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化工企业安全问题和对策探讨范文

化工企业安全问题和对策探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化工企业安全问题和对策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化工企业安全问题和对策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行业分类越来越精细化,化工产品越来越丰富,应用越来越广泛,各类化工企业应运而生,蓬勃发展。但是,在城市发展规划的限制下,化工企业由于其自身的短板缺陷,用地、区域范围往往受到限制,使得企业只能租用厂房,可用面积小,由此而生的化工企业的安全隐患也很多。目前化工企业的数量和规模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鉴于化工企业原料、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等特性,化工企业存在发生泄漏、火灾和爆炸的危险。针对化工企业存在的安全问题,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对策,确保化工生产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化工企业;安全;问题;保护;稳定;对策

0引言

近年来,化工企业发展迅速,但在现实生产中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化工企业在生产或储存过程中使用或制造有毒、易燃、易爆物质,容易引发爆炸、火灾等安全事故。因此企业应针对自身的危险特性,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在谋求利益的同时,对工人的安全负责,确保社会稳定。

1化工企业安全现状分析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加快,社会生产和人们对化工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化工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但由于化工产品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生产能力大、产品工艺复杂等特点,如果在生产过程中没有科学合理的安全设施和安全管理措施,就容易导致企业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笔者通过对浙江温州某地区一化工园区的实地检查,发现这些化工企业普遍具备以下安全隐患:生产车间:未经设计院同意私建隔墙;部分输送易燃介质管道法兰紧固未采用全螺纹螺柱;封闭楼梯间防火门处于常开状态;车间现场存放大量可燃包装物。缺乏可燃气体探测器或设置数量不足;疏散楼梯间堆放杂物等。危险化学品仓库:缺乏可燃气体探测器或设置数量不;或探测器被包装桶堵塞;包装桶堆垛之间无通道;缺乏紧急喷淋设施或喷淋设施设置距离过远,保护半径不够;有毒气体未设置探测器;仓库内设有分装设施;安全出口堆放料桶,堵塞疏散通道;防火墙上有电缆穿孔且未封堵;存在未及时更新安全周知卡等安全隐患。罐区:部分管道法兰不匹配,部分输送易燃液体的管道法兰未采用全螺纹螺柱紧固,部分法兰未做静电跨接;储罐未做柔性连接;储罐未设液位高低报警,联锁停泵措施不到位。配电房:无挡鼠板;“有人作业,严禁合闸”等警示标识缺失;缺乏绝缘手套、操作规程。其他: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缺乏安全管理制度;缺乏监视测量设备管理制度、缺乏设备检维修管理制度、动火、受限空间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未按实际情况进行编制。由以上检查可知:虽然国家对生产安全极为重视,但化工企业在具体的生产实施过程中,由于主要负责人或安全管理员安全意识薄弱,往往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对生产现场进行改变,或配备的安全设施不到位,导致企业安全隐患众多,安全问题频出。由于原料、产品大多为可燃爆有机物,生产中的有机蒸汽一旦与空气混合,极易引发爆炸事故,对生产车间的机械、设备和操作人员造成严重威胁。化工企业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就有可能迅速蔓延,灾害范围广,破坏力大,并伴有热辐射[1]。

2化工企业安全的影响因素

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品种类繁多,大多为易燃易爆物品,易燃易爆的危险因素贯穿储存、运输和生产全过程,这增加了化工生产过程中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对企业构成严重威胁。影响化工企业安全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7个方面:(1)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工艺和参数控制有严格的要求。如有差错,很可能引起安全事故,严重者会导致火灾或爆炸;(2)化工生产中涉及的生产设备联系紧密,各设备若未按照规范和要求布置,当某一设备发生事故,就会引起连锁反应,影响整个生产环节;(3)部分化工企业生产车间消防安全设施、生产安全设施设备不足,埋下安全生产隐患;(4)化工生产过程中,设备、管道会产生大量的静电。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静电和静电导除措施,静电一旦积聚,遇火花、明火则会引起火灾,甚至会发生爆炸;(5)员工在生产、运输、管理过程中的操作不规范,也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6)生产过程中,未及时检测更新安全设施,安全管理不到位,也容易造成安全事故;(7)企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产能扩大或工艺变更,存在私自变更生产车间、仓库功能,或私自增设生产车间,增加储存危险化学品等系列违规操作,威胁生产安全。

3化工企业安全问题

3.1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

在进行企业检查时,笔者发现一些企业未落实安全生产主要责任制,认为安管员是安全第一责任人,未知悉本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为安全第一责任人。对于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安全部门往往自行解决,不及时报告主要领导。有的公司甚至认为安全只是安全部门的事,领导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2]。

3.2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少,安全设施设备差

一些小型化工企业在项目建设或生产期间,安全资金投入不足,致使安全设施工程的预算不足。因为事故未发生,安全设施未启用,这就让安全意识薄弱的建设单位认为安全设施设备无用,因此对安全投入不重视。

3.3安全管理基础薄弱,安全基础设施薄弱

一些较早期形成的化工企业并没有室内外消防给水体系。另外,因为环境污染和季风气候,大部分化工企业都设在城市郊区的东北或西南。个别的化工企业尽管安装了消防给水系统,但因为距离市中心较远,当企业出现重大火灾事故时,其市政给水管网的压力往往远远无法满足其用水需要。化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往往采取订单式生产,在车间现场堆放较多的原料桶,甚至将生产车间作为仓库使用,造成车间现场可燃物质堆放量众多,堵塞安全出口,造成安全隐患。有时候由于生产工艺的调整,企业未经过安全设计直接增设危险化学品仓库,而仓库的安全设施如气体报警探测器、事故连锁通风、紧急喷淋器、防爆防静电设施等安全设施不到位,从而造成了事故隐患。

3.4缺乏安全专业技能

在化学工业中,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安全管理人员将发挥重要的技术作用。生产中如果要切实防止损失,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技能素质和心理素质。然而,由于目前大多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仅是企业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虚设的,他们缺乏专业知识、技能和技术,无法响应实际需要,有效消除潜在的火灾隐患。

3.5安全设施未及时检测、更新

化工建设完成投入生产后,随着时间的迁移,部分安全设施会失效,特别是安全阀、爆破片、液位计、压力计等安全附件,若未及时检测和更新,则容易产生泄压不及时等情况,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3.6管理薄弱

一个有效统一的安全管理和监督体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缺乏安全管理和监督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公司不重视安全生产,没有意识到对人民的重大责任。

3.7生产基础环节薄弱

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许可资质、安全设备的检查和现场操作必须严格监督。许多非国有企业安全生产条件较差,对各种事故和安全因素缺乏管理,往往不能有效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导致重特大事故频繁发生。

3.8安全意识低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改革,国家加大了对化工企业的安全教育力度。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缺乏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宣传。同时,部分企业安全工作流于形式,整体防范意识不强。此外,一些员工认为安全工作只是安全部门的工作,与自己无关,导致日常工作缺乏安全预防,使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措施无法有效实施,并埋下某些安全隐患。

4化工企业安全问题的对策

4.1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

化工企业应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对所有工人的生产安全实行责任制,使“生产经营管理真正做到安全”,与全体人员签订安全生产合同,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3]。

4.2科学设置化工企业场地

化工企业的选址应符合规划和规范的要求。首先,在选址设计阶段,化工企业最好选址在化工集聚区、化工园区,或者远离人员集聚区,通过距离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其次,在建立工厂之前,要关注工厂场地周围的地理环境,合理利用水源、尽量确定周围环境的风向和安全距离,确保环境能提供合适的消防环境和消防条件。再次,要关注邻近企业的危险性,若危险性大,则需谨慎考虑选址。安全防火间距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规范、标准执行。

4.3采用先进工艺和科学布局

企业需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并配备相应的自动化措施,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还应采用安全仪表系统。企业总平面布局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规范和标准,建筑物需达到二级及以上耐火等级,做好车间的防爆通风设施,有燃爆风险的电气设备应该采用防爆型。生产车间的工艺设备和储存设备布置需符合相关规定。

4.4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确保化学品安全是化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由于环境因素和自身条件的影响,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总会存在各种安全隐患。这就要求各级管理者要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隐患,认真落实各级检查人员发现的问题。还要建立明确的责任和权利分配制度,严格设置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参与生产的人身上,每个设备的安全都有专人负责。在化工企业的日常工作中,要对人员和设备进行精细化管理。涉及车间工艺变更或调整的,应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或修改,经当地应急局同意后方可投入生产。对车间、仓库、罐区及厂区的安全设施,应经正规设计院设计,并落实到位。安全阀、爆破片、压力表、温度计等安全附件需按要求定期进行检测,若检测不合格,则应及时更换。要对车间、罐区、仓库等现场实行严格管理,确保安全出口畅通无阻,安全设施设置符合要求。

4.5加强培训力度,提高消防管理人员的素质

安全生产不是一个部门或一个员工的责任,而是企业全体员工应该承担的责任。因此,化工企业应注重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使全体员工了解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使他们能更积极地配合工作人员在安全管理方面开展相关工作。同时,化工企业要不断优化和拓展自身的培训方法,如通过相关讲座、事实和经验的总结,增强员工的消防安全观念,运用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消防安全管理,充分发挥消防安全管理的作用。

4.6精细化管理

在化工企业中,管理是预防安全事故的重要措施。因此,企业应重视这一点,在企业中实行精细化管理。化工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全员安全管理。将安全管理纳入企业整体安全管理体系,形成企业全体管理者的人身安全行动计划并予以实施。通过设立奖励基金,对安全管理成绩突出的管理者进行表扬和奖励,提高全体管理者的安全意识,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二是全程安全管理。扩大管理范围,管理企业的整体生产流程。三是天气安全管理。建立并持续完善应急响应措施,提高应急响应能力,维修故障机械设备,及时解决安全问题,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4.7完善安全设施维护机制

要想保证安全人员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安全隐患,就必须有完善、全面的安全设施设备支持。企业应采购完善的安全设施和设备,企业负责人应落实为安全生产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此外,化工企业管理人员还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定期对各类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如果发现化工企业安全设施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安全管理人员应安排专人在第一时间对设备进行系统维护和保养,最大限度地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

4.8提高化工企业员工应对灾害的能力

作为化工企业的工作人员,要对化工厂的原料、工艺产品和最终产品有清晰的认识,了解和掌握这些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结合其各自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选择不同的灭火方法,降低灭火救援工作的难度,提高灾害和事故处理的成功率,节约消防人员开展救援的时间。化工企业的操作、运输、储存等环节应由专人负责,实行持证上岗、双岗上岗制度。

4.9严格划定安全禁区,加强移动和明火管理

一般情况下,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和存在易燃易爆化学品的场所为禁止生火区域。禁止生火区域应设置明显的标志。在无火区点燃明火时,必须取得动火许可证。

4.10加强制度管理,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系统需要积极优化和定期检查,并及时加强安全系统的性能,在各方面结合当前市场最先进的现代科技,以便它能发挥原有的价值和作用。同时,化工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会涉及自动化控制、安全仪表等技术知识,因此,要加强企业内部各技术部门的有效协调,确保生产过程中的相互配合,定期检修生产设备,加强生产体系的管理。

4.11树立企业安全意识,培养员工的专业素质

第一,企业要更加重视安全教育,定期开展教育活动,加强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使其能够独立约束自己的行为。第二,企业要实行安全责任制。对于化工企业来说,这类企业的生产过程往往伴随着一定的风险,为了有效规避风险,应该实行责任制。

4.12落实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生产过程管理

与其他企业不同,安全管理对化工企业在生命周期内安全生产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企业要落实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约束,确保各项管理工作顺利开展,防止火灾、爆炸等现象的发生。具体来说,要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企业安全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实现企业各部门之间的联动管理,并根据不同部门的性质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安全管理体系完善后,企业应要求各部门严格按照体系开展各项工作,确保体系的有效性。在加强管理之后,企业还应加强对各项工作,特别是对生产工作的监督。

4.13提高安全防护意识

企业需要提高员工的安全防护意识,确保化工生产处于安全的环境中。以下是有关安全生产的四条建议:首先,在企业建设之初,关注周边环境、邻近企业,关注消防应急系统是否完善合理,企业总平面布局、工艺系统和设备布局是否按照国家规定的规范和标准执行。其次,企业需要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观念,让员工时刻牢记安全的重要性,在生产中仔细检查自己的安全问题,在换班时总结安全问题,提高安全意识。第三,企业要提高责任意识,积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充分调动各部门管理者的责任意识,使安全工作有效进行。第四,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各级安全情况。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车间员工,都要将安全防火意识深深印在心中并坚定贯彻,使企业生产更加注重安全。

5结语

综上所述,化工企业加强安全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企业应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企业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定期检查、检测安全设施和生产设备,从而提高安全管理质

参考文献:

[1]胡妤.化工企业常见消防安全问题及改进对策[J].化工管理,2017(25):91.

[2]冯发勇.化工行业消防安全问题及对策[J].化工设计通讯,2018,44(5):249.

[3]付强.化工企业常见消防安全问题及对策[J].化工设计通讯,2018,44(7):177-178.

作者:李录芬 单位: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