法律意识,不做违法之事,走健康发展道路,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法规,努力争取国家政策的支持。民营企业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潜移默化中便规避了法律风险。这种思维模式的转变会使民营企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此外,民营企业信用缺失导致对外部投资者的出资限制更加严格,从而加剧了企业的融资困境,它不仅影响了民营企业自身的发展,也影响了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升。民营企业在规避许多有形融资风险的同时,应该更注重信用这种无形风险的规避。企业应该加大信用管理制度建设,倡导信用文化,在企业中不断改善信用环境,诚信经营,规范融资,为企业融资创建有效的信用制度保障。3.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民营企业的家族式管理模式使得民营企业发展混乱,投资主体与经营主体的重叠使很多民营企业无法利用资本的有限责任来确立资本机构,维护资本所有权的权利。可见,家族式的企业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改革民营企业内部组织形式及管理模式、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笔者认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应着重做好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发展成熟的民营企业必须进行股份制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为企业发展建立管理基础和制度保障。规范的民营企业制度,有助于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产权分离,民营企业可以交由有能力的领导者来管理,这样民营企业便会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改变传统的家族成员用人模式,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储备。企业竞争最根本的还是人才的竞争,民营企业家应该站在这一战略高度,充分意识到到人才引进和培养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当然,控制防范民营企业融资风险的措施还有很多,例如民营企业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信用体系建设、风险防范队伍建设等。在实际中,民营企业防范融资风险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自身条件做出切实可行的具体对策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民营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结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融资问题却成为阻碍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融资风险成为这一障碍中的关键。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需要国家政府、社会各界以及企业自身共同作出努力,而在防控融资风险方面,企业自身的努力至关重要。民营企业还需要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企业管理体制、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等方面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