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旅游管理工学结合课程研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现在我国开办旅游专业的院校,大多是近20年在地理、历史等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已经成为了工商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旅游管理大多采取工学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但是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发展速度较快,在旅游管理的实践教学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一)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旅游管理专业是随着旅游行业的兴起发展而逐渐成形的,大多基于地理、历史等学科的基础之上,而师资力量也是从这些方面引进的。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几乎覆盖了旅游行业的所有方面,需要掌握的技能非常多,既要了解旅游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要对我国旅游业的政策法律非常熟悉,同时还要能够前瞻性观测旅游业的动态发展。这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素质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而现有师资力量则相对薄弱。
(二)学生服务技能与基本管理技能的培养不够旅游市场对旅游人才需求的特殊性要求学生具有比较熟练的服务技能与管理经验,毕业之后能直接上岗,直接参加第一线的服务与管理。然而在学校接受理论知识学习的学生,明显达不到这个要求。虽然学校定期有实训安排,但是在学校接受的实践训练与实际工作的环境毕竟有所差异,学生所体会到的压力也远远不及面对工作时所接触到的。这些都造成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窘境百出。
(三)实习时间安排不科学,效果不佳目前我国大部分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在第四学期甚至第五学期就安排专业实习,但由于企业不够配合,学校不够重视,并没有达到实践的目的。学生进行实习都是在理论知识的课程学习结束之后,理论和实践脱节。
(四)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明显滞后大部分的旅游管理专业尚未建立起长期的、相对固定的适于学生训练的校外实训基地。旅游管理专业要求学生在见习、实习和顶岗实习实训中,把握学习旅行社或者旅游景区整个旅游业务过程中的运行管理和服务程序,了解具体的工作环境。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非常重要。但是,目前很多学校并没有对这个问题投入太多的关注,实训基地的建设大多简陋,实训设备缺乏或落后,并不具备合适的情景环境,并不是一个长期稳定以供学生学习的环境。
二、构建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途径和对策
工学结合作为培养旅游酒店管理人才的新型模式,近年来逐步为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所认可。只有持之以恒地坚持和完善“校企对接、工学结合”这种模式才能不断实现学生、学校、企业三赢。
(一)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随着旅游业的兴盛,旅游管理专业也在不断发展,对于教师的要求在不断改变和提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既要从社会大环境中为优秀师资力量提供良好生存发展环境,同时还要从教师队伍自身不断提升素质完善自我。前者,需要正确认识旅游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并完善“双师型”教师的认证程序和形式,鼓励“双师型”教师的自我提升。后者,则可以由学校系统梳理师资队伍现状,定期组织教师队伍的培训和学习。
(二)加强对学生服务技能和基本管理技能的培养学生在工学结合中难以很好地发挥出服务技能以及基本的管理技能,最主要的原因是平时对此不够重视以及缺乏频繁的接触实践。加强学生服务技能以及基本管理技能的培养,为了适应毕业以后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强度,学校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必须采取理论实践交互进行方式,教学相长。在理论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掺入旅游实景解说、旅行社管理等,添加案例,进行讲解,或者建立情景模型,让学生在其中扮演角色,演练应对突发问题。
(三)合理安排实习时间目前的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时间定在学业即将结束的就业前期,对于学生来说,压力太大。笔者认为,实习应该在理论课程结束之前,寓教于行,让学生在实习操作中学会对理论知识的利用巩固。所以,对于实习时间的安排,应该是从入学以后的每一个细节处着手,对于每一个有可能的时间段都不放过,除了要考虑学校课程的进度,还需要考虑企业的真实需求,协调和提高企业的配合度,以达到最优效果。而在平时,还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如周末),进行短期突发性的实习培训,锻炼学生应变突发情况的能力,以及设身处地时面对客户的服务技能等。
(四)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训基地是学生进行工学结合的实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实训基地的完善程度直接关系着学生实习的实际效果,对此,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要坚持仿真性、综合性的原则,增强学生实训时的真实感,满足学生实训需要。完善实训基地的设备,建设一个可以长期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实训的环境。
作者:倪晶晶单位: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旅游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