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
利润操纵行为是指企业为了某些特定的目的,运用各种手段人为调节企业实现利润的行为。近年来,一些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操纵会计利润的行为愈演愈烈,歪曲了企业的盈利状况,隐藏了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引起财务数据不真实,给通过财务报表获取会计信息的各方造成损失,极大地影响政府的宏观决策,干扰国家的税收工作,损害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危及国民经济的运行安全,危害性极大。为了有效地防范会计作假,遏制利润操纵行为,本文就企业利润操纵现象的动机、操纵方法和对策等方面,作一些探讨。
一、企业利润操纵行为的动机
(一)维持企业信用的需要
企业的业绩,决定着企业的外部形象和商业信用。所有的金融机构都不会愿意贷款给亏损企业和商业信用等级低的企业。而资金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为了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维持一定的商业信用等级,一些企业便存在着虚增利润的现象。
(二)上市发行股票的需要
?根据有关证券法规的规定,发行和上市股票的公司必须具备三年盈利的条件。企业上市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从证券市场上筹集到大量的资金,许多企业发行股票和股票上市的愿望十分强烈。于是一些业绩达不到要求的企业,为了能上市,往往采用各种手段进行利润操纵。
(三)提高股票发行或配股价格。
在股票发行数量和配股额度一定的情况下,股票发行或配股价格直接决定上市公司从证券市场筹集到资金的多少。一些业绩不佳的公司,为了募集更多的资金,就产生了进行利润操纵的动机。
(四)避免被“ST”或“摘牌”
一个上市公司如果业绩不佳甚至亏损,必然影响到该公司的股票走势。特别是,按照我国证券交易所的规定,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或当年每股净资产低于面值,就要被“ST”。如果连续三年亏损,上市公司股票就要被终止上市,即“摘牌”。业绩不佳的公司,想方设法避免被“ST”;已被“ST”的公司,千方百计不被“摘牌”。当这些企业意识到依靠正常生产经营,根本不可能摆脱困境时,就会产生利润操纵的念头。
(五)企业追求良好形象和企业负责人追求优良政绩
一般来说,业绩良好的企业,外部对其的评价相对较高,企业形象也比较好。目前对企业经营业绩的考核一般以一定的财务指标为基础,其中利润往往是最主要的财务指标。如利润的计划完成情况、投资回报率、销售利润率等均是经营业绩的重要考核指标。经营业绩的考核涉及到企业负责人管理业绩的评定和升迁。因此,为了业绩,一些企业难免要对利润进行操纵。
二、利润操纵的方法
一些企业的利润操纵方法五花八门,经过分析归纳后,主要包括:利用会计政策操纵、利用会计估计操纵、关联交易操纵等。
(一)利用会计政策操纵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用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企业利润操纵最常用的会计政策有:
收入的确认原则。包括建造合同有完成合同法、完工百分比法和其他确认收入的方法。
存货的计价方法。包括先进先出法、后进后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等。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包括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等。
借款费用资本化和费用化的处理方法。长期股权投资收益权益法和成本法的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政策在具体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企业按照谨慎性、实质重于形式和重要性原则进行选择,为保护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可靠性,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一些企业没有严格执行上述会计政策,而是根据企业需要随意变更。例如,一些企业通过混淆会计期间,把下期销售收入提前计入当期,或将本期销售收入延期确认,达到调整本期利润的目的。一些企业故意错误运用会计原则,将非销售收入列为销售收入,或虚增销售业务等方法,来增加本期利润以达到利润操纵之目的。
(二)利用会计估计操纵
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会计估计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有的企业利用会计估计操纵会计利润。企业利润操纵最常用的会计会计估计方法有:
根据债务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历史经验预计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估计坏账;
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能,使用中的磨损程度,技术发展情况等因素估计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与净残值;
长期待摊费用和摊销期限;
存货估计。包括可变现净值估计、技术测定法估计和盘存法估计等;
根据预计使用年限进行无形资产受益期限估计。
会计估计受到会计人员的职业水平、企业资产质量和经济环境等很多因素影响。其中,会计人员的判断力尤为重要。
一些企业利用会计估计的不确定性来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如某公司利用利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操纵会计利润,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八项减值准备采用的计提方法和比例,需要通过职业判断来确定。而企业不恰当地运用谨慎性原则,采用多提资产减值准备隐瞒利润,或是少提资产减值准备虚增利润。例如,某上市公司在2002年巨额地计提各项准备5.1亿元,导致当年大亏,却为2003年扭亏为盈作好了充分的准备,使企业轻装上阵。又如,某上市公司从2001年起对固定资产折旧由加速折旧法改为一般折旧法。折旧方法变更后,折旧率综合下降5%,折旧方法变更增加的税前利润达2300万元,而企业当年利润总额仅为680万元。如果该公司不变更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则当年应亏损1620万元。
(三)关联交易操纵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份不能全流通,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进行利润操纵是最常用的手法。为了真实反映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交易的经济实质,财政部已经分布了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的规定,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通过关联交易进行利润操纵的行为仍然不能根本杜绝,并且呈现出新的特点。
1、增加上市公司收入。在上市公司面临亏损时,母公司以较高的价格购买大量上市公司产品。
2、降低上市公司成本。在上市公司面临亏损时,母公司以较低的价格向上市公司销售原材料。母公司承担上市公司的部分管理费用和广告费用,甚至将上市公司以前年度交纳的有关费用退回,从而降低当年费用,以达到转嫁费用的目的。
3、相互之间的资产租赁。租赁数量、租赁方式和租赁价格是上市公司与母公司之间可以随时调整的阀门。有些上市公司将从母公司租来的资产又转租给母公司其他子公司,达到转移利润的目的。
4、委托经营收益。母公司将高获利能力的资产委托上市公司经营,将大部分经营收益留在上市公司,直接增加上市公司利润。
5.上市公司将不良资产和等额的债务剥离给母公司或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达到降低财务费用和减少经营损失的目的。
三、防范利润操纵的对策
企业利润操纵现象已严重地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增大了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投资风险。遏制利润操纵行为主要有以下对策:
(一)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体系,缩小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空间。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不完善,必然给利润操纵者以可乘之机。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应在保证准则适用性的前提下降低企业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权,减少会计政策可供选用方法,严格规定会计政策的适用条件,使企业的利润管理空间缩小,把利润管理行为控制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
(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改进上市公司进退股票市场的机制。
逐步建立企业董事长与总经理的分离机制,使董事长、总经理各负其责,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充分发挥董事会的监督职能,使执行层操纵会计信息的行为受到有效制约。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关部门应加大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监督、检查的力度,以便通过现代企业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从根本上对利润操纵行为进行卓有成效的制约。
上市公司的新股发行额度以募集资金总额为控制标准,改变现行的以发行股数作为控制标准的办法。只有这样,上市公司才能根据实际资金需求申请募集额度,为提高发行价而进行利润操纵的动机必然削弱。
同时,政府应通盘考虑逐步解决国有股和国有法人股的市场流通问题,建立上市公司有序的进入和退出机制。
(三)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让造假上市公司有遁难逃
建立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来预测企业的财务危机和失败,进一步加强信息披露的规范化建设。这样,既可以大大提高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陷阱的警惕性,又可以增加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透明度和难度。
(四)发挥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特别要加强注册会计师队伍建设。
投资者对注册会计师等中介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一般抱有较大的信赖度。通过阅读审计报告,可以了解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发表的审计意见,如发表非标准的无保留审计意见,必然关注可能发生的利润操纵。因此,注册会计师应牢固树立法律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还没有形成规范的业务技术和职业管理,行业协会应更加重视对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后续教育。注册会计师也应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其执业水平。进一步强化注册会计师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对出具违法、违规审计报告、验资报告的要严肃处理。完善《注册会计师守则》中有关职业道德规范的条款,加强违规的查处力度,以便更好地发挥注册会计师的鉴证作用。
(五)加强企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加大执法监管力度
企业会计人员作为市场活动中会计信息的提供者,是社会信用链条中的重要一环,除了应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外,还应当具有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一些企业操纵利润所引发和产生的信用危机,是各种利益相互交织作用的结果,但不可否认会计人员始终参与其中。因此,要遏制企业操纵利润,一定要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加大执法力度。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储运分公司财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