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数字媒体专业海报设计教学创新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文化传播形式的改变,海报应运而生。社会对平面广告的需求加快了海报设计的发展进程。海报设计属于平面设计的范畴,在平面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通过对高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中海报设计的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借助信息化手段辅助实践教学,以促进海报设计的教学效率,提升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平面设计类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海报;平面设计;信息化
海报又叫招贴,是指在公共场所,通过张贴或悬挂等方式进行宣传的一种广告形式。它以时间短、时效强、印刷精美、视觉冲击力强等各种优势[1],成为集宣传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设计艺术形式。
1海报的社会需求分析
海报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遍布大街小巷。海报按照用途可分为:商业海报、公益海报、文化海报和电影海报。但它们都具备海报的共通性:宣传性和艺术性。首先,海报设计的核心目的是宣传某一类商品或大型公益活动,最大限度地与消费者的需求相匹配,因此,力求展现企业的产品、文化和理念,利用鲜明的视觉体验和精彩的文案设计,强调创新性和实用性,能够吸引消费者或特定群体的注意力,达到时效的营销作用。其次,海报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包括文本、图形、色彩等基本要素。海报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形式,通过基本的视觉语言元素的整合设计,营造出艺术美和设计感,给观众以独特的视觉享受。当今社会,经济与文化的融为一体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一种趋势[2],因此,更需要挖掘海报的商业与文化特性,以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
2海报设计的构成要素分析
无论何种类型的海报,在设计方面,都应该遵循主题鲜明、图文一致、创意鲜明等要求。在平面构成的诸多要素中,图形、色彩和文字是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合理地将这3种元素进行搭配,有助于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首先,图形元素是决定广告本质和提高视觉冲击力的素材。俗话说,“文不如图”,即图形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它能够更清晰明了地传达特定的信息。在生活中可见到种类繁多的图形设计,图形以矢量形式存储,因此,可以做任意变形或扭曲而不会出现失真现象。当观看一幅海报作品时,通常第一印象来自于作品中图形的设计技法,它跟文字的完美结合,有助于更有效地向观众传达信息。其次,是文字元素的使用。文字在海报设计中不仅起着表述和传播信息的功能,同时,它还通过自身字形、字号、字距等多种属性的综合运用,使得海报的构图更加合理、内容更加丰富、信息表现形式也更加多样。文字的使用,使得海报主题更加突出、醒目,提升设计美感,有效地吸引观众的吸引力,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最后,是色彩元素的运用。色彩在海报设计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色彩的运用对作品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色彩具有美化和装饰的作用,可以影响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感情等,使人产生特定的心理作用,产生共鸣和吸引力。比如人们一联想到绿色,就会想到生命、活力、平静、和谐等,而红色则象征热情、喜庆、幸福,另一方面又象征警觉、危险,人们会联想到火焰、太阳,或者产生恐惧、刺激感。色彩甚至成为商品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可口可乐以鲜明的红色创造了热情、活泼、青春的品牌形象[3]。把握好这些色彩特征,能够准确传达情感信息。
3海报设计的教学现状分析
海报设计是高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专业技能。目前海报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有部分脱节。市面上传统的教程、教材不足以满足学生对海报设计的需要。这类书籍主要以软件功能的介绍为主,案例陈旧、各个知识点之间缺乏联系。虽然操作步骤详细、全面,但课程练习题型较为单一、片面化,与企业真实案例脱节。学习者容易陷入误区,学习完一个章节后,认为自己已经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点,但遇到真实的海报案例,仍然无从下手,缺乏实用性的创意构思。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依照教学进度计划规定的课时实施教学,学生则根据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完成知识点的学习。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普遍较弱,个别学生提交上来的海报作品缺乏新意,难以合理表达自己的创意,容易出现素材堆积、画面构图不合理、色彩搭配不协调、流于常规创意等方面的问题[4]。
4海报设计教学创新研究
4.1学情和教学目标分析
海报设计属于平面广告设计的一种,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开设的重要课程内容。该课程面对的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大二的学生,他们此前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属性及编辑,熟练掌握平面构图的艺术法则,能够根据不同主题合理搭配色彩。他们思维比较活跃、动手能力较强、对待新事物充满好奇和兴趣。因此,依据课程性质和学情分析,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海报的概念及分类;掌握海报的功能;掌握海报设计的基本要素。(2)能力目标: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设计海报内容;能够掌握海报中图形设计的表现技法;熟练掌握海报版面编排技巧。(3)素质目标: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4.2开发适合学生的学习资源
鉴于网络资源的多样化、学习渠道的多元化,我们精心开发和选用适合学生的学习资源。成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研组,各个成员老师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分工合作、依据课程内容录制微课视频来讲解海报理论知识点,并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学生自行通过网络资源学习平台和移动学习工具,自主完成课前学习任务。教师依托实训室教学平台演示经典海报案例。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雨课堂APP及微信群时刻与学生保持互动,达成线上与线下学习模式的有效衔接。
4.3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优秀的海报作品不仅需要学生具备熟练的软件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拥有一个好的创意。通过调查可发现,学生之所以缺乏创意,是因为平时缺乏观察和锻炼,课堂所学知识很少有机会应用到实践中,因此,导致思维模式固化,难以呈现创新性的想法和构思。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综合培养。教师在课前通过雨课堂APP学习任务,学生接受任务,依据任务中指定的海报主题搜集相关资料。通过实地商场调查海报种类,以及网络搜集海报素材,学生深入了解了海报的功能和分类,为下一步对海报进行策划和设计打下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应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的能力。(1)学生可自由分小组进行合作,明确海报内容与要求,讨论海报设计方案,并将课前搜集的素材进行分类。通过组员分工合作,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在交流讨论过程中,更易实现个性思维的碰撞,激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达到合作共赢。(2)鼓励学生手绘海报设计草图:学生通过头脑风暴产生的想法可通过手绘稿,呈现在图纸上,可帮助学生及时捕捉并记录头脑中的想法,进一步明确海报的主题和设计风格,也方便学生进行修改。(3)操作实现:学生借助实训室里的相关实训软件将海报构思进一步设计呈现。组员分工合作,明确海报的设计流程。教师全程进行辅导,及时解决学生操作中的技术难点。(4)展示互评:学生分小组上台展示海报作品。通过组员自评、组间互评,在评价中培养学生自信与修改能力,达到共同提高,协同进步。(5)由教师通过雨课堂APP在线投票活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投选出喜欢的海报作品,投票数可换算成学生的平时成绩。(6)课后巩固:由企业兼职教师通过微信群企业真实案例,学生接收任务,自行撰写海报策划方案,修订海报设计作品,并最终上传作品。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评价学生作品,以行业标准为要求,拓宽学生的职业能力,有助于学生在毕业后能够短时间内胜任工作岗位。
5结语
通过对海报设计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微课堂、任务驱动、小组合作学习、头脑风暴法、小组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有效促进了海报设计的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希望能够对当今的高校海报设计类相关课程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永辉.浅谈现代海报的设计[J].艺术科技,2014(5):25.
[2]房浩楠.商业海报设计的构成元素研究[J].明日风尚,2016(18):12.
[3]周苏,柯海丰,王文,等.数字媒体技术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4]赵起.高校视觉传达专业中海报与招贴设计课程教学创新研究[J].艺术科技,2017(3):92.
作者:司伟利 单位: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