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关于加强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在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这个重要关口,作为我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民营企业,面临着资金、管理、人才、技术等诸多问题。为确保经济转型成功,必须加强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完善和健全内部结构,推动民营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就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民营企业;内部控制;解决措施
据国家工商总局的最新全国企业发展分析显示,民营企业占全国企业法人总数的89.7%,注册资本占全国资本的60.3%,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相对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大多数民营企业管理落后、发展缓慢、寿命短。据全国工商联的数据统计显示,我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低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为民营企业相关内部控制建设未能及时跟上民营企业发展的脚步。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作为正规企业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主要目标是保证企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合法合规的经营管理;维护资产安全,确保投资人、债权人等的利益;提高信息报告质量,确保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活动能力、管理效率;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创造长久价值。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只有内部控制优良的企业,才能在改革开放的浪潮及国际化激烈的竞争中发展壮大并持续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对内部控制的重视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民营企业诞生于改革开放之后,在经济政策的引导下,短短30多年时间里迅速发展壮大。但受制于创业初期的资金规模、人员素质等相关问题,企业普遍缺乏对内控制度的重视。很多民营企业就相当于一个家族,采购、财务、销售等重要关键部门往往由所谓的信得过的至亲担任,出了问题后往往第一时间不是去寻找相关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而是依照“血缘关系”及“忠诚度”来判断是非曲直。对于公司的相关重大决策也往往由企业负责人“一言堂”决定,决不允许有“反对”声音、绝不允许“背叛”,相关决策事项严重缺少内部控制制度及风险评估。
(二)内部控制建设不完善
相比较于国企、外资企业,我国民营企业由于崛起的特殊性,造成大部分民营企业为家族式的配置结构,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未进行有效的分离,且经营权和所有权往往又掌握在家族成员的手中。在制定企业相关内控制度时,关键部门负责人往往为了个人或者家族成员的利益而对有益企业的内控制度说“不”,而企业主也会为了照顾相关人员的或者考虑到所谓的“兄弟情义”而对此持默许态度;某些民营企业过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舍弃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或者即使建设也往往流于表面,内控制度压根无法执行。上述各项原因造成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严重不完善,为民营企业后续健康发展埋下巨大隐患。
(三)缺乏内部监督机制
多数民营企业由于规模、资金等原因未建立内部管理和监督机制,有的企业即使设置了相关部门,但其独立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主的影响而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企业在出现问题后往往是企业负责人的随意指派人员调查纠偏,但这个调查纠偏过程往往掺杂了许多情感、利益因素,很多时候强调的是由“人”控制事务,较少依赖于制度,更加谈不上监督制度。各部门人员在无相应监督机制的情况下,往往会出于部门及个人利益而影响公司整体利益。
(四)缺乏内部风险管理机制
因管理者风险意识薄弱,民营企业往往盲目扩张而没有通过系统、全面预算等内控制度,导致资本结构中负债过高或出现闲置资金。且在相关决策评估过程中,由于“一人独大”的现象使得相关决策大多依赖管理者的个人经验、能力及偏好制定,缺少科学的风险预防机制。内部审计对风险管理参与度较低,还仅停留在对企业的经营活动的合规性审计,极少涉及企业战略层面的风险,在风险管理体系中主要停留在建议者、监督者的角色,没有充分发挥其作为咨询者、协调者的作用。
三、加强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加强内部控制意识,提高人员素质
对内控制度来说,最为关键的在于意识的提高,没有相应的内部控制意识,再多的规章制度都是停留在天空的浮云,没办法落地实施。只有提升内部控制意识,各个执行部门才能充分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才能切实履行各项内控制度。民营企业由于普遍具有家族式的特点,“任人唯亲”的现象在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导致企业内部分员工甚至管理层的素质水平普遍不高,而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和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密不可分,只有有效的提高公司员工特别是管理人员的素质,管理人员做到以身作则,才能让员工在内部控制意识上做到真正的落实。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内控制度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要想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生存发展下去,变革自身,顺应环境就成为唯一出路。民营企业只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杜绝任人唯亲、人情管理、滥用权力、缺乏激励等,并加强制度建设和强化制度效用,有效克服上述缺陷,才能适应经济环境的变迁,在改革大潮中生存并发展。(1)优化控制环境内部控制环境作为企业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环节,不断完善和优化企业的控制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要考虑的首要因素。内部控制环境的好坏,对贯彻执行力度、企业目标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民营企业在管理上应尽可能的朝国企、外资企业等考虑人性化的先进理念靠拢,以便有效的帮助企业在决策、执行和监督权上达到平衡,为企业的发展及效益提升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2)建立内控信息渠道,提高内控执行力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信息作为企业重要的资源,只有建立完善的信息交流渠道及沟通平台,才能获取管理信息和经营活动存在的问题。在互联网深入千家万户的今天,审批渠道及权限的数字化已经势不可挡,如果把内控节点嵌入审批渠道、业务系统、财务系统中,不仅避免人情办事这个民营企业最为重要的错综复杂关系,又大大提高了工作流转速度,拓宽内控执行的范围,提升内控执行力。
(三)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
再好制度没有合适的监督机制都是天上的浮云,再好的内控制度在缺少监督模块下都是不完整的。作为内部控制的一部分,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制度,在专业监督人员的监督下,使企业的各项内控制度能按相应流程及规章执行。对于某些由于企业规模、人力、财力制约的企业,可定期或不定期的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对内部控制系统有效性、效率及效果进行全面评估,使企业能在正确的方向上继续前进。
(四)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企业无时无刻面临着竞争对手、消费者、天灾、人祸等等各类风险,大部分风险都可以通过预先设置达到最小化,并进行有效规避。为了使企业能继续扬帆起航,必须树立起风险意识,在企业中设立风险评估机制,科学、系统分析、识别企业的运行的风险,并结合企业自身情况,确定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权衡企业各项活动的收益和风险。从而使企业的经营者能够冷静面对并有效规避风险,实现效益最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营企业要健康有序的发展,必须树立全新的财务管理观念,提高相关人员素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及风险评估机制,只有这样民营企业才能平稳的度过中国经济改革的转型期,适应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造的转型,并在转型期间抓住机遇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企业发展分析[EB],2017(10).
[2]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R].第一部,2015(03).
[3]冯雅君.浅析中小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企业研究,2014(08):29-30.
[4]吴有斌.中小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3(07):59-60.
[5]郭璐玮.中小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研究[J].科学管理,2015(10):81-83.
作者:吴元玲 单位:华汽电池(浙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