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农业气象灾害影响分析范文

农业气象灾害影响分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农业气象灾害影响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农业气象灾害影响分析

摘要:

利用德惠市1958年以来气象资料及民政、水利部门收集的气象灾害资料,用数学统计的方法,对德惠市历史上发生的气象灾害进行统计,分析了德惠市气象灾害形成的成因及其带来的经济损失,阐述了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的重要性。

关键词:

德惠市;农业气象灾害;分析

德惠市位于吉林省中北部,地势平坦,坡度不大,平均海拔高度为205m,其中平原为175m,丘陵平均为234m。属季风区温带半湿润地区,气象灾害种类多,发生的频率较高,季节性强,危害大。近年来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有明显上升趋势,制约着我市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分析1958年以来本市发生的重要气象灾害,为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提供可靠的依据。

1气候概况

德惠市属季风区温带半湿润地区。大陆性气候明显,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冬季漫长寒冷,降雪稀少。年平均降水量为520.3mm,主要集中在汛期6~8月,其中,又以7月中旬~8月中旬降水量最多,是暴雨多发时段。年平均温度为4.4℃,年平均日照时数2695.2h;无霜期平均为143d。极端最高气温为39.8℃,极端最低气温为-39.9℃,年最大冻土深度182cm,年最大积雪深度23cm,年最多雷暴日数54d,最多大雾日数24d,年最少大雾日数3d。

2德惠市农业气象灾害特点

德惠市气象灾害种类多,季节性强,发生频率高,主要是5~9月农作物生长期,以洪涝、干旱、低温冷害为主,其次是冰雹、雷电、大风天气等,洪涝灾害损失最大,占到气象灾害损失的42%以上。洪涝灾害的成因,气象因素造成的,德惠市主要降水集中在6~8月,占年降水量的69%,这期间多局地大到暴雨;地形条件造成的,沐东涝区三面环水,一面是坡地;其余六片涝区均为一面靠江河而另一侧是坡地;外水顶托,“一江四河”河水经常出槽,且持续时间较长,外洪的顶托使内水不能及时排除造成内涝。其次为干旱,德惠市素有十年九春旱之说,4~5月多风少雨,因干旱造成灾害的比例占21.7%,另外还有大风、冰雹、雷电和霜冻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2.1暴雨洪涝每年6~8月是德惠市暴雨发生时期。多局地大到暴雨,平均每年0.81次暴雨日,最多年份达3次,从1958~2010年,有20a没出现过暴雨。遇有暴雨多的年份,松花江和饮马河上游放流,过境客水峰高量大,易发生外洪内涝。自58年以来,德惠市共发生暴雨洪涝灾害22次,一般洪涝17次,较重洪涝5次。

2.2干旱干旱是由于降水少,土壤干燥,满足不了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的需求,造成芽干,缺苗、植株矮小、授粉不良、籽粒干瘪,而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的一种气象灾害,各季均可发生,但春季干旱影响最为严重,主要是德惠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原因造成的。德惠市发生干旱主要年份有1966年、1976年、1984年、1988年、1993、1997年、2000年、2009年、2015年。

2.3大风(含龙卷风)、冰雹德惠因属大陆性季风区,四季多风,尤以夏、秋影响最大。春季大风多出现在4~5月。在东北地区及海上出现南高北低的气压形势时,由于松辽平原的地形风洞作用,市内往往出现西南大风。当西部有冷锋逼近时,地形的风洞作用加强。此时,锋前的西南风与海上高压环流的西南风合流,因而风力急剧增大。如果这种气压形势维持较久,便会出现连续数日大风天气。年极大风速为34m/s,致灾性大风(≥12m/s)每年都能发生,6~9月风灾和雹灾常同时出现,给工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受灾较重的年份为占17%。

2.4低温冷害德惠市低温冷害发生比较频繁,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受灾面积在2000hm2以上的年度有1991、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年,成灾面积在1000hm2以上的有1991、1994、1996、1998年,造成部分绝收的有1996、1997年。

2.5霜冻农作物生长期内,地表温度下降到使农作物遭受伤害或死亡的短期低温为霜冻。境内作物生长天数一般在130~145d,无霜期90%的年份够用。在低温年,作物生长期往往因积温不够,要延长到平均生长日数以上,特别是低洼地块中的晚熟作物,时常要到9月底才成熟,而有49%的年份在9月24日前就有初霜出现。因此,秋霜在低温年份,对农作物的危害尤为严重。

3小结

以上几种气象灾害是制约德惠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气象灾害,由其是对农业生产影响较为严重,因此建立气象灾害防御长效机制是农民增收的重要保证。

3.1加大农业科研开发培养能抵御风灾和抗低温品种。

3.2应把防涝、抗旱作为农业重点工作采取修堤、挖排涝沟、节水灌溉等措施。

3.3采取新老结合施肥技术改善土壤生理活性,让土壤即能吸水保温,又能提高地力。

作者:杨靖华 徐丽平 张云飞 单位:德惠气象局 榆树市气象局 长春市气象探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