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范文

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2002年美国政府签署了要求企业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这一法案的颁布标志着美国进入强制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阶段。2006年9月深交所颁布《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要求企业应当首先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并且需要按相关的规定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2008年5月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定企业应根据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内部监督、信息与沟通5大要素构建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且要求企业针对每个要素进行信息披露。2009年10月,创业板正式在深交所成立,基于其风险较大的特点,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需要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本文从年度财务报告(以下简称“年报”)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两个方面分析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

一、上市公司年报中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1、研究方法与样本选取(1)研究方法简介。本文在创业板市场中403家上市公司内进行样本选择,将研究对象定为2012年-2014年三年年报中的内部控制信息,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概况、年报中的披露位置以及披露详细程度研究三个方面,采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对我国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的现状进行分析。其中披露概况是指在所有样本中有多少家企业年报中披露了内部控制信息;年报中披露的位置就是指企业在年报中的哪些板块,比如董事会报告等这些板块中披露了内部控制信息;而披露详细程度是指企业在披露内部控制相关信息方面是否只是简单提及内部控制还是详细地披露了内部控制的信息。(2)样本选取。本文在样本的选取上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按行业分层,样本总数为403家,在每个行业中任意选取50%的公司进行描述性统计,总共选取200家上市公司,各行业选取的公司数如下表1.1。

2、统计分析(1)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概况。在统计中,只要公司年报中任何一方面提及内部控制信息,不论是简单地提到健全内部控制信息还是详细地阐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都认为该公司的年报中披露了内部控制信息,否则便认为该公司该年年报中未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如表1.2所示,2012年披露了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所占百分比高于2013年,但2014年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数较2013年与2012年都有所提高,并且2014年未披露公司数所占的比率是三年中最低的,2014年被统计的公司总数为200家,其中在年报中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数为187家,占公司总数的93.50%,未披露的公司数为13家,占公司总数的6.5%;2013年被统计公司总数185家,其中在年报中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数为148家,占公司总数的79.45%,未披露的公司数为38家,占公司总数的20.54%;2012年公司总数为154家,其中在年报中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数为134家,占公司总数的87.01%,未在年报中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数为20家,占公司总数的12.99%。(2)内部控制信息在年报中披露的位置。在统计的过程中发现,企业的年报中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位置主要有董事会报告、公司治理结构和监事会报告。由于被统计企业2014年与2013年的监事会报告没有包括在年报中,所以本文没有对监事会报告的披露情况做统计,只对包括在年报内的董事会报告和公司治理结构做了统计。统计结果如表1.3所示,可以看出2014年在董事会报告中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数所占比率是三年中最高的,2014年在公司治理中几乎所有公司都披露了内部控制信息。2014年被统计公司数为200家,其中在董事会报告中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数为142家,占公司总数的71%,在公司治理中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数为199家,占公司总数的99.5%;2013年被统计公司总数为185家,其中在董事会报告中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数为96家,占公司总数的52%,在公司治理中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数为113家,占公司总数的61.08%;2012年被统计公司总数为154家,其中在董事会报告中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数为88家,占公司总数的57.14,在公司治理中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数为92家,占公司总数的59.74%。(3)公司治理中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详细程度。董事会报告不是内部控制信息的主要披露载体,在董事会报告中企业只会简单的提及内部控制,不会说明内部控制建立与执行情况。例如,在董事会报告中,提到内部控制信息的用语为“进一步以增强企业文化影响力为导向优化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制度建设方面,公司继续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健全内部控制体系”等。因此董事会报告中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详细程度都很简单,所以本文没有对其进行统计。公司治理结构中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详细程度是有区别的,本文将详细程度分为以下几个层次:第一,未披露:指完全没有提及内部控制;第二,简单披露:指仅仅简单的提及,例如,只使用“积极推动公司治理工作和内部控制建设”或者在谈到业务延伸导致的管理风险时提到健全内部控制;第三,充分披露:是指详细程度不足深度披露,只披露了深度披露包含的内容中的一个或几个,没有披露出深度披露所有的披露内容;第四,深度披露:指在公司治理中会专门设一节说明公司的内部控制,主要包括对内部控制建立健全情况、重要内部控制活动、内部控制检查监督部门的设立以及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评价。公司治理中对内信息的披露详细程度如表1.4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2014年公司治理中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状况为3年最好的,2014年深度披露的公司比率为71.5%,远远超过2013年与2012年,并且充分披露的公司比率也高于前两年。

二、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质量研究

1、研究方法简介信息披露质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本文采取内容分析法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质量进行了分析。传统的内容分析法认为传播内容的字数或者页数与信息的质量成正比,也就是披露的字数或者页数越多也就说明信息的质量越高,然而这种方法忽略了在文件中重复信息的存在,在一篇页数很多的文献也有可能有相同信息的冗余,这样对信息的评价就不准确了。为弥补内容分析法的缺陷,更多的研究者采取7级李克特量表对信息披露的详细程度进行评价。李克特量表是最常用的一种评分总式量表,以被调查者所持态度的相应分数之和表示。该量表由层次不同的态度以及相应的分数组成,例如非常同意记为5分,同意记为4分、不一定记为3分、不同意记为2分、非常不同意记为1分,回答问题的总分即被调查者的态度。本文以7级李克特量表的评分方式为参考,设计了21个指标,对评价报告进行评分。

2、评分指标体系(1)研究设计。本文在建立评分指标体系时参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其规定的5要素为基础,以5要素为一级指标,将一级指标细化最后确定出21个二级指标。建立的指标体系如表2.1所示。(2)评分标准及赋值。完整的评价体系由两部分组成,即评价指标与评分标准,接下来将确定各指标的评分标准并进行赋值。Holder-Webb,Cohen,Nath和Wood通过建立一个7级李克特量表对披露内容进行分析,将计分的等级分为6级,分别是:0分—相关内容未提及;1分—提及但仅仅是引用了其他的文档或报告;2分—没有细节的描述;3分—对细节进行了讨论但内容不够广泛;4分—描述了细节;5分—超过整篇文档的50%是相关内容的论述;6分—对该内容的讨论占据基本所有篇幅。也有研究者在进行信息披露研究时简单的将计分分为2级,即0分—相关内容没有进行披露;1分—相关内容进行了披露;参考以上的研究成果,本文将计分的等级分为了3级。

3、评分结果对2014年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进行评分后,得到所选取样本公司的平均分为26.11,评分的结果中的最高分的公司是纳川股份(300198)得分为39分,最低分为爱尔眼科(300015)得分为7分。本文对二级指标与一级指标的平均分进行了计算,由于无法取得每一个指标所占的权重,本文仅计算了平均分。从表2.3中可以看出,平均分最低的二级指标是信息与沟通中的“反舞弊机制”,仅得到了0.24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企业明确的内容有:反舞弊工作的重点领域、反舞弊工作的关键环节以及企业中的有关机构在反舞弊工作中的职责权限,明确舞弊案件发生时的相关工作程序。然而在评分的过程中发现的确有大量的公司会直接写到“本公司的缺陷是没有建立反舞弊机制。”平均分最高的二级指标为“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平均分达到了1.89分。在企业的自我评价报告中,对该二级指标的评价一般会先说明职能部门设置的合理性,例如会写到“公司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了符合公司业务规模和经营管理需要的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分工明确、相互协调、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然后会分别说明各职能机构的设置与权责分配情况。如表2.3所示,一级指标的评分中最高分的指标是内部环境,平均分为1.68分,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级指标中分数最低的指标是控制活动,平均分为0.85分,控制活动是指企业首先对风险进行评估,然后基于评估结果,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行为,从表2.3可以看出在7项控制活动中除了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外,其余的控制活动平均分都在1分以下,在控制活动中的7项控制活动中,平均分最低的是运营分析控制与绩效考评控制,得分为0.63分。在评分的过程中发现,得分较高的企业,其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内容全面,结构完整,在报告中对于内部控制的披露,结构上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基本相同,也基本披露了要求披露的内容,其字数约在6000字以上,且最高分的纳川股份字数达到了8000字。而得分较低的企业,其报告结构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相差较大,结构不太完整并且内容也比较简单,字数约在3000字到6000字左右,如得分最低的爱尔眼科报告仅有3000字左右。

三、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评价

1、年报中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分析从文中第一部分的分析可以看出,上市公司年报中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从2012年到2014年越来越好,2014年在年报中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比率最高,在董事会报告与公司治理中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状况2014年也是最好的。在统计过程中也发现各个公司在年报中对于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在位置差别比较大,对于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可能存在在年报中的不同板块,另外,详略程度方面差别较大,即有简单披露的情况,也有详细披露的情况,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对于年报中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状况,本文从披露概况、披露的位置以及公司治理中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详细程度进行了分析,总体上,通过对3年年报中内部控制的趋势分析发现,2014年的披露状况比2013年与2012年好,例如,2014年93.5%的公司在年报中披露了内部控制信息,高于2012与2013年的87.01%和79.45%;对于披露位置的统计中,2014年在董事会报告中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比率为71%,比2012与2013年高将近20%,在公司治理中2014年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公司比率为99%,也就是几乎所有的公司都披露了内部控制信息;在对公司治理中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详细程度的分析上,2014年公司是深度披露与充分披露的公司比率占到95%左右。但是年报中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年报中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层次不齐,表现为同一年每个公司对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各不相同,比如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情况的说明,有的公司在“会计数据与财务指标”中披露,有的在“董事会报告”中披露,也有公司在“公司治理”中披露,说明相关内容披露的载体没有形成规范,并且相关内容的披露详略程度也没有形成规范,每个公司都有很大的差异。

2、自我评价报告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从文中第二部分的分析可以看出,评分平均分为26.11分,处于中等以上水平,说明大多数企业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法律法规有所执行,在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披露了要求披露的相关信息;但在评分结果中,最高分为39分,最低分为7分,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较大,说明对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要求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若企业基于不同的相关法规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就会造成披露不规范的问题。自我评价报告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不规范,表现为各公司对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标准不相同,有的公司就是按《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提出的5要素披露,也有按配套指引中的18个项目披露的;对于每个指标的披露也各不相同,比如对风险评估的披露,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明确的说明了应该披露的内容,但实际的披露情况还是没有紧扣要求。

四、改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的建议

基于以上问题,结合创业板市场规模小、风险高的特点,本文从监管部门和上市公司两方面给出建议。

1、对监管部门的建议第一是统一披露规则,消除财政部等五部委制定的规范及证券交易所制定的指引存在的不一致。由于不同的监管机构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表述不同,造成企业在执行的时候有多种选择,可能造成不同的企业所选取的法律法规有所不同,也就是披露的规则不同,这一点也在统计过程中有深刻的体会,比如在对自我评价报告的统计中发现,有的企业在披露过程中是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提到的5要素披露的,而有的企业是根据相关的指引披露的,所以针对这一问题建议相关的监管部门可以统一披露规则。例如对于内部控制的披露,可以统一采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五要素进行披露,证券交易所在颁布指引时可以按照规范来制定。第二是统一报告格式,建议监管部门推广披露规范的模板,发挥示范作用。例如在评分中最高分的纳川股份,其自我评价报告内容全面,结构完整,整个评价报告包括内部控制评价结论、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情况、其他内部控制相关重大事项说明、董事会对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声明四大部分,报告主要在第三部分披露了内部控制五要素的内容,结构上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基本相同,也基本披露了要求披露的内容。

2、对上市公司的建议对于公司本身而言,首先,上市公司要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高风险披露意识。由于创业板上市公司规模小的特点,所以创业板上市可以更注重成本与效益,但是企业应当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重视起来,重视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经营中的作用,建立更完善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其次,企业应该定期引进审计与内部控制方面的专业人才,也可以对相关人员进行组织培训,规范信息披露的内容及格式,改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最后,由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高风险性,加强内审部门对内部控制以及信息披露的监管是很必要的,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部门来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做监管,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和信息披露水平。

作者:陈娇娇 殷文玲 单位:防灾科技学院经济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