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慕课”视角下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范文

“慕课”视角下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慕课”视角下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慕课”视角下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

摘要:

伴随着“慕课”时代的到来,旅游管理专业依此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文章在探讨何为“慕课”以及其优缺点的基础之上,从“慕课”的角度出发,认为借力“慕课”潮流,科学搭建旅游管

理网络教育平台;利用“慕课”资源,有效扩宽高校旅游专业教学空间;发扬“慕课”优势,合理设计特色旅游管理教学模式是旅游管理专业进行教学改革的有效方向。

关键词:

“慕课”;旅游管理;教学改革

一、引言

21世纪的今天,以网络为核心的数字化、信息化生活模式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众多旅游院校已经尝试网络教学,例如,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讲解、情景模拟;通过安排旅游专业学生自主参与网络学习,使其在熟练掌握计算机技能的同时,既能拓宽其学习空间,又能丰富其知识体系,符合旅游院校要培育学生掌握多领域宽范围相关知识这一教学总目标。总之,在网络化教学这方面,我们在不断努力、不断进步。但伴随着“慕课”的到来,这种崭新的教学模式给我们的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也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那么,到底什么是“慕课”?我们又该如何借其优势进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变革呢?

二、慕课(MOOCs)

(一)内涵“慕课”起源于美国,最初是以远程视频教学为主,其一经问世便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所谓“慕课”是指大规模在线进行开放课程[1],英文:MASSIVEOPENONLINECOURSES,其中MASSIVE表示教学目标群体规模比较庞大,多达几万甚至几十万人;OPEN表示课程的公开性,无论学习者身在哪里,只要有网络就可以进行课程学习,完全属于公开性;ONLINE表示课程的学习方式是在线学习,依此来看“,慕课”是一种网络性教学模式。

(二)优劣势分析众所周知,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面性,既有利也有弊,尤其作为一种新兴事物,自它面世起便会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因此,“慕课”也一样,有它的优势,也有它的弊端,我们应该以辩证的眼光看待它。1.优势第一“,慕课”这一新兴网络教学模式十分注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无论是从教学目标上来看,还是从教学内容上来考虑“,慕课”这种网络在线平台教学模式完全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与运行,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强制性与呆滞性,在唤起学习者学习动机与积极性之后,开始内容的讲授。第二,“慕课”突破了时空的界限,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与开放性。“慕课”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时间与地点进行自主性学习,较于定时定点的传统课堂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深受学生的喜爱,继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慕课”实现了学习者跨地域向名师讨教的梦想,打破了知识传授的空间障碍。第三“,慕课”同样为学习者提供了交流与讨论的平台,人性化解答学生的学习困惑。在慕课网上,通过提供QQ、微博、邮箱三种登录方式,为学习者搭建学习交流的社交沟通平台,学习者可以依此参与课程讨论,并可选择记下笔记等网络功能。2.劣势首先“,慕课”完全依赖于IT技术。由于这种教学模式完全依赖于网络,直接导致其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和易损性。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如果一名著名老教授不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那么这将有碍于其进行“慕课”编制;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倘若某些学生上网不方便,同样不利于“慕课”的顺利开展,所以说,过于依赖网络的“慕课”比较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其次“,慕课”教学模式对于学习者要求过于松懈。由于“慕课”没有时间地域的限制,主要依靠学生的自身学习动力与自制力来自主安排课程的学习,对于那些自制力不强的学习者来说,较于有固定时间、固定教室、固定教师的传统式教学,学习效果未必会更好。此外,面对网络上众多的同一类别课程,学习者如何快速准确得选择最佳的课程,在最短时间内消化所需掌握知识,这都是机械式“慕课”的弊端,也是需要我们加以避之的重要环节。

三、推进旅游管理专业有效教学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慕课”凭借其强大优势,引起了全球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外有美国、英国、日本等几十个国家都在探索和实践“慕课”教学模式,国内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众多知名院校也都着手建立了网络教育平台,这一切都表明顺应“慕课”发展潮流,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针对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进行的创新与变革,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借力“慕课”潮流,科学搭建旅游管理网络教育平台上文阐述了当下“慕课”的迅速发展现状,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如何在充分把握“慕课”的优势和发展规律基础之上,搭建现代化的旅游管理专业网络教育平台,为社会培养出更有效的优秀人才,这是我们教学改革首要探讨内容。关于旅游管理专业网络平台的搭建,我们应从硬件环境、软件技术、教师培训三方面展开。首先,在硬件环境方面。旅游院校需要引进足够的计算机设备、音响设备、录像设备等,并随时注意这些设备的更新换代,硬件上做到全力保障旅游管理专业网络课程的顺利开展。其次,在软件技术上。旅游院校需要外聘或者组建专门的技术小组,主要用于网络教育平台构建时的一些数据资源处理,如文字、图片、视频、地理空间数据等,并需随时对之进行更新、优化、整合和分析[1]。最后,在师资队伍培训方面。鉴于当下众多旅游院校的教师对计算机熟练掌握运用程度不佳,尤其是比较年老的教授,所以对之进行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培训,不仅能够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现代化和教师队伍先进化,而且有助于学生在紧跟时展脚步下,提高学习效果,更能加快本校旅游专业教育网络平台的搭建。

(二)利用“慕课”资源,有效扩宽高校旅游专业教学空间“慕课”教学最大的特点在于其资源共享,可以提供给各位学习者公平的学习机会,因此,其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不再局限于课本里有限知识,能够让学生与全世界各大旅游院校的名师进行交流与学习,也为旅游院校与旅游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创造了条件,促进旅游界的各行人士间的信息交流与协同创新[2]。关于扩宽旅游教学空间,我们具体可以从走出书本、接轨名师、校企合作三方面展开。首先,关于走出书本方面。众所周知,当下旅游教育与旅游市场人才需求出现“供需错位”[3]等问题,因此,旅游院校应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应旅游市场发展中的人才需要,这将意味着,学生不应仅仅局限于教材里的小部分知识,而要听取行业前沿专家在“慕课”中关于相关知识的讲授,以此来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体系。其次,关于接轨名师方面。由于时空限制,众多普通旅游院校的学生对于哈佛、康奈尔、清华、中山等著名大学里的知名教授只能停留在遥遥相望的境地,而“慕课”打破了这个格局,我们可以与这些名校加强联系或者多加关注,将其有效资源引入我们的教学体系,以此来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与教学丰度。最后,关于校企合作方面。依托“慕课”教学网络平台,旅游院校应积极构建校企合作模式,一方面旅游院校可以为旅游企业输送合格有效的旅游人才,并可为在职员工提供良好的教学平台,使得旅游人能够不断充实自己;另一方面,旅游企业可为旅游院校提供实习基地,增加学生社会阅历,此外,学校可将企业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典型案例引入到学校网络教育平台,使得旅游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更强,终而利于旅游院校构建面向旅游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发扬“慕课”优势,合理设计特色旅游管理教学模式如前所述“慕课”既有优点也有缺点,而“慕课”时代却已拉开帷幕,因此,我们应该借其优势、避其弊端,合理科学得设计出符合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推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培养出旅游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那么,基于“慕课”进行旅游管理专业特色教学模式的设计,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丰富旅游教学内容,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谈及旅游,人们头脑中首先反映出的便是“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确切的讲,作为旅游人,需要掌握的绝不止这六大相关内容,因此,对于旅游专业学生的教育重要的是在为其打开宽阔的知识面的基础之上,培育其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而“慕课”广纳天南海北各个领域教学视频的这一特点,恰能满足旅游教学这一要求,因此,旅游院校老师应在获悉各个教学视频的基础上,正确引导学生参与“慕课”学习,使其养成自发、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第二,构建传统教学与“慕课”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慕课”教学模式通过提供给学习者图文并茂的教学材料、情感丰富的现实情境、方便实用的沟通渠道,能够唤起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理解程度、促进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然而,如前所述“,慕课”也有其弊端,因此,我们应该将传统教学模式与“慕课”教学模式结合运用,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取各自之精华,在给予旅游专业学生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同时,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所学知识点,并能引导其自主开展属于自己的学习模式。第三,打破传统旅游院校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倡导学生自创旅游微课获取成绩。21世纪的今天,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已经超越我们的想象,而旅游又恰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4],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个人网站、微博或空间等建立一个微型旅游网络课程,一来作为学业的考核方式,二来能够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1]。

四、结束语

“慕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定具有它的长处,也有它的弊端,它与传统式教学模式既不是“对立”关系,也不是“延续”关系,因此,我们应该以辩证的眼光看待它。在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特点基础之上,借力“慕课”的优势,进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从而为旅游市场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另外,基于“慕课”进行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切不可急功近利,更不可半途而废,我们需要在充分掌握其规律与特点之后,持之以恒的将改革进行到底,让其更好的为旅游院校人才培养服务。

参考文献:

李敏.MOOCs时代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网络化教学探讨[J].电子测试,2015,(4):75-77.

付卉.慕课(MOOCs)时代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4,(30):28-29.

汪清蓉.旅游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旅游学刊,2006,(S1):89-92.

周松秀,王鹏.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3):180-182.

作者:于霞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