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校企合作视角下旅游管理论文范文

校企合作视角下旅游管理论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校企合作视角下旅游管理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校企合作视角下旅游管理论文

1旅游管理专业的现状

1.1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旅游管理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际情况是很多院校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理论教学,实践统一被安排在最后的毕业实习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学生感觉在学校学习的内容空洞与实际工作联系少而缺乏学习积极性,出现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专业课上心不在焉的状况。在学生实习期间,学校和企业之间缺乏深度的合作,企业看中的是学生的廉价劳动力,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学生的教学工作中,双方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材编写、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不多。实践学习的内容比较单调,实践学习的层次不是很高,实践学习的单位比较单一。很多学生的实践学习积极性不高。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在实践的过程中,实践教学内容缺少细化目标。

1.2师资队伍不合理,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高职院校的老师大多是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是从学校毕业直接走上讲台的,尽管其具有着丰富的旅游管理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相应的实践经历,对行业缺乏了解,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性相对较弱,不能成为实践教学活动的好导师,这大大减少了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另外,学校缺乏对教师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培训,导致教师在讲课的过程无法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只能讲空洞的理论,教学缺乏吸引力和实际作用。

2校企合作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2.1准确定位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针对旅游产业“招工难”和“难留人”现象,高校要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准确定位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向,在关注学生的职业岗位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职业适应能力、职业迁移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专业要求,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为目标,坚持德育为先,特色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实施准军事化的学生管理、保姆式的家庭服务、职场化的校园文化,确保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三结合”,持续开展具有鲜明特色的职场化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极大增强了学生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竞争力。

2.2加强校企合作,创新办学模式高校旅游管理学院要主动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促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积极更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由单一的学历教育向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发展,由单一的职前教育向职前与职后教育并存发展,依托地区知名企业,实现借船出海的育人目标,努力成为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新引擎。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学校要充分利用地区教育资源和就业市场的优势,走出校门办教育,实行多元化、多形式、多渠道合作办学模式,加强与当地旅游企业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实行“1+2”的办学模式,既解决学校学生生源不足的问题,又强化了本校的发展优势;要与当地旅游知名企业和相关部门达成合作办学意向,进行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式培养。拓宽学生就业渠道,走出一条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的办学新路子,校企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针对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根据旅游行业的发展需求,学校要与时俱进开设新的旅游专业课程,为企业量身定做、订单式培养的方式,极大地满足当地旅游行业发展的需要。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合作新机制。学校与企业签订合同,共同制定实习计划,定期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实现“做中学、做中教”,实现专业教学与企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学校还要制定相关制度要求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轮训制度,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定期进行见习和工作实践,组织所有专业教师参加双师型教师培训。学校的专业教师要经常深入企业,与旅游产业的管理者和负责人一起探讨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通过教学改革,把课堂搬到实际的工作场地,切实保证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得到加强。

2.3建立实训基地,锻炼学生的实战能力学校要多方筹措,投入大量资金,结合专业特色,不断完善实训基地建设,为教学和学生实习创造良好的条件。真正做到了教学环境优质化,教学内容职业化,能力培养专业化。学校要推行“毕业证+专业技能等级证”的双证书制度,让旅游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既能得到学校毕业证,同时也能得到专业技能等级证。“双证书”制度,作为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随着当代社会对专业技能水平要求的日益提高,正越来越受到广大学生与家长的重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同。

2.4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健全评价体系全面加强教师师德建设,按照相关规定,不断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制度。为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组织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并作为教师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必要条件,其他教师和管理人员也应定期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实践。制定实施以教学工作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的教学绩效考核方案,其中教学绩效占三分之二比重,科研绩效占三分之一比重。所谓教学绩效并不是教授授课的数量和课时数,而是包括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的学业表现等。把学生培养质量列入对于院系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对老师进行教学绩效考核时,将更加兼顾质和量两方面的内容,尤其在考核院系教学质量时,将课程教学质量、教学投入、教学研究和改革、教学管理等作为“增分减分”指标列入考核内容,基本教学工作量包括课堂教学、指导毕业论文、指导实习实践活动等。教学质量包括教授上课比例、学生评教情况、同行评价情况、各类教学奖项和成果的申报及获批情况。而减分因素包括考试管理、教学事故出现频次、学术不端行为等。教学绩效以院系为测算单位,整体打包到院系,院系根据各自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教师完成教学工作量情况、教学效果等因素,确保绩效二次分配符合“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统筹兼顾”的基本原则。

作者:裴敏莉单位:莱芜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