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析应用型高校科研管理水平提升策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应用型本科高校已经成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由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性质及实际发展造成了该类高校的科研动力不足,落后的科研管理水平也成为制约科研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科研管理水平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对浙江省内应用型本科高校进行调研,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针对其存在的问题,从科研发展定位、科研服务理念、信息化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应用型本科高校科研管理水平提升的策略,推动其管理水平和能力建设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科研管理;水平提升
党的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持”。在未来的“十四五”布局中,我国将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未来的国家建设和社会治理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科技的创新发展同样离不开科研管理的支持。本科院校作为科技创新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机构,在推动创新型社会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同样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也成为科技发展的重要一环。应用型本科高校是我国高校建设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着力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科研管理水平,有助于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科研实力,形成以科研带动教学和学科建设的重要示范作用。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由于起步晚、基础薄弱、积累少,在科研管理方面与其他研究型大学相比落后明显。如何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管理水平也成为支撑其科研发展的重要环节。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
应用型本科高校对于中国高等教育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应用型本科高校是跟我国的具体发展国情和现实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的。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首次提出这一概念,该决定指出要引导一批普通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发展。2015年,教育部、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方向路径。2019年国务院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推动一大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发展目标,再次深化了应用型高校发展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定位,坚定了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道路信心。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本科院校的数目也持续增长,其中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力量。截止到2019年我国应用型共有448所,占我国本科高校总数的三分之一。作为高等教育资源重要贡献力量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近年来也在科研发展方面逐渐发力。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科研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应用型本科高校与普通本科高校不同的是,它主要定位为以本科教育为基础,依托优势学科,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这种定位决定了它的科研管理工作主要是侧重地方、行业发展密切的应用性研究,提倡科研与教学的相互促进和良性循环,主要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主。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定位及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就造成了此类院校在科研创新方面存在问题。具体表现为同其他类型的高校相比,整体科研实力相对较弱,宏观的科研目标和细分的科研方向不明确,没有形成有规模的科研团队,科研产出少且科研成果水平较低,广大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不高,进行科学研究的意愿不强等。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和对浙江省内应用型本科高校科研管理的实际研究发现,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科研管理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科研管理定位不清,不能从本学校实际出发
随着供需结构以及服务角色的转化,越来越多的高校及相关的科研院所已经充分认识到了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已经成为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标准配置,大部门研究型高校为了更精细化管理,分设科研研究院和社会科学研究院进行专门的科研管理。但目前还有部分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存在定位不清的现象,无法将科研管理工作同当前社会需求和产业需求进行有效及时对接,造成产学研脱节;不能结合学校和研究人员的实际情况,沿用老旧的衡量标准,导致管理人员对其工作的认知不足;同时部分科研人员因为受到科研工作考核和职称评定等方面的压力,容易形成科研盲目攀比的现象。
(二)科研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不足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科研团队的知识水平、学历结构、学科结构日趋完善,管理难度逐渐增大。从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实际调研情况来看,从事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基本上都是非管理专业出身,没有系通过学习过科研管理的业务知识。大部分的科研管理人员的学历还处于本科水平,没有参与具体的项目,也没有对项目的立项、实施、结项等科研管理全生命周期有直观的了解,往往都是到哪一步进行哪一步。同时对上级的文件精神和相关的管理办法不能准确理解和正确把握,致使上报材料的质量不高,组织不得力,管理不规范;造成办事效率低下,不能准确、高效将精神正确理解、信息高效传达、服务提质增效。
(三)科研管理观念落后
近年来国家及各省区对科研的不断投入,促使我国高校的科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对科研项目的管理过程中落后的理念和机制却阻碍了管理的发展和创新,这已经不能使用市场经济带来的挑战。高校科研管理活动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先进的理念来支持,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存在着重科研轻管理的落后理念,这就导致了科研管理人员在行政命令的干预下进行被动服务,缺失了相关的主动性,造成了科研管理人员在科技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甚至是传播等方面的工作开展的相对较少,忽视了科研协作与科技成果转化等。在科研管理评价方面,现行高校对科研统计的管理大部分是以量化为主,主要是通过论文的数量,纵向和横向项目的数量和金额以及专利的数量来评价科研能力的高低。
(四)科研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
高校信息化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信息化校园成为当前高校发展的主要目标。随着高校科研项目数量及经费数量的不断增加,导致传统的人工统计及管理方式难以满足当前科研管理发展的要求。各大高线纷纷上线科研管理系统,传统的科研管理系统虽然相对已人工统计而言进步很多,但在实施移动、办公服务能力仍然相对薄弱,各种业务流程之间存在重叠和冗余。在同学校其他业务系统对接中无法实现完美兼容,尤其是在科研经费方面,科研管理系统与财务系统无法及时有效打通,导致科研人员在项目经费执行过程中报销烦琐。除此之外,学校部门之间未对处理数据标准化,无法实现数据共享,无法在更高层次上进行信息的处理,从而影响科研管理的科学决策。科研管理信息化水平的落后也会加大管理人员对科研信息收集、工作量计算以及经费支出的统计难度,同时也不利于科研人员及时准确了解学科前沿,影响科研人员的课题命中率。
(五)科研管理体制不健全
当前我国高校科研基本上都实现“学校-学院”二级组织管理形式。从目前的该管理的运行模式来看,该管理形式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通常出现的现象就是学校和二级学院的科研管理功能不能有效联动,二级学院并没有真正履行科研管理的职责发挥指导和监督作用,工作内容大多是程序化的通知、接收材料、签字盖章、提交材料等被动管理。与科研人员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沟通,没有做到统筹规划,对科研人员申报项目进行审查、咨询与论证等服务。各二级学院没有专职科研管理人员,多数都是教师或者行政人员兼任,工作头绪多任务重,管理专业化水平不高。从学校层面来讲仍然存在“重申请、轻管理”“重结题及经费验收、轻成果及过程管理”等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和科研成果的产出。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科研管理水平提升策略
(一)明晰学校科研定位
合理且准确的定位是发展基础也是发展的关键,应用型本科高校科研能否合理准确的定位,关系到科研方向的确定,科研特色的培养、科研资源的合理配置,也同样关系到学校学科建设、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科研定位应该建立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同时充分考虑自身的特点及科研发展现状。具体要围绕学校所处区域的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实际定位,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围绕优势和特色定位,从学校科研的实际出发,具体分析科研研究的优势、特色和所拥有的科研潜力和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社会效应;围绕学科前沿定位,在科研方向上应该主动追踪学科前沿;围绕地方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定位,立足于地方特有自然和人为资源,为地方的科技进步和文化建设提供服务。
(二)创新科研管理服务理念
科研管理理念是人们通过实践逐步形成的对学校科研管理的指向性的理性认知,是科研管理的灵魂,为学校的科研管理行为提供指南。高等院校的科研管理没有理念创新就不可能直接推动其科技的创新和成果的创新。为适应新形势下科研管理工作的新要求,我们需要更新传统的科研管理理念,由原来的科研管理为重向“服务至上”转变,真正体现“横到边、纵到底”服务理念,树立人本理念,体现人文精神,把人放在应有的主体位置,运用人本手段管理日常业务。在具体管理过程中要树立过程管理的理念,建立从项目立项、年度、中期、结项等全生命周期管理,及时沟通和反馈信息,实施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
人才也是提高科研管理水平重要的一环。一批具有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的科研管理人员是科研管理充分发挥管理效能的必要条件。优秀的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应该掌握大量的管理知识、掌握现代的管理方法、拥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在科研管理队伍建设过程中应该着重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技能,在不断选择复合背景的高素质人才加入管理队伍的同时持续提升现有队伍的管理能力、知识获取能力以及服务和沟通能力。
(四)加快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我国高校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的逐渐深入,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在科学研究中所占据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传统的人工管理已不能满足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日渐增多的科研管理工作,而且传统的科研管理方式使得科研管理部门和广大科研人员缺少快捷高效的沟通方式,这也愈发凸显了高校科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因此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也成为各高校的重要建设内容之一。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对科研工作进行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工作流程的高度整合,为学校决策层提供真实有效的依据,辅助学校在科研层面进行管理决策。学校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以及新媒体的信息媒介,服务于科研管理工作,建立覆盖全校的全新科研管理系统,实现与学校其他业务系统的完美对接,充分发挥信息化的管理优势,解放老师双手。
(五)完善和创新科研管理制度
科研管理制度是所有学校和科研机构科研工作开展的依据和保障,能为科研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促使科研管理工作步入科研的发展轨道,是保证科研管理规范化、提高科研工作效率和科研水平、加大成果产出的有效措施。科研管理制度的创新是科研管理工作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原动力,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可以有效促进科研管理的创新。在科研管理相关制度制定时,应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征求各部门、各老师的具体意见,尽可能完善制度,同时积极调动学校各部门参与科研管理的积极性、建立学校、学院以及各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
四、结语
院校的科研创新同院校的科研管理密不可分,科研管理工作是高等院校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提高学校科研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有效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科研管理水平成为此类院校推动科研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的现实问题,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科研管理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对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科研管理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进行追本溯源,明确问题症结所在,并提出提升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的具体解决办法,探索应用型本科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新路径,以期能为未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科研发展提供具体的方向指导。
作者:陈政融 单位: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