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人才建设视野下的民营企业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相关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一)民营企业
关于民营企业的概念,有从企业所有制形式进行界定,亦有从企业资本构成界定,综合而言,本文定义民营企业是民间投资对企业享有绝对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或民间投资占主要部分且具有绝对控股权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等私有民营企业。
(二)人才
王通讯认为“人才就是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行了创造性劳动,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或某一工作上做出较大贡献的人。”我国人事部门认定的人才是“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人”。结合专家定义,本文的人才是指企业内的具有一定技能或素质,在某一工作、某一行业或某一领域上进行创造性劳动,为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的员工。
(三)民营企业人才研究综述
国外以私有企业为研究对象,在不断地实践和理论提升中,强化培植员工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进行岗位培训的作用,积累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和经验。国内对于民营企业人才的研究主要有,杨毅敏(2007)提出了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有效配置并合理使用人才,制定能够促进人才持续发展的机制等对策。钱颖(2010)认为民企人才建设应制定适合企业本身的人才发展战略,完善激励,创新企业管理体制等对策。综合研究,民营企业人才建设的研究,学者们在人才的问题、制约原因、发展对策等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研究地区民企人才数量、深度上还存在不足之处。通过查阅文献,有关重庆民企人才建设的专门研究基本没有。
二、重庆市民营企业人才调查
笔者以重庆市民营企业为调查对象,以企业人才为核心,设计了一套系统的民营企业人才调查问卷,利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网络和实地走访,共向重庆市民营企业发放正式调查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15份,其中有效问卷206份,无效问卷9份,回收率为71.67%,问卷有效率为95.81%。通过对回收问卷的分析,重庆市民营企业人才资源的基本状况如下:
(一)人才总体状况
在重庆市民营企业中,女性员工严重缺乏,女性员工集中分布在零售批发、餐饮住宿、轻工纺织等行业。男性员工多从事采矿、房地产、制造、建筑等行业。经分析,企业的技能、专技、管理类人才占调查人员总量的29.15%,民营企业人才资源总量和数量极为需求。
(二)人才学历构成
统计问卷数据显示,重庆民营企业的专技、技能、管理类人才中,以大专学历为主,比例达到31.74%,中专或高中及本科人才的数量也都在21%以上,大专、本科类人才成为民企人才梯队的骨干。其他高学历人才不足15%,高层次人才匮乏。
(三)人才年龄结构
数据显示,36~45岁年龄段的人才成为重庆民营企业的专技、技能、管理类人才中的主力,占比达到32.35%,紧接着是占比达28.11%的46~55岁的人才。总之,36~55岁的人才成为重庆民营企业人才的主体。
(四)人才资源分布
统计问卷显示,重庆民营企业的专技、技能、管理类人才超过51%的分布在主城九区。其后是25%左右的人才选择在一圈内的非主城区。而由于地域偏远,选择到渝东南地区发展的专技、技能、管理类人才数量极少,限制了区域民企的发展。
(五)人才资源来源
统计问卷数据,“企业内部培养、选拔”成为民营企业最为青睐的引才途径。同时,校园招聘、因特网、同事推荐、人才市场方式的出现促使人才选拔越发多元化、简捷化,有效促进了民企人才的引进。
三、重庆民营企业人才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提升不足
当前,多数民营企业没有制定缜密的人才培养发展规划,更未设置有人才培训部门,整体民营企业人才工作和认知理念落后,造成人才技术、能力、知识停滞,企业人才储备日益不足。调查数据显示,重庆民营企业每年仅有4.25%的支出费用用于人才培养开发,严重影响了人才整体素质的改善和提高。
(二)人才分布不协调
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具有丰富的资源,地理位置优越,发展机会多,促使有60%~70%的专技、技能、管理类人才工作在“一小时经济圈”。而远离主城的渝东北与渝东南区域,加之人才政策吸引力匮乏,人才分布区域不协调。
(三)人才激励支持范围有限
目前重庆民营企业在人才机制和制度上还比较落后,激励机制不健全;而且重庆不少民营企业未获得过国家或市级的奖励,而劳动模范、优秀企业家等荣誉也多集中于国有企业,人才的物质类激励范围有限,效果较差。
(四)人才政策保障不到位
通过调查反映,由于人才政策法规的滞后性,民企未能与国企在人才开发、培训、资金、奖励等方面享受平等待遇,限制了民营企业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升,更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人才政策的保障不充分。
四、民营企业人才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积极转变人才观念,建立完善服务机制
其一,政策的制定者需要加强人才工作的组织保障与领导协调,树立“以人为本、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从行为上尊重、重视、关心人才,给予民企和国企的人才平等待遇,有效保障民企充分的引进并留住人才。其二,加大财政投入,设立企业人才建设专项账户,逐步提高民营企业人才开发资金扶持力度,积极探索以政府为主、鼓励吸纳多方资本投入的人才投入机制,做好投入资金的使用、调配和监督,为民营企业人才建设创造良好的金融支持。
(二)提升人才服务环境,引导人才有效流动
第一,有效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区域内交通运输、文化教育机构、居民活动场所、医疗服务机构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民营企业提供公平公正、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引导人才均衡化发展。第二,民营企业需要改善企业软硬件环境,明确的企业人才战略,举办各类活动,提升人才的归宿感、成就感、忠诚感,为人才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和成长机会。
(三)促进人才多元引进,优化人才资源配置
民营企业需要建立“庸者下、平者让、能者上”的人才选拔使用标准,加快培育各类人才中介组织,以兼职、咨询、聘用和技术合作或入股等方式拓宽人才引进形式和渠道,充分发挥人才市场、校园招聘、因特网等各类人才招聘引进渠道的优势,有效引进所需的各类人才,实现人才资源整合优势。
(四)完善人才培养开发体系,扩充企业人才储备
第一,民企需要增强人才培养资金投入,健全企业员工入职培训制度、发展服务制度、激励考核制度,既为员工制定完善的培训规划,建立科学、系统的人才培训、开发体系,提高培训学习效果;又鼓励人才参与科学合理的轮岗、进修、教育,促使个人能力的提升,激发人才效益的实现。第二,政府牵头,组织企业、大学合作,设立产学研合作中心,促进政府、企业、大学及中介组织的交流,实现人力资源共享,加快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开发的速度。
(五)健全人才绩效考核制度,突出人才激励保障制度建设
第一,建立公正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对员工进行业绩评估和能力与态度的评价,可适当的将评估结果与调薪、晋升等挂钩,促使各个层次员工素质的提升,保证人才流动的公平。第二,构建公正、公平、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注重精神和情感的激励,以充分调动企业现有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的吸引和留住人才。第三,企业建立健全退休、医疗、养老、工伤等保障制度,有效消除民营企业人才的各种后顾之忧,最大限度地保证福利项目的激励效果。第四,规范落实民营企业表彰奖励制度,完善政府津贴评定、劳模评选办法,使得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人员享受平等待遇。
(六)强化人才政策落实,保障民企政策实惠
其一,梳理总结各类人才政策,创新政策宣传方式和路径,规范调整更新人才政策。设立政府、专家、民企共同参与的政策制定小组,积极借助互联网、手机现代传媒手段,以亲切动人的动漫影视,图文并茂的展板扩宽政策宣传路径,有效符合民营企业实际的人才需求政策,形成规范化、操作强的人才政策。其二,做好人才工作决策部署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运行中的问题和障碍,制定解决人才工作中突出问题的方案,保障民营企业人才政策实惠。
作者:张基斌孙俊魏万景霞单位:重庆广播电视大学重庆五一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