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民营企业加入和谐社会建设的途径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战略举措。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每位社会公民的责任与义务,也是各个社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伴随改革开放壮大起来的民营企业,理应从战略的高度、发展的大局出发,积极参与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洪流中来。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重大机遇
从机遇上看,构建和谐社会是为了更好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当前,在社会上所存在的各种不和谐现象与不和谐因素,应该来说是由社会的发展所引起的,然而我们不能因此而否认发展,这只能说明我们现在发展的还不够,只有加快发展,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通过发展以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作保障,现实中的各种矛盾与前进中所遇困难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虽然民营企业在“块头”上现在还比较“小”,但是“小”并非不重要,按照城市化的目标,全国将要有至少有4—5亿人口走进城市,这必然会出现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生活与工作,城市的道路、通讯、学校、住宅、医院以及各种娱乐、服务设施等方面都会有一个大的发展,这就给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由于民营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性行业,在其发展过程中能够提供大量的社会就业岗位,从而有效地缓解当前的社会就业压力,也能够更好地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并为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积累,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加之民营企业经营灵活,存在着独有的发展优势,它的发展能够为社会的发展不断增添活力,所以民营企业的发展状况必将会得到社会各方的更多关注与支持。纵观今天的中国在经济建设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与民营企业所做出的贡献密不可分,尽管在民营企业的群体当中,资本向投资者集中,财富向经营者集中,出现了贫富不均、劳资纠纷、诚信缺失等诸多背离社会和谐的行为。但是只要民营企业的经营行为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国家的法律保护民营企业合法经营而获得的财产,宏观经济政策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必定成为民营企业的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给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挑战
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要在考虑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必须兼顾企业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尽可能使企业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小化,把企业的利益与社会所给予的期望结合起来,不仅注重物质文明建设,还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关注和参与社会文明的建设。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在民营企业的群体中,还有的企业存在着生产经营行为与社会的要求明显不合迫,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做的不够。其不良表现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内部员工缺乏诚信。有的企业拖欠员工工资,延长劳动时间,工作环境劣,劳保、福利待遇差,员工的合法收入及权益没有得到有效地保障。二是对社会的诚信度不高。有的企业顾客至上仅仅是一句口号,不能很好地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有的企业利用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有的企业纳税意识淡薄,偷税漏税现象时有发生。三是社会公益心淡薄。相当比例的民营企业在自身发展后,大量挥霍已聚钱财,缺乏回报社会的意识。现阶段部分民营企业缺乏社会责任的最突出表现在于:拖欠与克扣员工工资;人为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在产品的制造过程中偷工减料;对员工的安全生产保护措施不力,导致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企业老板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存在对资源的过度开采与使用;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对“三废”的处理不到位,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屡禁不止等等,这就要求民营企业家们必须更新经营理念,转变经营观念,从社会和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着眼,在思想认识上明确自身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应该肩负的责任,在行动上处理好企业内外的各方面关系,把企业的利益、社会的利益和员工的利益三者做到有机统一,真正把“两个文明”建设在民营企业中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我们的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的价值才能真正得到体现。
三、民营企业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路径
企业是社会的经济细胞,也是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能够得到有效落实的载体。民营企业由于大多具有私营性质,对利润的追逐无可厚非,但是,一个企业缺乏正确的经营观念作指导,没有一种对社会的责任感,最终必不会被消费者接受,难以得到员工的支持,也不可能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强化民营企业的责任意识,把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作为民营企业的价值取向是使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1、坚持以人为本,构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和谐关系从企业内部讲,民营企业的管理应该突出“以人为本”。如果在企业中没有使员工的基本利益得到满足,就不可能使企业的员工有很高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工作的主动性,没有员工的积极参与和全身心的投入,这样的企业就必然没有生命力。人们对企业管理的研究所得出的若干理论观点,无不与对人的研究有关,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讲就是如何盘人,解决对人的积极性调动问题,注重对员工的有效激励,公正、公开、公平合理地分配企业利润,主动创造条件,不断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是客观现实对民营企业所提出的要求,建立一种员工与投资者之间的和谐关系,也是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利益所在。在具体措施上,一是平等对待员工,不出现员工歧视现象。伴随改革开放,人力资源的流动性加大,在企业内部出现了劳动力的多元化现象,不同种族、不同性别、不同国际、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往往会共聚一家企业,为了充分调动企业所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企业就必须公平、同等地对待企业的每个成员,抛弃血缘、地缘、学缘等感情因素对员工管理的影响。二是强化对员工的培训责任。人的素质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决定企业未来的是人才而且是高素质人才,人才的流进与流出,除了物质需要方面的因素以外,还有企业能否给人才提供锻炼与发展的机会。凡是有责任感的企业不仅能够根据员工的素质提供相应地平台,而且还能够根据工作的需要与员工的期望,积极开展各种培训活动。三是为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工作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企业不仅要为员工营造一个安全、人际关系融洽、压力适中的工作环境,而且还要根据本企业的情况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从而为员工的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保证。四是合理分配企业的收益,做到企业与员工共享企业的发展成果,以实现人与企业共振。
2、注重环境保护、弘扬循环经济发展主旋律根据国家发改委对循环经济的定义:“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模式的根本变革。这一定义不仅指出了循环经济的核心、原则、特征,也明确了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讲,循环经济就是一种生态经济,是要解决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而作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之一的民营企业,从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角度来看,必须承担起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其基本要求就在于:一是要有主动参与意识,积极采用新的生态生产技术,利用好废弃资源,尽可能地实现整个生产过程中保持较高的生产效率与对环境的零污染;二是民营企业要以“绿色产品”的生产与研发为主要对象,这一方面是企业的发展机遇,是提高企业生存力、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也是企业为社会在作贡献,是企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表现;三是民营企业要主动治理环境污染,处理好企业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我们的民营企业才能在得到社会各方面关爱的同时,得到全面提升。
3、转变经营观念、以供应链为基础,构建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所谓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模式。所以面对新的市场经济环境,民营企业必须用新的视野,审视企业的外部环境,应该转变观念,从眼睛向内转向眼睛向外,从单家独斗到共同发展,重视与企业外部环境关系的处理,高度重视合作伙伴的作用,必须从根本上处理好企业与顾客、竞争者的关系。由于顾客、竞争者是市场的主体,是顾客在支撑着企业,没有顾客对企业的忠诚,企业就没有存在的基石,企业对顾客失去诚信,企业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就不可能被消费者所认可和接受,结果将使企业应有的回报无法得到,企业的价值也就难以体现。所以我们的民营企业主,有必要积极利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开展客户关系管理(CRM),企业要在处理企业与顾客的利益关系问题上,应把眼前的企业利益得失与企业的未来长远发展做到有机统一,把企业的利益与顾客的利益有机统一,一是要向消费者提供正确的产品信息;二是要向用户提供安全的产品;三是向消费者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四是向消费者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五是赋予消费者自主消费的权利诸此等等。只有转变观念,把“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落到实处,这样的民营企业才能真正地得到持久地生存与发展。在与竞争者的关系处理方面,必须突出“双赢”理念,要防止在同行业内部出现恶意竞争,要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对于供应链各环节中的链节企业,企业要根据自身所处的位置,处理好上下游企业(用户)之间的关系,应在遵循市场规则的前提下,形成互惠互利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以谋求企业的发展。
4、为使民营企业能够做到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价值取向,就必须在民营企业中,大力推行社会责任标准推动民营企业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价值取向,保证其行为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就有必要在企业中大力倡导、制定与实施各种制度性规范,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在企业中所采用的SA8000标准,通过标准与制度的制定与落实来约束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并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推进民营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作用,一是要使民营企业的纳税法制化、规范化,强化企业的守法行为;二是建立健全对民营企业在社会责任履行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把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作为对企业的评价依据;三是大力开展在行业内对民营企业人员的SA8000标准的培训工作,使政府官员、民营企业主及其员工能够理解企业的社会责任在对企业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中的意义,促使民营企业树立社会责任的理念,通过在创造利润的过程中,兼顾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四是加强行业管理与社会的监督,创造一种让有广泛社会人士参与的对民营企业的监督机制,促使企业按照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方向运行。
总之,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任务十分艰巨,民营企业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发展的大局出发,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树立发展意识、整体意识、责任意识,不断把企业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