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科研管理模式研究(3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于高校科研的重视,科研项目经费大量的流入高校,如何高效、有效、合理的对科研经费进行管理成为了高校中的疑难问题。为了能够使经费管理系统,进而利用网络和信息化手段建立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弥补目前系统的缺陷,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系统成为提高高校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中主要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采用SSM框架开发的方式对管理系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改善,以提高经费管理的有效性、高效性,并提高系统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关键词:高校科研;项目经费;信息化;框架
1概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做出贡献”。在国家创新体系内,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社会是目前较为公认的高校的三大职能。因而随着国家对于创新事业的重视,高校的作用和地位逐渐凸显。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科研经费投入逐渐增大,以及高校科技创新水平和能力的逐步提高,国家大量的科研经费流入高校,如何合理的管理和利用数量巨大的科研经费,近年来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3-5]。并且最近两年查处的科研经费腐败案件众多,更是将科研经费的管理推上风口浪尖。传统的报销有着众多的弊端,比如人工登记处理审批慢、易错误,同时经费管理复杂,报销流程不合规范。而且目前大多数高校中的科研经费管理系统通常都是笨重框架开发,陈旧、复杂、维护困难,主要原因是系统开发久远,对于新的框架技术和思想没有融入其中,无法快速的维护,自然也不能适应目前的多样化的科研经费管理方式和途径;同时由于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办公自动化已经进入了各行各业中。因此利用信息化的手段,采用简单、轻量级的开发框架设计并开发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系统,以弥补目前系统的弊端,开发轻量化,维护性强,可定制化高,并且有着较高的安全性的系统势在必行。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管理科研经费,同时能够轻松的维护与扩展,逐渐完善流程,使其更灵活可用,因而急需开发一套流程规范、轻量化、可定制、安全可靠的科研经费管理系统,以便能够高效、可靠的为高校科研人员服务。
2分析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系统最主要部分的就是财务报销模块,因而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分析。
2.1模块分析
财务报销系统在整个系统高校的信息化系统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根据财务处理的流程,可以整理出以下审批流程:制作报销单据—部门领导审批—财务会计初审—复审—付款审核。以上为高校中的财务审批的详细流程,根据财务的审批流程进行分析以细化和完善。
2.2流程分析
为了方便学校师生借款及报销业务的处理,因而选择使用网上报销系统。该系统上线之后,全校师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从任何地点提交财务报销申请,领导可以手工也可以通过软件进行业务审批,财务部门对原始凭证审核无误后,自动生成收付款单和记账凭证,最后根据结算方式的不同支付相关款项。为实现网上报销业务,根据当前学校相关业务及流程确定了如下解决方案。主要设置了四种单据来处理学校的报销相关业务,这四种单据分别是:差旅费报销单、交通费报销单、借款单、支出凭单。
3系统设计
3.1系统设计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系统的主要后端架构采用了Spring+SpringMVC+Mybatis+ApacheShiro(通常简称为SSM,Spring、SpringMVC、Mybatis),连接池采用了阿里巴巴的阿里巴巴数据库连接池druid,轻量级,安全,稳定。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系统的前端界面模板框架主要使用MetroNic模板,缓存采用ehcache,也可以redis同时使用,主要考虑目前的缓存框架的稳定性和功能的完整性。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系统采用maven配置,统一的项目结构更便于管理和开发,同时开发工具或者集成开发环境(Integrat⁃edDevelopmentEnvironment,IDE)可选IntelliJIDEA或者Eclipse,当然需要配置maven环境或插件。
3.2系统的框架层次图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系统采用SSM框架主要的理由如下:
1)SSM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框架,轻量级,使用广泛,用户多,出现问题可以轻松容易地找到解决方法。
2)开发方便,目前的框架封装的已经比较完善,开发起来可定制化高,符合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系统的需求,后期维护方便。3)集成安全(shiro)和数据库操作(Mybatis)及生成模块。
4)采用了阿里巴巴数据库连接池druid,在监控、可扩展性、稳定性和性能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
5)ehcache分布式缓存,能够支持1000以上的并发访问。
3.3角色控制设计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系统中主要有普通用户(报销人、项目领导、部门领导、会计核算以及其他的用户)、用户角色(用于对用户权限进行控制)以及管理员。普通用户通常指的是系统的直接使用人,角色就是某个用户拥有什么样的功能或者权限,管理员主要是用来管理整个系统,包括用户和权限,通常拥有系统的最高权限。通过使用管理员来对部门领导、项目里鞥到以及其他用户进行控制。为了提高系统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以便在以后的开发和维护中能够更方便的维护,我们采用了一种更加可维护的,耦合性更低的权限管理系统,即“一用户对应多个账户,一账户对应多种角色,一用户对应多个部门,一用户对应多审核”的权限设计,以适应多级管理和多级审核的需求,其方法为:
1)一用户对应多个账户:对于每一个用户,可以自己注册或通过管理员添加账号的方式得到多个不同的账号,这样同一用户可以以不同的权限进行不同的操作,比如某些管理部门的人员也可以用报销的账号;
2)一账户对应多个角色:系统中的同一个账号可以拥有不同的角色,进而使该账户得到不同角色的权限,这样与第一条既不冲突,又能够很好地完成需求,比如管理人员都可以使用自己的账号进行报销的操作;
3)一用户对应多个部门:一个用户包含多个部门,采用此种方式可以使同一用户得到不同的权限;
4)一用户对应多级审核: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一个完整的报销审核流程可能需要不同的部门进行审核管理,因而不同的权限进行管理,同时,随着划分粒度和权限细分的增加,需要不同的管理审核。采用如上的权限控制,能够最大程度的解耦用户、角色和不同的权限,也为后期报销审批的流程处理奠定了基础。
4结论
文中通过对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系统的研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并根据不同的高校的需求,对报销的流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包括分类别的报销流程都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并选择了目前最新的轻量级框架,对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设计了借款单、差旅费、市内交通费、支出凭单等不同的报销单的功能模块和多用户审核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开发的系统耦合度低,易扩展,可维护性好。本文中的方法具有指导意义,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来进行科研经费管理的分析与探索,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辉生,雷金火.区域视角下的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定位[J].中国高等教育,2010:36-38.
[2]朱玉山.论现代大学的三大传统职能[J].当代教育论坛,2014(2):36-42.
[3]卢霄峻,董国利.对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素质培养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
[4]黎氏慧,路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探讨[J].会计师,2014(3):61-62.[5]2015年教育部工作重点
[6]张译丹.A跨国公司差旅费用报销审计流程再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
[7]王磊.工作流技术在安全工器具信息管理系统中的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2013.
[8]王艳清,陈红.基于SSM框架的智能web系统研发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2,33(12):4751-4757.
[9]薛永刚.管理信息系统中用户权限管理的实现[J].计算机与农业,2003(3):39-40.
作者:施静;董日壮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第二篇:高校科研管理制度浅谈
摘要: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当前,在中国的科研力量中有着十分重要的贡献作用的就是高校科研机构的存在。高校科研机构无论是在人员培养还是科研结果的奉献方面有着突出的表现,但是现今高校科研机构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信息不对称,这一问题对于保证科研机构的高水平和高质量工作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在信息不对称的视角下加强对高校科研管理制度的研究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是非常必需的。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高校科研管理;策略分析
在现今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情况下,诸多的生产生活领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只是这一问题的严重程度不同而已,从而没有引起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信息不对称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在不同的社会互动中,由于主体和客体的不同,信息不对称对事物的最终影响程度也是不同的。其中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在高校科研中也已经成为阻碍科研工作水平和科研工作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信息不对称无论是从主观上损害科研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来讲还是从客观上不利于高校科研工作成绩的提高等方面来讲,都迫切需要高校针对这一种现象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提高与发展奠定基础。
一、信息不对称的介绍分析及其对高校科研管理存在的影响分析
(一)信息不对称的介绍
信息不对称简单地指正处于社会互动中、社会交往中的人拥有的信息量是不同的。尤其指在经济、政治及文化等社会活动中某一部分的人由于权力、社会威望及私人化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存在拥有其他人无法获得信息。这一词语的提出最初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市场发展的多元化提出的,这也是信息经济学在探索现实社会中所提出的。一般而言,在经济学中常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种现象来解释经济生产活动中出现的诸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除去经济学的研究发展,这种现象广泛地存在于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只要存在社会互动的地方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必然出现。而信息不对称的结果是在主观和客观、内部和外部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造成的。
(二)信息不对称对高校科研管理存在的影响分析
高校科研机构是高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校在促进社会综合发展过程中贡献自己力量的最重要的物质载体。高校科研机构作为现今科研力量的重要部分,为了保证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工作水平,科学的管理机制及合理的运行机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高校科研机构管理中对于信息的分配及信息资源的科学配置是其进行科学研究,创新技术成果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在现今信息爆炸的现代化社会,获得丰富的信息资源对于保证科研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在现今高校科研机构的管理中,由于人员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受到主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必然会出现,但是只要将信息不对称控制在合适的界限内,不会发生太过于严重的偏离,这样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现实管理工作中,部分高校的实际管理工作是非常不理想的,信息分配及资源配置存在严重的不对称现象,严重的已经引起部分科研工作人员的不满,极大地损害了这部分工作人员的科研积极性与创新的动力,所以由于信息资源的匮乏也不利于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在拥有过多的信息资源的科研工作人员中,这部分人员容易发生浪费资源的现象,其在有限的处理时间内难以应对过多的信息,造成信息混乱、信息闲置等现象,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综上所述,在现今高校科研工作的管理中,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大量存在,资源拥有过多或过少的一部分都会对科研工作的进行产生负面影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一定会出现,但是高校科研管理机构能够将信息不对称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就可以。
二、高校科研管理制度中信息不对称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科研管理中资源分配前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及主要现象分析
科研管理工作中由于科研过程的难以控制,所以其基本上能够衡量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科研管理资源分配前和分配后。科研工作在顺利地进入轨道之前,高层管理人员都要根据科研工作人员提前的申请资料及预期达成的科研成果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这就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不对称在这一阶段如果程度过高将会极大地不利于高校科研工作的进行。以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资源过度集中的现象造成的问题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资源配置过度集中加强了研究者的工作压力,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高校科研机构的管理中资源配置过度集中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研究者的工作压力,不良的心理状态会影响其创新能力的发挥,不利于科研工作的进行。高校在进行具体的科研工作中,首先要根据科研申请者的课题进行可行性、经济性及科学性等方面的衡量,而后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合理地配置资源,使得资源配置能够支撑科研工作从开始、创新过程到得出成果三个环节。但是,由于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科研工作前资源的配置容易出现不对称的现象,一方面就是各个环节的信息量大,科研工作人员还要自身根据实际的需求对信息进行筛选,繁杂的信息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科研工作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另一方面科研信息不对称容易发生科研环节之间的不对称,某一个环节信息资源丰富但是另一个环节的信息资源极度缺乏,这样也容易增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加大了其信息获取与信息处理的压力,所以对于科研工作会带来负面效应。
2.资源配置过度集中导致科研资金使用效率比较低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信息资源的获取、收集、整理都是在浪费人力、物力、资金的基础上进行的。高校科研工作中,资源配置过度集中不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容易发生资源短缺,需要再次购进或资源闲置浪费资金的现象。
(二)科研管理资源分配后信息不对称问题及主要存在的现象分析
1.科研主要人员流失,准确的科研实践难以保证。高校科研资源分配后,具体的科研资源分配给具体的工作人员,科研工作人员对于自己所获得科研信息资源拥有即视感。这就存在如果发生信息极度不对称的现象,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使科研工作人员失去创新的动力,严重的会失去为此岗位奉献的人生态度,不公平的现象非常容易造成科研主要人员的流失。高校科研工作的进行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工作,某一部分主要科研工作人员的流失,容易造成科研工作环节的混乱,对于高质量和高水平的科研工作的进行是非常不利的。
2.资源过度集中,私有化现象比较严重。高校科研管理中信息不对称问题出现的原因之一就是高校私有化的现象比较严重。在现今部分高校中,科研资源在分配的过程中会在一定程度上根据科研工作人员的社会威望及职称进行信息的分配,这样容易造成职称高的人拥有较为丰富的信息,而职称较低的人员的信息比较匮乏,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个人私有化现象的影响而出现的。私有化现象非常容易导致资源分配的失衡,无论是在利用科研设备等硬性条件还是信息等软条件的分配中都有私有化现象的影子。
三、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健全高校科研管理制度的策略分析
(一)建立公平开放的科研管理制度,提高科研设备使用的公开性
科研信息资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科研设备的使用,科研设备的使用对于科学技术研究、获得精准的科学数据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为了改变当前高校科研管理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高校需要在深刻认识当前管理不足的情境下,建立公平开放的科研管理制度,保证科研信息资源运行机制的公平开放,加强对其监督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规范,为科研设备使用的公开性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建立有效的科研激励制度,强化高校科研管理制度的改革
高校在科研管理中为了改变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科研人员积极性落后,科研质量难以保证的现象,必须建立科学的科研激励制度,强化高校科研管理制度对人员主动创新能力的发挥。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激励理论的实际应用从其他方面弥补科研人员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严重失衡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缓解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不利影响。这种方法从根上来讲还是治标不治本的,但是也不能否认其对于信息不对称的弥补作用。
(三)提高科研管理的针对性,为专职人员建立信息管理库
高校在改变当前信息不对称现象的过程中,面对大量繁杂的信息及信息资源配置不公平的现象,学校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专职科研人员建立专业的信息管理库,这样可以通过信息管理实现一对一具体化的管理。此外,通过网络数据库的建立能够广泛地吸收科研工作人员对于科研信息的诉求,并且通过网络渠道帮助其正确地链接资源。总体而言,通过信息管理、信息链接及信息资源配置的针对性去改变当前信息不对称的状况。
(四)建立有效的科研研究过程制度管理,以学校为平台加强对外科研交流
高校科研管理中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影响环节最大的就是科研研究的整个过程,所以为了降低信息不对称对高校科研管理造成的不利影响,加强对科研研究过程的制度管理,加强对人员主观能动性发挥、科研环境、科研信息正确使用等方面的管理。除此之外,以学校为中介主动地为学校科研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拓展对外交流,主动地从外界获取信息资源,弥补校内资源不对称的现象,但是在此过程中要保证对外交流人员机会的公平性,从整体上弥补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综上所述,以信息不对称视角探索高校科研管理制度发现其科研工作有待完善提高,为了促进高校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从科研管理制度、科学管理机制的建立以及加强交流,提高科研人员信息管理针对性等方面切实促进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陕立勤.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的高校科研管理制度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5,(12):109-112.
[2]钟卫.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地方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活动分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8).
作者:周莹 单位: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第三篇:三位一体角度探讨高校科研管理模式
摘要:高校科研管理模式直接影响着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的高低,由于科研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不能采取单一的行政管理或生产经营性管理模式。集中管理型、单一服务型管理模式会给科研管理带来很多问题,高校为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应构建以服务为基础,以创新为手段,以协同为要求的“三位一体”综合性的科研管理模式。
关键词:高校;科研管理模式;三位一体
一、引言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承担着对高校科研方向、任务提出指导性建议的责任,对制定高校科研规划、组织项目申报、落实协调科研任务起着直接的领导作用。其能动性及科学性直接决定着高校科研工作的效能,而高校在进行科研管理工作中所选择的具体模式,决定着其工作效率与工作成绩的好坏。在西方发达国家科研管理发展比较完善,如美国高校科研管理特点是科学研究深入,引领科技前沿;研究成果实用,建立校企联盟;研究核心技术,注重专利保护;科研管理精细,评价体系合理。加拿大高校科研管理特点为强调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的服务和协调职能,注重对项目承担者研究过程的支持。在借鉴西方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应该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科研管理模式发展的道路。
二、高校科研管理模式的特点
由于各高校科研水平的不同,导致科研管理模式存在着差异性,目前可分为集中管理型、单一服务型。
(一)集中管理型科研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是一种官僚制的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科研管理者更多的是扮演领导、管理的角色,权力大于责任,管理多于服务。科研管理者保持着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很少站在科研人员的角度考虑他们的需求,更多的是一味追求申报和批复的数量,忽视了科研人员压力和困难,对服务水平、工作效率、人性管理等重视不够。这种模式下科研管理者的积极性受到了很大的压制,从而不利于科研的健康发展。
(二)单一服务型科研管理模式
随着科研水平的发展,众多高校意识到科研管理过程中服务的重要性,将为科研人员做好一切服务放到首位。这种管理模式弥补了集中管理型科研管理模式制度上的缺陷,管理者认识到了科研人员的重要性,以服务为根本,为科研人员提供人性化服务和管理。在此管理模式中虽已将服务纳入到管理过程中,但也只是停留于单纯的服务层面,更多的是做好上传下达,而未考虑如何做到更好的提高服务水准,创新管理模式。
三、目前高校科研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结果而轻过程、重管理而轻服务
科研管理者在科研管理中更多的是关注申报了多少、获批了多少,对于跟踪管理和过程评价严重缺失,这使得我们管理严重脱离实际。过程决定结果,无视过程只一味地追求结果,得到的结果也只是短暂的,到了一定的发展瓶颈,所追求的结果就会出现停滞不前甚至缩水的状态。在集中管理型科研管理模式下管理者保持着官僚的思维,工作态度强硬、工作效率低下,经常以命令的口吻对待科研人员,不能及时帮助科研人员解决困难,造成科研软环境差影响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科研水平的发展。
(二)重继承而轻创新、重经验而轻学习
科研管理者经常只是凭借着前辈或者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行科研管理工作,前辈告知这项工作如何干,接班人就继承此做法,或者自己之前的做法是什么就一如既往的干下去,很少考虑此项工作的工作方式是否可以创新,考虑怎样提高工作效率。很少主动学习新的科研政策、新办公软件和系统,对于学科知识的学习更是少之又少。由于学习的匮乏使得科研管理仅停留在行政管理而缺乏学术管理,在科研工作决策中容易出现失误。
(三)重局部而轻全局、重成果而轻转化
科研管理者往往只注重本部门、本办公室的工作,不重视与二级单位、其他部门的协作,缺乏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协同工作、驾驭全局的意识,在自己的“围墙”中单打独斗,无法促进科研向着高层次方向发展。科研管理者更多的是在关注科研成果的产出数量,很少有人考虑“下游”状况,更无人主动考虑如何帮助科研人员推动产学研相结合,实现研究成果的转化。这就造成了科研成果的价值无法真正体现,经常出现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搁浅,而企业又缺少先进的科研技术二者相脱节的现象。
四、构建“三位一体”综合性的科研管理模式
(一)服务是“三位一体”科研管理模式的基础
“人本主义”已植入现代管理理论中,科研管理同样要以科研人员为本,改变原有的强硬的、命令式的管理工作方式,尊重科研人员,关心、理解他们,急他们之所急、想他们之所想,与他们成为真正的朋友,而不是以领导的角色对待科研人员。要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全方位的综合服务,充分调动科研人员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首先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对待科研人员要热情、耐心,站在科研人员角度考虑问题,关心科研人员的实际需求,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科研人员遇到在多个行政部门之间办理科研相关事务不顺畅时,科研管理人员应积极主动与各部门沟通协调,了解具体事宜,解决相关问题。注重人性化服务,简化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做到不推诿、不敷衍、不拖延。其次掌握准确的科研政策,科研管理人员要时刻关注国家和省、地方的科研政策,走进上级主管部门掌握科技动态和文件,为科研人员提供前沿、准确的信息。只有提供全方位服务才能确保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情感投入到科学研究中,从而激发创造性,不断提高学术水平。
(二)创新是“三位一体”科研管理模式的手段
经验对于科研管理是很重要,但科研管理工作者如果只是凭借着前辈或者自己的工作经验,是很难对科研管理工作进行突破的,常常出现以落后、重复的状态工作,如无休止的接电话都是回答同一个问题、使用人工统计数据方法、采用旧式的纸质文件留档方式等。面对快速发展的科学研究,依旧采用落后的管理方式将会被社会淘汰,因此科研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和研究,将经验升华到理论,从日常事务工作中多思考、多总结,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从发一份申报通知、草拟一份文案开始,都要不断思考,积极探索新方法、新理论,掌握先进的办公软件、学习计算机技术,尽量从事务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学习、研究先进的管理理论和他人的管理经验,通过创新形成自己的管理模式。现代的科研管理者应具备快速学习和理解的能力,对于上级部门的通知、指南,要在第一时间吃透,对于申报系统要最先学会并能指导科研人员,还要了解各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等,在科研人员项目申报时,帮助他们准确判断所属学科,避免错误的投选。
(三)协同是“三位一体”科研管理模式的要求
科研管理模式的协同本质就是使科研管理系统中的各个要素相互作用、协调配合,使系统整体功能发生1+1>2的协同效应。组织结构协同,实现校-院两级管理,更好的分配和使用科研资源,更全面的服务科研人员。科研管理任务下放到二级学院,学院设立科研管理部门,学院更加熟悉本学院的科研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将科研信息通知到各科研人员,也可以根据各科研人员研究方向更有针对性的提供指导建议,同时校科研管理人员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解决问题上,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基础上,多做一些前瞻性、发展性研究,让制度走在问题前面。
学科协同,单一学科的研究与发展已不能满足现代研究的发展,必须构建多样化的交叉学科研究体系,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和交叉。大多数科研人员只是熟悉自己的学科、研究方向,这就需要科研管理人员从全局的角度整合校内甚至校外的资源,组建多学科、综合性的科研团队,能够更深入的、更全面的研究科学问题。产学研协同,从国家到地方均鼓励高校和企业、研究所建立战略同盟,促进知识资产在社会中的应用。科研管理人员应充当协调者、策划者,将科研人员研究成果与社会、企业的发展相结合,促进研究成果转化,实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黄争红.高校科研管理模式的类型及其发展趋势[J].鸡西大学学报,2011(07).
[2]张素智.美国高校科研管理特点及对我们的启示[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14(05).
[3]张玉霞.新时代的加拿大高校科研变革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02).
[4]李爱东,刘进华.浅析高职院校二级管理体制下的科研管理模式[J].镇江高专学报,2012(04).*
作者:韩雪 单位:燕山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