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非公企业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策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的传播和接收更加快捷,信息交流与共享变得无障碍,为非公企业党组织利用信息化条件,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开辟了新的空间和渠道,也给非公有制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带来了不少问题和挑战。2014年4月至11月,课题组相继赴北京、上海、浙江、广东、广西等地,向非公企业发放问卷830份,收回有效问卷792份;召开非公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座谈会20场;先后选择15个不同条件的非公企业的400多名党员和员工群众进行20多次深度访谈,围绕以信息化建设推动非公有企业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现状、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与挑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非公企业党组织在新形势下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结合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和非公企业群众工作特点,运用信息化手段,强化服务职能,拓展载体平台,提高服务能力,完善保障机制,进一步创新和增强非公有制企业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活力的对策和建议。
一、信息化为非公企业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供了有利契机
随着互联网、手机等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信息的传播与接收更加快捷,信息交流和共享变得无障碍,也为非公企业党组织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开辟了新的空间和渠道。
(一)服务企业推动发展非公企业党员流动性强、人员分散,管理和服务起来难度比较大。非公企业组建“网络党支部”,以现代互联网技术为依托,通过变革传统的组织设置、活动方式和教育学习模式,打破了时空界限和单位壁垒,有效整合党的组织资源,增强了党组织活动的吸引力和生命力。通过网络平台,非公企业党员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或同一时间、不同地点,进行主题讨论、意见交流等。非公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络加强政策引导,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提高企业和员工思想政治素养,引导企业的行为和发展与中央政策保持一致。发挥网络的双向互动性的技术优势,开展企业精神大讨论等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和员工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树立符合自身实际的企业精神,确保非公企业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鼓励员工在网络平台上积极建言献策,努力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建立健全制度,凡属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党组织要主动参与决策,使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制度落到实处。
(二)服务员工凝聚人心充分发挥网络在团结凝聚员工群众上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着眼关爱员工、激励员工,努力在非公企业内部营造人文关怀的和谐环境,切实增强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感召力。非公企业积极鼓励员工在网上表述所需所想,帮助员工解决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困惑,力所能及地为员工提供各种帮助。借助网络实现党务公开,向非公企业内部员工公开党内重要信息及企业的一些重要决策,积极引导非公企业党员、员工参与监督企业的管理活动,引导非公企业主尊重员工、善待员工,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建立和谐双赢的企业发展环境。通过信息化建设推动非公企业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拉近了非公企业领导层与员工的空间距离和减少了时间成本,彼此良好的互动有利于理解和认可双方的价值观,使彼此之间的感情更加融洽。
(三)服务社会促进和谐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切实增强非公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引导非公企业积极参与和谐社会建设。一是发挥网络的实时性和便捷性的宣传优势,使非公企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扶贫助学”、“赈灾捐款”等社会公益事业,主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回报社会。二是督促非公企业依法纳税、诚信经营,依法用工、扩大就业,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贡献。三是通过网络党建平台,非公企业党组织自觉担当起“调解员”角色,充分发挥党组织自身优势,主动帮助非公企业协调解决各种矛盾和冲突,建立规范有序、公平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四是加强与周边村居和企业的联系,为非公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营造良好环境。
二、大数据时代一些非公企业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化手段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在服务企业发展、服务党员群众等方面提供了更加便捷有利的条件。各地非公企业党组织抓住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机遇,大力发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企业和党员群众提供政策、技术、市场行情、商业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信息化这把“双刃剑”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新挑战,带来了不少新问题。
(一)服务体系与信息化要求不适应的问题更加凸显一是在服务载体上不适应。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不少非公企业存在信息化载体覆盖面窄、党员群众不易掌握、维护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对非公企业党员群众,特别是对高知群体和青年群体缺乏吸引力。二是在服务内容上不适应。非公企业党员群众思想意识的多元化、利益诉求的个性化和复杂化、利益实现途径的多样化,要求非公企业党组织提供服务更快捷、更有效,服务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但不少非公企业党组织提供的网络服务内容欠快捷、实用、细致。一些网站、手机报、学习教育终端提供的服务群众的内容仅限于党务知识、会议精神等,对于党员群众迫切需要了解的企业发展、员工福利等方面的内容少有涉及,即使涉及也更新很慢,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了解非公企业党内事务的迫切要求,难以满足非公企业党员群众期待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迫切要求。三是在服务机制上不适应。网络、手机等信息化手段带来的信息传播快捷、反馈高效、双向互动等特点,要求非公企业党组织建立起资源共享、需求与供给对接的服务机制。但调研中发现,适应信息化特点的非公企业党组织服务机制还处于探索初期,利用网络寻找整合企业外资源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对于群众通过网络提出的诉求缺乏迅速有效的反应反馈机制。
(二)运用信息化履行服务职能的方式手段还不够丰富非公企业党组织运用信息化手段履行服务职能,就要建立扁平化的组织模式,善于运用各种方式手段有效地整合企业内外的各种资源。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在实际工作中,这种扁平化的组织模式在非公有制企业还存在着组建难、管理难、活动难等困境,流动党员的追踪管理、组织活动的效果以及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难以保证。不少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更多地习惯于传统的工作方式,掌握运用信息化手段整合资源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都存在很大欠缺,一些党员干部对信息网络技术不熟悉、不学习、不使用,对运用信息化手段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缺乏想法和办法,一些年纪大的干部甚至持抵触态度。非公企业党组织运用信息化手段做服务工作的相关考核评价激励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三)运用信息化手段引导舆论的主动性不强在非公企业的从业人员中,青年党员和群众占了很大比重,是非公企业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工作对象。青年员工与信息化具有某种“共生”性,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调查显示,在35岁以下的非公企业从业人员中,网络已经成为他们获取新闻或信息的第一大主要渠道,占38.7%;相当多的青年员工对境外媒体与境外各类消费产品、文化产品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兴趣,有50%以上的青年员工经常通过互联网接触境外媒体,相当一部分愿意游离于现实政治环境之外,对传统的党组织活动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都不感兴趣。在大数据时代,各种声音、各种思潮、各种诉求自由表达,而网络世界具有的信息源头多样、传播速度快、内容分散、舆论易放大等特点,加大了对网络舆论引导和监管的难度。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一些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重视做好现实中服务党员群众的具体工作,对自己在网络虚拟世界舆情引导的责任则认识不足,绝大部分非公企业党员干部不认为自己有责任在网络上发挥凝聚引导作用,对网络舆情视而不见者有之、围观者有之、喝彩者有之,认为网络回应是政府部门的事,担心自己把握不好尺度而对其漠然置之,放任自流。
(四)信息化建设统筹与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信息化手段在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中的运用上不是免费的午餐,而是需要物质财力保障、人员保障、制度保障的。目前,各个部门和单位在信息化建设时缺乏信息整合和共享的思路,信息系统条块分割,导致大量的信息数据重复采集、重复录入,还带来了信息分散、多方协同难的问题,同时也增加了基层工作部门和非公企业的负担,并没有提高效率。课题组在调研中还发现,目前在不少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由于财力积累不到位,没有能力去购买及安装相关的信息设备、技术软件,从而使其利用信息化手段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明显力不从心。此外,一些非公有制企业也缺少信息专门人员,所有这些都制约了非公企业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深入开展。
三、以信息化建设推动非公企业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建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非公企业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创新非公经济领域党组织的活动方式,提高非公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必由之路。在大数据时代,非公企业党组织必须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结合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和非公企业群众工作特点,运用信息化手段,强化服务职能,拓展载体平台,提高服务能力,完善保障机制,进一步创新和增强非公企业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活力。
(一)运用信息化强化非公企业党组织的服务职能在大数据时代,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必须充分利用好网上与网下两个平台,着力去拓展网上网下两套内在相连的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的服务职能。非公企业党组织必须在发挥传统服务群众职能的同时,着力建构形成集网络社区空间、微博、微信、QQ群、服务电话网络等在内的服务群众信息化网络,通过实行服务群众网络公开、手机短信互动、开设专用服务电话等形式,实现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服务供给与党员群众服务需求的全面对接。运用信息化手段扩大和深化非公企业党务公开内容,并做好非公企业群众需求的收集处理反馈等多环节工作。利用网上信箱、专项问卷调查等形式,改进非公企业党组织与群众的互动,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党务干部队伍,凝聚非公企业力量,充分发挥各方作用。
(二)拓展非公企业党组织服务群众的信息化载体平台鼓励非公企业开发和利用好现有的信息化网络平台,如将党员电教网络扩展,接入非公企业,发挥信息化网络平台服务群众的作用。用足现有党建网站、手机短信、有线电视网络、智能电话系统等,对较为重要或紧急的活动信息、通知、公告进行点对点,建立与非公企业党员、群众互动交流的畅通渠道。鼓励非公企业党组织以挂靠、联合或单独创建等形式建立自己的专门网站、网页或网络版块,听取党员、群众心声,回应讨论重大问题,在特定时间,围绕特定主题和热门话题进行答疑解惑,教育引导党员、群众。扶持和鼓励非公企业创建自己的综合服务型网站,将党建工作列为网站重要内容,增强非公企业党组织在非公企业从业人员、尤其是青年员工中的影响力。
(三)提升非公企业党员干部运用信息化手段服务的能力非公企业服务型党组织要不断提升党员干部以信息技术、信息化手段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能力素养。一是提高以信息化手段收集民意的能力。借助互联网平台、手机短信平台、电话民情调查平台,收集非公企业党员、群众意见,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急事、难事、烦心事,进而明晰非公企业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工作重点。二是提高以信息化手段解民忧能力。通过开通服务群众专门电话,构建服务群众信息网络,建构服务群众工作平台等形式,以最大限度实现从服务信息获取到服务行为实施的无缝隙衔接。三是在非公企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增设网络操作运用、处理网络事件、提升网络引导力等方面的课程,增强非公企业党员干部信息化意识、网络阵地意识,提高非公企业党员干部运用信息化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能力。非公企业党组织要及时掌握网络政治信息的传播情况,提高引导非公企业网络舆情的能力,用群众的网络语言交谈,开展潜移默化的引导宣传,推动正面舆论,引导中间舆论,化解负面舆论,杜绝政治反动、思想道德腐朽等有害信息的传播。
(四)完善以信息化建设推动非公企业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保障机制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推进非公有制企业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应有健全完善的保障体系作支撑。一是增加资金投入保障。信息化服务的前提是必须具有相关基础设施、设备构成的硬件系统,支撑其运转的软件系统,及其机制化的运转系统。所有这些都需要资金投入,都需要有必要的资金保障,否则就只能是纸上谈兵、画饼充饥。二是专业人才保障。非公企业党组织要采取自身造血与外来输血相结合的方式,着力培育信息技术人才。三是评价激励保障。通过建立健全制度、机制、程序、指标,真正让非公企业党员群众成为评价体系的主体与主导,以他们的满意度作为基本衡量标准,进而引导非公企业党组织在信息化手段运用的程度上合理权衡。四是组织领导保障。健全领导机制,将信息化建设纳入党建工作的整体规划,成立相关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健全联系点制度,整合利用单位资源,形成齐抓共管合力。上级党组织应对非公企业党组织运用信息化手段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过程给予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支持保障,以使其力度、广度与深度被严格置于可控制的范围之内,有效规避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作者:齐先朴 黄双令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党校文史教研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